关于写读后感的格式要求
平时,我们读了一篇文章,看了一本书籍,常会产生一些感想,或从中受到某种启迪、懂得某个道理,吸取一个教训……如果我们把自己由此产生的感想写成文字,就是读后感。以下是整理的关于写读后感的格式要求,欢迎阅读。
一、读懂原文,有“感”而发
读后感的“感”是由“读”而引发的。所以,读懂原文,把握中心是我们写好读后感的前提和保证。我们只有在充分理解所读对象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地领悟其中告诉我们的道理,从而正确地引发我们的感想。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浅尝辄止,而要静下心来,真正用心去读懂原文所表达的意思,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感”从“读”来、有“感”而发,而不是未“懂”而“感”、乱发感想、空发感慨。
二、选好“感”点,有话可写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产生的感想往往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读者面对同一本书或同一篇文章,产生的感想也往往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读文章的时候要能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感”点,并从中筛选出最符合原文思想,自己感受最深、最有话可写,或是角度最新颖的一个“感”点。我们可以写关于自己对做人的认识,也可以写关于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还可以写关于自己在某一知识方面的收获……总之,我们的'思维不能有定式,思维要开阔一点,感点要丰富一点。这样,我们写出来的读后感才是自己的读后感,而不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三、联系实际,写出实“感”
阅读某一文章后,我们可以联系自己身边的一些现象或是自己思想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认真的剖析,得出自己的体会和启发,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结果,“感”因“读”而生,这是读后感的突出特点。所以,“感”无疑是读后感之核心,但“感”要联系实际,流露真情,写出实“感”,切忌无病呻吟。它可以是我们从所读对象中领悟出来的真切的道理或深刻的思想;也可以是我们从中受到某种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也可以是我们被激发出来的决心和理想;还可以是我们对社会上某些现象的认识和评论……
四、紧扣“感”点,拟好标题
读后感的标题拟写也很重要。通常形式是“《读〈……〉有感》”“《〈……〉读后感》”,但这样的标题不够新颖,难以使人耳目一新。我们不妨紧扣感点,采用正、副标题相结合的形式,即:正标题是自己所确立的感点,副标题是读的对象。如:“《做生活的强者——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爱,永不褪色—〈第十一根红布条〉读后感》”……这样的标题,既高度概括了我们读了某本书或某篇文章后的感想,又十分吸引读者的眼球,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说到这儿,大家觉得写读后感很简单吧!下面,就让我们读一篇这方面的作文,读后,联系自己读过的其他著作,试着也写一篇读后感。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六年级读后感的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