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连理枝的成语解析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一定没少看到过成语吧,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下面是整理的.关于连理枝的成语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连理枝的成语解析
【成语】:连理枝
【拼音】:lián lǐ zhī
【简拼】:llz
【解释】:两棵树的枝条连生在一起。比喻夫妻恩爱。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6回:“百和香匀~,三星气暖同心结。”
【近义词】:
【反义词】:
【语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连理枝成语接龙
【顺接】:枝分叶散 枝分缕解 枝别条异 枝叶扶疏 枝叶扶苏 枝叶旁牒 枝叶相持 枝叶硕茂
【顺接】:巴结高枝 百尺无枝 比目连枝 比翼连枝 不蔓不枝 巢林一枝 繁华损枝 桂折一枝
【逆接】:璧合珠连 车击舟连 唇辅相连 烽火相连 根株牵连 骨肉相连 瓜葛相连 祸结兵连
【逆接】:连一不二 连一接二 连三并四 连三接二 连三接五 连三接四 连三跨五 连中三元
连理枝成语典故
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又称相思树、夫妻树、生死树,比喻夫妻恩爱。
成语“连理枝”的产生,其中一个传说,是源于和东平有关的爱情故事。
北宋初年编著的《太平御览》中,引用东晋袁崧的《郡国志》内容,记载:“郓州须昌县犀丘城有青陵台,宋王令韩凭筑者。”须昌县便是现在东平一带,须昌城就淹没在现在东平湖底,《太平御览》的编者之一赵邻几是东平人,既然他能收录这个说法,说明北宋时,东平的青陵台遗址还是存在的。
据《春秋》记载,鲁、宋两国曾两次结盟于宿城(东平)。鲁庄公十年(前684)三月,宋国攻灭了宿国。公元前286年,齐国举兵灭宋,宋康王败亡,宿国一带纳入齐国,设无盐邑。这一史实说明,在宋康王时期,东平一带属于宋国。
当时,宋康王看中他的秘书韩凭的妻子息氏,于是,就把韩凭贬往齐宋边界修青陵台。但息氏始终不为所动,并偷偷给韩凭书写密信,言辞隐讳地说:“其雨******,河大水深,日出当心。”暗含忧虑,不能相见,想要自尽的念头。收到妻子的信后,韩凭忧愤地在青陵台下自杀。宋康王为让息氏死心,带她到台上观看,不料,息氏趁机从台上跳下,殉情自杀。因为息氏早有随丈夫而死的念头,她提前在衣服里写下遗书,说:“大王想我活着,但我宁愿死去。只希望将我的尸骨与韩凭合葬。”看到遗书,宋康王非常生气,恶毒的让人分别埋葬他们,使两座坟墓分离。后来,有两棵大树分别从两座坟墓长出,树干弯曲靠拢,树根交接,树枝相连。后人就把这两棵树称为“连理树”。
在唐代,韩凭夫妇坚贞的爱情故事广泛流传,并不断丰富。唐大和三年(829年)底,诗人李商隐跟随天平军节度使、郓州刺史令狐楚,千里迢迢从洛阳来到郓州(今东平),担任了两年多的幕府巡官。也许就是在东平期间,李商隐游览了《青陵台》,诗中写道:“青陵台畔日光斜,万古贞魂倚暮霞。莫讶韩凭为蛱蝶,等闲飞上别枝花。”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一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是让“连理枝”“比翼鸟”深入人心。
连理枝诗句
1、年来却恨相思树, 春至不生连理枝。——徐夤《再幸华清宫》
2、孰谓连理枝,半璧先摧枯。——杨奂《孙烈妇歌》
3、雪花岂结子,徒满连理枝。——刘驾《寄远》
4、上巢双鸳鸯,下合连理枝。——曹勋《碧玉歌》
5、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朱淑真《落花》
6、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和凝《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7、导禾六穗麦两岐,嘉瓜并蒂连理枝。——皇甫汸《乐府十二首(嘉靖丙寅作)》
8、双丝绢上为新样,连理枝头是故园。——皮日休《鸳鸯二首》
9、昔为连理枝,今作分飞翮。——白居易《古意》
10、北风凉冽激庭树,中夜折我连理枝。——杨士奇《陈烈妇诗》
11、紫荆花开连理枝,孝友未要时人知。——杨万里《题萧端虚和乐堂》
13、初栽连理枝犹短,误绾同心带不长。——徐夤《剪刀》
14、有妇从之游,不为黄鹄生,独宿冢上连理枝。——何白《独漉篇(有序)》
15、合欢锦带鸳鸯鸟。 同心绮袖连理枝。——江总《杂曲·泰山言应可转移》
16、复采鸳鸯花,缀之连理枝。——汪元量《宋宫人分嫁北匠》
17、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18、昔为连理枝,今为断弦声。——孟郊《感兴》
19、愁机懒织同心苣,闷绣先描连理枝。——段成式《嘲飞卿七首》
20、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白居易《潜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