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职工安全生产的方法及建议
安全产是企业、社会发展最根本的保障。不同的种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产车间安全产措施、法则,可归纳为对“、机、料、境、法”五要素的管理和规范。下整理的是为激励职工安全生产的方法及建议,欢迎阅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在电力企业中如何激励职工,搞好安全生产,是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
最常用的激励方法有正激励、负激励、目标激励、责任激励、情感激励等。正激励是通过表扬、奖励、晋级等正面鼓励的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负激励是通过批评、处罚、处分等反面鞭策的方法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电力安全生产中运用激励方法的尝试
1.1利用层次需要理论,采取目标激励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通过对职工层次需要的分析,制定不同的安全目标和奖罚办法。
前些年,安全生产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1995年以前的历史最长安全记录仅为349天。造成安全生产记录难以持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责任的变电设备事故多,习惯性违章事故多。这时,全体职工的共同需要是:创造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水平。于是,公司就把该阶段的安全奋斗目标定为:实现安全生产350天。激励的方法是:正激励、负激励与目标激励相结合。实现这个安全目标就给重奖,中断这个安全目标就给重罚。1996年5月24日,实现了安全生产350天。这时职工的需要又上升到要持续现有安全生产形势。于是,又制定了争取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的新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如此做法,至1999年7月18日止,已经实现了安全生产1500天。
1.2分析事故原因,采取责任激励
所谓责任激励,就是通过安全责任的细化,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经过分析,发现自1980年至1995年,公司发生的477次设备事故中,大部分是人为责任事故。在68次变电事故中,除了4次原因不明和1次自然灾害外,由于变电所误操作和检修、安装、试验、设备质量不良等原因造成的人为责任事故共63次,占变电事故总数的92.6。在99次输电事故中除了58次自然灾害和13次原因不明的事故外有12次是质量不良的人为责任事故,占事故总数的12。特别是在1990~1995年的6年里,共发生18次中断安全生产考核周期的事故,其中:变电责任事故14次,占事故总数的78,因为检修、调试、制造等质量不良造成的事故有9次,占事故总数的50。由此看出,如果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就控制了质量,也就减少了人为责任的设备事故。
所以,公司从减少责任事故入手,以责任激励为手段,发挥全体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作用,编制工序质量保证卡,开展质量点控制。从生技、安监、基建各部门和各个供电局等基层单位抽调了3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成立了工序质量保证卡编写小组,在认真学习检修工艺规程、验收规范、设备说明书的基础上,历时4个半月共编制了5个体系15大类102种约12万字的工序质量保证卡,修编了《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规定》,明确了各级领导人员的安全责任,建立了质量分级控制机制,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在工作中,工序质量保证卡的每一道工序、每一项任务栏里都有工作人员签名,对卡中标明的关键质量监测点和停工待检点还要有质检员签名。这种正激励、负激励与责任激励相结合的做法,激发了全体职工的工作责任心。据考核反映,现在不按照大修项目、工艺规程作业的现象基本杜绝了,人为责任的设备事故减少了,安全有了保障。
1.3针对职工安全意识差,采取情感激励
所谓情感激励,就是站在职工的立场,以爱护、关心、帮助的情感去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随着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个别年轻职工逐渐忘记了以往血的事故教训,甚至对严格的安全管理产生了抵触情绪。几年来,全公司有计划地开展了以关心职工生命安全和家庭幸福为中心的情感激励工作,采取多种再现历史教训的形式,给职工敲警钟。例如:1995~1996年安全***门写出了近5万字的安全教育讲演稿,并逐个单位讲演;1997年在《朝阳电业信息》报上开辟了《安全回眸》专栏,并在每月1日的报纸上刊出本月历史上发生过的责任事故案例;1998年汇编了公司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故、障碍、未遂事故,供各班组学习以吸取教训;1999年公司安监部和新闻中心联合录制了反映31个触电、高处坠落、车辆伤害、误操作事故案例的安全教育片;此外,还不断搜集来自电力系统兄弟单位和来自社会的相关事故案例,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发生的事故,从中吸取教训。这些情感激励方法,成了职工把“要我安全”转化为“我要安全”的动力。在朝阳供电公司生产班组里都挂着每个职工的“全家福”照片,上面写着:“安全在我心中,操作在我手中。请记住:上有老、下有小,出了事故不得了;安全我一个,幸福我全家”等语重心长的关怀警句,起到了正、负激励起不到的作用。为了保证职工的安全,安全监察人员还手把手地教职工心肺复苏方法,以及怎样布置安全技术措施,怎样找危险点和预防措施,从而改变了职工对安全监察人员的逆反心理,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把安全生产要求变成了职工的自觉行动。
2当前电力安全生产中采用激励存在的问题
2.1未落实责任,只使用“株连”的负激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一切都应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发生事故和造成损失,应追究法律责任。但是,某些电力企业在发生事故后,不是按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而是“株连”一部分干部,几乎是人人有责任;还有的单位,发生人身事故就“株连”安全***门或者安全员。如果发生人身死亡、重伤事故将扣发安全监察人员的全部或部分奖金。这种不讲责任的“大锅饭”作法,势必造成考核事故者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虚假的安全生产好形势,不但没使事故责任者受到教育,而且挫伤了无责任领导和职工的积极性,还影响企业领导集团作出正确的决策。
2.2单独使用一种激励,忽视其他激励
某些电力企业在实行电力市场改革中,实行了工资、奖金等费用承包,只罚不奖。这种只使用负激励的片面作法,往往因碍于情面等很少有人被罚,故未发挥出激励的作用。反之,有些电力企业只奖不罚,只使用正激励的方法,但随着电力企业职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奖励少量奖金已起不到激励作用。
2.3只讲正激励和负激励,忽视情感激励
在某些电力企业,有一部分职工对批评、警告等较轻的行政处罚已经无所谓,当安全监察人员在现场纠正违章作业时,有些职工认为:“多管闲事,只要不发生事故就行”。这种现象说明,在职工安全文化水平较低的时候,只使用
正激励和负激励是不能真正发挥出激励作用的。只有配合谈心、演讲、说教等情感激励方法进行安全教育,才能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
3改进激励方法的几点建议
3.1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
首先,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激励标准,并严格考核,实行重奖重罚。制定的安全生产奋斗目标要结合实际,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分别制定目标。并且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应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不要期望值过大。考核时,根据安全生产中的贡献和事故损失中的责任大小,分别采取正、负激励的方法。
3.2按层次需要不同,采取不同的激励
不同层次的人员有着不同的需求。特别是在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情况下,领导人员主要追求的是:不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实现安全目标,企业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得到不断的发展,受到上级的认可、尊重;工程技术人员主要追求的是:不发生人身事故和处罚,得到尊重;一线工人主要追求的是:不发生人身事故和人为责任设备事故,不受到上级的批评和处罚,能获得最大的劳动报酬,全家幸福美满。
虽然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安全生产,即:不发生人身事故和人为责任设备事故。但是他们的地位不一样,需要层次也不一样。所以,对他们采取的正激励和负激励的方法标准也应不一样。对领导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应从企业声誉、个人地位等方面去进行激励;对一线工人应从个人前途、家庭幸福等方面去进行激励。制定激励标准时,不能忽略被激励对象的层次需求,必须根据不同的人员、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层次需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3应采用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
在电力系统安全生产中,一般不能单独使用正激励或负激励方法,应当采用正激励和负激励相结合的方法。要贯彻以正激励为主,负激励为辅的原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使用正激励和负激励方法时,必须注意及时反馈,时间越短越好,以免影响激励的作用。激励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使用负激励方法时,还要注意维护被批评职工的尊严,不能伤害其自尊心。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廉·詹姆斯在《行为管理学》的发现:未受到激励的员工,其能力仅发挥了10%~30%;在受到充分激励时,其能力则可发挥至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收到充分激励后发挥的作用相对于激励前的3~4 倍。
由于生产岗位的员工每天面临的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在能力未能有效发挥的时候,进行生产工作过程已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对于安全的相关要求就会懈怠。这就衍生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心理因素:
侥幸心理——“明知故犯”,不按照规定执行,认为“违章不一定发生事故,发生事故不一定伤人”;
惰性心理——在工作中嫌麻烦,*省事,如:在规定配戴劳保用品的地方没有按规定去执行,看到物的不安全状态不去及时处理,看到区域内违章作业、行为不去及时纠正;
逆反心理——不愿意执行安全规定,彰显个性,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
从众心理——看见别人违章也盲目跟着违章,认为“别人怎么样我就怎么样”,担心“自己的行为与大家的不一样”;
无所谓心理——心不在焉,满不在乎遵章或违章;没有意识到危险,对规章制度视而不见,我行我素。
以上不安全的心理源自于对安全的关注度低下,而对安全的关注度低下源自于其精力和能力完全投入于生产工作当中,而其精力和能力完全投入生产工作当中源自于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关注其他方面。
这启示我们在保证日常生产工作正常进行的条件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来提升员工的精力和能力的发挥,促使员工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能力来关注安全。这要求在现有的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来激发员工的潜力以达到重视生产的同时也同样重视安全。
然而对员工开展激励应使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否则易导致激励效果不明显甚至引起员工逆反心理,起到反作用。
安全激励经验分析
对于员工安全激励应使用一定的方法,并使用一定的技巧即可达到预期的激励效果,基本方法总结如下:
1、目标设置合理
目标设置要使得目标具有挑战性,又可以通过努力达到。若目标达成较为困难,还必须将目标分解,这样既避免了达标战线过长导致后续热情不足导致的虎头蛇尾,也避免合理诱因达到一定程度导致激励效果递减的情况。
在激励过程中,设置目标是重要环节,而目标分解是关键环节,长效激励是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目标设置时既要体现团队期望又要反应区域需求,比如为某区域制定安全目标为获得年度安全建设优秀区域,则需要将此目标分解为事故指标控制,体系文件完备,员工安全培训、班组、工段安全文化建设等分目标,对于分目标达成后可以利用微信、邮件、周报、安委会报告等工具进行宣传表扬。
对于与预期目标有偏差的部分同步曝光督促推进,也可利用专项检查的机会对区域实施正、负激励。
2、激励自主化引导
要针对于受激励对象情况,逐步引导对象将外化的激励转化成自主化的激励,只有受激励对象自主将外部激励转化成自身处事习惯或意愿,才能取得长效激励效果。
3、保证合理性
激励需要保证一定的合理性,即深度合理性及广度合理性。深度合理性即激励的合理诱因与受激励人的贡献水平以及目标难度相适应。
切忌过度的正面或者负面激励,以免产生“边际效应”——单一过度投入反而会使得事物发展的方向有悖于原期望。
贝勃定律佐证了以上合理性原则的准确性——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再施予刺激,对于受刺激的人员或变得微不足道,即大刺激能冲淡第二次的小刺激。而广度合理即激励应该选取适应于某一目标的个人或小组,且局限在选定小组,避免过多的人员涉入激励范围或不归属于激励对象的人员恶意阻碍。
4、 掌握时机
掌握时机即要把握激励的时机,在被激励人急需激励的时候或是上一次激励热情未消退的时候,给予进一步激励。激励越及时,越有利于将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使其创造力连续有效地发挥出来。
5、 因人而异激励
激励应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因人而异的指定激励措施,这样可以最直接的刺激其对需要的渴求,进而让“合理诱因” 发挥最大效用。
例如:原外包项目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拒绝佩戴安全带并扬言:就算发生坠落事故可以获得巨额赔偿,他愿意获得这个赔偿,这样不用工作也可以给其儿子较好的生活保障。为此,可以看出该施工人员对物质财富渴求程度较高。可以就事故后果及未来预测对其开展激励。为此,向其描述一旦发生事故,纵使他可以拿到项目承包公司的赔偿,也会丧失劳动能力。届时,其恍然大悟,自发佩戴安全带,并能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其他施工人员友好的提醒劝诫。
6、具有确定性
激励须有两个方面的确定,其一为目的确定,即对所指派的目标内容有明确的要求;其二是效用确定,即让所有被激励人都知道激励内容,一方面促进形成竞争机制,更好的完成目标,另一方面避免由于激励达不到被激励者预期,产生心理落差,可能起到消极作用。
综上可见,使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安全激励,可以促使各层级人员自发参与到隐患排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为提升基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管理氛围提供助力作用。目前,安全激励仍仅作为一个参考经验。今后,还将针对于公司各项安全管理的激励法不断更新完善,最终形成一种文化性的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巧。如,对安全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或开展相应激励培训,创立针对于项目承包商施工过程的奖惩激励模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一线员工安全生产保障激励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