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伯的创业故事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励志传奇创业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

闯省城先修自行车

刘玉栋的家,和其它农村家庭一样:贫穷、兄弟姐妹多。与许多农村孩子不同的是,他虽然是家庭中的老幺,但从小***性强。1987年,只有16岁的刘玉栋,念完初中带着两块钱来济南“打天下”。

那时他没什么手艺,找个工作异常难,最后只能跟着一个师傅学修理自行车。当时,他的想法很淳朴:“艺不压人,学点手艺,以后能混口饭吃。

2年多的学徒,挣了2万元,“当时白天除了在店里修自行车,晚上还要到自行车厂去装自行车,工作虽然辛苦,但收获大。”这个“成绩”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有2万元,那个时候很少见。

回家盖房子结婚,还是继续在那里做?当时,他困惑,在农村,男孩子一般20岁就要结婚了,父母也劝他回去。但他最终还是“违背”了家人的意愿,在济南大厦附近花300元/月租了一个门头,专门修理自行车。

当时来修理自行车的人大多喜欢吸烟和喝酒,细心的刘玉栋,专门从别处进来一些烟酒放在店铺里辅助经营。这成了他做酒类代理的原始起点,时间长了他感觉从别人那里进货成本高,头脑灵活的他把眼光盯到代理上。

生意从收酒瓶开始

做代理何尝容易,谁也不会把大批量的货放给这个只有19岁的年轻人,而且,当时许多酒厂都有专门的代理,酒厂对一车两车的货也不在乎,再说他没有多少资金,实力不行。

胆大的刘玉栋带着1万多块钱,来到当年旺销的兰陵白酒的酒厂。厂长毫无商量地把他拒绝了。刘玉栋并没有气馁,“他不卖酒给我,我就不走,”刘玉栋回忆说。

说到做到,他一连在这个酒厂呆了一个星期,晚上则在厂长家门口露宿。厂长被这个年轻的小伙子感动了,虽然这样,但还是没答应把酒卖给他,而是为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先收酒瓶,然后用酒瓶来换酒。

在厂长的点拨下,他跑遍了整个济南,包括商河、济阳等地方收酒瓶。厂长没有失信,最终把酒卖给了他。“想做的事,就要不惜代价去做,应该把困难当作机遇,当作锻炼的机会。”现在,刘玉栋还庆幸自己的坚持,“这与我在农村生活养成的勤奋、努力分不开。

1992年,在得知美国两家洋行开始从事可口可乐、德芙等产品中国代理贸易后,21岁的刘玉栋跑到北京与这两家洋行谈判,要求在济南代理经销“洋牌子”。精明加上努力,刘玉栋如愿以偿。

后来,他又陆续代理了费县老白干、景芝白干、泰山特曲等山东的白酒。到了1994年,公司每年的销售额达到上百万。刘玉栋完成了原始积累。

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更大的动作还在后面。2002年10月,刘玉栋联手泸州老窖,开发了泸州老窖“古酿”、“窖藏”两个系列共二十多个新产品,并取得其全国独家代理权,在全国各主要省市设立分公司,建立了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物流配送网络,形成了以济南为中心、依托山东、辐射全国的市场布局。

至今已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50多个著名品牌、2000多个单品的济南代理商。不过,这并没有让他满足,“我们还要做外国名酒的中国区总代理,让中国老百姓与洋酒真正的亲密接触。”

目前,刘玉栋代理的产品不仅在酒水,还涉及副食调料、熟肉制品、保健食品、日用百货等领域。“我们除了做流通环节,现在还进入了生产环节,并打造了自己的食品品牌‘达达’牌,这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生产环节,具有标志价值。”2003年,刘玉栋仅在济南地区的销售就达到1.5亿元,全国销售超过2亿元。

“只有专业化才能取胜,”刘玉栋有着自己一套特殊的经营思路。虽然目前,刘玉栋经营的这个企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专业酒类网络,但他们仍在强化、延展自己的网络,“现在我们的网络已覆盖了山东70%的县级城市,不过还在建设更深层次的营销网络,对于流通行业,网络是最有价值的。

目前,刘玉栋正在自己专业化的路上奔跑。“我们在酒类代理上要向国美看齐,有自己完善的网络,专业化,打造自己的百年品牌。”

创业寄语

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学习

也许因为没有上高中、没有上大学,一直没有得到系统的学习,刘玉栋感到很遗憾,在与的对话中,他时常提到这个词:“学习”。在他的生活中,学习是一个永远贯穿的关键词。

现在,他感到欣慰的是有了学习的时间和条件。“我现在正在读MBA,希望多学习一些经济管理的知识,这样才能有利于企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学习应该成为一种习惯。”人最大的财富不是结果,而是走过的路,而是学习积累的经验。

除了学习一些理论,“还要向你的客户、家人、员工学习,他们往往能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启发。对于1970年代的年轻创业者,应多学习五六十出生的企业家身上的一些精华,弥补自己时代的不足,避免走一些弯路,”刘玉栋说。

作为农村出来的人,刘玉栋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对农村人的经历有特殊的理解。他提醒:对于很多农村进城打工的年轻人,不要放弃学习,要敬业,这样才可能成功;对于大学生来说,不要放弃打工,锻炼自己的能力很关键。

创业心得

企业经营的加减乘除加,就是加强企业管理;减,就是减去传统管理模式;乘,就是要走资本之路,成倍扩张;除,就是除掉家族观念。

不能以数字衡量企业发展。我们不能仅仅以数字来衡量企业发展,除了数字还有别的。我们公司的三年目标就是让中层干部买上别墅,开上自己的私家车,让停车场比办公区还大。因为,从长远看,这不仅是为员工负责,更是为他们的家庭和我的企业负责。

最大的财富是系统。一个企业最大的财富是系统。系统就是一种无纸化管理、一种制度化管理。用系统去管理,不仅有序、快速、高效,而且还能节省成本。

敬业不要忘本。由于出身农村,刘玉栋总是强调“敬业不忘本”。他专门为一所残疾学校捐助了几万元。到目前为止,他已捐助了50多万元。他最大的心愿,建设山东最好的孤儿院和养老院。

传奇创业故事:千元起赚千万

因贫辍学闯荡江湖“刀客”出鞘惊艳商界

1992年,14岁的陈建生和许多贫困孩子一样,因为家庭贫困而含泪辍学,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1997年,他用积攒下来的1100元开办一个雨具、氧气出租店。 到了1998年4月,一家香格里拉卡卓有限责任公司横空出世,和一般小打小闹、满足于制售些小工艺品和旅游产品的企业不同,公司一开始就以“弘扬藏家民族文化,展示藏族民间传统手工艺”为发展宗旨。“无论你卖什么工艺品,其实卖的都是文化,只有让更多人认同你的文化,你的产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陈建生回首往事时总结道,要做民族特色产品,必须文化先行。

至于公司为什么要叫“卡卓”这个名字,为什么要做“刀剑”生意,其实都没有太多悬念和谜题。首先,“卡卓”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平安、吉祥、长命百岁”,相信这必定是个人人都会喜欢并认同的词语;其次,陈建生的藏名就叫“卡卓·七林汪堆”,而其家族世代以打铁为生,已有一百多年的打刀历史。

卡卓家族的先辈用心血研制出一套锻造刀剑的錾钢药水,炼制出了削铁如泥的刀剑作为传家信物,并写下一本刀谱,定下规矩每代只传一人,后代子孙要把自己的打刀心得记入刀谱世代相传,卡卓家族打刀的工艺技术得到不断改进。 这段历史的确有些传奇,把陈建生说成是出生于名刀世家的“刀客”也不为过。只不过,古代“刀客”一般喜欢用刀锄强扶弱、打抱不平;而陈建生这位“现代刀客”则是用祖传的手艺和聪慧的头脑征战商场,振兴民族精粹。公司逐渐发展,目前已成为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集卡卓刀具,民族工艺品生产、加工、销售和藏獒保护、养殖为一体的知名企业。

妄语惹火血性汉子“东方神犬”享誉世界 说起藏獒,陈建生有一肚子话想说,这一切都源于他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文章。 “是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大意就是说血统最正宗的藏獒在地球上已经绝种了,我一看就火了!”说起这件事,陈建生的语气依然有些愤愤不平。他说,藏獒在藏民心中的地位特殊。不仅仅是因为它气宇不凡的外形和誓死护主的忠诚,更重要是,藏民千百年来养殖的羊群、牛群,藏獒都是其最可靠、最安全的守护者。而世界上血统最纯正的藏獒便是产自我国藏区。

就这样,陈建生开始致力于对香格里拉纯种藏獒的品种保护与繁育,为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藏獒、爱护藏獒,他于2001年建立了卡卓藏獒养殖基地,同时成立香格里拉纯种藏獒民间自发保护协会,每年都在藏獒品种保护和选育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基地现已拥有“西绕康巴”、“百狮王”等精品种獒70余只,年繁殖幼獒200多只。2007年,他还发起成立了迪庆藏族自治州纯种藏獒保护协会,有力推动了纯种藏獒保护事业的发展。

和某些喜欢夸夸其谈的“成功人士”不同。在介绍自己产业的时候,陈建生对自己公司业绩几乎只字未提。但被问及的时候,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刀和藏獒每年的总(销售)业绩都还不错,网络交易额已经接近1000万元,其他交易形式已经突破了5000万元。”

将心比心助贫困生头衔很多“慈善”为大

陈建生的头衔很多,比如香格里拉县卡卓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迪庆藏族自治州纯种藏獒保护协会会长、藏区民族手工艺及刀文化开发交流中心主任,还有云南省道德模范、云南省拔尖乡土人才、全国农村优秀青年致富带头人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头衔就是卡卓爱心基金会会长。“因为自己有过因贫困辍学的经历,所以我要尽力去帮助那些读不起书的孩子。”说到这个问题,陈建生并没有假大空地唱高调,“这只是一种将心比心的关怀。”

据介绍,陈建生于2002年成立了卡卓爱心基金会,发起“爱心成就未来”的特别助学行动,先后筹集爱心基金数百万元,开展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活动。在基金会建立初期,主要资助香格里拉县的贫困学生,随着基金会的不断壮大,资助范围已扩大到滇、川、藏、青等地的藏区贫困学生和贫困牧民,并投资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2

刘德华:带动一片的学生创业明星老板

刘德华,艺术学院2013级装璜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曾担任艺术学院学生会***一职。

入学不到两个月,就开始创业之旅,第二年5月份参加SYB创业培训。2014年9月创办扬州职大菁鹰协会,11月进四大高校之一的“扬州创业联盟理事会”并成为成员之一。12月加入青年创业中心,在校三年,荣获三次创业大赛奖项,江苏省创业大赛一等奖等荣誉。他思维活跃、吃苦耐劳、闯劲十足,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助力自己的创业梦想,2014年创建了鼠绘装潢公司。2016年9月正式注册,利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在规模巨大的各类电子商务平台上,开始拓展业务,利用自己的设计资源优势,做起了网络店铺装修的业务,成立了网络装修中心。由最初的十几人扩大到目前学员162个,员工87人。

在职大,刘德华成了从学生中走出来的创业明星,他的名字,因为和大明星同名,很多学弟学妹想不记住都难,刘德华的事迹成为了职大很多学弟学妹的励志教材,使希望实现人生逆袭的学弟学妹看到了希望,找到了动力,也找到了成功的秘诀——

敢想敢干,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成功就没有不可能!

刘梦环:爱折腾的女汉子

刘梦环,2011年就读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

刘梦环大学期间经常参加英语沙龙,英语过了六级,加入校园广播台,喜欢阅读报纸,及时了解国内外新闻。课余时间在网上开店,网店做到五颗钻,不仅解决了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还帮助5个同学获得兼职的机会,减轻父母的负担。2014年刘环梦毕业了,顺利在上海找到一份翻译的工作,但是朝九晚五的工作让她缺乏激情,为了实现在大学定下的誓言——毕业两年后要开自己的公司。

2016年毅然辞职,成立了上海傲代展览展示有限公司、上海向志广告制作有限公司,主营会展服务、广告服务、策划服务、翻译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业务。现在,刘梦环有了自己的创业团队,公司员工17个人,在经营传媒公司的同时还兼做酒类代理、礼品设计。

王超:执着的疆客水果商

12级的王希伟、蒋学亭、涂传超,还有13级的王超、朱龙宸。他们是一群有思想、有闯劲、敢拼搏的90后。他们和许多同学一样,想着找一份专业对口的理想工作,能够学有所用,安身立业,但强烈创业的冲动和对成功的渴望始终索绕在他们的脑海。

“抱团创业”团队经过细致的讨论和市场调研,在2014年10月,他们筹集资金30万元,正式成立了天疆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团队第一时间赶往***库尔勒,疲惫奔波,一切都亲力亲为,将第一批5000箱水果运到了扬州。由于水果新鲜、品质较好,加之听说是大学生创业,市场给了他们肯定,第一批货瞬间销售一空。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他们的交易额已过百万,他们的事迹先后被扬州晚报、扬州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就此挖到第一桶金。

然而公司也出现了就地压价和货物配送跟不上等问题,公司出现了第一次危机。幸运的是,创业团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扭转了局面。通过逐步的渠道累积和人脉拓展,生意变得越来越好,他们也将“天疆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更名为“疆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致力于互联网的运用。

“我们没有什么秘诀,有的只是肯吃苦,肯思考,肯做事,及一颗追求成功的恒心。”这,便是王希伟、蒋学亭他们这支创业团队成功走到今天的秘诀。

王栋:地摊上长大的孩子

王栋,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2012级学生,2014年他联合其他人一起创立了玉牧商务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德客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月业务稳定在10万以上。家境贫寒的他以其坚忍不拔的信念,脚踏实地的行动,带动一批批同学解决了就业问题。

大学的生活给了王栋极大的希望,同高中相比,大学没有过于繁重的学习任务,这让他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锻炼自己。通过努力,他当上了班长,加入了学生会、参加了社团。在学校、老师的支持下,通过班级、学生会和社团活动的锻炼,让他成长了很多,收获了很多,组织协调能力、管理领导能力等得到了大大的提升,他常说:我要感谢我的大学。

大一暑假,王栋开始了他创业尝试,大二开始的时候,王栋开始把课余的时间逐渐的向校外分配,做起了兼职。2015年新年伊始,他便忙活起来,和他的搭档,筹集了4万多元,注册了第一个公司玉牧,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他不断地寻找合作伙伴,他们在各自的大学和工作实践上都拥有与众不同的经历,他知道他需要这样一支专业团队。在市场拓展上,他的两名合伙人是销售主管,在团队发展上,他的一个合伙人是全国最大的支教团的团长,还有一位的特点是注重思维创新和做事严谨等。王栋的第二次创业再次出发,德客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立,寓意为:“Good Luck”。他们弥补了之前团队的不足,又最大化的发挥了每一个人的特点优势,公司很快就有了起色,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充实大学生活,锻炼自己,定期的组织公司活动,让大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迸发出更多的青春色彩。

王栋说:我们更大的梦想——慈善事业。我,一定会实现!

徐一鸣:无人机里的科技大牛

徐一鸣,国际交流学院201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2016年和小伙伴们组建了大牛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专注于无人机研究开发,目前已开始量化生产,创业之路稳步拓宽。

作为国际交流学院的一名学生,他的成绩远不止于此。他熟悉掌握了机电专业的各类知识,毕业设计被推荐为江苏省优秀毕业生论文;精通无人机、电动滑板、计算机编程以及3D打印技术等。课余时间,参加卓越英语大赛、机器人大赛、山地自行车赛,都名列前茅;足球队、自行车协会、澳洲短期游学等各类校内外活动。

采访中,徐一鸣同学深有感触地说:“每个人在一生中拥有饱满激情的时光,其实是很短暂的。如果不选择去多闯一闯,可能以后会对自己心中留有遗憾。”人不轻狂枉少年,人生最美好的青葱岁月里,坚持自己的理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并且探索自己***的思想。在重礼仪、重语言、重技能的国交学院特色引导下,我们期待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在青春伊始时展翅高飞。

杨国梁:吃货派第二司务长

杨国梁是土木学院13级学生,他放弃了听上去高大上的“施工技术”专业,做了一名“舌尖上”的创业者。

男儿当自强,进入大学的两个月后,挑战自我,立下誓言:从今天起,要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从那以后,杨国梁做过各种兼职,从发传单推销产品到扮演圣诞老人推销他的圣诞老人玻璃门头像,争取了不小的盈利。

改变他命运的是大三的上半学期,有一次出门,无意看到地上的牛奶空瓶,萌生出了很多创业想法。受“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影响,他找了朋友做了一个微信平台“吃货派”,于是一个专业早餐配送的“吃货派”就这样诞生了,这也是他第一次正规的合法的创业。今年的3月11日是“吃货派”上线日期,他们开始着手宣传并且找合作商家,他的团队成员下面的各位宿舍楼主管都是他精挑细选的精英,每一次都是尽心的去宣传推广。仅仅三个月的时间,杨国梁团队已突破2000人粉丝,15000份订单。缘于他常常会给顾客最满意的处理方式,他觉得每一个顾客都是和他的缘分,他必须珍惜。

时间一长,人力和物力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订单数量。但是,他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一定会做最好的自己。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3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高低贵贱都有取之不尽的财富,那就是爱心,当你付出爱心时,你会感到这个世界因你而变得更加美丽。”

“人们都好说:舍得、舍得。什么叫舍得?舍与得是一伙的,没有舍,哪里能有得呢?”

公元953年,一位叫李云的工匠,在燕赵大地上的古沧州,铸造了一尊巨大的铁狮子。千百年来,这座沧州铁狮子已闻名中华。一千多年以后,一位商人以“狮”为名创下了自己旗号,而且名震天下。他就是李金元,近1?80的个头,身材魁伟,大眼、竖眉、耳小垂大。

这就是世界级企业家、全球直销界领军人物、国际著名慈善家、天津市天狮集团总裁李金元先生。

李金元的手很有特点,手掌大而且宽厚有力。 正是这一双大手见证着李金元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关于他的手,有这样一个故事:2001年李金元出访泰国,一位泰国的政府要员跟李金元握手时,顿时感觉到李金元的手不一般。在稍后的晚宴上,这位要员品评李金元的大手,而李金元回答说,我的心比手还要大。的确,李金元的心就是比别人宽广,不然他就成不了世界级企业家、全球直销界的领军人物。

虽然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实际上,李金元的创业之路也是荆棘密布,并非一帆风顺。

1958年,李金元出生于河北省沧州市李龙屯村。在他刚刚学会自己端着碗吃饭的时候,就知道了什么叫挨饿。三年的自然灾害和当时的人民公社化,让他早早把饥饿与贫穷联系在一起:要想天天能吃饱饭,必须赶走贫穷。他14岁时,就跟父亲闹着要上班,要参加工作,要自己挣钱。父亲看他年龄太小,打算过两年再让李金元去找活干。可李金元来劲了,一天要跟父亲闹上好几次。父亲缠不过他,就托人送李金元去华北油田,当了一名连工作服都穿不起来的石油工人。别看李金元才十几岁,倒很懂事,很勤快,有空儿就主动帮助老工人洗衣服、打饭买菜、倒洗脸水,大家都非常喜欢他。有时候,几个老工人下班后,坐在一起喝酒,也喊李金元座场。在油田大部分时间都野外作业,条件是非常艰苦的,而且流动性大。李金元倒觉得很有意思,很好玩。按照他的话说:今天到这儿去,明天又到哪儿去?天地很大,很适合自己的性格。

两年后,领导把李金元从艰苦的第一线调到了后勤,让他负责全工段的饮食生活。骑着三轮车,到城里买米、买菜,打油、买肉,就成了李金元的主要工作。从来没有接触过经济工作的李金元渐渐地发现,这一买一卖,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有赚钱的路子。李金元想,为什么一些人不顾工商部门的查处,依然偷偷摸摸地搞所谓的“投机倒把”,原来做买***做工来钱来得快,此时的李金元心里就痒痒了。就在他19岁那年,也就是1978年李金元辞了油田上的工作,也偷偷加入了“投机倒把”的行列。李金元可不像小商小贩一样,提一个竹篮卖个花生,倒腾几个鸡蛋,他上来就玩大的。他到农村里收粮食,收豆饼,然后用60吨的火车车皮,一车车地往南方运,这一趟下来就纯赚好几万元。让李金元玩得更顺手的是,他到农户家收粮食,收豆饼,从不支现钱,等货销完,货款汇到手时,他再把该支付的钱一分不少地送到农户手中。不少农民说,你别看小李留着长头发,穿得很时髦,人倒很实在,也很仁义。

尽管李金元的“投机倒把”活动是在乡下偷偷地进行的,但到最后还是让工商局发现了。一天,李金元刚刚收到从南方汇过来的一笔货款。突然,大街上的大喇叭响了,是工商所所长的声音:“李金元到工商所来一下!李金元到工商所来一下!”连续喊了好几遍。李金元一听事不好,赶紧把那笔货款转移出去。然后,来到了工商所。当听说要对他施行处罚时,李金元急了:“我这钱,也不、不是偷、偷来的,也、也不是抢、抢来的。你们罚***啥?凭力气挣钱还有错吗?”

凭力气挣钱当然没错。可是在当时计划经济条件下,投机倒把就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这一点恐怕是当时不到20岁的李金元没有意识到的。然而,正是由于这个没有意识到,却恰恰培养了李金元的经济意识。在别人还不敢干的时候,李金元已经放开手脚了;在别人想干的时候,李金元已经成为驾驭市场的“老手”了。在改革开放初期,李金元以“老手”的身份出现在了沧州的商海中。他到广州贩手表,到温州贩服装,到内蒙古贩羊皮,到青海贩粮食,自己还成立了一个贸易公司。此时的李金元才24岁。

后来,服装干洗店开始出现在大都市里,生意非常火爆。李金元一看,生意来啦。他在沧州找了几间大房子,扯电缆,安机器,忙碌了一阵子,接着就鸣炮奏乐,开张了。干什么?不是洗衣报,而是造干洗机械。说李金元是驾驭市场的老手,就在这儿。他从不步别人的后尘,而是另辟蹊径,独爆冷门儿。这时,各地的干洗店蜂拥而上,李金元就坐家里大卖特卖干洗设备,而且是供不应求。卖干洗设备与办干洗店相比,哪个生意火?哪个挣钱多?李金元心里早就把这个账算好啦。

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尽管李金元的干洗设备造得很好,卖得很火,但是在生产运作方面。还是缺少现代化大生产的理念。一台干洗机有上百个零部件,有几十条电路和一堆电子原件。按照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零部件,委托其他厂加工,我负责组装。这样能减少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可是李金元却少了这一手,干洗机上的大大小小的部件都是自己加工制造,结果弄了一个“小而全”。不然,李金元就成了干洗设备制造行业的巨头啦!

李金元聪明、能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但是,有时候他做出的决定,却令一般的商人感到不可思议。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万元户还是新生事物。千千万万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都为能成为万元户而四处奔波、拼命劳作的时候,李金元的一个决定,让周围的许多瞪大了眼睛而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那是李金元卖干洗设备的第二年,外面有不少设备款还没有寄回来,算起来得有40多万。李金元催了好多次,对方解释说,眼下手头资金紧张,过两个月你再来一趟吧。

“时间就是金钱”。这是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特区传出来的一句当时令众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口号。20几岁的李金元却悟出了其中的真谛。他想:一个大活人,不能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要那40万的死钱上。于是,他放弃了要账,用要账的时间建起了一个面粉加工厂。

众人不解地问:要账与发展两者可以兼得,你为什么非得要放弃要账?李金元回答说:1993年,李金元已不满足在沧州的小打小闹,决定到外面闯荡一番,干大事业。他来到了天津。他万万没有想到,他迈出家门的那一步,就那一步,恰恰是李金元生与死、成与败的转折点。

他来到天津后,把目光投向了一个自己并不熟悉的领域,生产一种高科技含量的营养品——骨参。虽然对营养素领域他一窍不通,但出于商人的敏感,看好了这个领域。他花80万元买回了骨参生产配方,又贷款1200万元,在天津市武清县建立一座4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厂房。经过9个月的努力,很快进入了紧张的试车阶段。试车这天,同事们备足了喜庆的鞭炮,食堂备好了丰盛的大餐。人们翘首企盼着第一批合格产品的下线。可是,试车一天天地过去了,一直持续了三个多月,整整投进了180多万元的生产原料,产品却一直没有走出生产钱。当李金元回头找项目发明人时,那个人早已销声匿迹了。曾经的希望顷刻间变成泡影。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4

“小蹄大作”李功福,烤猪蹄也可以做到估值一亿

卖烤猪蹄算是我的副业。我的本职工作是中科院电子所助理研究员,主要做军工方面的研制,侦查雷达、侦察卫星、无人机都是我们的涉猎范围。不过很快我会全职出来卖烤猪蹄。现在我觉得,烤猪蹄这门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就差一个平台、一个店,把我的想法和所有的精力都押上,让它爆发。最近一段时间,我一直在五道口附近寻找合适的第二家店面,但一店难求。

因为家庭因素,我很早就开始自己赚钱。小时候,妈妈用荷叶把吃剩的猪蹄包起来,类似叫化鸡那样做,味道很好,我一直记得。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期间,我发现烧烤很受欢迎,女生又特别喜欢猪蹄,但市面上的工艺不是煮就是卤,没人用烤的。当时学校后门也有一个卖烤猪蹄的,做法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但销量很好。那时我想,没准按照我的方法来做更有市场。腌制、卤、是烤前的必备步骤,否则生猪蹄很难入味。为了学习这门技巧,我去烧烤店、卤肉店打杂,洗碗、扫地,看他们配料。每天偷学一点,晚上借同学家的房子再自己调试。导师和同学都是我的试验用户。经过一百多次反复试验,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说我可以去外边摆摊了,导师也很支持,给我4000块启动资金。那段时间我一个人做,每天早上骑摩托车两小时到市场进货,100斤猪蹄全靠我自己处理,给猪蹄破壳之后再除毛。

我们学校在成都也算有名气,一个成电的研究生在校门口摆地摊,没少遭到质疑,多少双眼睛看着。常听到很多家长在我面前议论:我的小孩就在里面上学,他现在摆地摊,我的孩子以后怎么办?那时我每天推餐车在校门口卖货,还要常常躲城管。被城管追过几次后,我也在想要不要放弃。但既然已经出来了,钱又是老师给的,我还没做成就回去怎么交代。后来机缘巧合,我结识了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他建议我到上海创业,并以他的名义申请代理基金。这一下子申请了10万,等资金到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不过我还是很高兴。因为钱不多,我们当时在松江租了一个最偏僻的店铺。以前我一直坚信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看来是错的。

我和他说,我们去赌一把,把店面搬到路边试试。结果搬出去没几天,销量就直线上涨,不到一个星期卖出1000多只猪蹄。大家慢慢口耳相传,我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后来拍客发现了我们,把我们的*上传到优酷,叫“放弃白领身份去路边卖烤猪蹄”,一天的点击量突破40多万。接着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也找过来,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应付这些东西。上海人对吃很挑剔,这一方面促使我们精进工艺,一方面为我们奠定了口碑。但2013年春天,上海出现黄浦江死猪漂流事件和禽流感,人人谈猪色变,我们的生意没法做了。6月我答辩结束,工作敲定在中科院,就离开上海来到北京。

到中科院大概是我最保守的选择,如果签到西安、武汉,我可能会去搞卫星和核潜艇,待遇也比北京好。尽管来北京什么都没有,但还是觉得自己可以闯一闯。入职中科院后,我白天上班,下班就继续忙活自己这摊生意。和以往一样,我们的猪蹄都是加工好的半成品再去烧烤,我现在考虑尽量不要依靠厨师,尽可能和厨师剥离关系。只是现在我们的供应链还不完善,单一店面可以,一旦开始规模复制,就要考虑中央厨房或加工、代工厂,这些超出了我们现有的能力。

这几年,我总共卖出了30万只猪蹄。如果想赚快钱,也许早就开始就做加盟了,之所以没走这一步,是因为我想做长久一点。营销和宣传手段的运用也一样,如果不是基于产品本身,做宣传会死得很快,相当于空中架楼。不管怎么宣传,最终还要回归到产品本身。过度营销的模式也只有在北京会成功,因为这有数以百万计的流动人口,不用考虑二次购买就能盈利,但并不适用其它城市。我们五道口店面大概三平米,只有三名服务员。之前还有“小蹄大作”的牌子,但城管觉得我们这个招牌不合格,拆掉了。我也想知道没有招牌的情况下会对我们营业有多大影响,结果发现大家照样排队。我们团购量很大,在大众点评是五星店铺,海淀区排名第一。

最高峰时,我们每天能卖500只猪蹄。不过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点,这个时代已经不能用传统思维做生意了,现在讲究单点突破。阿里巴巴、腾讯都是靠一款产品打品牌,后面做大、做出名气,什么都能尝试。一面玻璃一个拳头打下去,可能不会破,但单点打过去很容易突破,我们也想靠烤猪蹄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有了个人知名度后,再把我的企业文化给推出去,立一杆旗,吸引有想法的人过来。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5

有人会问:“我现在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我也没什么经验、也搞不到资金、也没什么技术,我该怎么办?”

事实是,任何高人也不可能立刻让你有钱。而我的答案和建议是拿你最现实的资本——时间,紧紧围绕你的创业目标,去有计划、有步骤的运作。急和盲目对创业是没有任何帮助的,现在立刻为创业去做准备条件,而且一定要立刻行动!很多人一直只是想行动,没有真正去做,当然不会成功。

对于我们每个人,要明白我们浑身上下最大的核心动力其实就是大脑,创业不是靠脖子以下的部分,而是脖子以上的部分,要用脑子去思考创业的方向、创什么样的业、如何去创诸如此类问题。无论是创什么业,你第一步去做什么,就是经营你自己。你目前对自己最大的经营就是你的创业学习。这个学习并不是去学校学习什么,而是你要在工作中去实践学习,去学对创业有用的东西,学习创业的知识,能够带来财富的知识,再具体些就是如果你想开饭店,就学习如何开饭店的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到饭店实践工作一段时间,比如说到饭店找份工作,而且是立刻去,一定想办法找到,然后投入进去!

有一个刚从职高烹饪学校毕业的学生,他知道厨师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他跑了很多单位,也没找到工作,于是他想了一个绝招,他来到一家名气很大的酒店,要了很多菜,结帐时500多元钱,但是他没钱结帐,他拿出毕业证,和经理说:要钱没有,要么我给你打工还钱吧。经理一黑,要小伙两个月的工作代价偿还餐费,于是这个小伙开始上班了。他肯干,脏活累活抢着干,很快大厨喜欢上了他,收他为助手,后面的结果我们就不用说了。如果你想在某一行业学习,那么就学习这个小伙,想办法投入到这个行业中工作学习,而且一定要想办法做到!

当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想要创业而自身条件却一无所有。这样的状况看起来的确是很难受的,现在的你就是一张白纸,怎样去经营一个空白的你呢?你的优势就是要比那些已经在纸上画了一些东西的,更能画出一幅好画来。你要画虎,那你就立刻去接近画虎的人;你想画竹子,你就立刻接近画竹子的人,不管偷学还是明的学,只要不犯法,能学到就可以了。你只要开始学了,时间就会帮助你的,你将来自己画,你还要准备笔墨纸砚,这就如同创业一样,创业前一定要准备创业条件,什么也没有,你能画出一幅好画么?要知道,即使你没有什么资金,你还有你自己和时间,这是我们任何人都平等拥有的,在一定时间内创造或抓住创业机会,最重要的是你要把握住这些机会,并付出行动通过这些机会实现创业成功。

创业不要好高骛远,机会一般都在你看得见的地方或者不起眼的角落里藏着;哪怕很小的生意,就怕你做得不好,做得好你可以开连锁店,那不就大了?修自行车和炸麻花的都可以开成上百家上千家的连锁店。你能说修自行车和炸麻花的生意小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蕴藏着商机,有时候它看得不起眼,但只要你能放大它的亮点,深挖下去,就可以聚集很大财富。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在赚钱行业里不会赚钱的人。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6

第一次转型:央视节目主持人

在成为央视节目主持人以前,杨澜是北京外语学院的一名大学生,还是一个有些缺乏自信的女生,甚至曾因为听力课听不懂而特别沮丧。直到后来听力水平提高了,才逐渐恢复了自信。她说:“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到杨澜后来的成功。勤勉努力的她,不仅大胆直率,看问题也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

1990年2月,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主持人。杨澜以其自然清新的风格、镇定大方的台风及出众的才气逐渐脱颖而出。但是,由于她长得不是太漂亮,在第六次试镜时还只是在“被考虑范围之列”。杨澜知道后,就反问导演:“为什么非得只找一个女主持人,是不是一出场就是给男主持人做陪衬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很有头脑,所以如果能够有这个机会的话,自己就希望做一个的聪明主持人。”“我不是很漂亮,但我很有气质。”就是因为杨澜这些话,彻底打动了导演。毕业后,杨澜正式成为《正大综艺》的节目主持人。直到现在,杨澜也一直坚持主持人不一定非得漂亮,女人的头脑更重要。

四年央视主持人的职业生涯,不仅开阔了杨澜的眼界,更确立了她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名真正的传媒人。

第二次转型:美国留学生

1994年,当人们还惊叹于杨澜在主持方面的成就时,她又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辞去央视的工作,去美国留学。

在事业最明亮的时候选择激流勇退,这就意味着她要放弃目前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触手可得的美好未来。但资助她留学的正大集团总裁谢国民先生,说了这样一句话:“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这给杨澜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6岁的时候,杨澜远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就读国际传媒专业。有一次,杨澜写论文写到半夜两点钟,好不容易敲完了,没有来得及存盘,电脑就死机了。杨澜当时就哭了,觉得第二天肯定交不了了。宿舍周围很安静,除了自己的哭声,只有宿舍管道里的老鼠在爬来爬去。但最后,她还是擦干眼泪,把论文完成了。谈起这段生活,杨澜说:“有些人遇到的苦难可能比别人多一点儿,但我遇到的困难并不比别人少,因为没有一件事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经历的磨难委屈,一样儿也少不了”。

业余时间,她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这是杨澜第一次以***的眼光看世界。她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的角色,实现了自己从最底层“垒砖头”的想法。40集的《杨澜视线》发行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

更重要的是,在这期间,她认识了先生吴征。作为事业和生活上的伙伴,在为她拓展人际关系网络和事业空间方面,吴征可以说居功至伟。他总是鼓励杨澜尝试新的东西:宁可在尝试中失败,也不能在保守中成功!正是吴征的帮助,使得杨澜未来的道路越走越宽。

第三次转型:凤凰卫视主持人

1997年回国后,杨澜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机会。当时,凤凰卫视中文台刚刚成立,杨澜便加盟其中。1998年1月,《杨澜工作室》正式开播。

凤凰卫视的两年,在杨澜的职业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她不仅积累了各方面的经验和资本,也同时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

在凤凰卫视,杨澜不只是主持人,还是《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自己做选题,自己负责预算,组里所有的柴米油盐,她都必须精打细算。这种经济上的拮据,对杨澜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使她知道如何在最低的经费条件下,把节目尽量完成到什么程度。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杨澜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这些重量级的人物也构成了杨澜未来职业发展的一部分,不少人在节目之后仍和她仍保持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除了会给杨澜带来一些具体的帮助之外,精神上的获益也不可忽视。同时,与来自不同行业不同背景的嘉宾交流,也让她的信息量获得极大的丰富。

两年后,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世界级的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以及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对于她而言,进军商界显然所欠缺的只是资本而已。而吴征,正是深谙资本运作的高手。

第四次转型:阳光卫视的当家人

1999年10月,杨澜辞去了凤凰卫视的工作。从凤凰卫视退出之后,杨澜曾一度沉寂。2000年3月,她突然之间收购了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控股有限公司,成功地借壳上市,准备打造一个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

与大多数商人的低调不同,杨澜选择了始终站在阳光卫视的前面。在报刊杂志网站上,经常可以看到关于杨澜的报道。她从一个做传媒出来的人变成了一个传媒名人。这种对传媒资源运用的驾轻就熟,使得她的阳光卫视一出生就有了许多优势。

但杨澜创业不久,就遇到了全球经济不景气,杨澜立刻感觉到了压力。她几乎天天都想着公司的经营。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杨澜将公司的成本锐减了差不多一半,并逐渐剥离了亏损严重的卫星电视与香港报纸出版业务,同时她还将自己的工资减了40%。

2001年夏,杨澜作为北京申奥的“形象大使”参加了在莫斯科成功申奥的活动。同年,她的“阳光文化”接手了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之——新浪网,开创了网络和电视相结合的时代,又与四通合作成立“阳光四通”,开始进军网络业和IT业。

这一切都给公司所有员工带来了信心。终于,阳光文化在截止2004年3月31日的2003财政年度中取得了盈利,摆脱了近两年的亏损。之后,阳光文化正式更名为阳光体育,杨澜同时宣布辞去董事局***的职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文化电视节目的制作中。

70亿身家

杨澜以70亿元身家登榜“2010胡润女富豪榜”,这位采访过无数名人的名人主持时刻保持着她的优雅,她的气质与修养为女性提供了榜样。而她的着装更是白领女性参照和模仿的标准。

创办澜珠宝

在一次高朋云集的国际艺术活动中,一位美国著名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深深吸引了杨澜目光。那是源于她胸前一只翠蓝的别针,如此静谧却又触动人心。在了解到那原是中国的珠宝时,杨澜被震撼了,久久不能平静。LAN就此诞生,把爱与荣耀的象征意义延伸到东方元素之美与现代顶级工艺的设计中。然后与席琳·迪翁Celine Dion合作请其代言。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7

28岁,两年时间,创办4家企业,年产值超5亿元,农民的儿子,这些字眼,书写了一个农村青年创业的传奇。

8月2日,坐在记者面前的黄少彬话语不多,略显青涩。就是他,创造了国内近两年LED光电产品生产企业飞速扩张的神话,也成为江西LED产品生产企业的佼佼者。

有志不在年高,“80后”也能在商海搏击,创造美好前程。

自主创业始于实干

1995年,13岁的黄少彬初中毕业后,来到在深圳做小生意的父亲那里。在深圳读完高中后,他想外出务工。父亲难以说服倔强的儿子,就依了他。没有一技之长,黄少彬只能做体力活:当搬运工、做建筑工地散工、当玩具厂工人。

吃苦,农村出身的黄少彬并不害怕。黄少彬说,2005年,他进了一家生产LED电子显示屏等产品的企业。拼命地学习、请教、积累,使他脱颖而出。很快,他被提拔为公司的领班,直至部门主管。最后,企业老总把整个公司交给他管理。4年之后,这家小企业在黄少彬的管理下,成为一家上规模的LED产品生产企业。

看似少语、腼腆的黄少彬,其实有一颗果敢、坚定而激情奔放的心。谈起LED行业,他脸上露出自信的微笑。

2008年,黄少彬的“野心”开始膨胀。他在考察市场后认为:LED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电子显示屏、景观装饰、民用照明、电器等,而目前国内LED产品只应用到了十分之一的市场。而且,LED产品最大的优势是节能。他说,如果全国所有家庭都有LED照明灯,一年可以节约一个三峡电站的发电量。

带着自主创业的梦想,2008年5月底,黄少彬带着5名“老部下”,回高安投资160多万元,成立了高安市汉唐高晶光电有限公司。在黄少彬的精心管理下,公司得到快速发展。

来到汉唐高晶光电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各车间生产秩序井然,现代化的生产设备令人赞叹。在产品测试车间,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引人注目。黄少彬介绍说,这是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定做的显示屏,共4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售价是1万余元。

“汉唐速度”年轻创造

为了做大做强企业,黄少彬向全国LED行业的年轻精英们发出“英雄帖”,有30多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加盟汉唐高晶光电。于是,企业生产、管理、销售各方面的高层人才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年轻团队。

“我没有走多少弯路,所以企业可以很快‘复制’,并快速运转。”黄少彬笑着说。

2008年底,黄少彬在深圳创办了高安市汉唐高晶光电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家下属公司——深圳市佛士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黄少彬的第二家下属公司——新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高安工业园动工建设。公司将投资3亿余元,分两期建设,主要生产LED景观灯、民用照明灯、汽车刹车灯等。目前,第一期已建成投产,第二期今年9月可以竣工投产。

2009年底,黄少彬收购了郑州恒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第三家下属公司。

现在,汉唐高晶光电和其下属公司已完成投资1.3亿元,有员工1100多人。企业在国内外有500多家销售和广告客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德国、印度和澳大利亚,月销售额达到4000多万元。今年,企业的产值将超过5亿元,到明年可以达到15亿元。

黄少彬自信地说:“我们的LED电子显示屏产量,一年之内争取进入全国前三强。目前,公司正在洽谈风险投资项目,力争在3年左右实现上市。”

远大的理想,超前的思维,敢闯的魄力,踏实的作风,黄少彬和他的团队以年轻的特质创造着神奇的“汉唐速度”。

“光电少帅”,LED行业的专家因此给了黄少彬这个雅号。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8

陈刚是河南省商城县汪岗乡余新湾村人,1994年,中学毕业后不久的陈刚来到杭州一家外贸公司打工,由于工作出色,第二年,老板让他负责服装厂采购服装辅料的工作,在采购过程中陈刚发现许多衣服的领边、袖口和口袋都用鸡鸭的羽毛来装饰,于是,他发现羽毛生意的市场前景很广阔……

月薪4000元的打工仔想当老板

一次,陈刚在外面散步,两个女孩手捧两朵鲜花迎面走来,那花瓣在风中飞舞,漂亮极了,等走进一看,原来那鲜花是用羽毛做的,陈刚喊住了那两个女孩,问她们:“这羽毛做成的花是在哪里买的?”女孩说是在对面的工艺品店,陈刚赶紧跑过去,只见店里用羽毛制作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有羽毛插花、羽毛面具、羽毛团球、羽毛挂毯等,陈刚以前只见过用羽毛制作的鸡毛掸子,不知道羽毛还可以制作各种工艺品,挂在墙上或放在桌子上,一件羽毛挂毯,也就是在粗布上贴上羽毛,就卖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陈刚让店主拿出一件样品给他看,攀谈中陈刚了解到,一个名叫“天使翅膀”的工艺品,用的是鸡身上贴身的羽毛,这种羽毛不染色,每一支羽毛要4分钱,插在纸版上,外销价近10元人民币,运到美国就要70元人民币。

如此大的利润空间让陈刚怦然心动,他想:“自己的家乡地处大别山区,几乎家家都养鸡、鸭、鹅,如果回去办个羽毛制品厂,一定有市场。”那一段时间,陈刚几乎跑遍了杭州市大大小小的时装店和工艺品商店,做了大量的市场调查,掌握了羽毛饰品的第一手资料。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陈刚把他的想法给几个要好的同事一说,他们都纷纷摇头,不赞成。有的说:“羽毛饰品需要资金,你行吗?”还有的说:“你有客户吗?有销售渠道吗?生产出来卖给谁啊?”陈刚仔细一想,同事们说得也有道理,市场上风云变幻无常,稍不留神就会血本无归,何况自己是白手起家呢?陈刚一时有些犹豫,但又不甘心放弃,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1999年7月的一天,陈刚在采购服装辅料时,看到一个日本客商,拿着样品来订货——那是一件用羽毛制成的绒条,但没有人敢接他的订单,日本客商感到很失望,这一情景给陈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陈刚在采购服装辅料时又见到了那位日本客商,陈刚这次没有犹豫,主动上前和他攀谈起来,日本客商说日本国内很畅销这样的产品,特别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可惜这里没有人生产,陈刚听了心里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就问那位日本客商:“生产这样的绒条技术复杂吗?”日本客商说:“不复杂,就是把鸡毛染上颜色,贴上去就行了,一个普通工人,教几遍就会了。”说完他盯着陈刚问:“陈,你愿意做吗?”陈刚也仔细算了一下,成本15元一市斤,一克的成本也只有3分钱,销售价每克1毛7分钱,除去其他成本,利润也相当可观。日本客商还特意叮嘱他说:“我给你三个月的期限,时间足够了。我们这边没有做这个的,你如果能把生意做红火,以后我们都有好处。”

这次陈刚没有再犹豫,几天以后,陈刚从那位日本客商手中拿到了订单。1999年8月,陈刚放弃每月4000元钱的高薪聘请,带着打工挣来的20万元钱,回到河南商城县的老家,开办羽毛饰品厂。

办工厂一波三折,逆流而上柳暗花明

陈刚回乡办羽毛饰品厂的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庄,开始村民们不理解:“鸡毛都是废料,只能当垃圾,这没人要的东西,也能赚钱?”

陈刚说干就干,租厂房、买原料、招工人,半个多月的时间,陈刚的羽毛饰品厂红红火火开办起来了,羽毛饰品的难点是染色,陈刚从广州请来了技术人员,每天都要和他们研究产品到深夜。

第一笔生意旗开得胜,让陈刚信心大增。2000年初,陈刚在羽毛加工厂的基础上,注册了“飞亚羽毛工艺制品公司”。一个月后,他又收到了日商来的第二笔订单,这笔订单价值38万元人民币,是上一笔订单的两倍。旗开得胜,陈刚心里高兴极了:“第一笔赚到钱了,就有信心了,这第二批不要说38万元人民币,就是83万元人民币也要接下来做。”

为了赶制产品,陈刚需要大量资金聘请工人,但他的钱全用来租厂房和购买原料了,因为第一笔生意很成功,他很容易地从亲戚那里借了8万元钱,开始没日没夜地生产。

这时,一件令陈刚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2000年3月的一天,他接到了那位日本客户的传真。传真上说:“接到本国商业部通知,你国的农产品我们国家限制进口,原来我们之间所签的协议,近阶段不能实施,请立即停止生产。”

陈刚的这批货都是面具和绒条,已经生产了80%,而且这两种产品当时在国内根本没有销路。如果不能出口,即使把这些绒条全部拆掉,把鸡毛作为原料贱卖给别的厂子,也只能卖个四五万元人民币。昨天还沉浸在致富喜悦中的陈刚,今天就背了8万元人民币的债务。这个灾难性的消息,令陈刚感到如五雷击顶,有些消沉,他连午饭和晚饭都没有吃,躺在床上发愣。最后妻子提醒他:“看看能不能通过其他门路,销往别的国家,不能老在家等着。”

一语惊醒梦中人,“是啊,不能这样等死。”陈刚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打电话多方联系、上网查找线索,最后陈刚决定到长春碰碰运气,希望通过长春的港口运往俄罗斯再转口到日本,或销往其他国家,可这时他翻遍所有的口袋,也只有500多元钱了,“我的家当只剩下了500多元钱了”陈刚露出了苦涩的微笑。为了筹措运费,他开始四处借钱,谁知屋漏偏遭连阴雨,因为这批生意前景不好,陈刚的亲戚朋友们谁也不愿意把钱再借给他。正在他犯难的时候,一直看好羽毛加工生意的.表弟,助了他一臂之力,他把自己的出租车卖了1.6万元钱,把钱全部借给了陈刚,表弟的雪中送炭令陈刚感动不已。

陈刚很清楚如果不能把货卖掉,他的公司将举步维艰了。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陈刚和表弟把货运到了长春的一家外贸公司。公司的人说:“你们把货先放这儿吧,我们给你找客户,找到客户以后帮你处理掉。”陈刚连忙问:“那要等多长时间?”公司的人说:“碰运气吧,三个月不见回音你们来拉货。”陈刚一听急了,说:“不行,如果现在卖不出去,我好歹手里有点钱,还能把货拉回去,到时候我没钱了,连拉货的运费也没有,那损失就更大了。我这个货还能处理几万元钱,你们就帮我处理吧。”可一连几天找不到买主,吃住还要花钱,连最后的希望也落空了。陈刚急火攻心,不仅晚上睡不着,连饭也吃不下,嘴上还起了火疱。陈刚的表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劝陈刚:“光急也没有用,我们还是早点回家想想办法吧。”孤立无助的他只好给妻子打了个电话:“我不想回来了,你带着孩子在家里好好生活吧。”妻子连忙问:“你怎么啦,为什么说出这种话?”陈刚说:“这回我做生意赔了,还欠那么多债,怎么办?你怪不怪我?”陈刚的妻子听了这话,当时就哭了,说:“回来吧,实在不行你去讨饭的时候,我后边拿根棍儿,提着篮子,跟你一起去讨饭。”妻子的话让陈刚倍感温暖,他也不由得落下泪来。

从俄罗斯转口日本的路走不通,陈刚只能把货运回家,放在仓库里,这时工人也走了,没走的都是等着领钱,因为他还欠着工人的工资,他给工人们打了借条,并许诺一定尽快把欠款还上。陈刚不甘心,他幻想着东山再起的那一天。

外出打工还债,相信东山再起

2001年年初,经陈刚打工工厂老板的介绍,陈刚结识了一个做纺织品生意的美籍华人,陈刚向这位美籍华人介绍了自己的情况,美籍华人答应帮陈刚把存货推销出去,但卖价必须降低。这些面具2000年与日本人的定价在5元人民币一个,时隔一年这个价格已经偏低,为了把它们销售出去,陈刚又主动给每个面具降价5角人民币。3个月后,他的货陆续销售出去了。

美籍华人不仅帮助他卖出了积存的羽毛产品,还帮他介绍了几个专门经营节日消费品的外国客户。2001年,恢复了元气的陈刚又回到老家,继续做他的羽毛生意。

西方国家,不仅在圣诞节、复活节等节日的聚会上有戴这些羽毛装饰品的习惯,就连平常的家庭聚会、朋友联欢上,这些羽毛饰品也是很常见的玩具,它是在超市里长年供应的产品,欧美人喜欢假面具、鹅毛扇,日本人则喜欢羽毛剑和羽毛团球,而韩国人则喜欢挂毯,是在家里做装饰品的。有了这些客户,这一年,陈刚的厂子兴旺起来了。转眼间到了2002年,陈刚开始转变生产方向,主要生产羽毛的节日用品,这一转变让他的厂子在2003年的产值达到了600万元人民币。

就在陈刚春风得意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出现了。2003年4月的一个早晨,陈刚接到电话,厂子里的50多位工人突然辞职不干了,工人都被深圳来的老板挖走了。原来南方的一些厂家也看好这里的资源优势,纷纷来这儿投资。这时陈刚正在赶制一批出口到美国的货物,价值100多万元人民币。如果在三个月内不能交货,陈刚就要支付30多万元人民币的违约金,而走了的这些工人都是熟手,在短时间内找到同样熟练程度的工人是不可能的,陈刚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人再抢回来。

这时,十分了解本地人生活习惯的妻子想到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办法:“要不,让工人把产品带回家做吧,工作持家两不误,时间上也宽裕。”妻子的话令陈刚豁然开朗,是啊,这些羽毛加工厂里的工人大多都是农村妇女,她们除了在工厂做工外,还要干农活和操持家务。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撕毛,撕一斤毛,值5元钱,工人可以在没事的时候撕,有农活的时候就做农活,家里其他人也可以帮着撕,再比如羽毛面具,只是把羽毛粘贴在纸板或塑料板上即可,工艺并不复杂,还有羽毛扇子,完全可以带回家里做,验收合格后出口。这一方法还真灵,一个星期后,原先跳槽的工人开始逐渐回来了。

陈刚靠着精明的经营头脑和灵活的经营手段,他生产的羽毛饰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2005年5月,一位名叫吉川泰臧的日本客商来到商城县汪岗乡余新湾村,他是在网上看到“飞亚公司”新颖精细的产品,特意亲自赶来,一次就订货1万多件,价值8万多美元。目前,陈刚的“飞亚羽毛工艺制品公司”已经发展到两个羽毛加工厂和一个羽毛工艺制品厂,现有职工200多人,厂房160平方米,产品50多个品种,年产值500多万元。产品远销包括日本、欧美和东南亚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带动了当地家禽饲养业的发展。山沟里的“小羽毛”真正飞向“大世界”。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9

男生做的手工艺品竟让众多女生自叹不如,还被女生们疯狂抢购,在武汉工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大二男生柯焱因此成为名人。最近,凭借打工、众筹得来的5万块钱,柯焱在学校附近开办的女生精品店,在黄家湖大学城周边已小有名气。黑色衬衫搭配休闲裤,再加上一副黑框眼镜,柯焱是同学眼中标准的文艺青年,而最让大家惊叹的是他做手工艺品的好技术。

大一入校,面对众多社团招新,柯焱就对桌上摆满手工艺品的手工社感兴趣,很快成为少有的几个加入手工社的男生之一,一有机会就找学姐学手工,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用竹签、筷子等日常用品制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柯焱表示,他从小喜欢做手工,加入社团后他从最简单的纸花、塑花、丝网花做起,到用串珠勾勒动物、卡通人物形象,后来还用竹签、筷子等信手拈来的物品创作埃菲尔铁塔、吉他等,期间他挑战了对男生来说最难的针线活,自己裁制了一款6寸大的不织布蛋糕……一年多时间里,柯焱做了100多个各种手工艺品。

柯焱表示,因为经常和女生一起讨论手工艺品的制作,他发现具备文艺气息、独一无二的手工艺品最受女生欢迎,同时精品店装饰也采用了蔓藤绿叶、旧桌布、丝网花等自己原创的设计。随着手艺越来越纯熟,今年4月,柯焱萌生了开一家精品店的想法。柯焱告诉记者,高考结束后他曾瞒着家人独自去上海一家餐厅当服务员,两个月挣了7000多元钱;大一寒假期间,他又在武昌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餐馆做服务生,挣了6000多元钱。再加上他在大学生众筹网上筹集的2万元创业资金,以及向同学、朋友借的钱,柯焱顺利筹得了5万元启动资金。

经过一个多月的选址、筹划,6月份,他的精品店“大美ZaKKa”在黄家湖东澜岸商业区正式开业。货源除了从批发商那里进的货外,还有附近几所大学手工社的作品,以及自己亲手做的手工制作。与众不同的货源,让柯焱有了“别人有的我这里都有,我这里有的别人不一定有”的自信。经过4个月的苦心经营,柯焱告诉记者,除去成本,他几乎每天都会进账600元以上,平均月收入2万元。中秋节三天,每天盈利千余元。生意越来越红火,柯焱还特意聘请了1名全职员工和5名学生兼职帮他打工,他也腾出时间创作更多作品。谈到未来规划,柯焱说,他准备把这家女生精品店从黄家湖扩张到中心城区。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0

程晶晶,1米67,皮肤紧致,体态轻盈,眉眼自带笑意,脱掉薄棉服,里面只穿了件淡蓝色衬衣。“晶晶老师,你穿这么少,冷不?”“冷啥,跳***的人,从来冬天不怕冷。”

85后程晶晶出生于黄冈,是家中独女,6岁时被妈妈送到武术学校。每天早上天没亮,她就得起床跑5公里。练后空翻,教练就拿把剑站在沙坑一边,三次过不去,那个剑就劈下来了。

两年后,晶晶终于回到普通学校读书。“这时候我读书异常勤奋,学校那些作业根本不叫苦。”她说,武校的两年让她学会了坚持和忍让!

程晶晶高中毕业考上了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信息管理专业。毕业后,程晶晶进入北京的电信行业上班。不到两个月,她就辞职了,原因是“不喜欢朝九晚五的生活”。

“北邮读书期间,我一门心思放在学***上。那时,我就想好以后要创办***学习机构。”2006年,她怀揣5万元在武汉创办***俱乐部,当时国内***还没流行,大家都觉得这种舞蹈很夜店风格。如今除了武汉的总部俱乐部,九江、孝感、咸宁都有程晶晶的分校。10年来,她在省内外共培训出3万多名学员。

女BOSS自称全职打杂

现在,程晶晶的***俱乐部,不仅仅只教***,所有空中舞蹈她都有教,所以她定期到北京和香港学习。“我在课堂上是晶晶老师,在课下我就是个全职打杂,在公司我啥都做,公司的公众号和网站的维护、海报制作、*设计等,不是不放心外人接手,只是别人做的难以达到我想要的效果。”

同事桦桦老师说,程晶晶做事非常严谨,凡事亲力亲为,而且丝毫没有一点老板架子。

程晶晶说,不同于别的舞种,***初学有点难,一旦学会就上瘾。2016年,中国***锦标赛女子组冠军谭秀秀,就曾在程晶晶***学校学习过,目前也是程晶晶的***俱乐部执教老师。目前,程晶晶***俱乐部还有乌克兰外教和波兰学员,留学生也非常多。“所以,我现在积极学英语!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能在美国纽约开设一家***机构,展示舞蹈风采!”

“跳***的人,从来不会担心长胖!因为体能消耗太大,恨不得每天吃五顿!”在程晶晶眼里,塑形比减肥更优雅、更有形!程晶晶也建议女性朋友,不要打玻尿酸,不要吃任何减肥产品,用更健康的方法减肥和塑形,那就是运动。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1

一个深圳商人,10年前,以80万元的总价卖掉了一套自己在南山的大房子,还掉银行贷款后,手拿着剩下的60万元去创业。经过这几年努力,白手起家的公司终于开始走上了正轨。辛苦打拼到去年,终于赚到了400多万元纯利润。元旦前,他用这些钱做首付,把自己当初卖掉的那套房子又买回来了。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看到网友@浦原木木夕发帖说:“月入1.9W,手上70W+,该买房还是该创业?现在的工作不是我想要的。32岁,强烈想自己打拼创业,但苦于家庭压力太大,老婆一直想安定买房。说多了是泪。”

如果创业,谁能保证他不会重蹈上一个故事的覆辙?如果买房,谁能说服他放弃一辈子的梦想庸庸碌碌了此余生?

恐怕面临这个难题的不仅仅是他,恐怕没人能够想出一个合理的建议给他。这个选择题,也是近些年来横亘在我们众多深圳人心头的一个交叉路口!

创业vs炒房,这笔账让我越算越惊心!

网友@涅盘石举了一个例子:假如说,有个人2005年举家之力,投资50万开了家公司,苦心经营,收益喜人。他能赚得多少回报呢?一般的企业,十年如一日的,纯利润在20%就不错了,能达到30%就阿弥陀佛了。就按照30%计算,参考最简单的模式,每年都把所有的利润拿出来继续投入公司,10年后,50万的公司会变成680万。厉害啊。股神巴菲特的年收益为百分之二十几,此人的能力达到巴菲特的级别了。何况还需要跨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

但是如果,2005年,同样这个人,同样是手头50万元,在宝安中心区,全款买了套房子(均价5000左右),比如金泓凯旋城,西岸观邸,泰华君逸世家,天健时尚空间……等,现在单价都在6万多,也就是说总价值轻轻松松达到了600多万。

网友实拍深圳湾片区房价*

再假如,当初他稍微有一点投资意识,咬咬牙,50万,按照当时2成首付,买上5套的话,如今价值多少?如果投资地不是宝中而是南山福田,如今会有多少?大家自己可以算一下。创新创业?实体经济?叫我拿什么来爱你?

年轻却乐观不起来,这是我的错吗?

来深圳的人,大多数都是赤手空拳,靠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往高了说,这是为梦想而奋斗;往低了说,是在为更好的生存而拼搏。记得当初来深圳的时候,看到“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的时候,身体里的热血感觉都在沸腾,心里想这就是我要来的地方。后来看到“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标语,感觉对这个城市更有了一种归属感。每次出差回来,一踏上深圳的土地,就感觉特别的踏实。

但是,最近又有房产商在大肆炒作单价10几万的项目。要知道这房价本来就几年间上涨超过10倍了。这是赶人的节奏。

我们都知道,深圳真正本地户口人数不多,而最近从积分入户和人才引进来的户口在每年剧增,我也是其中之一,当初大学毕业后不久就把户口迁过来了,现在依然孑然一身,说什么深户有什么好的政策,目前我是什么没见着,只是每个月社保得扣个好几百近千元。看着房价蹭蹭的往上涨的时候我甚至在想当初是否自己太过鲁莽,太过自以为是匆匆就把户口迁来了,在这里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

我刚上学的时候,深圳东莞的房子也就几千元一平米,待我大学毕业后才知道,自己高中加上大学的几年时间虽然精神上是获得一点点充实却也同时每天都在亏本。当房价一味的高涨,当房产商们一味地抬高房价时,在这个城市工作的人员渐渐被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了。

超出负荷的压力,带来的会是动力还是爆缸呢?

我知道压力是一种动力,但是当压力超过一定的范围也就是一种绝望了。所以,当人们真正绝望的时候也就不可能再留在这个城市。这里且打个不好的比喻,假如两个人犯罪后被判刑,两人均为无期徒刑,如果他们都没有背景,而法官告诉其中一人只要你表现好后面有减刑的机会,对另外一个人则说无论你怎么表现,你只有无期,哪怕你再努力都不可能减刑。那么他们两人谁会先放弃努力呢?肯定是后者,因为他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被放出来,还努力干嘛呢?也许这个比喻不好,可是事实是如此,当一个城市的房价超过了其工人收入的五到十倍以上时也就容易让人感到绝望了,因为一年才能买一平米甚至除去吃住后还买不起一平米时,有谁会愿意用七八十年甚至一百年的成本去换一个住地呢?一辈子能工作的也就三四十年,这根本不值得!即使工作有提升,收入有增长,可是这远远赶不上房价的增长的时候谁还愿意为这去努力呢?

有人会说你不买还有大量人排着队买呢?我只想说,一个城市就如同一个湖泊,当千万条的溪流流进这个湖泊时,它就会水涨船高,可是如果一条一条把这些小溪的水源都切断后这个湖泊也就只有等着渐渐干涸了,只不过刚开始并不明显罢了。

很多人劝我认命,但是我却忧心忡忡……

很多人劝我不要做愤青,要认清这个世界的现实。说在深圳占领优势资源就可以占领发财先机,房子就是优势资源,趋势就是趋势,不可阻挡,你不认同却挡不住前赴后继的新青年。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愁。我只是觉得如此高歌猛进将会透支了这个城市未来的活力。身边故事:

同事的妹妹研究生毕业,学医的,已经联系好单位编制,最后还是放弃来深圳。因为房价。我的外甥大学学习金融的,在深圳实习,问他未来会不会来深圳发展,他笑着摇摇头。因为房价。连龙岗的房也四万一平,简直匪夷所思,深圳的所谓750万刚需拿着几千的工资敢买这样的房子?深圳的三十年奇迹,是靠孔雀东南飞的各地精英人才的汇集创造的,未来吸引不到各地的精英人才,深圳就会成为一座徒有钢筋水泥的失去激情和活力的城市。试问,连人才们都买不起,这些高价房都是给谁准备的?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但总有一天会把根基都割掉的!

靠啃老撑起的繁荣可持续吗?被捆绑的几代人会安全吗?

刚需是如何买房的?很多人认为深圳房价高的原因是因为深圳人的工资很高,其实这种看法是凭主观臆测。在深圳真正几万月薪的非常少,占整个人口的比例都非常少,那么深圳那么贵的房子到底是被谁购买的。很多500万以上的住房居然都是被来自内地30岁不到的年轻小伙或者女孩购买。而这些年轻人都是最近几年才到深圳工作,来深圳时间并不长,收入也不高。那他们哪来这么多钱购买这么贵的房子,我问到的答案全部是家里赞助,也就是啃老。双方父母一生的积蓄加上两个新人的一点积蓄,作为首付先上车。房奴要保持危险的平衡,前提是宏观上房价一直上涨,微观上新人赚钱能力持续且成长,不能有任何风吹草动,否则垮掉的是几代人。

但理智的人知道,这种假设的条件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的。房地产导向的经济如香港已经走向萧条失去活力。深圳过去的十年在北上广深中属于房价上涨比较温和的,但2015这一年彻底颠覆了以往。其结果就是让在这座城里的青年失去安家的希望,让准备进城的年青人望而却步。

请问:这个城市除了光环,还有没有危机感?

来的早一点的深圳人都会记得,02年时有一篇网贴《深圳,你被谁抛弃》,引起全社会的大讨论,连市长都加入其中。当时的焦点主要是针对深圳的一些著名的企业纷纷外扩甚至考虑把总部外迁。后来,华为和平安等纷纷出来辟谣,称会继续扎根深圳,不会做总部外迁的打算。总算平息了这一场舆论危机。

到如今,深圳的名头越来越响,以万科、招商、平安、华为和腾讯、大疆、等一批当打之年的行业佼佼者加上无数的神创板小仙们,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无上光荣。新一代领导人上任伊始的首站造访,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时代的先锋代表,更是让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瞬间飘飘然与“硅谷”称兄道弟起来! 随著名气直线上升的,除了是这座城市的光环,更是房价!一天一个价,日光盘夜光盘此起彼伏,二手房业主宁愿背负违法的骂名,也不惜违约加价出售。连续几个月的癫狂,在中国房地产的历史上成为永远的话题。 网友@深圳阿凡提说:“2014年拿着50万首付看房没有下手,谁知2015深圳房价一天一个样,已经完全没有能力提供首付了,两口子现在天天吵架……”

无数的年轻人愿意留在这里奉献自己青春的源动力,而过高的房价,暴涨的房价,会把这一切都破坏掉。当年轻人觉得在这里永远不可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在这里自己永远只是个过客,在这里只是投机和炒房者的天堂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能留在这里?又有多少每天都在竞争中勉强求生的小企业因为人的原因而不得不迁到别的地方?这可是深圳过去发展壮大的根啊!如果这一切担心变成现实,深圳的未来又在哪里? 透支了未来,没有了创新创业的年青人,只有被房价折磨或者被房子套牢的年青人,深圳的明天会更好吗?

也许现在重弹“深圳,你被谁抛弃”早了点,也许深圳能够继续在大手笔大跨越的规划引导下向着东方曼哈顿的目标前进;也许只是我太蠢太笨太短视,看不到高房价给这座城市带来的是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和企业,给深圳带来的是更加美好的未来。

那么,就把这个问题交给时间,坚守和逃离的人,都来为这座城市祈福吧!

谈谈我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些看法 没钱到底怎么创业? 一个蓝领的创业史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2

1983年,李烨出生在盐城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大型餐饮企业。回想起当年的生活,李烨说那时虽还没有富二代的概念,但自己绝对已经是了,我家的酒店叫兴达大酒店,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算是一个会所了。我2001年在常州上大学时,每月生活费至少有5000元,在当时的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富二代的水平了。

但是好景不长。2003年,父亲经营近十年的酒店破产了。李烨的生活费从每月5000多一下子掉到了100元不到。那段日子,李烨在常州一家电脑城门前扛箱子挣生活费,这样一直坚持到2003年退学。父亲破产后,全家一度在扬州尝试养螃蟹,但是2003年遇到***,又加上遇到发大水等意外,养殖场也没有办成。我们一家子就又回到了盐城。

“回到盐城时,总共只剩下500多元,全家人都在为生计发愁。我有一天晚上出去溜达,看到一家烧烤摊生意非常火。想着这个成本小,后来免费给烧烤摊老板打工。”师傅看李烨不怕苦、不怕累,就把配料毫无保留的都告诉了他。两个月后,李烨自己的烧烤摊在盐城师范学院旁开张了。没想到很红火,两个月李烨一共赚了1700元。

生计有保障后,2005年,李烨又参加了高考,最终考进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院。在学校里李烨读的是多媒体设计专业,说是多媒体设计,实际上就是网页设计等一些电脑知识运用的专业。他没有一门心思死读书“我白天上课,晚上就外出打工,主要是帮助商家做电商服务。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大二的时候,去了上海一家经营游戏货币的网络贸易公司,有点类似于美国的eBay网,这段经历给我后来的电商生涯打下了基础。”

2008年6月,李烨大学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他在同学、亲戚的帮助下,创立了上海天天爱购网,但是没多久因为股份的问题退出了团队。

又一次跌入谷底,这时,李烨又想到了他的烧烤。李烨在上海读书期间,父亲也把他的烧烤摊从盐城搬到了上海。2008年10月的一天,创业失败的李烨在家帮父亲打理烧烤生意,那天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在网店摸爬滚打多年,为啥不把烧烤店开到网上呢?说干就干,李烨开始着手创立他的网络烧烤店。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3

大学生创业故事,90后创业故事,磁性剪纸

2008年9月,王子月到校报到,成了杭州师范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医药营销专业的一名新生。之所以选择这所大学,是因为她听说这是一个提倡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学校,她所崇拜的“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就是从这里毕业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杭州离义乌很近,能更方便地实现她的创业梦想。

在学校里,依托磁性剪纸等几项专利,王子月组建起了自己的“飞点儿”磁性剪纸创业团队,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才华。2009年6月,她在义乌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公司――义乌市廿分红磁性剪纸有限公司。随后,又与同样抱有创业梦想的同学创立了磁性剪纸创意文化公司。2009年11月1日,王子月带领她的磁性剪纸团队参加了以“励志、成才、就业、创业”为主题的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与全省85所高校推选出的300余件作品同台竞技,激烈角逐,并最终荣获此次大赛的最高奖――“双十佳职业规划之星”。

2009年12月24日,王子月的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公司摘得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生创业训练营暨创业大赛”头魁,领取了一万元创业资金援助。主办方还在杭州滨江区为王子月提供了免两年租金的写字间。

2010年1月20日,杭州日报大学生创业就业俱乐部、高新区(滨江)大学生创业园主办的“相约在高新创业在年少”杭州市大学生创业创意选拔大奖赛中,“磁性剪纸文化创意”团队,再次荣获金奖,并从主办方手中接过了一份贺岁大礼――5000元奖金和一份价值1万元的创业资助协议书。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4

郑震,上海市城市科技学校2010届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他虽然不是班里的学习尖子,但也是班里的活跃分子,总是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活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怀着毕业后自主创业的梦想,他对学校的职业生涯课和职业指导课尤其感兴趣,在课堂中努力地汲取创业知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创业能力。

2009年9月,一直想自主创业的郑震在家人的帮助和支持下,在学校和老师的关心下,向银行贷款成立了无锡本佳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成为一家小规模公司的法人代表,专门从事钢材批发和销售,最初的公司人员只有5名。

创业初期,自认为从小耳濡目染生意环境、有一点生意头脑的郑震,雄心勃勃,但却屡屡受挫,很多事情想得很好,实施起来却很难,公司有货但接不到订单,好不容易接到订单,又找不到货源。郑震深深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几乎有了打退堂鼓的想法。但他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经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郑震选择了坚持,公司业务逐渐走上正轨……目前公司已有10名员工,钢材销售和批发的经营区域由原来的无锡市拓展到江苏省各城市,业务量不断增加,公司也开始赢利。

眼下,郑震又为公司制定了新的发展规划,他的目标是:在五年内将经营区域由原来的江苏省延伸到浙江省和上海市,业务量增加两倍,经营利润翻番,同时进军汽车维修和装潢领域。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5

蒋建平曾被被提名为建国60年餐饮60大人物之一,是第二届常州市“感动常州”十大新闻人物。他从卖盒饭起家,到2007年,就拥有了10亿元资产。可是谁能想到,创业前的蒋建平,穷得连饭都吃不起,这不是开玩笑,现实里总有很多励志故事在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一起来看看蒋建平的励志创业故事。

小时候,蒋建平家境贫寒,只读到初中就辍学了。走出校门,蒋建平在粮管所当保管员。下岗后,接连两个月都没能找到工作,家里连买米的钱都是向父亲借来的。一天,饥肠辘辘的他,在一辆三轮车上花2毛钱买了盒米饭充饥。

1993年,当时还在粮管所当保管员的蒋建平,从摊主的口中得知:卖盒饭很赚钱。他决定卖盒饭。下海创业,办一个快餐公司。穷得连饭都吃不起,还想创业,这不是痴人说梦吗?但人就是这样,越是贫穷,越能激发内心的正能量。一个贫穷的人,很容易在别人不屑一顾的地方发现机会,别无选择地干起别人眼中最卑微的工作,别人认为不值得一提的收入,让他感到无比兴奋;这种兴奋就是成就伟业的强大动力。

说干就干!蒋建平借了一辆三轮车开始卖盒饭。第一天,他和妻子忙碌了大半天,挣了110元。蒋建平看到了希望,整天骑着三轮车卖盒饭。由于他借来的三轮车没有执照,经常被城管没收,他只得既交罚款,又说好话。他承包了常州市一家老年公寓的食堂,借着这个只有20多平方米的场地,一边为老年供餐,一边试着做起了电话订餐的外卖业务。没人知道他的快餐店,他就散发小广告。就这样,他的盒饭事业开始快速发展。

1997年,蒋建平带着5万块钱和几个老部下,决定进军北京市场。这时,蒋建平在商业模式上做了一个创新:无店铺的商业模式。当时北京的快餐市场已近饱和,竞争激烈,而北京的门店租金很高、交通状况很复杂,根本不是丽华原来的发展模式可以承受的。假如依循常规,租门面,招员工,买送餐车,拉开架式从头做起,成本将非常高。一个偶然的机会,中科院电子所食堂走入了蒋建平的视线。由于体制的原因,这个食堂一直经营不善,中科院的领导们能解决很高深的学术问题,却解决不好职工的吃饭问题。“能不能让我们来承包这个食堂?”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了好几天,因为承包下来意味着他在北京的店可以开张了,他也不用为开店的资金发愁了。他主动找到中科院的领导,谈了很多次,终于把协议签了下来:丽华把电子所食堂承包下来,一方面解决电子所职工的吃饭问题,一方面作为丽华快餐的生产车间。

店开了,但北京这么大的城市怎么送餐又是一个大问题。买车还是一个资金的问题,只能绕着走。蒋建平发现北京有很多小面包车,干脆连人带车一起租过来吧。这一招和租食堂一样有效、实用、帮助蒋建平度过了刚来北京的难关。

第一家店在北京开业并获得成功之后,蒋建平信心大增,把这种低成本扩张模式迅速在北京复制。丽华在北京共开设了22家分店,这些分店有都是由原来国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闲置下来的食堂改造而来,为丽华的发展找到了大量廉价资源。

到2004年丽华快餐在北京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都获得成功之后,把目光投向了珠三角地区。仅仅两年时间,丽华快餐在珠三角的日销售份数过万。2007年,蒋建平的资产已经达到了10亿元。

对于80后一代的创业者,我们应该从这个经典的励志创业故事里得到一些启示。蒋建平为什么能开创事业?穷得连饭都吃不起,他难道有什么成功创业的秘诀?其实秘诀就是:当你感到束手无策的时候,硬着头皮去尝试那些在别人看来不是办法的办法。

励志创业故事启示:也许我们在创业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真的就没有办法了?从这个励志创业故事里,我们看到了蒋建平所创造的10多亿资产的原始资本却是那辆借来的没有牌照的三轮车。所以,我们不要抱怨自己没有创业资金,不要抱怨自己没有一个富爸爸,扪心自问,我们现在的处境比当年的蒋建平还艰难吗?世上99%的人都不缺创业的资金,他们所缺的只是行动。世上有很多适合白手起家的生意,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你必能找到这样的生意。

励志传奇创业故事 篇16

1986年出生的李正森从小在农村长大,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村里老人担水烧柴困难,他总是主动跑去帮忙。每当听到大人们谈论哪个村民无钱看病可怜时,他就幻想着自己将来当了大老板,让那些可怜的乡邻都能在自己的公司上班挣钱。

2009年,李正森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毕业,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建筑工作。由于所学专业对口,加之吃苦耐劳,工作有魄力,很受公司经理喜欢。一天,李正森回老家瓦房口镇看望父母,和同村一个15岁的少年同坐一车,这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可由于父亲残疾家里贫困,考上重点高中就没有上。这再次刺激了李正森的那个童年梦想:创业办厂,带领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

2009年秋,当地政府鼓励大学生回乡创业,村里引进了肉鸡养殖企业。在建筑公司上班仅两个月的李正森辞去工作,信心百倍地搞起了肉鸡养殖,租地、贷款、建棚,他把周边一些留守老人和残疾朋友请来打工,连自己的父母也拉进来帮助管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购买的4000只鸡苗在路上就热死了一半,等到卖成品鸡时,收购经理说2000只的养殖规模太小,相应的人工成本就会过高,赚不了钱还肯定要亏本。第二次购回的6000只鸡苗总算养大,可市场肉鸡价格大跌,当他拿到卖鸡款看着空荡荡的鸡棚时,眼泪唰唰直流,赔了20多万元,他三天三夜没睡着觉。第四天强撑着给村民付工资时,乡亲们都知道他赔了,让他先还银行贷款再说,但他执意先给村民付了工资。李正森回乡首次创业的一腔热情就这样被浇灭了。

李正森引种香菇纯属偶然。2010夏季,李正森为了弥补养鸡的亏损,就跟着一个朋友搞起了猪苓购销。有一次,他到安康宁陕县收购猪苓,看到当地的食用菌产业很红火,就动了栽培食用菌的心思。他发现柞水以前都是用椴木栽培香菇木耳,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当地椴木食用菌产量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袋料生产香菇在柞水还很有限,这应该是一个致富商机,李正森瞅准了这一项目。宁陕的一位经理了解到他的创业经历后,被李正森憨厚耿直、富有同情的心所打动,就同意和李正森合作。

2010年底,在小岭镇政府的扶持下,李正森在金米村租地40多亩,注册资金300万元成立了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他还注册了“正森”绿色食品商标。2012年李正森投资建设玻璃丝骨架大棚150个,购买高效灭菌炉、自动装袋机、电动翻料机等食用菌生产配套设备50余台,同时配套建设了装袋车间、菌种室、接种室、锅炉房、仓库、冷库和加工包装车间。

金米村既是板栗大村,又是核桃改良大村,每年林木科管会产生大量的树木枝条,还有大量的植物秸秆。自从在金米村建起食用菌公司后,他就从村民手中收购这些树木枝条、废弃秸秆和玉米芯、麸皮、玉米糠等,让这些往日的废弃物变成了钱串串。李正森还在生态循环经营上多动心思,对食用菌进行专业化生产、加工、销售,将食用菌培养基使用后又作为有机肥料还田,整个产业流程确保不给环境造成损害,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统一正森品牌销售,提高了菇农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带动周边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2012年3月,在陕西正森农业生态有限责任公司的带动下,金米村组建了金米食用菌产业协会,村上33户农民加入协会,依托正森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发展食用菌,仅去年村上生产食用菌150万袋,产鲜菇1750吨,年产值达1000万元。

励志伯的创业故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励志伯的创业故事

学习

酒吧互动的游戏有哪些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酒吧互动的游戏,内容包括酒吧互动的游戏有哪些,酒吧游戏各种玩法,酒吧互动游戏。酒吧互动的游戏酒吧并不是单纯只是喝酒的地方,更多的是和同行的朋友互动,下面就由为大家带来酒吧互动的游戏,希望大家喜欢!酒吧互动的游戏11、十

学习

传奇英雄人物作文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传奇英雄想象作文,内容包括传奇英雄人物作文,二年级作文传奇英雄,我是传奇英雄作文。传奇英雄想象作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

学习

酒吧团队口号比较霸气的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酒吧团队口号,内容包括酒吧团队口号比较霸气的,酒吧团队口号风采展示,酒吧团队口号班前会。酒吧团队口号酒吧里不仅仅是喝酒,还可以观看各类表演。下面由精心整理的酒吧团队口号,希望可以帮到你哦!酒吧团队口号11、逅度新天地

学习

大学生酒吧创业计划书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音乐酒吧创业项目计划书,内容包括大学生酒吧创业计划书,音乐酒吧创业计划书1000字,休闲娱乐项目创业计划书。音乐酒吧创业项目计划书(精选8篇)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创业计划书,创业计划书可以帮助创

学习

酒吧夜店dj劲爆音乐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酒吧夜店必备音乐,内容包括酒吧夜店dj劲爆音乐,夜店酒吧音乐金曲,酒吧休闲气氛音乐都有哪些。酒吧夜店常放的音乐有哪些?导语:酒吧是城市的文化的栖居地。在酒吧中,如同沉醉于一种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氛围里,使人们的心灵得到

学习

写秋景的优美句子摘抄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写秋景的优美句子,内容包括写秋景的优美句子摘抄,秋景的唯美句子,描写秋景的优美句子。写秋景的优美句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情,提

学习

与书牵手作文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与书牵手作文,内容包括与书牵手作文500字,与书牵手作文600字初三,与书牵手。与书牵手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

学习

传奇昵称大全霸气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传奇昵称,内容包括传奇昵称大全霸气,记录传奇人物的抖音昵称,传奇名字。传奇昵称1、【始终不够。】2、【花不败】3、【祝我孤独,】4、【)犬夜叉。】5、【想太多傷自己】6、【シ死亡↘街角】7、【耳洞诉说钟情。】8、【自作多

学习

酒吧骰子玩法及讲解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酒吧骰子玩法,内容包括酒吧骰子玩法及讲解,酒吧蹦迪现场美女,酒吧骰子玩法大话骰。酒吧骰子玩法导语:酒吧里酒和骰子是最佳的搭档,第一次去酒吧的你不会玩怎么办?下面就由为大家带来酒吧骰子的玩法,大家一起去看看吧!1.猜大小6

学习

凤凰传奇资料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凤凰传奇资料简介,内容包括凤凰传奇资料,凤凰传奇曾毅的个人资料,凤凰传奇两个人的资料。凤凰传奇资料简介一支可以归结为跨界的组合,凤凰传奇实际上也是一种对民歌的传承。《月亮之上》、《荷塘月色》,还是《最炫民族风》,“

学习

与音乐有关的句子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与音乐有关句子,内容包括与音乐有关的句子,与音乐有关的经典句子,与音乐相关的简短语句。与音乐有关句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那什

学习

描写秋景的句子短句

阅读(66)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秋景的句子,内容包括描写秋景的句子短句,描写秋景的句子100字,描写秋景的句子及赏析。描写秋景的句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句子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那么问

学习

关于写青蛙的拟人句段落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写青蛙的拟人句,内容包括关于写青蛙的拟人句段落,关于青蛙的拟人的句子,青蛙呱呱地叫着拟人句怎么写。关于写青蛙的拟人句大全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

学习

小青蛙在荷叶上仿写拟人句

阅读(378)

本文为您介绍青蛙卖泥塘仿写小兔卖萝卜,内容包括小青蛙在荷叶上仿写拟人句,仿写青蛙的作文,仿写青蛙卖泥塘小鸟说什么。仿写青蛙的作文(精选10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

学习

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励志句子

阅读(73)

本文为您介绍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句子带图,内容包括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励志句子,能让人心情瞬间愉悦的句子,表达心情愉悦优美的句子。能让人心情愉悦的句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语气上分,句子可以分为陈述

学习

友情励志句子说说心情短语

阅读(76)

本文为您介绍友情励志句子,内容包括友情励志句子说说心情短语,友情暖心的霸气句子,友情励志文案。友情励志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句子是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有一定的语调,表示不同的

学习

精美励志散文精选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精美励志散文,内容包括精美励志散文精选,精美励志散文字,情感励志散文。精美励志散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如何写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呢?下面

学习

精美励志句子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精美励志句子集锦,内容包括精美励志句子,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精美的励志句子大全。精美励志句子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不管多厉害的人都读不懂,学不精,进而形成一个独立学科“成功学”。以下是“精美励志句子”,希望给大家带来

学习

夏令营软文励志句子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夏令营软文励志句子大全,内容包括夏令营软文励志句子,夏令营文案短句干净,夏令营结束文案短句干净。夏令营软文励志句子大全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根据句子的语气用途不同,句子

学习

英语名言警句学习励志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谚语之人生道理,内容包括英语名言警句学习励志,英语谚语大全励志篇长句,英语人生哲理万能谚语。英语谚语之人生道理1.afriendiseasierlostthanfound得朋友难,失朋友易。2.afriendisneverknowntillam

学习

青春励志简短名言警句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奋斗青春励志唯美句子简短,内容包括青春励志简短名言警句,青春励志正能量的句子简短,青春励志的押韵句子。有关青春的励志名言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名言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

学习

有关学习励志名言大全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内容包括有关学习励志名言大全。有关学习励志名言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