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度议论文(通用22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凡事都有度议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
老鹰在空中飞翔,如果飞入大气层,则会被强大的电流所吸引,发生高空漂浮现象。如果飞的太低,则不能看见远处的东西,而且不能捕到充足的食物。所以,凡事皆有度,老鹰只有掌握好度才不会被电流所吸引,而且看得远,捕获的食物才更丰富。
凡事皆有度,需要我们限制自己的欲望。秦人的哀叹告诫我们: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皆有一统天下之心。在此欲望的支持下,秦国脱颖而出,统一海内。谁知秦王的欲望不断膨胀,即使天下唯我独尊也不能令他满足。焚书坑儒,死虐生灵,终至天下怨声载道,人们不堪其苦,愤然起义,遂灭秦国。此其受欲望所支配,不能自拔之果也。在秦始皇的墓碑上,写满了丰功伟绩,但也镌刻着后人对他的种。种骂名。
凡事皆有度,需要我们看清事实与虚幻。赛马提斯写了一本著名的小说《堂吉诃德》在这本经典小说中,主人公堂吉诃德因陷入他所热爱的骑士小说,把现实和虚拟都混淆了。他忍不住去行侠仗义,找出了一副盔甲,牵出了一匹瘦马,带上了他的仆人就开始上路了。他在一路上将风车看成怪物,将羊群看成正要决斗的士兵,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决斗,失败了却还是坚信自己。当他被宫廷里的人嘲笑,取乐,当成玩具任人玩弄后,被过去的种。种事搅成了遍体鳞伤时,他终于醒悟了,承认他自己不是骑士堂吉诃德,而是善人吉哈洛。
凡是皆有度,需要我们懂得付出。很多人都认为,对于父母的索取,是理所当然的,然而你们又何曾知道,父母也是来之不易的,他们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炎热酷暑,都是在默默无闻的付出。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用汗水,用青春,用那个撑起整个家的肩膀换来的。我们在学习上有不如意的事,还要回到家撒撒娇,发发脾气,甚至要沉默几天才说话。可是父母在工作上的苦、累又向谁诉说呢?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很多,我们也要有所行动,有所表现。无止尽的索取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也要懂得感恩。
试想,如果秦始皇能够限制自己的欲望,在他在位期间能够做到“有度”,那么秦王朝又是怎样一番的景象?试想,如果堂吉诃德一错再错下去,他的灵魂在地下会安息吗?试想,如果我们永无止尽的向父母索取,却不懂得付出,那么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只会伤人伤己罢了。
从现在开始,抑制自己的欲望,看清事实与虚拟,懂得付出,这样我们人生之花才能开得更美丽。我们也唯有把握好度,才能把每件事做得更好、更漂亮!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2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孔子《中庸》——题记
千年前,孔子提出‘中庸’一说,为今后千余年的人们留下无尽的知识财富。中庸,也就是如今常提的做事的‘度’,不宜过刚,不宜过软。过刚易折,过软易欺。如何控制这其中的平衡,便是一生都要研究的。
下至平民百姓,上至国家统领,他们都要控制一个度。
单论百姓,生活中处处有需要用度的地方。买,过于压价,使人心中滋生对此人的不屑;不屑压价,叫人误认成可以随意变价。卖,过于高价,无人愿买;过于低价,叫人不经疑惑这是真货吗?学习,过于认真,反而适得其反,成为‘书呆子’;不愿认真,从何而来令人羡慕的好成绩?玩乐,过于放纵,处处是害,指不定走上犯罪之路;过于拘束,无人愿陪你玩,又何来玩乐一说?只还仅仅只是做事上的,就连性格之中,也有度,甚至这度也能决定你一生的走向。过于活泼,可能招惹处处是非;过于文静,可能错过将自己闪光点站岗的可能;过于无防备,可能无意之中,落入他人陷阱,说出团队机密;过于疑神疑鬼,不信任他人,可能使人不敢与之接触,认为此人心机太重,不宜为友。如此泛泛一谈,大致也就明了了,先前所提的‘不宜过刚,不宜过软’也就印证了这段话,但又如何应用自己的理解解决这些既矛盾又不矛盾的问题呢?我认为做好的代表就是那些手握重权的国家权力掌握者了。
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向来不会随意声称那一方对,哪一方错,也不会公开声称自己支持哪一方,反对哪一方。如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一旦哪一国发生战乱,无不是老生常谈般的语言:“我方希望各国尊重该国人民的意愿,通过和平协商解决争端……”说白了挺简单的:你们自个儿慢慢斗,我承认最后的胜者便可。这种方法在各国外交发言上屡见不鲜,虽说不讨任何一方的喜欢,但也不得罪任何一方,以求达到‘八面玲珑’的状态。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度。
度,在两个极端之中选出一个位置,取两方之精华,合成最后的‘度’。度,不偏激,用温和的方式,抚平伤口;度,不温和,用偏激的方式,解决争端;度,被崇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完成任务;度,被唾弃,被指责无激情,无亮点,无主见。
千年后的我们,在对度的应用和理解上,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运用,但它的重要性也是毋庸置疑的。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3
国外有谚“伟大变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圣人,比人多跑两步的是疯子”。国内有谚“欲速则不达”,“贪多嚼不烂”,“过犹不及”。这些民谚都是在讲“度”的。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是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人生活在“度”中。我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例如喝酒,朋友们聚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交流信息,增进感情,本是人生的一件快事。但酒一过度就要出事了,轻者出洋相,重者伤和气,更有甚者伤身体,误正事。例如说话,说话也有度。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拉格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哪能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谦虚是大家公认的美德,谦虚指不自满,有自知之明,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过度谦虚则变成了虚伪。明明学富五车,非说自己孤陋寡闻;明明硕果累累,非言乃雕虫小技;明明能担负重任,却几番推辞,称自己无德无才,只可干点小事。
勤奋是美德。勤勤恳恳,埋头苦干,事业心强是好事。但是,人做事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弦绷得太紧就容易断。每天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应当有度,否则适得其反。带病坚持工作,精神虽可嘉,但不足取。没有条件不说,有条件为什么不去看病治疗呢?有些人以透支生命去赚钱更是本末倒置。
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例如对真的理解,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错误。”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真。不及,真的不全面,过了,超过是适用范围,真理就变成了谬误。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怎么才能使问题看得客观、合理呢?除了加强修养,提高认识水平外,就要对问题的注意视点以合理定位。找准视点,限度地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质量。
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娇惯子女不是真爱,救济贫困的人当然值得赞扬,但不如激人自立,教人自强,助人脱贫。行善有范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有“度”才有“和谐”。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不和谐之中。一开始,人类对自然的盲目崇拜和认同。把自然当作主宰自己的主人。这是认识上的一种无度;而后,人类壮大了,先进了,又要做自然的主人,肆意向自然索取财富,这又是认识上的另一种无度。人不应当做自然的主人,只能做自然的朋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统一,这才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适度。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4
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一l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
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
例如说话的分寸。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入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
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
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入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
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5
人生道理有千万条,但只要掌握了“凡事皆有度”这一条,便可以悟出其它的人生道理。
“凡事皆有度”。短短五个字,却道出了慎交朋友的哲理。朋友仿佛是冬日的暖阳,可以在寒冷时给予我们一丝温暖。但是,交朋友也不能盲目信任或过度谨慎,不然到头来,吃苦受罪的只能是自己。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就是这个理。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在选择朋友时,应该做到捧一片真心、带十分谨慎。因为,只有不忘“凡事皆有度”的原则,才能拥有真诚的友谊,才能少走弯路,阔步向前。
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说法,谈的就是读书与旅行于人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然而有些学者,沉浸在书中无法自拔,缺少发现世界之美的眼睛,自然容易出现短视的遗憾。还有一些热衷旅行者,整天环游各地,赏尽美景,但对于世界各地的文化却一问三不知,自然也不能排入“行者”之列。为此,我们在处理读书与旅行的关系时,应该拿捏住适当的度,二者均不可过度。如果学者能够在学习后欣赏人间风光,行者能够在旅行后阅读文学书籍;那么学者与行者将将读书与旅行有机结合到了一起,自然就成为了智者。
不单如此,自信也需要把握度。《三国演义》中严颜因过于信任自己的缓兵之计,只能落得个败北;《哈利波特》中伏地魔因过于信服自己的法力,最终让哈利占了上风;《西游记》中孙悟空因过于自信,竟与如来佛祖斗法而被困五指山下。所以,我们应将“凡事皆有度”的道理谨记于心,莫因一时冲动与盲目自信而坏了大事。
行善有范围,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将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蛇讲怜悯?行善有度,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务必将他牢记于心,以避免酿成大错。善需行,但善不可过度行,善一旦过度,轻则可能造成惊恐,重则可能导致杀身之祸。
“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凡事皆有度,过度造成祸,但适度就可以掌握人生的道理。因此,我们更应遵守“度”的原则,去摸索人生智慧的真理。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6
弓箭拉至满弓,若仍不松手,轻者会失些准头弓箭受损,凭白毁了一张好弓。人亦是如此,若一味将自己沉浸于紧张而忙碌的生活中,却从不寻点“弛度,”难免会如那弓一般,或是做事失了准头,或是身体失去弛度,带动精神也垮懈了。
无论做事还是做人都是遵循一尺,然后一张一弛,就如心脏一般,张弛之间便给人带去无限生机。
遵循一尺,是指做人要有底限,既是指常说的人品上的底限,也是张弛的底限,哪个度刚好也只有自己知晓。对于这件事,丰子恺先生的话给我很深的感悟:“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饮清涕之茶,戒色花之酒,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这句话阐述了关于做人,为友,行事三方面的准则,却也可以看出行事在张与驰上要有度。不沉溺于声色,也不无限劳累。
生命中,万千风景,唯有一张一弛才能不遗憾。过度紧张的人像在讨生活。人生需要留白,美丽和幸福都是心中的,而不只是无限战斗。无论紧张是为了工作,为了家庭,还是为了生活亦或是其他,都不要忘记残荷晓月也是一种美,身边也可以有幸福。过度松弛像在混生活,人生数十年,不过才几个春夏秋冬,几度花开花落,沉溺于声色犬马,纵情享乐,也许不做什么坏事,但却是在虚度光阴,自取灭亡。
忙碌的人也要在嘈杂的街头发现风景,弛懈的人也要在无事可做的夜晚想想未来,然后去奔跑着迎接新的日出。
弓拉满,松手是为了下一箭的归途。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7
水,如果是涓涓细流,就可以涵养大地,养育生灵;如果果是滚滚怒涛,就会摧枯拉朽,生灵涂炭。而水之所以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是因为一个“度”
而当下最常见的追星也像水一样存在一个“度”。所以我们应该追星有度。
追星有度其实就是在学习榜样优秀出众的地方,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不断进步,最终走向成功。十七岁的克林顿在一九三六年夏天见到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后,便以他为偶像并为了成为偶像那样的人而奋斗,终于在二十年后他进入白宫成为美国总统,青少年追星不一定是件好事,但如果选择一颗好的“星”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认清“星”与我们一样是一个工作者,也要为了自己的事业去拼搏奋斗,在时间中沉淀,在挫折中成长,在成功时不忘初心。以“星”为镜,时刻注意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不足,从而也就做到了追星有度,这样一来就可以不断的完善自己,取得进步,最终和自己追的星一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这大千世界中有人像克林顿那样追星有度而取得成功,但也有人追星无度,酿成悲剧。
追星无度就是好奇心重,但价值观不完整的青少年在遇到一颗“星”后只注意到“星”光鲜亮丽,风光无限的表面,而忽略了他们在成功之前的拼搏与汗水,从而狂热地去追星,做出一些骇人听闻的的事,电视上报道过,有四个女生太喜欢自己的偶像,但却怕对他不够忠诚、热心,并决定要将那偶像永远留在她们“心中”,便活生生地吞掉了那偶像的照片。可这样有什么用呢?这样就在“心中”了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个的被推进手术室!那照片有用吗?这样疯狂地崇拜有意义吗?这样的盲目崇拜,这样的不理智,不仅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反而会扰乱社会的秩序,徒增家人的负担。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追星有度呢?应该采取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态度,从多个角度来观察明星和偶像的言行举止,而不是被光环效应蒙住双眼,爱屋及乌的一概接受,要学习他们工作时的献身精神,学习他们的吃苦耐劳,领略体会他们在创作时的工匠精神,而不是偏激地去表达自己的崇拜,爱慕。
十六七岁正是青春年华,如果青少年胸怀大志,努力向榜样学习,为成功而奋斗,把明星所具有的工匠精神,奉献精神融进血里,让自己稳步前进,那么他们必将成为更耀眼的明星
青少年追星有度才能不仅不受束缚,还能前大步前进。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8
一位哲人说:“成功和失败只代表过去,忘记过去,才可能走进新的天地。”而另一位哲人又说:“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虽然两位哲人的言论相反,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他们站在两个不同的“极端”。而我们认为应该正确对待过去,要把握好过去的度。
有时我们需要忘记过去,忘记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在饱受酷刑之后,司马迁并没有沉浸于悲痛与羞耻之中,而是忘记过去的自己,“究天人之际”,用文字说明一切,终成“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让历史在神州上空回荡,从而开辟出“史家之绝唱”的新天地。因此,忘记过去,发愤*强,去追求新的天地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而苏轼一生中也充满着坎坷与曲折,在多次被降职之后,他忘掉了过去的追名逐利,独自一个走向了南山,走上一份闲适与惬意,也吟诵出了许多优美的诗文,为灿烂的文化增添了一笔笔巨大的财富。有时候,我们需要忘记过去,去绘制更美好的蓝天。
过去不能忘,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它告诉我们,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越王勾践在吴国三年之后,终于为自己夺回了尊严和地位。三年之时光,他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任凭夫差的羞辱与使唤,而将一切铭记在心——他不能忘记这些,他只有积蓄自己的力量,厚积薄发。终于,他大破吴国。这一天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忘记,这是他脱离个人苦海的一天,也是救越国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一天。
而影视演员舒淇,一改以往的角色特点,饰演了日本女警官,当她穿上日本一身军装时,她时时进入不了角色。导演生气的责怪她,这时她将身上的军装脱了下来,重重地摔在地上。在朋友的询问下,她说,当她穿上这身军衣时就放佛看到了日本侵略中国时,民不聊生,哀声遍野的场景。在场的人都为舒淇的爱国之情所感动。我们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更不能忘记日本侵华的历史。这段历史不仅撕毁了祖国的容颜,也在人们心中留下永远不能抚平的创伤。我们之所以不能忘记这些,因为历史是一个永远的存在。
当忘则忘,不当忘则不能忘,对待过去要有度!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9
凡事都有一个度,有的度是满足的度,有的度是贫瘠的度,超过了这个度,事情就会变得糟糕。然后你把持好这个度,我们将会收获更多的益处,这就是凡事有度的道理。
水过满则溢,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吧!这就是不遵守度的一种表现,凡事都应该有一个度。是的,度就是其中的计量单位是做事的准则。比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多度的体现,说话做事都需要有度,这些一方面的帮助我们建立好更好的人脉,另一方面也可以使我们少犯一些错误,这就是度,一种准则,一种约束!
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例子,有一个人身资巨富的商人,同时接到了好几个买卖,其中有房地产的,有车辆投资的等等。而这时他便面临了一个选择,这些项目是都选还是选其中的几个?还是精心选择其中的一个来投资呢?
他原本的想法是仅仅选择其中的一两个投资,但是后来利益冲昏了他的头脑,他便没有考虑到事情的量度,便急匆匆的选择了好几个项目,一起投资!而这,其中有几个项目是亏本的,他便投资了进去,钱也回不来了,最后赔的他底朝天,这就是事情的结局,这位商人最终特别伤心,几十年的努力,挥之一去!
有度才有未来,掌握好度,才能掌握好更多事情的价值和意义!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0
对追求的事业要执着甚至痴迷,大抵不错,但欧阳修也谆谆教诲我们:智勇多困于所溺。这就告诉我们:凡事要有度。《论语》说:“过犹不及。”意思是说“超过”和“不及”都不能达到目的,也告诉我们“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早年,桉树是干旱地区首选的树种,因为这种树的吸收能力特别强,它能够抗击寒冷、炎热,抗击干旱,四季常青。因为它有着发达的根系,可以二十四小时不断地吸收地下水和废料,储存在自己的树干中。即便是营养过剩,它还是不停地吸收养分,使得周围的树木死亡,甚至造成地下水干涸、山体滑坡等。于是,当地人不得不忍痛割爱,砍伐桉树,种植其他树种。桉树是有着拼搏精神的,但也正是它的这种“不舍昼夜”,使得它成为被彻底砍伐的对象。
这就告诉我们:凡事要有度。泰戈尔说:“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弹了一个它力不能胜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盐是很好的调味品,但我们也知道,一碗饭因为盐多会令人难以下咽;水是植物必需的,但我们也知道,过多的水也会让植物枯萎。
挚爱一种事物很好,但不能过分,否则会走向它的反面。
南唐后主,最爱的是诗词歌赋。作为丈人,他该是最应被称赞的;但作为皇帝,他该是最应被批判的。因为诗词歌赋,他成为后人敬仰的诗人;也因为诗词歌赋,他成为后人诟病的帝王。国家强盛,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作为帝王,更应该把国家放在第一位,时刻为百姓着想,但这位南唐后主,沉溺于诗词歌赋,不理朝政,最终国破家亡,成为宋的阶下囚。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位后主不沉溺于诗词歌赋,而是励精*治,那么他就不再会忍受“独自莫凭栏”的独处、不再会回望“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悲凉……
凤姐,这位《红楼梦》中曾经风光无限、叱咤风云的人物最终也只能落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结局。协管宁国府何等威风凛凛、克扣他人月例钱何等聪明伶俐、处理人际关系何等游刃有余,但沉溺金钱、权力、荣誉的她忽略了“度”的问题,最终只能落得个凄惨、悲凉的下场。
无数事例告诉我们,凡事要有度。只有适度,才能成就美好人生。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1
今日,江苏常州某校召开的教育惩戒听证会,引起社会广泛热议。其中,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希望建立惩戒制度,将“戒尺”还给老师。也有不少专家认为应摒弃传统建立新时代教育风范。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诚然,戒尺惩戒已流传中华于千古之久,但依我之见,在新时代发展欣欣向荣的发展改革大浪潮中,不应一味坚守传统,学校“戒尺”教育需有度。
战国谋士韩非子有言:“无法无度,以法制度。”在古时封建社会中,人们多以封建“三纲五常”约束自身,往上至皇亲贵胄,至下则约市井言语。如此看来,教育也应有一法,“戒尺”便应运而生:迟到罚一尺,背书不当罚一尺,便有“尺出状元”,“棍棒出孝子”一类俗语!
着实,戒尺对古时青衣有“挥鞭斥马飞”的良药妙效,使读书人警示,刻刻奋斗,焚膏继晷,韦编三绝。但随着时代的快时代变更,戒尺也落得被称为“愚昧”“落后”象征的一大“经典”。再者,教育的发展也对传统的惩戒制度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时代教育发展时不待我。
“我们重提戒尺,不是为了陈陈相因或借古讽今,恰恰相反,在教育改革的发展中,我们往往发现它都追随回一个戒尺的开端。”在今年的教育工作年度颁奖典礼上,新教育模式总裁杨正大如是回答。是的“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新时代发展教育中,戒尺让更多教育工作者明白、了解。无论调到勤酬,风云变幻,惩戒教育都不能少,也不能过多。
关键时刻,十字路口,有郑陈彷徨,有逆流而动。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路途中,有不少学校停滞不前,戒尺与新理念处理不当,矛盾激代。更可恨的是有些学校竟推出复古逆流:拿着十几厘米粗的戒尺往学生身上打,“皮开肉绽”“涕泗横流”,将学生困在暗无天日里的教师读诵《论语》,不给吃喝不给睡眠......种种恶行让众人不寒而栗。
但也有勇敢前行,浙江杭州一中的高科技高教育发展理念贯彻教育工作,带领一众学生步入科技教育时代让学生在学习海洋里自由徜徉。但同时也未落下惩戒教育,以崭新的戒尺教育来警示学生:迟到了就背一首诗,睡觉了就做一次才艺表演.....新的戒尺教育融合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家校距离,实为大创之举。
梦想需要信仰支持,社会需要共识引领,国家需要价值导航,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学校应积极做领头人,“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将传统优秀教育理念与科技时代理念融合。国家应积极制定方针策略引领社会教育向好发展,蒸蒸日上。
“莫谈儒冠误,诗书不负人。”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持主见,积极投身学习事业中,为教育改革贡献力量。
“戒尺”需有度,教育事业方能在这发展浪潮中挺身而出,成就新一番辉煌。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2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路,多些彩虹少些风雨,多些收获少些挫折。那么,怎样拥有完善的自我去实现成功的人生?我切身的感悟是人生有度,且成败与否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和掌控这个“度”。
人生有度狭义而言是指人的气质、姿态、风度。广义而言泛指为人、做事、交友等均要掌握适度原则。如果超越度的极限,必定物极必反、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使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做人贵在大度
亘古讫今有成天下之志者,必有容天下之度量。唯有宏大的器量,宽阔的胸襟。才能高瞻远瞩,旷怀明志。凡度量大者必定是能容人、容事、容天下。是的,能容人者乃纳天下之贤也,能容事者乃成天下之事也,能容天下者乃运筹帷幄、宏志千里杰人也。
生活在大千世界,前行在人生之路。我们时常遇到工作中的压力与困惑、生活中的纷扰与烦恼、情感中的忧虑与伤怀、同志中的嫉妒与误解……
为此,面对这一切。首先我们要豁达大度,礼让三分。以包容之心化解矛盾,以宽容之心感恩对方。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要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常言之“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上能跑马”。唯有永恒持有这种度量与心态,那么,你的人生之旅永远是一路蓝天、一路阳光。
做事好在深度
人生之路宛如在万里沙漠的一次远行,人生之路恰似在嵯峨险峰的艰难攀登。要奔向理想的彼岸,要到达希冀的终点。就必须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锲而不舍的精神,向自己确定目标的“深度”进军。科学是在深度中创造奇迹,技能是在深度中得到高精,工作是在深度中获得佳绩,作品是在深度中写出杰作,艺术是在深度中演绎完美。的确,无论是学习,工作与创业。要提升成功的几率和走向辉煌。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精益求精、一往无前。且不能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更不能遇到挫折就踌躇不前。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经过一千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白炽电灯。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历经二十七年的时间完成了《本草纲目》。可见,唯有坚毅执着,不懈追求其目标与理想的“深度”,你的人生之路总会出现山清水秀、柳暗花明。
生活美在适度
我们不仅在做人、做事上严谨把握“度”,在日常生活中同样需要认真对待和掌控。人的体力、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人的身心所承受极限,经常过度劳神和身体透支。其结果必定是积劳成疾,劳命伤财,给自己和家人带来苦痛和不幸。
此外,不良的生活方式、放荡的行为习惯、饮食嗜好无节制、起居无序、生活无规律等,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为此,必须要把握好生活节奏。做到有张有弛,劳逸结合,学会减压和放飞心情。恪守生活其适度,乐享人生其完美。
度有深邃的学问和广泛的内涵。哲学中的辩证观点诠释着度;达尔文的“适者生存”阐明着度;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解读着度;佛家谈心理平衡彰显着度。“度”是检验做人的一把尺子,“度”是衡量做事对错的标杆,“度”是定格成功人生的一个准则。
诚然,做人不仅胸怀要有大度。而且,思想要有高度、说话要有尺度、待人要有温度。将“度”贯穿在人生之旅的全过程,使之,行为有节制,交往有分寸。做到自信而不自卑,精明而不愚蠢。抑或,做事不仅要有深度。而且,行为要有法度、办事要有力度、工作要有热度。将自己的情感与理智始终处在平衡的状态。使之,取舍有度,方圆得当。做到冷静而不冲动,到位而不越位。
人生有度,胜在适度,败在过度。智者适度乃万事如意,愚者失度乃诸事无成。要拥有成功的人生,留下无憾的回忆。唯有做到万事有度,不偏不倚,正当其需,恰到好处。得此理者万事则好也,行此理者人生辉煌而永恒也。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3
古人说:“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今人篡改成“无毒不丈夫”,虽一字之差,却深深刺痛了人们心中那份最珍贵的道义,刺破了沧桑的正道。
所谓“无度不丈夫”,何为度?度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评判标准。何为大丈夫?有胆识、有气节,不为区区私利而虚与委蛇、暗箭伤人,是坑雪中送炭的真君子。因为有度,面对飞散空中的50万巨额款,有人如数捡起归还;深夜从王宫经过,有人坚持下马步行,王孙满成他暗室不欺;还是因为有度,哈为少校双腿被炸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打开注水阀,改变了日德兰海战的格局。人生亦然,天道贵有度,好人多平安。有度,人们才能历经沧桑找寻正道,才能有今天这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然而今有人于此,口诵法制守度之言,行不义之事,或竟公然宣称:“要致富,走邪路”。这无疑是对人间正道的挑战,是公然亵渎人们心中的“度”。更有甚者,居然做出了“无毒不丈夫”的论断,这些“精明”的人士朋比为奸,以落井下石为趣,以撷取利益为己任,他们已然丧失了最后一份良心,丢掉了最后一丝社会责任感,流光了最后一滴温情的眼泪。
此子非真君子,乃伪君子也,不可谓之大丈夫。然而,还是有很多有“度”的人仍在坚持。嵇康因见山巨源奸邪,怒而写《与山巨源绝交书》;郭子仪见卢杞,说:“此人若得志,吾族无遗类矣。”,遂远离他;公孙弘弹劾捏造晁错满门抄斩之罪,自己也终难逃弹劾免官、身首异处的下场。这些伪君子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尘封起来,有历史披沙拣金还原那份珍贵的“度”。因此,当小悦悦事件发生,陈老太虽没有能挽救一个年轻的生命,却拯救了人们的最后一份良心,展像南风最美好的“度”。
要让“无毒不君子”之人从生活中消失,就要从自己开始,让“度”成为人们心中不可动摇的道德准则,做个真君子、大丈夫,让那些“毒手”无处藏身。
阅尽世间万物,方知所谓“千毒”、“万毒”都是在毒害自己的未来。做真君子,有度在心,真好。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4
丹麦人钓到鱼后常以尺度量,放小鱼归河继续生长,这与我们对眼前之利照单全收的行为相异,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要做到数罟不损,鱼鳖可食,应如张居正所言: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得前须思度。
用短镜头看生活个人时,取之有度是个人正确的价值判断。人的短浅目光和狭窄眼界对自身的价值判断影响巨大,可怜如哀溺文中的永之氓,扭曲如对金钱的疯狂将葛朗台异化成鬼。正如屠格涅夫所说,意志薄弱的人永远不会自己结束,总是等待结局的到来。那么意志薄弱的人也不会自己停止对外物的索取,或是醉生梦死而后大厦将倾,或是欲望横流至自己的生命尽头,自私的密网连接缠绕,拿不起,放不下,空余一身累赘。
用长镜头看时代团体时,取之有度是精神的导向。人类也不过是日月下的生命,可我们却违背了这一恩泽,堂而皇之地将大自然视为盘中餐。究其根本,是人精神*谱中拜物的显赫和敬畏的萎缩。自然的感召和注视下,文化与天地共栖。科技的膨胀与利益的诱惑下,我们在自然万物面前愈发骄傲,不知收敛。想起《拿来主义》中所描述的场景,几百年后,地下的煤已掘尽,我们化为魂灵而子孙只讨得些残羹冷炙。所谓食后毁器,不节而乏,此时耳畔传来的巨响正是世界消亡的呜咽。
为做到取之有度,首先我们的欲望要是高贵而绵长的,我们通过外物界定自己的索取是否合理正当,阅历增长而眼界也随之不断拓宽,是以让我们懂得索取远利而不是没有欲望。其次,保持对物的永远敬畏,池中鱼,山间鹤,阳光下它们都是蒙恩的生命,仅只属于它们自己,我相信意识非人类独有,生杀予夺非人的权利职责所在,且以深深的谦卑与虔敬与之相处,心灵自此拥有度的衡量和姿态。
步入新世纪,经济发展虽是世界主流,实现与人自然和谐相处仍刻不容缓,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取之有度,有长远而科学的规划考量,不走过度索取的极端,也不陷入丝毫不取的停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即是“天人合一,仁民爱物,取之有度,参赞化育”的梳理发展。
正是在自然的孕育下,人类印证自身的足点,确立无限和有限。取之有度,从而完成从“占有”到“节制”的过渡,无论是为了舍小利而谋大利,或是为了远方的风吹向更远的远方。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5
此生须臾间,愿勇之有度。
这是一句可称为“古老”的“名言”,他并非任何名人所作,但一直盘旋于我的心头,在茫然之境中指明我的道路——“勇气通往天堂,怯懦步往地狱”。那么,勇气又是什么呢?茨威格说:“勇气是逆境当中绽放的光芒。它是一笔财富,拥有了勇气,就有了改变的机会。”那么,勇气又有什么用呢?子曰:“勇者不惧”。
勇气,是我们在逆境中攀升的动力源;勇气,也让我们获得了面对的能量;“勇气,是在压力之下展现出的优雅”。而且于现实生活而言,现在的我们,缺失勇气。伴随着名为“年龄”的数字不断上升,首先随之而去的,无疑是勇气。我在成长,我懂得了何为羞耻,我渐渐不再愿意去接触一些存在潜在风险的事物,回顾往者,孩提时代我曾那般天真,同样那般令人发笑,可再也回不去了。勇气是我们无法缺失的,而现今我们早已失了往昔的勇气了,在日后,愿勇之有度。
然若勇气过度,那则会出现莽夫,而今莽夫亦比比皆是。“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勇而无礼昔。”儒家学说中,“勇”多含贬意,且孔子并不赞许匹夫之勇,无谋之勇,而孔子之徒子路,则是学说众弟子之中,最具有这个特点的,所以他在众弟子中地位不算很高,性格豪爽的他,不谙世事的毛头小子在众人面前。孔子认为“勇”理当同“仁、智、义”相结合,这在现如今仍有借鉴意义。光有勇是不够的,没有理智的平衡,勇就将成为“冲动”,将带来许多令人发指的结果,正如《三块广告牌》中的米尔德里德·海耶斯女士一般,肆意宣泄怒火,失去了女儿,还将帮助查案的警察烧伤,这是极不理智也是破坏极大的行为。勇气是我们无法缺少的,而现今我们早已失去了控制,虽然这是偶尔的状况,但在日后,同样愿勇之有度。
人们敬佩诸葛孔明的智谋勇略,敬仰孔丘的大道归仁。但是“如果凡事缺少勇气,再有智慧与仁爱也是枉然”,这是三毛女士说的。诸葛亮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孔子周游列国、立学千秋,但是倘若失了勇,一切都将改变——智为明哲保身,仁为卑陬失色。故勇之有度,其举善也。
故,此生须臾,愿勇之有度。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6
一对农民夫妇在寒冷的冬天拾到两只冻僵的天鹅,它们或许是要飞到暖和点儿的地方去,但禁不起酷寒,因而坠于途中吧。好心的农民夫妇将天鹅用暖和的毛衣包住,带回家喂养。相伴时间不长,夫妇俩对天鹅爱不释手,他们为天鹅筑了暖和的窝,并特地为它们挖了个小池子,好让它们在里面逐水嬉戏。一个月后,他们与优雅的天鹅已经难舍难分了。农夫决定将天鹅永远留在自己家里,他自备昆虫和鱼类喂养天鹅,像带孩子一样养着天鹅。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夫妇所在的村子不久后爆发了一场战争,他们不得不离开家乡,两只天鹅因习惯于受人喂养,不再有自取食物的能力,夫妇离开后不久,天鹅便饿死了。
农民夫妇的一份爱心到头来却成了杀死两只天鹅的利剑,这何尝不令人悲叹:爱,要爱得有度啊!倘若当初农民夫妇让天鹅苏醒后回归大自然,自食其力,它们就会被风雨磨练得更加顽强,而不是成为娇滴滴的,中看不中用的花瓶。
现实生活中,因爱得过度反而让爱变成了伤害的事例又何尝少呢?许多父母对孩子疼爱有加,固执地照孟子之言“爱之,欲其富”呵护着孩子。有的人即使自己在苦水中挣扎,手头并不宽松,也不忍心让孩子吃苦;有的人宁可自己做牛做马,甚至无法孝敬长辈,也决不不亏待晚辈。只可惜那些吃惯甜汤不识苦味的孩子们一心享乐,斗志全无,一个个都成为弱不禁风的娇小姐和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纨绔子弟,结果只能让其父母大失所望。
不可否认,父爱、母爱至高无上,不可缺少,但对孩子过分地爱护,甚至越俎代庖,却只会让他们失去自立,缺乏吃苦耐劳的品格。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为什么不学学***呢?在女儿15岁时,***让女儿独自去找妈妈。他交待秘书:不许给刘平平买车票,不要送她上火车,更不要用小车送她,也不要通知她妈妈的同事去车站接她。让她自己买票,自己上车!***认为:小孩子要自己闯闯,才能得到锻炼,总让大人帮忙,她舒服省心,如何能吃苦,如何能自立,将来如何做事情!爱得有度,才能让开出美丽的花,结出甘甜的果呀!
我国历史上,又有多少英明的皇帝因过分宠爱某个女子而变得昏庸残暴,政绩全无。多少妃子因倍受宠爱而贪恋金钱与权势,祸国殃民。而俄罗斯普京就不认为爱情必须包含宠爱,他说:“你不能随便赞扬一个女人,否则你就会宠坏她。”
爱,她高尚,纯洁,但只有不断更新,因时而变化,她才更美丽。朋友,可千万记住,爱得有度!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7
爬名人之身,骑伟人之肩,夹英雄之脖,不知何时,雕像已然被游客当作嬉戏的工具,而树在人们心中那崇高伟岸的英雄、伟人、名人之形象倾刻间被那些游客的猥琐之低趣拉低了“档次”。同雕像留影为何不保持谦恭的态度,做到嬉言有度呢?
言之有度,口为伤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戏谑有度。知之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无论何时,我们必需保持言之有度。曾记2013年,徽博上一名男孩晒出自己将要自杀的照片,瞬间评论聚焦,有人奉劝男孩不要做傻事,有人为男孩祈福。而在此之外却有着另一种不和谐的声音,“等你死人,我会给你烧钱的!”“别磨矶了,要死赶快死”。最终男孩在社会、网络的各种声音之中选择结束自己年仅十八岁的生命。想到这里不禁全身颤动,多么年少的生命最终就这般结束。对,我们可以自由发表我们的言论自由权,而当鲜活的生命摆在我们面前,他需要的也许只是一句开导、一句安慰,而不是因为你的一句催促,导致了一条鲜活而年少生命的结束。也许有时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言之有度的心态,不,不应该是有时,而应该是时刻保持言之有度的心态。
嬉之有度,嬉戏,我们的天性,每个人都渴望从嬉戏中获得欢乐,而嬉之有尺,嬉之有度,却更适合于我们的生活。爬雕像,本身就是一种猥琐之举,他忘却了雕像的伟岸,及雕像的神圣,最终遭拘留处罚。然而几千年前,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也开始了他的嬉戏之路。烽火燎燃,诸侯聚之是为国事,妃子嫣然一笑,无可厚非;为博妃子再而一笑,周幽王不顾反对,再次点燃烽火,诸侯被戏弄;妃子再笑时,真是敌人进攻时,再燃烽火,也无诸侯救驾,落得周王被杀、妃子被掳下场,可悲。曾几何时,许多人也像周幽王那样戏谑无度,最终导致了严重后果。几次看似不重要的戏谑却最终导致国破、人亡。对此,我们应汲取教训,时刻保持戏谑有度的心态,牢记嬉之有度。
嬉之,乐之;言之,娱之;嬉,言并未有何不可,那是我们的权利,但时刻保持嬉言有度,岂不更好?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8
严格要求孩子要有章法,平时要对孩子的行为提出要求,制定规定,然后按照这些要求、规定去规范孩子的言行,指导孩子教育的成长。如果只是凭着自己的是非观念和情感好恶来教育孩子,随意打骂、责罚他,只能使孩子无所适从,一次犯错受到惩罚后仍不知下次该如何避免同类的错误,而且他会对你的惩罚产生不服情绪。
另外,严格管教不允许不教而诛,就是说在孩子犯了错在孩子犯了错误后,最机会不关三七二十一痛打一顿,时候有不讲清打他的理由,指出他的错误所在。严格要求的前提是教育,对孩子应当坚持教育在先,通过教育逐步让孩子了解的哪些行为是错的。如果同一个错误屡教不改,明知故犯,才能给予警告和惩治。
孩子究竟是孩子,经常犯错误是必然的。不能动辄就对他失望,更不能操之过急,善待自己的孩子,带子如己,你则会少许多麻烦。希望您用诚挚的爱和恰当的教子方法,带孩子一程,送他走上自己的慢慢人生路。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19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也是玄妙的。生活的玄妙之处便在于你永远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它总会给你带来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意想不到的惊喜,当然有时也可能是惊吓。
从出生到现在,我一直在生活给予的意外与惊喜中成长。我曾试*去寻找生活的规律,可是她却像一位活泼调皮的小姑娘,总会在我自以为了解她的时候,以另一种恣态出现。她会在我绝望的时候给我新的希望,也会在我得意忘形的时候浇我一盆冷水。好像生活一直在保持一种平衡,在希望与失望之间都有一条无形的“线”,使得它们处于合适的比例。
我发现这条无形线不仅存在于平常的心情变化中,也存在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
学习过程中,如果你过于认真,过于想要掌握一个知识点,结果反而不理想。在课堂上太过积极主动,可能会导致笔记做的不全面,可是如果一言不发,又不利于调动自己的思维,那么在课堂上究竟发几次言才能达到最高效率呢?对于一道题来讲,刨根问底与钻牛角尖的“线”到底在哪里呢?古人说的'不求甚解与现在的不懂就问之间的“度”又在哪里呢?
这条“线”还体现在人际交往中。交朋友时,如果对一个人很冷淡,那这个朋友肯定是不好交的,可我发现,如果对一个人太过热情的话,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像想象中的那么亲密,那么朋友之间相处的“度”又在哪里呢?有时自认为对他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对方却认为不值一提;有时觉得自己的帮助不过是滴水之恩,却得到他人的涌泉相报。帮助他人的“度”又是什么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世间万物都会与自己的想法相悖吗?实则不然,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大不相同的,正如这世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一件事在不同的人的心里分量自然也不相同。
这一现象我觉得用“唯心主义”这四个字来形容特别恰当,说白了就是没有达到自己的心愿而产生的失望感罢了。在学习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太过于关注结果,却忽视了学习的过程,也可以说正是因为“过于想成功”的想法,占据了大部分精力,以致无法把全部精力投身于学习的过程上。
世事变化莫测,我们无法预知和掌握未来,为人处世中也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尽善尽美,那么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只有不注重结果,单纯地投身于当下,才是解决人生之“度”的最好办法。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20
一切都要衡量。超过极限,事情就不好了。凡事都要适度,不要无限放纵自己。
比如学生每天看电视,看一些国内外的重要新闻是有好处的,但是走得太远就没好处了。就拿上海网球大师杯的“疯狂球迷”来说,这一段时间,有些同学利用空闲时间去关心几个大师的“成绩”是无可非议的,但更有甚者,他们“努力”去看每一场比赛,还要匆匆忙忙做无数的功课。普通人很难想象一个初中生有这样的精力。我们不是圣人,所以第二天上学的时候,经常在课堂上变成“熊猫眼”,丧失斗志。
说明一切都要有一个合适的尺度范围。一位俄罗斯母亲带着两个孩子走过一堆沙子。孩子们让他们在沙滩上玩一会儿,妈妈同意了,但规定只有半小时。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到时候孩子自觉跟妈妈回家,完全遵守妈妈的规定。由此可见,母亲从小到大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非常注重“一切都是有分寸的”。一个能自觉“有度”的孩子,一定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自古以来就是如此。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21
近一段时间“宽容”一词频繁地出现在一些媒体上被人们所传诵。应该说,宽容是国人的优良传统。
日常人们说的宽容,是对某种在不能自控的情况下,或无意间失态,失误,给予理解,谅解,表示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的意思。因而,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度量,一种成熟,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中央电视台有一个公益广告:“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宽容的人被为人们所宽容。而被宽容的人心存感激,往往在宽容他的人不经意间,不觉察下、不知道时,采用某种方式给予报答,从这个意义上讲,宽容是金。
美国著名作家亨利德里克曾说过:相互间的理解、谅解比什么都重要。政治家要宽容,平民百姓也要宽容。
生活中有时因他人的过失,使自己的某种权益受到侵犯、或是受到伤害,这是常有的事,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对此产生怨恨情绪,但这种情绪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而宽容则是人与人之间的润滑剂,可淡可浓。亦刚亦柔,能伸缩自如地把相互间的矛盾摩擦减少到较低程度。因此,人们对日常生活相互间的磕磕碰碰要多宽容,要提倡以诚相待。
如今,当社会造就了一个宽容环境,宽容成为一种时尚时,也同样带来一些价值尺度、道德标准的争论。改革开发以后,社会变迁速度极快,随着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过去认为理所当然的标准,现在受到不无道理的质疑。对一些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损害别人利益的人和事,一些见死不救或者救人也要先讲价钱的行为,对那些纵容肆意抢劫行凶、乐于围观的冷落看客,有人也谈起宽容的调,而对某些为维护正义。权益声誉较真的人,却被某些人视为心胸狭窄、荣不得人的人。其实这里所缺少的正是最起码的宽容和对道德法规的尊重。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提倡宽容,但要把握好度——是非观念与道德标准。也就是说,世间并非都要宽容,宽容也要有是非界限,它的界限点就是道德法规底线,因为宽容不能被滥用。
历史上《东郭先生与蛇》和《农夫与蛇》的故事就能说明问题。这两个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告诉人们一个真理:“宽容并不能拯救一切。”对不会改变邪恶本性的恶人,千万不能讲宽容。如今,对作恶多端的骗子流氓,制假贩伪者以及那些只讲宽容待己却用“棍棒”对人的损人利己者和欺人太甚,欺软怕硬者、以及那些缺知少德,总以自己为中心把自己的愉悦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者等等,切不可宽容。鲁迅先生说:“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与他接近。:因为那样的宽容是假冒的货色。倘若对那些人宽容了,就是灾,就是难:因为对邪恶的纵容就是对善良的背叛:就有可能成为前例中的东郭先生与农夫,那样的实例不胜枚举。
我们所倡导的宽容,不是那种可以容忍一些人任意欺凌别人人格尊严与随意掠夺他人利益,却反过来要求别人宽容的荒唐逻辑。社会生活中,人们在道德法规的原则基础上彼此尊重,是多元社会的宽容底线,失去这个度,将意味着进入一个无原则的社会。宽容必须是双向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不随意冒犯别人。一个真正宽容的人,在公开表达自己的时候,会顾及他人的感受(侵犯他人权利的人除外)。相反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还一味要求宽容,那不叫宽容,而叫唯我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他们从来就只知有己,不知有人。那是明显的霸道有余而宽容不足。从另个角度看,宽容固然是一个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但绝不是漫无边界的,不意味着在其中为所欲为。我们往往说宽容是美德,然而往往又说”我们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后面这句话似道出宽容度的底线。有句名言说”对恶人宽容便是犯罪“,说的通俗一点,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践踏。宽容如果越过了法律的底线,那么这个世界就要乱套,真正意义上的宽容也就不存在了。这个道理,就连向来讲究”慈悲为怀“的出家人也认同。记得我的启蒙老师曾说过:宽容并非无原则的,有些行为看上去非常的不宽容,但它会导致非常好的结果:有些行为看上去非常宽容,但却会导致很多人为此而丧命,这样的宽容其实属于犯罪的帮凶,也不是教育工作者所提倡的。
如今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一个讲究秩序规则的大环境里,不尊重道德法规、不寻求共识的宽容只能造成更多的不和谐。只要我们把握宽容的原则底线,那些出格的不和谐行为就会有所收敛。因为底线的效应毕竟对愿意遵守规则的人或迫于环境不得不遵守规则的人有约束力。因此在提倡”宽容精神“时,莫忘了把握宽容的底线,对越过底线的人与事就不能宽容,因为它实际上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因素:从这个角度看,无度的宽容有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人们可以设想,若是非不分,甚至是非颠倒,就会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人们的正常生活就没有保障,社会就不可能和谐。如果我们这样的不宽容实际上则表明不愚昧麻木、不软弱无能,有良心有道义、责任感,这也是基本的做人准则。从某种意义上说,宽容并不意味着忘记或否认发生过痛苦的事情。宽容是强有力的肯定,坏事将不能毁灭我们的现在,尽管它曾经毁掉我们的过去。
世事复杂,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无边的宽容不是好现象,无原则的宽容者也不是好人。理解与谅解是人类特有的智慧和风度,理解可以无边,但宽容不能。因为当今世界还并不完美,每个人并非都心存美德与善良。因此,在提倡宽容的同时,还应该有所警醒地保持某些不宽容的原则,这才是正确的宽容观。
凡事都有度议论文 篇22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度,都不能违背做人的原则。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原则和底线。如果在不经意间触碰了对方的底线,后果将可想而知。
记得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主任是个大学刚毕业没多久的女孩子,教学根本就没什么经验,甚至在为我们上课的时候还会紧张、脸红,所以,我们根本就不怕她。
那是快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对我们说:“你们期中考试要是考好了,我们就办个派对庆祝一下。”大家听了都兴致很高,就算临时抱佛脚吧,个个都很专心地复习。果然,期中考试我们班考好了,可她却因某个原因没给我们办派对。虽然跟我们说过“对不起”,但我的心里仍然久久不能平复。
终于,某天让我得了个数落她的机会。那天,一年级的班主任本来说好要借书给我们班的,可后来又说不借了。她就在我们面前念叨:“唉,出尔反尔,怎么可以这样呢?”当时我想也没多想,就接了一句:“就是啊,说话跟放屁一样!”话音刚落,班上的同学就笑了起来。我见同学笑了,就更“猖狂”了,说:“和你有得一拼啊!”大伙又笑了,她也笑了,只是笑得很尴尬,但我却没发觉。我只见她笑了笑,就走出了教室了。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又转过头跟别人说话去了。后来,君走过来悄悄对我说:“老师她哭了!”“为什么啊?”君说:“因为你啊,要不是你成绩好,她早就骂来了!”
我当时心里感到有些不安,静静地走出教室,只见她站在教室外偷偷抹眼泪。这时的我,感觉像万箭穿心般的疼。
“老师!”我轻轻叫了一声。
她转过头来,我说:“你眼睛……进沙子了?”她忍俊不禁。我紧接着说:“对,对不起!”她只是摇了摇头。
然后,她对我说:“凡事都要适可而止,开玩笑也一样!”
是啊,我不能认为自己与她的关系好,就可以肆无忌惮地乱开玩笑,做有失礼节的事情,毕竟她是我的老师,还是班主任呢!其实,凡事都应该有度,要适可而止,不仅仅是开玩笑,做别的事也是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凡事都要留余地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