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原则
危机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对待并处理企业危机管理,对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使企业更好的角逐现代市场竞争。下面为你整理了关于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原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原则 篇1
1.树立未雨绸缪的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者应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前就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危机意识并训练危机反应能力,在企业中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经营者和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理解企业有发生种种危机的可能性,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企业越早认识到存在的威胁,越早采取适当的行动,越可能控制住危机的发展。
2.提高创新意识,变则通,通则赢。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内部推动力。机会的丧失,就意味着危机的来临时,反映的迟钝,就意味着损失的开始。企业必须时刻保持敏锐的感应,时刻准备着应对危机的光临,才是“永生”之道。IBM这位工业界的巨无霸,自诞生以来,一直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自主地开发新产品。Pc时代来临之际,IBM发现,无论他们的工程师怎样没日没夜地创新,他们的产品的性价比总是落伍于市场上的电脑。公司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论证分析后,果断地改变原来固有的创新模式,大量利用市场上已有的技术进行开发,结果很快摆脱了落伍的局面,迎来了又一次高速的发展。
3.建立危机预警系统。
危机预警系统就是运用一定的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变数进行分析极在可能发生危机的警源上设置警情指标,及时捕捉警讯,随时对企业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对危害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进行事先预测和分析,以达到防止和控制危机爆发的目的。有了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企业在面对危机时才能有效控制危机的发展,争取在最有利的时机内扭转不利的形势。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包括;一是危机监测;二是危机预测和预报;三是危机预控。
4.成立危机管理处理机构。
建立常设的危机处理机构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力。危机处理机构的职责:一是发生危机时,负责根据危机各阶段的特点,制定具体应对措施,监督执行情况,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及时开展危机恢复的相关工作:二是通过日常工作中的搜集资料,预测危机出现的概率,减少危机的发生,控制危机的发展。
5.增强内外沟通意识。
任何企业都需要内外利益相关者包括公众,企业员工,媒体,股东,政府部门等的理解和合作。沟通不是在危机来临时才需要,发展顺利时更不能忽视,这是一个长期工作。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避免因信息不畅而发生的危机,更在危机发生后加速危机的解决。
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原则 篇2
1.重视消费者利益。
当危机发生时,应当坚持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消费者才是最高的“法官”欺骗消费者是愚蠢的,欲盖弥彰只会使危机越来越严重。世界著名的强生公司在i982年曾经面临着一场生死存亡的危机,其公司生产的一种“泰诺”牌的止痛胶囊在市场上销售蒸蒸日上时,却传来芝加哥地区有人因服用泰诺胶囊中毒死亡的消息。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公司领导显示了非常高的危机管理素质,并迅速采取措施来应对危机,五天收回上架的360万个胶囊,并积极配合有关调查对收回的胶囊进行抽检,化验结果表明,只有芝加哥地区的一批胶囊中有75料受到污染,其他一切正常。强生公司在这次意外事故中郑重声明“公众和顾客的利益第一”,并为了消费者的健康,公司不惜销毁收回的药物并对改变新包装,重新赢利了消费者的信任,平安渡过危机。
2.保证内外有效的信息沟通。
首先要确保公司员工的知情权。危机一旦发生,最先恐慌的是企业的员工,而不是社会公众,危机可能直接对员工及其家庭生活带来现实的困境。企业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内充分与员工沟通危机的原因发展及公司的处理对策:一方面给他们安抚和信心,获取员工的支持理解;另一方面让其承担起协力应对危机的责任,同心同德,统一行动解决危机。其次媒体是企业公共关系的重要外部对象,其对危机事件的报道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最直观的。企业在弄清真相后,利用新闻媒体将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公之于众,借以消除公众的疑虑。企业应掌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通过电话,传真,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随时接受媒体和公众的访问,表明立场。强生公司在这次危机中,成立了以董事长为首的七人委员会,24小时与外界保持联系,以坦诚的态度与新闻界合作,但将一系列决策通这媒体进行报道。强生公司董事长亲自主持大型记者招待会,对新闻界及公众的公正对待表示感谢,并播放了公司新包装药品生产过程的录像,三个月后,重新设计包装的'“泰诺”胶囊市场占有率就恢复到危机前的95%。
危机管理的措施和原则 篇3
一、定义
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尽量使损害和负面影响降至最低点。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两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遇到危机时的处理。
三、职责
1、危机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相关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及危机处理。
2、总经理全面负责各种危机的处理。
四、危机预防
1、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排除偶然的原因,多数危机的产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公司应有敏锐的洞察力,根据日常收集到的各方面信息,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危机的发生或使危机造成的损害和影响尽可能减少到最小程度。因此,预防危机是危机管理的首要环节。
2、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企业进行危机管理应该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企业的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将危机的预防作为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首先,对员工进行危机管理教育。教育员工认清危机的预防有赖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全员的危机意识能提高企业抵御危机的能力,有效地防止危机发生。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员工时刻把与公众沟通放在首位,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的关系,消除危机隐患。其次,开展危机管理培训。危机管理培训的目的与危机管理教育不同,它不仅在于进一步强化员工的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员工掌握危机管理知识,提高危机处理技能和面对危机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整个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能力。
3、建立预防危机的预警系统。预防危机必须建立高度灵敏、准确的预警系统。信息监测是预警的核心,随时搜集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加以分析和处理,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危机需要重点做好以下信息的收集与监测:一是随时收集公众对产品的反馈信息,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和表象进行严密的监测。二是掌握行业信息,研究和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方针。三是研究竞争对手的现状、进行实力对比,做到知己知彼。四是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鉴别、分类和分析,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及其危害程度做出预测,并在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
4、建立危机管理机构。这是企业危机管理有效进行的组织保证,不仅这是处理危机时必不可少的组织环节,而且在日常危机管理中也非常重要的。危机发生之前,企业要做好危机发生时的准备工作,建立起危机管理机构,制定出危机处理工作程序,明确主管领导和成员职责。成立危机管理机构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是顺利处理危机、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组织保障。危机管理机构的具体组织形式,可以是***的专职机构,也可以是一个跨部门的管理小组,还可以在企业战略管理部门设置专职人员来代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规模以及可能发生的危机的性质和概率灵活决定。
5、制定危机管理计划
。企业应该根据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危机制定一整套危机管理计划,明确怎样防止危机爆发,一旦危机爆发立即做出针对性反应等。事先拟定的危机管理计划应该囊括企业多方面的应酬预案。在计划中要重点体现危机的传播途径和解决办法。
五、危机确认
危机管理人员要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分类管理,建立起危机防范预警机制。危机管理人员要善于捕捉危机发生前的信息,在出现危机征兆时,尽快确认危机的类型,为有效的危机控制做好前期工作。
不同类型的危机,处理的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处理危机前,企业首先确定危机的类型,以便于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企业组织面临的危机主要有八种:信誉危机、决策危机、经营管理危机、灾难危机、财务危机、法律危机、人才危机、媒介危机。
1、信誉危机。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企业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其对消费者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及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而造成的危机。
2、决策危机。它是企业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企业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甚至走向绝路。如巨人集团涉足房地产项目——建造巨人大厦,并一再增加层数,隐含着经营决策危机。决策失误没有能够及时调整而给企业带来了灭顶之灾。
3、经营管理危机。它是企业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包括产品质量危机、环境污染危机、关系纠纷危机。
4、产品质量危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一些产品质量问题甚至造成了人身伤亡事故,由此引发消费者恐慌,消费者必然要求追究企业的责任而产生的危机。
5、环境污染危机。企业的
“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环境危害,使周遍居民不满和环保部门的介入引起的危机。
6、关系纠纷危机。由于错误的经营思想、不正当的经营方式忽视经营道德,员工服务态度恶劣,而造成关系纠纷产生的危机。如运输业的恶***通事故、餐饮业的食物中毒、商业出售的假冒伪劣商品、银行业的不正当经营的丑闻、旅店业的顾客财务丢失、邮政业的传输不畅、旅游业的作弊行为。
7、灾难危机。是指企业无法预测和人力不可抗拒的强制力量,如地震、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重大工伤事故、经济危机、交通事故等造成巨大损失的危机。危机给企业带来巨额的财产损失,使企业经营难以开展。
8、财务危机。企业投资决策的失误、资金周转不灵、股票市场的波动、贷款利率和汇率的调整等因素使企业暂时资金出现断流,难以使企业正常运转,严重的最终造成企业瘫痪。
9、法律危机。指企业高层领导法律意识淡薄,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涉嫌偷税漏税、以权谋私等,事件暴露后,企业陷入危机之中。
10、人才危机。人才频繁流失所造成的危机。尤其是企业核心员工离职,其岗位没有合适的人选,给企业带来的危机也是比较严重的危机现象。
11、媒介危机。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客观事物和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报道人员观察问题的立场角度有所不同,媒体的报道出现失误是常有的现象。一种是媒介对企业的报道不全面或失实。媒体不了解事实真相,报道不能客观地反映事实,引起的企业危机。二是曲解事实。由于新科技的引入,媒体还是按照原有的观念、态度分析和看待事件而引起企业的危机。三是报道失误。人为地诬陷,使媒体蒙蔽,引起企业的危机。
六、危机处理
1、有效的危机控制。危机发生后,危机管理机构快速调查事件原因,弄清事实真相,尽可能把真实的、完整的情况公布于众,各部门保证信息的一致性,避免公众的各种无端猜疑。配合有关调查小组的调查,并做好应对有关部门和媒体的解释工作以及事故善后处理工作。速度是危机控制阶段的关键,决策要快速,行动要果断,力度要到位。
2、迅速拿出解决方案。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启动危机处理计划。每次危机各不相同,应该针对具体问题,随时修正和充实危机处理对策。主动、真诚、快速反应、公众利益至上是企业面对危机最好的策略。企业应该掌握宣传报道的主动权,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告知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况,企业解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发布的信息应该具体、准确,随时接受媒体和有关公众的访问,以公众利益至上的原则解决问题。还可以利用权威性的机构对解决危机的作用,处理危机时,最好邀请权威人士辅助调查,以赢取公众的信任,这往往对企业危机的处理能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七、危机善后
1、危机的善后工作主要是消除危机处理后遗留问题和影响。危机发生后,企业形象受到了影响,公众对企业会非常敏感,要靠一系列危机善后管理工作来挽回影响。
2、进行危机总结、评估。对危机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评价,包括对预警系统的组织和工作程序、危机处理计划、危机决策等各方面的评价,要详尽地列出危机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3、对问题进行整顿。多数危机的爆发与企业管理不善有关,通过总结评估提出改正措施,责成有关部门逐项落实,完善危机管理内容。
4、寻找商机。危机给企业制造了另外一种环境,企业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危机探索经营的新路子,进行重大改革。这样,危机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商机。
八、附则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危机管理的原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