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五文言文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重点词语归纳

上学的时候,大家都背过文言文,肯定对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是不是有很多人没有真正理解文言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必修五文言文课文重点词语归纳,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陈情表

1、终鲜兄弟

2、刘夙婴疾病/夙遭闵凶

3、逮奉圣朝

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寻蒙国恩

6、除臣冼马

7、臣具以表闻/不为具食淮阴侯列传/李斯,相也,具于五刑

8、日薄西山

9、更相为命

10、庶刘侥幸,保存余年

二、项脊轩志

1、迨诸父异爨

2、殆有神护者

3、令人长号不自禁

三、报任安书

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2、若望仆不相师

3、特以为智穷罪极

4、用之所趋异也

5、曷足贵乎

6、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士大夫者

7、勇者不必死节

8、恨私心有所不尽

9、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10、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功高盖主

11、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12、大底发愤之所为作也

13、思垂空文以自见

14、欲以究天人之际

15、草创未就

16、今遭此祸,惜其不成

四、渔父

1、自令放为

2、遂去,不复与言

五、逍遥游

1、则风斯在下矣

2、而后乃今培风

3、控于地而已矣

4、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5、乃今以久特闻

6、众人匹之,不宜悲乎

7、绝云气

8、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9、彼且恶乎待哉

六、兰亭集序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茂林修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列坐其次

4、向之所欣

5、未尝不临文嗟悼

6、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7、一死生为虚诞

史记选读:

一、太史公自序

1、使复典之

2、司马氏去周适晋/子迁适使反

3、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

4、诸侯之相王

5、南略邛、笮、昆明

6、不得与从事

7、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

8、道之不行

9、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

10、被之空言而不敢辞

11、萧何次律令

12、俟后世圣人君子

二、夏本纪

1、下民其忧

2、舜举鲧子禹

3、等之未有贤于鲧者

4、维是勉之

5、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

6、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7、薄衣食,致孝于鬼神/致慎财富

8、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

9、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

10、声教讫于四海

三、鲁周公世家

1、旦为子,笃仁

2、周公把大钺

3、天下未集

4、未可以戚我先王

5、勤劳阻疾

6、发书视之

7、武王有瘳

8、我乃屏璧与圭

9、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10、乃为诗贻王

11、人或谮周公

12、干神命者乃旦也

13、作其即位

14、惟予幼人弗及知

15、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16、臣妾逋逃/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陈情表

四、高祖本纪

1、沛公常有大度

2、常从王媪、武负贳酒

3、酒雠数倍

4、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5、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6、素易诸吏

7、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8、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9、公始常欲奇此女

10、不宜踞见长者

11、延上坐

1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13、乃以秦王属吏

14、偶语者弃市

15、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16、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17、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18、沛公然其计

19、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20、怀王何以得主约

21、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22、负约,更立沛公为汉王

23、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

24、天下已定,人皆自宁

25、汉王复入壁

26、诸侯及将相想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27、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28、臣等以死守之

29、陛下慢而侮人

30、不能治产业

31、游子悲故乡

32、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

33、唯陛下哀怜之

五、李将军列传

1、广家世世受射

2、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3、如令子当高帝时

4、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胡皆引兵而去

7、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8、使大军伏马邑旁谷

9、得李广必生致之

10、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11、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12、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

13、广与故颖阴侯孙屏野居蓝田南山中射猎

14、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15、韩将军徙右北平

16、广居右北平

17、广亦竟射杀之

18、终不言家产事

19、士卒不尽饮

20、若射,见敌急,非在数步之内,度不中不发

21、用此,其将兵数困辱

22、乃自以精兵而走之

23、急诣命,如书

24、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25、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

26、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六、孔子世家

1、孔子贫且贱

2、斥乎齐,逐乎宋、卫

3、鲁君与之一乘车

4、窃仁人之号

5、聪明深察而近与死者,好议人者也

6、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7、孔子与齐太师语乐

8、孔子学鼓琴师襄子

9、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0、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11、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12、从者病,莫能兴

13、小人穷斯滥矣

14、吾道非邪

15、君子能修其道

16、是有国者之丑也

17、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18、楚昭王兴师迎孔子

19、周室微而礼乐废

20、不容何病

21、夏礼吾能言之

22、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23、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

24、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

25、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七、管仲列传

1、管仲少时常与鲍叔牙游

2、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3、鲍叔遂进管仲

4、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5、知我不遭时也

6、与俗同好恶

7、故论卑而易行

8、贵轻重,慎权衡

9、管仲因而信之

10、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八、屈原列传

1、屈平为楚怀王左徒

2、王甚任之

3、上官大夫与之同列

4、争宠而心害其能

5、屈平属草稿未定

6、屈平不与

7、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8、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9、离骚者,犹离忧也

10、馋人间之

11、盖自怨生也

12、以刺世事

13、明道德之广崇

14、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15、不获世之滋垢

16、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17、奈何绝秦欢

18、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

19、冀幸君之一悟

20、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21、然亡国破家相随属

22、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

23、子兰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24、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25、余读离骚……哀郢,悲其志

九、项羽本纪

1、剑一人敌,不足学

2、项梁常有栎阳逮

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4、力能扛鼎

5、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6、时不利兮骓不逝

7、直夜溃围南出

8、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9、所当者破

10、未尝败北

11、斩将,刈旗

12、期山东为三处

13、籍独不愧于心乎

14、吾知公长者

15、项王亦被十余创

16、五人共会其体

17、何兴之暴也

18、陈涉首难

19、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20、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

十、淮阴侯列传

1、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2、师不宿饱

3、愿足下假臣骑兵三万人

4、坚营勿战

5、能千里袭我

6、后有大者,何以加之

7、信建大将之旗鼓

8、诸将效首虏

9、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10、今予以生地,皆走

11、信尝过樊将军哙

12、弟举兵吾以此助公

13、吕后欲召恐其*不就

14、虽疾,强入贺

15、臣固教之

16、韩信不矜其能,则庶几哉

17、不务出此

十一、刺客列传

1、徙卫元君之支数于野王

2、盖聂怒而目之

3、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

4、归而求为报秦者

5、稍蚕食诸侯

6、秦擅巴、汉之饶/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

7、民众而士厉

8、欲披其逆鳞哉

9、请入*之

10、太子丹受而舍之

11、委肉当饿虎之蹊也

12、祸必不振矣

13、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

14、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15、却行为导

16、跪而蔽席

17、田光乃造太子

18、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19、田光偻行见荆卿

20、举兵南伐楚,北临赵

21、赵不能支秦

22、窥以重利

23、秦意不厌

24、微太子言,臣愿谒之

25、行而毋信,则秦未可亲也

26、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27、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8、右手揕其匈

29、使工以药淬之

30、乃装为遣荆卿

31、人不敢忤视

32、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

33、太子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

34、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3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36、唯大王命之

37、愿大王稍假借之

38、秦王发*

39、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40、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41、夏无且以药囊提荆轲也

42、荆轲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

43、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

44、今王诚杀丹献之秦王

45、秦王必解

46、举座客皆惊,下与抗礼

47、秦皇帝惜其善击筑,重赦之,乃矐其目

48、高渐离举筑朴秦皇帝

49、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

扩展资料:

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动词

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通假。

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语文必修五文言文

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琵琶行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琵琶行,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需要背诵吗,必修三琵琶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

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必修三登高杜甫讲解,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必修几学杜甫的登高,登高杜甫必修三。杜甫登高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

学习

高中必修二政治必背知识点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重点归纳,内容包括高中必修二政治必背知识点,高中政治大题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一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重点归纳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会学习新的知识版块,因此相对增加

学习

饿的搞笑句子

阅读(100)

本文为您介绍勤不富也饱懒不死也饿的句子,内容包括饿的搞笑句子,保证让你发笑的100句搞笑语录,饿了搞笑句子发朋友圈。说明自己饿的搞笑句子(精选125句)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借助句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那什

学习

小鸟在唱着歌仿写拟人句

阅读(180)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小鸟的拟人句仿写,内容包括小鸟在唱着歌仿写拟人句,描写小鸟的拟人句,小鸟开始唱歌了仿写拟人句。描写小鸟的拟人句仿写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下面是为你带来的描写小鸟的拟人句仿写,

学习

描写人物表情的段落字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人物表情的段落,内容包括描写人物表情的段落字,描写人物表情的段落不少于50字,描写人物笑表情的段落300字。描写人物表情的段落表情是情绪的主观体验的外部表现模式。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描写人物表情的段落,希望大家喜欢

学习

秋天并不萧瑟只要你心里充满阳光

阅读(133)

本文为您介绍不能再回到从前那个萧瑟的秋天,内容包括秋天并不萧瑟只要你心里充满阳光,夏天的炎热冬天的寒冷秋天的萧瑟,描写秋天萧瑟的景象150字。关于描写秋天萧瑟的优秀作文(精选50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

学习

二年级下册语文13课画杨桃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画杨桃课文解析,内容包括二年级下册语文13课画杨桃,语文课本画杨桃表达的意思,二年级语文画杨桃课文。语文课文《画杨桃》重点句子解析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

学习

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完整版百度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林黛玉进贾府教案设计,内容包括林黛玉进贾府教案完整版百度,林黛玉进贾府一等奖教案,林黛玉进贾府试讲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教案(精选9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学习

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汇总,内容包括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描写山川的诗句,描写山川之美的诗句。描写山川景物的诗句汇总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说到诗句,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诗句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你

学习

山川河流诗词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山川秀诗词锦集,内容包括山川河流诗词,山川秀色诗句,赞美山川诗词。山川秀诗词锦集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古诗

学习

祖国山川颂朗诵完整版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祖国山川颂阅读训练与答案,内容包括祖国山川颂朗诵完整版,祖国山川颂最简单的一句话,祖国山川颂的阅读感想30字。祖国山川颂阅读训练与答案祖国山川颂是对祖国的歌颂也是对大自然风景的赞美!我国山河大地,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

学习

心碎绝望的伤感句子朋友圈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伤心绝望的爱情句子,内容包括心碎绝望的伤感句子朋友圈,绝望伤感的爱情的句子,心碎绝望的伤感句子爱情。伤感绝望爱情句子伤感绝望爱情句子1.直到走错了路,才发现有多么怀念过去。2.走在黑暗的背后,多希望自己的感受有人能懂

学习

孤独绝望的句子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失望孤独伤感的句子,内容包括孤独绝望的句子,孤独凄凉伤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看了都想流眼泪100句。孤独绝望的伤感句子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大有不

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琵琶行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原文,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修3文言文琵琶行,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需要背诵吗,必修三琵琶行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

学习

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必修三登高杜甫讲解,内容包括高中语文必修三杜甫登高,必修几学杜甫的登高,登高杜甫必修三。杜甫登高教案高中语文必修3(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

学习

高中必修二政治必背知识点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重点归纳,内容包括高中必修二政治必背知识点,高中政治大题知识点归纳大全,高一政治必修二经济与社会。高中必修二政治知识重点归纳高中政治更具有学科化的特点,每一年级都会学习新的知识版块,因此相对增加

学习

小学四年级语文近义词反义词总汇

阅读(153)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语文常用近义词与反义词,内容包括小学四年级语文近义词反义词总汇,小学语文必考近义词反义词汇总,1-6年级必考近义词和反义词。小学语文经常考的近义词与反义词词语是词和短语的合称,包括词(含单词、合成词)和词组(又称短

学习

中考语文怎么复习效率最高

阅读(92)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语文怎么复习,内容包括中考语文怎么复习效率最高,中考语文怎么复习才好,中考语文怎么复习提分。中考语文怎么复习随着中考的来临,我们要怎么做好复习准备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怎么复习,希望大家喜欢。中考语文怎

学习

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答案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内容包括中考语文备考策略答案,中考语文备考策略和技巧,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作文。中考语文备考策略“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基础知识打扎实了,学生解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下面整理了中考语文备考策

学习

语文中考对联的答题技巧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语文对联与题目,内容包括语文中考对联的答题技巧,中考语文对联,中考语文对联专项真题。中考语文对联与题目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以下是收集的语文对联与题目,欢迎

学习

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归纳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内容包括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归纳,中考语文复习重点知识,中考语文复习重点总结。中考语文复习重点导语:中考语文复习重点。欢迎参考借鉴!中考命题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教学情况、义务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