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我们为什么会哭
许多人都说想哭却憋着对身体有害,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以下是整理的心理健康:我们为什么会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麦克·特林布尔(Michael Trimble)是一位行为神经学家,此外,他还是全世界研究人类哭泣行为的顶级专家之一。他在接受BBC一档广播节目对他的采访时,记者问了他一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从来不哭?
提问者接着解释,她的一名同事坚称自己从来不哭。她甚至带着同事去看了电影《悲惨世界》,这是会让任何人都不禁泪流的电影,但他的同事无动于衷。特林布尔被问住了,因为他和少数其他研究人类哭泣行为的科学家将重点放在那些会哭的人身上,而不是不哭的人。在节目开始前,他建好了一个邮箱,在节目中,他请那些不曾哭过的听众联系他。几个小时后,特林布尔接到了上百封邮件。
“对于那些不哭的人,我们一无所知,”
特林布尔表示。事实上,还有许多科学家不知道——或者不能同意——人类哭泣的原因。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曾宣称,因情绪而流的泪是“毫无意义”的。近150年之后,情绪性的流泪依然是人体最神秘的难题之一。尽管其他动物在承受痛苦或被激怒时会出于本能地流泪,但人是唯一因为自身感情而流泪的动物。对婴儿来说,很明显,眼泪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它用来吸引成年人的关注和关心。但对于成年人自己呢?事情就没那么清楚了。当然,是强烈的感情让我们流泪,可背后的原因呢?
如此重要的人体体验,与之有关的确凿证据却少得可怜。从科学的立场,数个世纪以来,人们怀疑哭泣除了生理上的作用——湿润眼球——便再没别的好处了。除此之外,研究者们大多关注的是情绪,而不是眼泪这一生理过程的副产品:“科学家对肚子里飞舞的蝴蝶没兴趣,他们关注的是爱情本身。”荷兰提尔堡大学教授,研究哭泣行为的专家阿德·温格霍特(Ad Vingerhoets)在他的著作《为什么人类会哭泣?》(Why Only Humans Weep,2013)中写道。
但是,正如温格霍特和其他科学家所认为的,哭泣远不止是悲伤的一种症状。哭泣由一系列情感所引发——从情感共鸣,惊吓,愤怒,到悲恸——人们因为爱情感到体内仿佛蝴蝶在飞舞,这感受是别人无法观测到的,但是眼泪却是人人可见的一种信号。这一观点是最新哭泣研究的核心。
不是只有达尔文一个人对人类哭泣抱有强烈的想法。
回顾历史,从公元前1500年,人们就开始琢磨眼泪到底从何而来,人又是怎么让它们流出来的。最早的几个世纪中,人们相信眼泪来自心里;温格霍特说,《圣经》旧约里形容眼泪是当心的材质受损时变成水的副产品。之后,在希波克拉底的时代,人们认为是头脑引发了眼泪。17世纪一项流行的理论认为,感情,尤其是爱情,会加热心脏,于是产生了用以降温的水蒸气。心脏的蒸汽上升到大脑,并在眼睛附近凝结,最后作为眼泪溢出眼眶。
最终,在1662年,丹麦解剖学家尼尔斯·斯滕森(其名字的丹麦语形式为Niels Steensen或Niels Stensen)发现泪腺才是产生眼泪的器官。这时的科学家也开始探究这种从眼中流出的液体,在进化的角度究竟对人有何益处。根据斯滕森的理论:流泪不过是保持眼球湿润的一种方式而已。
很少有科学家致力研究人类哭泣的原因,而那些投身于此的研究者却又并不认同斯滕森的观点。
在温格霍特的书中,他列举了8种互相竞争的理论。有些当然是极荒谬的,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由水生猿类进化而来,眼泪帮助我们在盐水中生存。其他观点坚持认为,如由生物化学家威廉姆·弗雷(William Frey)在1985年提出并被广为接受的想法(没有有力证据支持),人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血液中产生的毒素会被眼泪带出体外。
有些新的,看似更合理的理论找到了更多的证据支持。其中之一便是,眼泪的`社会性,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联。大多数别的动物,一出生便功能俱全,而人类降生的时候是如此脆弱,身体没有应付外界事物的任何能力。尽管我们后来在身体和情感上都变得成熟起来,但成年人也并非遇不到无助绝望的境况。“哭泣对你自己和别人而言是一种信号,说明有些东西暂时超出了你处理的能力,”情感研究专家,南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乔纳森·罗滕博格(Jonathan Rottenberg)指出,“一个很自然的结果就是我们会流泪。”
科学家们还找到了一些证据证明,情绪性的眼泪和切洋葱时流的眼泪在化学构成上是不同的,这也许能说明为什么情绪性的眼泪对其他人是一种强烈的信号。除了在任何眼泪中都存在的酶,脂类,代谢物和电解质,情绪性的眼泪则含有更多的蛋白。有一种说法是,更高的蛋白含量让眼泪的粘度变大,所以眼泪能紧紧依附在皮肤上,从脸上滑落的时候会更慢,也更容易让别人看到。
眼泪还告诉我们自身有多么脆弱,而脆弱是建立人类之间联系的重要构件。“看到别人情绪激动,或自己情绪激动时,大脑中被激活的部位是一样的。”特林布尔说。“从进化角度来看,一定有某个时期,眼泪是遇到共鸣和产生同情时的自发产物。事实上,有因情绪而哭的能力,并对此做出回应,是人类很重要的天性。”
另一项不那么动人的理论关注流泪在操纵别人方面的作用。“我们很早就发现眼泪对其他人有很强的影响力,” 罗滕博格说。“它能有效地中和愤怒。”他认为眼泪在伴侣间吵架时也是很必要的,特别是当其中有人觉得愧疚,希望寻求对方的原谅时。“成年人认为自己早就过了这个阶段,但我认为眼泪的这一功能还在起作用。”他说。
《科学》杂志上刊登的一项小研究得到了广泛引用,同时也被媒体大肆宣传,研究中提到女性眼泪中含有能抑制男性性冲动的物质。“我不会对这些有失偏颇的宣传假装惊讶,”论文作者之一,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的神经生物学教授诺姆·索贝尔(Noam Sobel)告诉我们。眼泪能控制性冲动,但他认为这背后的原因是眼泪能减少侵略性。这一点是之前研究未曾关注的。男性的眼泪也有同样的作用。索贝尔和他的团队正在苦心钻研,试*在眼泪包含的160多种分子中确定起作用的成分。
研究者正在考虑这些结论对于不哭的人群意味着什么。如果眼泪对建立人与人的联系那么重要的话,那些不哭的人就失去社交联系了吗?这是根据德国卡塞尔大学的教授,临床心理学家科德·贝内克(Cord Benecke)的研究初期的发现。他通过和120人展开的私密的、治疗式的采访,来研究不哭的人和其他人有何不同。他发现,不哭的人容易产生回避性的倾向,在一段感情中也并不热络。比起会哭的人,他们还会体验到更多负面的,有侵略意味的情绪,比如暴怒和厌恶。
不哭的人是否真的和别人不同,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现在有些研究已经开展:2013年,那些听到特林布尔在清晨的广播节目,并且发电子邮件给特林布尔的人们,成为了这些问题的研究对象。
事实上,没有证据表明哭泣对身体有任何正面影响。但哭泣能在感情上和身体上排毒的传言依然流行。“他们认为哭泣就像身体的一项运动,” 罗滕博格说。一项研究在分析了近140年来在各种媒介上的关于哭泣的文章,发现其中94%都说到哭泣对身心是有好处的,而忍住泪水是有害的。“这是一个童话,” 罗滕博格说。“并没有任何真正的证据支持这一点。”
其他夸大的传言还有诸如说哭泣往往是一种解脱。“我们觉得哭过之后的感觉更好,”瓦瑟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兰迪·科尼利厄斯(Randy Cornelius),“可是研究表明我们哭过之后并没有觉得更好。”研究者们在实验室给人们放映了一部悲伤的电影,他们随之检测他们的情绪,那些哭了的人心情比起没哭的要更糟糕。
但有证据支持了这种观点:适当的哭泣能让情绪得到宣泄。哭泣的一项最重要的正面特点就是感情有足够的时间得到沉浸。当温格霍特和他的团队给人们播放了一部催泪电影,然后在90分钟后,检测他们的情绪,那些哭过的人心情比看电影前要更好。他解释说,一旦哭泣起到了正面的作用,对于从重大的打击中恢复是有好处的。
现代的哭泣行为研究依然处在初期,但最近的证据表明眼泪的神秘远超科学家的想象,这将让温格霍特和少数顶尖专家孜孜不倦地研究下去。“眼泪与人类的本性有着特别大的关联,”温格霍特说,“我们哭泣是因为我们需要其他人。所以说,达尔文,”他笑着说道,“他完全错了。”
宝宝为什么会哭
“撒娇”时哭声的特征
“抱抱我吧!”“好无聊啊!”当宝宝想向父母撒娇时,发出的哭声比较高(与“困倦”、“难过”时的哭声相比)。也许因为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所以这种情况下的哭泣大多不会流出眼泪来。
“生气”时哭声的特征
当“没有找到好玩的玩具”、“尿布湿了,很难受”的时候,宝宝就会“生气”甚至“发怒”,此时发出的哭声与“撒娇”时的哭声相比,声音更高,而且尖锐、刺耳。通俗地形容,就像被火烫到似的。另外,也许是过于亢奋的原因,有时也会产生反作用,所以时而也会夹杂一些低音。
“饥饿”时哭声的特征
当宝宝肚子饿了,想吃奶的时候,发出的哭声大多混有“m”音。此时宝宝的哭声中,大多伴有类“manma”、“ma—ma”的呼唤声。有趣的是,不管说什么语言的国家,婴儿时期饥饿的时候,大多都会发出混有“m”音的哭声。
“困倦”、“难过”时哭声的特征
宝宝“困倦”、“想睡觉”时的哭声,比“撒娇”时的哭声稍微低沉一点。当因为“妈妈不见了”、“妈妈都不抱我”而感到“难过”时,宝宝的哭声还要更加低沉一些。
宝宝为什么见生人会哭
遗传的气质
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或许是遗传的,而且非常稳定。
有研究发现,孩子3岁时的气质能够预测出18-21岁时的人格。所以,中国古人讲,“3岁看大,7岁看老”,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有的宝宝天生就对陌生的事物和人感到害怕,比如,在一项以500名婴儿作为被试的跟踪研究发现,当给4个月大的婴儿一些没接触过的新刺激时,有20%的婴儿会哭泣,不断挥舞四肢,且有时将背弯成拱形,这可能源于遗传。
父母的影响
虽然气质具有稳定性,但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行为。
比如,马来西亚的父母不经常让小孩子去适应陌生环境,相比于美国儿童,这些婴儿的适应性较差,不太愿意接触新事物,通常比较谨慎。
有些婴儿都是在母亲或老人的照料下长大,平时很少接触陌生人,而且对主要照料者比较依恋,一旦接触生人,就会感到焦虑不安。
还有的婴儿可能受到母亲冷面模式的影响,有的母亲不爱笑,也不爱逗宝宝玩,经常面无表情,且对婴儿的反应比较迟缓,结果婴儿容易出现负面情绪,面对陌生人会因不安而哭闹。
痛苦的经历
有的宝宝由于在与生人接触时,有过不愉快或惊恐的经历,就可能让他们习得“社交恐惧”,从而害怕与生人接触。
比如,有的大人爱用古怪或吓人的表情胡乱逗小孩子,或者有的可能说话声音很大或者说话粗鲁,结果吓到宝宝,而父母又无可奈何,最终导致宝宝“社交恐惧”。
这是一种经典条件作用的结果,例如,曾有一位父亲常常用闪光灯为宝宝拍照,结果有一天,当父亲把照相机放到宝宝眼前,他就眨了眼。
不过,无论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当父母意识到这一问题时,都不应该埋怨或斥责宝宝,因为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正如500名婴儿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那样,如果父母对害怕和害羞孩子的行为不予理睬,那么他们到3岁时还可能这样;但如果父母鼓励孩子勇敢地尝试新环境,那么他们的气质会发生变化,会有更好地适应能力。
所以,当宝宝见生人容易哭闹时,父母不应着急,而应该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多接触陌生环境和陌生人,让他们逐渐适应,这是需要时间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成年人特别容易哭是心理疾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