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之际的解释是什么
新春之际的解释是什么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下面带你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新春之际的解释是什么
新春之际的意思是:新春来临的时候。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年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热闹喜庆的气氛洋溢;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古代民间,人们从年末廿三或廿四的祭灶便开始“忙年”了,新年到正月十九日才结束。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节日交流问候传递着亲朋乡里之间的亲情伦理,它是人们增深感情的重要节日,是个欢乐祥和、亲朋好友欢聚的传统佳节。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思想信仰、理想愿望、生活娱乐和文化心理,而且还是祈福攘灾、饮食和娱乐活动的狂欢式展示。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春之际的解释是什么
应该是“值此新春佳节”。值在这里的意思是,恰逢,正赶上。这句话的意思是正赶上这个新春佳节。“至此”强调以前到今天这一段时间;“值此”着重强调今天要发生的事。所以应该用“值此”。
扩展资料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迎新年,盼新春习俗
“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压轴节气,大寒的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这个时节,农民在地里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做准备,在家里则忙着过年的准备。
防寒:鸡汤糯米饭
岭南民谚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在传统节气中极冷的一天,广东民间形成吃糯米饭的习俗。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中医认为,糯米性温、味甘,入肺、脾经,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作用,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
如今在广东常见这样的情景:大寒来临前,家家户户煮上一锅香喷喷的糯米饭,拌入“腊味”、虾米、干鱿鱼、冬菇等,以迎接传统节气中最冷的一天。
在大寒时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传统的“一九一只鸡”的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此外,老南京还喜爱做羹食用。羹肴各地都有,做法也不一样,如北方的羹偏于粘稠厚重,南方的羹偏于清淡精致,而南京的羹则取南北风味之长,既不过于粘稠或清淡,又不过于咸鲜或甜淡。
大寒习俗中,南京冬日喜欢食羹还有一个原因是取材容易,可繁可简,可贵可贱,肉糜、豆腐、山药、木耳、山芋、榨菜等,都可以做成一盆热乎乎的羹,配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吃得浑身热乎乎的。
尾牙:买卖人设宴
过去的习俗,搬家、破土、安葬都要查方向、选日期,禁忌很多,怕碰到太岁。但是大寒后到立春前,是新旧太岁交承之时,这会儿搬家、破土、安葬,不论什么方向都无凶吉。因此,这些事儿都在大寒后办。
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在农村,每到大寒时节,人们便开始忙着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在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和节庆。如尾牙祭、祭灶和除夕等,有时甚至连中国最大的节庆春节也处于这一节气中。可以说,大寒节气中充满了喜悦与欢乐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习俗。所谓二月二为头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农历十二月十六正好是尾牙。尾牙同二月二一样有春饼(南方叫润饼)吃,这一天买卖人要设宴,白斩鸡为宴席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据说鸡头朝谁,就表示老板第二年要解雇谁。因此有些老板一般将鸡头朝向自己,以使员工们能放心地享用佳肴,回家后也能过个安稳年。
时至今日,尾牙祭已经慢慢退出了大寒习俗,但中国福建沿海、台湾等一些地方仍保留着尾牙祭的传统。
祭灶:糖粘灶王嘴
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自然就少不了祭灶的习俗。
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到每个家中监察人们平时善恶的神,每年岁末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奏报民情,让玉皇大帝定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爷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常用的灶神联往往写着“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和“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类的字句。
另外,大年三十的晚上,灶王还要与诸神来人间过年,那天还得有“接灶”“接神”的仪式。所以俗语有“廿三去,初一五更来”之说。在岁末卖年画的小摊上,也卖灶王爷的*像,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像中的灶神是一位眉清目秀的美少年,因此我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授受不亲。当然,有的地方对灶王爷与灶王奶奶合祭,便不存在这一说法了。
除夕:“踩岁”迎新春
腊月三十为除夕。元旦是一年之始,而除夕是一年之终。我国人民历来重视“有始有终”,所以除夕与第二天的元旦这两天,便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节庆。
中国各地在腊月三十这天的下午,都有祭祖的风俗。称为“辞年”。除夕祭祖是民间大祭,有宗祠的人家都要开祠,并且门联、门神、桃符均已焕然一新,还要点上大红色的蜡烛,然后全家人按长幼顺序拈香向祖宗祭拜。
旧时大寒时节,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除夕夜,人们将芝麻秸洒在行走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谐音吉祥意“踩岁”,同时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求得新年节好口彩。这也使得大寒驱凶迎祥的'节日意味更加浓厚。
除夕之夜,人们要鸣放烟花爆竹,焚香燃纸,敬迎谒灶神,叫做“除夕安神”。入夜,堂屋、住室、灶下,灯烛通明,全家欢聚,围炉熬年、守岁。
新中国成立后,安神烧香活动渐废,其它欢庆活动依然。近年来,于除夕夜晚又增加了看电视,参加娱乐活动等新内容。
除夕的晚餐又称年夜饭,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一顿饭。这顿饭主食为饺子,还有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菜肴。如“鱼”与“余”同音,一般只看不吃或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之意;韭菜取其“长久”之意;鱼丸与肉丸取其“团圆”之意等,这些都是不能少的菜肴。
吃过年夜饭便开始守岁,一到子时,便开始燃放烟花爆竹,庆贺新年。过年的压岁钱一般是用红纸包好,有的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也有的压在岁烛下,也有大人偷偷压在小孩枕下,其意义均相同,是为勉励晚辈来年更聪明而有更大的收获。
腊月三十——除夕守岁迎新春
腊月的最后一天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年除日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点为两年的分水岭,俗语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在腊月三十日这一天,活动很多,人们送旧迎新的主要活动都集中在这一天进行。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响(放鞭炮),二是红(贴春联),三是火(点灯守岁)。除了吃年夜饭,最重要的是“守岁”至次日凌晨。“守岁”从最初的为怪兽所扰不敢入眠,延伸到后来的所谓老者以身作则教育晚辈珍惜光阴,而年轻人祝长辈增年益寿等等。
熬年的传说——有关爆竹与拜年
大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
民间流传: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使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365天便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便返回山林中。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人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黑后,“年”从深山老林里窜出来,摸进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年”毫无收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很快,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孩童,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声响吓得掉头逃窜。于是人们知道了“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有一年,他待“年”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鸣放鞭炮是除日一项重要活动。爆竹是古人用来驱逐*鬼的武器。各地风俗不同,鸣放鞭炮的时间也不一,但大都在除夕零点鸣放鞭炮,烟火此起彼伏,炮声响成一片。清代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一书中,对当时除夕爆竹作了如下记载:“除夕之次,子夜相交,门外宝炬争辉,玉珂竞响.而爆竹如击浪轰雷,遍乎朝野,彻夜不停。”《红楼梦》中也有描绘:“院子内安下屏架,将烟火设吊齐备,这烟火俱系各处进贡之物,虽不甚大.却极精致.各色故事俱全,夹着各色的花炮。说话之间.外面一色色的放了又放。又有许多‘满天星’、‘九龙入云’、‘平地一声雷’、‘飞天十响’之类的零星小炮仗。”从这也可以看到旧时新春燃放烟花的盛况。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
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
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各地还有不少以物象征吉利的种种习俗,如《西湖游览志》记述:杭州一带置“热栗炭于中堂,谓之旺相;贴青龙于左壁,谓之行春;插芝麻梗于檐头,谓之节节高;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橘承之,谓之万事大吉。”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 “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各街巷通衢里,大户人家悬灯结彩。街头巷尾,乡里材社,到处百艺杂陈,各献高技,热闹非凡乡间多延请戏班剧团演戏,还开展听道情、扭秧歌、唱花鼓及各式品种的娱乐嬉戏,也有舞狮子,耍龙灯等种种文休活动。人们欢天喜地,共庆新春。
红红火火贴春联
在过去,大年三十的主要活动是挂家堂字画,贴春联、年画、窗花,祭天,请神,祭祀等。家堂(卷轴*画)、字画要贴在堂屋正中。
春联的内容十分丰富,一般大门上贴的是“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之类显示门第家风的春联,进门迎壁墙上要贴“抬头见喜”、“万象更新”之类的年关吉利的单联,正房门上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之类祈求福寿安康的对联,中堂两边要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之类的祝福祝寿的对联。店铺要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之类寓意招财进宝的对联,天地堂两边贴“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炉香”,宅神堂两边要贴“年年多吉庆,月月保平安,”粮囤上贴“五谷丰登”、“粮食满仓”,猪羊圈贴“六畜兴旺”,牲口槽贴“骡马满槽”,大车上贴“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还要贴“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贴,意为“福到了”)。
年画内容十分丰富,有各种故事如《唐僧取经》等,有历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汉相争》等,有戏曲故事如《回荆州》、《白蛇传》等,还有山水画等。年画的形式有中堂、单开、四条屏等。在诸多的年画中以鸡画、鱼画、娃娃画较为普遍,因为鸡表示吉祥,鱼意味着钱粮有余,娃娃则象征人丁兴旺。在北方农村还有家家贴窗花的习俗,窗花一般都是红颜色,其内容因时而异。
大年三十祭祖仪式最为隆重,下午开始把家谱挂上,备好香炉、灯笼、长钱、纸表、鞭炮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进入子时(夜十二点后)即可接神,由家中最老辈主持,按《宪书》上说明的元旦之日的喜神、财神、福神,以及阳贵、阴贵诸神的方位,主持人举香率众到院里向各方位依次叩首,表示接神,完成接神一套礼节程序后,全家进行团拜,首先给老祖宗磕头拜年,然后长辈们坐在堂上(或炕上)接受小子辈们的拜年,行头叩首礼,说些祝愿的吉祥话,长辈们照例要给未成龄的小辈们一些“压岁钱”。在山东晚辈给长辈叩头,长辈给晚辈的钱则称“年份子”,有的人家分糖块,叫做“甜头”。
大年三十,民间家家做供品。有鸡(吉祥)、鱼(年年有余)、盛虫(蟠龙,一般在腊月二十八日蒸好,除夕半夜供上,过了正月十五撤下,至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吃掉)、团圆饼(用面做成太阳的形状,分层蒸熟,染色,祭日供上,初一中午全家分食,所以叫团圆饼)、猪蹄、小米枣饭、水果、蜡烛、香纸等。泰安团圆饼供品的造型非常美观,用萝卜、豆腐和豆腐渣做原料,雕塑猪、羊、西瓜,加以彩绘。
年夜饭——团圆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团年饭”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山东的年夜饭也有讲究,除夕半夜吃饺子吃面鱼(鱼形馒头)。此时,人们没有食欲,但是非吃不可,一般都吃一块“鱼头”或“鱼尾”,寓意是“头尾都有余”。即墨的年夜饭要吃豆腐和鱼,叫做“福有余”,要吃芋头,叫做“黏合”(意思是团结和睦),要吃黍糕,叫做“年年登高”。此外,还要朝大门口泼饺子汤,据说门神不让无家可归的亡魂进门,只好让他在大门外喝口饺子汤。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守岁》诗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苏轼写曾下《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包水饺、吃水饺是除夕的重要内容。一般包三种饺子,一是荤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验岁的,包上硬币、红枣等,初一早晨吃。在山东,除夕饺子有很多讲究,除夕包饺子叫做“吃去年的陈粮,挣新年的钱财”,饺子包好后,要放上桃枝,叫做“驱邪避恶”。有的要包上豆腐,吃着有“斗福”之运,吉不可言;有的要包上四样素菜,叫做“四季发财”;有的要包上糖块,叫做“新的一年有甜头”;有的要包上花鱼,叫做“年年有余”;刚娶新媳妇的,要在饺子里包上红枣、栗子、花生米,意思是“早立子,生得花花,有儿有女”。最普遍的是在饺子里包上硬币,表示“新的一年有钱用”,硬币数目一般是四、六、八、十,四是“四季发财”,六是“六六大顺”,八是“四平八稳”,十是“大发财”。据说包饺子时,全家团圆,意味着来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欢欢乐乐。有些地区除夕煮饺子时,要燃一挂鞭,声音越响则认为越吉利。
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醅、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在这些酒中间,流传最久、最普遍的,还是屠苏酒。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
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普天下人都盼望着新年零点的到来。
旧时大年三十有很多忌讳。山东泰安、招远等地凡是做供品的饺子要用素馅,一般用豆腐、鸡蛋、菠菜和植物油调馅,饺子要小一些,形状象元宝。据说这样的饺子,神灵吃了头脑清醒。除夕请神灵之前,家庭成员和物品必须齐全,否则就是人不团圆、财不完整。神灵请来了以后,供桌两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占用,否则就是与祖先争座位;不得吵闹,更不得骂人,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泼在地上,否则就是混淆了浇奠与泼水;大祭神灵时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满三年者不能当神供奉,需要另写牌位单独供奉;香台前的元宝不能扫掉,送神后要用纸包起来,作为二月二围宅之用,据说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时可以带上一对纸做的小元宝到井台上焚烧,以求得井神保佑。
除夕后夜迎回灶神
在除夕天一黑,院中满布芝麻秸,人行其上,咯吱作声,名为“踩岁”,借“岁”、“祟”音同,表示一年晦气都已踩去,也是蛮有趣的。
在北京小康之家的旧家庭,平日龛内供的大佛是观音、关圣、财神,每日要烧散香,朔望烧高香,初二、十六祭财神也烧高香,并点酒三盅,有时还供一碟酒肴,无非豆腐干花生米之类,可谓不腆之仪了。有大佛的家庭,在除夕日要预备“全佛”一份,全佛是三界诸神众圣,用秫秸做成架子,粘贴全佛,立在佛桌前面,再前面另设桌一张,名为接桌,以备摆供。全佛前另设一小佛架供灶神和财神像,桌前香烛全份,钱粮却须三份,一份接神,一份初二祭财神,一份送全佛。在院中拜喜神、财神、贵神,于是礼成。接神为新旧年分野,所以接神后,便分一家大小,叩首贺新喜,由接神起在香炉中点“白速定香”一只,一人看守,以便接香,灯火香皆不可灭,否则不祥。
家庭供佛,除大佛灶王以外,另有张仙,相传天狗食月,有损本宅小孩,张仙用弹弓可以打去天狗,所以有小孩之家多供张仙,因之张仙龛上对联也是“打出天狗去,引进子孙来”字样。
山东的鲁西、长岛和蓬莱沿海农村,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贴红对联,改用绿色对联。日照沿海渔民除日午后到渔船贴对联,将“招财进宝”合为一字,贴于船头,五桅风船的桅杆上分别贴“大将军八面威风”、“二将军日行千里”、“三将军随后听令”、“四将军一路平安”、“五将军马到成功”。长岛县渔民除日早晨为渔船挂大吊子(长方形大旗)拉米旗,傍晚,到船上挂灯笼,设祭桌,敲锣打鼓,放鞭炮,焚香纸,祭海龙王。
胶东是上坟请祖先回家过年。德州的请祖仪式十分隆重,由本族中长者带领一二子孙,手执长钱,到村头跪下,一边烧纸一边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烧完纸便起身回家。到大门前,再烧纸表,鸣放鞭炮,面向大门叩头,并念道:“爷爷奶奶回家过年了,请门神让路”,然后才迈步进门,点燃明烛,彻夜不息。进了大门以后,要在门口横放一根木棍,叫做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在院内撒芝麻杆,或者谷草,叫做“踩岁”,据说有什么精灵或鬼怪进来会有响声。海阳县麻姑岛一带,年三十黄昏,合族男子备香纸、“马鞭”(以谷草为杆,糊剪纸)往祖坟焚香、烧纸,于每一坟头插一支“马鞭”,请老祖回家过年,名为“请年”。至家,于街门外设一横木,名为“拴马桩”,于街门外开始撒马草,直至祖谱前,将另一些“马鞭”供于祖谱前,待过年后正月初二晚饭后,持祖谱“马鞭”送至村外,将“马鞭”与香纸一起焚化,名为“送年”。长岛县渔民则于除夕黄昏持锣至祖坟,一路鸣锣,呼唤祖宗回家过年。即墨牛齐埠一带,在布置年节祭祖的同时,必在大街靠墙的地方用3块土坯搭一个小屋,俗称“孤魂棚”,棚内设一个牌位,上写“孤魂之位”,两边贴一副对联:“往日无主今有主,此处非家却是家”或“往日无主今有主,昔日无家今有家”,横批为“四方孤魂”。此后五更发纸,初一拜年,初二送神,都要祭孤魂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