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喇叭花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散文吧?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你所见过的散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经典散文:喇叭花,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到喇叭花,还需要先从许嵩的《清明雨上》说起。
到处传唱《清明雨上》的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歌。我并不是个流行歌曲的爱好者,碰到一首好听的歌,听听也就听听,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这首歌听完了,知道了名字,于是问题就来了。啥意思呢,字都认识,连在一起就不明白了。先是想这歌有上下两首,或者上下两集,但这也太不合常理了。后来就想,“雨上”应当是一个词,但汉语没有这种组合啊,雨前雨后都行,怎么就来了个“雨上”呢?于是就猜测这可能是个外来词。而和汉语的构词习惯最接近的应当就是日语或韩语。上网搜索的结果果然印证了自己的猜想,“雨上”就是日语的“雨后”的中文写法。查清了,也就想明白了。将“雨后”借助日语“雨上”也不是什么故弄玄虚,只是艺人求新求变的一种方法,也合乎文学作品创作的“陌生化”原理。
兴之所至,一并在网上看下去,又发现了一篇*文并茂的介绍优美的日语单词的文章。一个个奇异的词:玉响、侘寂、冬萌、风花、青岚、翠雨等等配上绝美的*片,令人惊讶令人感叹。后来还看到“知乎”上更详细的介绍很美的日语单词的文章,既感慨于日语中这些单词的优美,又懊恼于自己的知识太少,不懂日语。虽然也明白日语中的这些优美的单词就是来源于汉语,也知道这些优美的单词大多也借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但这种感觉一直挥之不去。再后来就看到了朝颜、昼颜、夕颜等等,知道了爱罗先珂,也知道了喇叭花在日语中叫做朝颜。
喇叭花在我们这里其实要算作是外来物种。我们这里叫做喇叭花的,其实是扯拉秧的花。扯拉秧是俗名,学名应当是田旋花。但是田旋花多是白色,有些粉色,所以五颜六色的喇叭花传到我们这里时,很快就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篱笆上、院子里、果园中到处都有,夏日的清晨,和着朝露伴着日光,盛开出五颜六色的小喇叭样的花,在清风中颤颤地摇,吸引着蜜蜂,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爱恋,尤其是孩子们的喜爱。
喇叭花,又叫牵牛花。但为什么叫做牵牛花呢?却是谁也不明白。许多的民间故事演绎着,也多是从它的药用功能来说。也有的与后羿射日混在了一起,有的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混在一起,还有的.用来歌颂那些农耕时代舍己为人的英雄,但总的说来,用于解释牵牛这个名字仍然是十分勉强的。最后只能用南朝梁代的“山中宰相”陶弘景的话当作结论,“此药始出田野人牵牛谢药,故以名之。”倒是在中药中牵牛花的种子被叫做黑丑或白丑,因其颜色或黑或白而得名。何以叫做黑白丑呢?并非因为其丑陋,李时珍曰∶“近人隐其名为黑丑,白者为白丑,盖以丑属牛也。”明确指出还是来源于牵牛这个名字。
喇叭花的艳丽娇嫩赢得了许多文人的青睐,他们不但将其记录于花谱、花志、名著,而且以牵牛花为题材,创作出了许多诗词,宋代危稹的《牵牛花》“青青柔蔓绕修篁,刷翠成花著处芳。应是折从河鼓手,天孙斜插鬓云香。”描写细腻,想象奇特。宋代徐橘隐《牵牛花》“红蓼黄花取次秋,篱芭处处碧牵牛。风烟入眼俱成趣,只恨田家岁薄收。”以花的艳丽反衬农家的悲惨。至于那个以“暗香浮影”“梅妻鹤子”闻名后世的林逋也以《牵牛花》为题写作,“圆似流泉碧剪纱,墙头藤蔓自交加。天孙摘下相思泪,长向深秋结此花。”养花赏花之人概括“秋赏菊,冬扶梅,春种海棠,夏养牵牛。”无数的人培育欣赏歌咏的结果是牵牛花俨然已成为名花。俨然是将这种平凡的草花与那个中国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几乎有“国花”之誉的梅花相提并论了。
当然,喇叭花除了装点山川庭院和人们的生活之外,还是一味良药。黑白丑是一味很好的泻下药,药用价值较高,主治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明代名医李时珍对牵牛子颇有研究并善用之,《本草纲目》记载了他用牵牛子治病的病例,并且有药理分析“牵牛子能走气分,通三焦,气顺则痰逐饮消,上下通快矣。”
薄如蝉翼,朝开夜合,攀援努力,不断向上,迎接朝阳,送别晚霞,喇叭花的良好的道德形象也是赢得人们赞美歌颂的原因。他在农人的口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勤娘子”。不过,我还记得郁达夫在《古都的秋》中给喇叭花的另一个名字——朝荣,这不和日语中的朝颜相合吗?除了印证日语有汉语之根这一点外,还令人感慨于汉语的优美的逐渐流失。不能不说,朝颜、朝荣和喇叭花、牵牛花相较,后者却是缺少了那么一点雅致蕴藉。你可以说,这是文人的酸腐矫情。但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日本文质彬彬的礼仪,韩剧崇尚传统的家庭观念时,我们能不从喇叭花的名字的变迁中感受到一点什么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散文儿时的记忆喇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