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拜月的习俗
作为古代中秋节的习俗,拜月活动到民国期间依旧风行,因近现代中国高速发展, 在外来文化侵蚀下,传统文化正逐步流失,这一传统盛会现在已经难得一见。拜月的起源是什么?我们拜的到底是什么?拜月的仪式究竟是怎样的?此篇文章将带你全方位了解拜月的风俗常识!
中秋拜月的习俗1
拜月的起源
相传古代齐国有一丑女名为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从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
故事传开以后,民众惊愕,“拜月竟然还有这功效?!”遂纷纷效仿,民间拜月礼由此而来。
拜的是什么
其实,古人拜的最热门的三位月神,一位是帝俊的妻子常羲,一位是后羿的妻子嫦娥,还有一位是国民老男神月老。
常羲是上古大帝“帝俊”的妻子,又称“月母”之所以这位女神能成为“月母”,因为她一口气为帝俊生了12个孩子 —— 也就是12个月。故人们拜常羲求子。
嫦娥盘君就不用多说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少女拜月,是祈福“巴拉巴拉变身!让我貌似嫦娥,面如皓月”。同时,素有后羿拜月祈求与妻子团圆的传说,故人们也通过拜月表达渴望团圆、康乐和幸福。
拜完两位女神,发现没有婚姻,变漂亮了和求子也没用啊!于是参拜月老,请求脱离单身汪,求个美好姻缘。
没想到“拜月”还有这么多功效吧?赶紧来学习拜月的仪式步骤吧!
中秋拜月的习俗2
中秋拜月的习俗,追本溯源,是从秋分祭月这一古老礼俗演化而来的。周朝有每年秋分天子率群臣祭月的'礼制,《礼记》上就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的记载,此处所谓“朝”“夕”皆为祭拜之意,后来各朝大都相承沿袭,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而建。秋分祭月是皇家祀典,庶民百姓自然无缘参与,但它显然对普通百姓的心理和生活具有很大的影响,况且普通百姓也有祭拜月亮以寄托各种心愿的精神需求,于是在民间逐渐形成子拜月的习俗。
唐代李端《拜月》诗云:“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解带。”同为唐代的施肩吾又在《幼女词》中写道:“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这个小女孩肯定是见大人拜月见多了,觉得非常有趣,于是就模仿大人的样子,玩起了拜月的游戏,由此可见唐代拜月风气之盛。应该注意到的是,这里的拜月是拜新月,祝愿的内容恐怕也多属儿女私情之类。
大概从北宋确立中秋节开始,拜月之俗就由拜新月转为中秋拜月了。宋代金盈在《醉翁谈录》中对宋人中秋拜月的风俗作了详尽的描述:“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愿: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目如皓月。”
古代常将科举及第称为蟾宫折桂,因而拜月时男孩有“早步蟾宫,高攀仙桂”之愿;嫦娥则是传说中美貌绝伦的月中女神,所以女孩拜月时愿自己貌似嫦娥。到了明代,拜月之风更加盛行,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明人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记载:“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由此可见当时人们拜月的情景。
中秋拜月的习俗,历代相传,当然变化也是有的。清代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月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朝拜,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作者在这里对清代京城中秋节的盛况作了生动描写,从中可以看到,拜月之风在清代还很盛行,只是此时拜月仅限于女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