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香子赏析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

《行香子》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 篇1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1]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释:

[1]:东汉初年的严子陵,帮助刘秀打下天下之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后人多言其“钓名”。

赏析:

本词将水上行舟的“静美”,和时空变化的“动美”结合的十分完美。语言清丽浅显,意境广渺深邃。全诗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具有东坡一贯的“人生如梦”思想。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 篇2

行香子·述怀

宋代: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译文

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值此良辰美景,把酒对月,须尽情享受。名利都如浮云变幻无常,徒然劳神费力。人的一生只不过像快马驰过缝隙,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一样短暂。

虽有满腹才学,却不被重用,无所施展。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何时能归隐田园,不为国事操劳,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又名“爇心香”。“行香”即佛教徒行道烧香,调名本此。平韵双调小令。《词谱》以晁补之词为正格,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另有六十四字、六十八字、六十九字诸体。

⑵尘:尘滓,细小的尘灰渣滓。

⑶十分:古代盛酒器。形如船,内藏风帆十幅。酒满一分则一帆举,十分为全满。

⑷虚苦:徒劳,无意义的劳苦。

⑸叹隙中驹:感叹人生短促, 如快马驰过隙缝。隙中驹: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⑹石中火,梦中身:比喻生命短促,像击石迸出一闪即灭的火花,像在梦境中短暂的经历。石中火,语出北齐刘昼《新论·惜时》:“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而过。”梦中身,语出《关尹子·四符》:“知此身如梦中身。”

⑺“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开口谁亲:有话对谁说,谁是知音呢?

⑻陶陶:无忧无虑,单纯快乐的样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诗经·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其乐只且!”

鉴赏

作者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新,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把酒对月常是诗人的一种雅兴:美酒盈樽,独自一人,仰望长空,遐想无穷。唐代诗人李白月下独斟时浮想翩翩,抒写了狂放的浪漫主义激情。苏轼正为政治纷争所困扰,心情苦闷,因而他这时没有“把酒问青天”也没有“起舞弄清影”,而是严肃地思索人生的意义。月夜的空阔神秘,阒寂无人,正好冷静地来思索人生,以求解脱。苏轼以博学雄辩著称,在诗词里经常发表议论。此词在描述了抒情环境之后便进入玄学思辩了。作者曾在作品中多次表达过“人生如梦”的主题思想,但在这首词里却表达得更明白、更集中。他想说明:人们追求名利是徒然劳神费力的,万物在宇宙中都是短暂的,人的一生只不过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样地须臾即逝。作者为说明人生的虚无,从古代典籍里找出了三个习用的比喻。《庄子·知北游》云:“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古人将日影喻为白驹,意为人生短暂得像日影移过墙壁缝隙一样。在《文选》潘岳《河阳县作》李善《注》引古乐府诗“凿石见火能几时”和白居易《对酒》的“石火光中寄此身”,亦谓人生如燧石之火。《庄子·齐物论》言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唐人李群玉《自遣》之“浮生暂寄梦中身”即表述庄子之意。苏轼才华横溢,在这首词上阙结句里令人惊佩地集中使用三个表示人生虚无的词语,构成博喻,而且都有出处。将古人关于人生虚无之语密集一处,说明作者对这一问题是经过长期认真思索过的。上阙的议论虽然不可能具体展开,却概括集中,已达到很深的程度。下阙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

下阙开头,以感叹的语气补足关于人生虚无的认识。“虽抱文章,开口谁亲”是古代士人“宏才乏近用”,不被知遇的感慨。苏轼在元祐时虽受朝廷恩遇,而实际上却无所作为,“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加以群小攻击,故有是感。他在心情苦闷之时,寻求著自我解脱的方法。善于从困扰、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豪放达观,这正是苏轼人生态度的特点。他解脱的办法是追求现实享乐,待有机会则乞身退隐。“且陶陶、乐尽天真”是其现实享乐的方式。只有经常在“陶陶”之中才似乎恢复与获得了人的本性,忘掉了人生的种种烦恼。但最好的解脱方法膜过于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看来苏轼还不打算立即退隐,“几时归去”很难逆料,而田园生活却令人十分向往。弹琴,饮酒、赏玩山水,吟风弄月,闲情逸致,这是我国文人理想的一种消极的生活方式。他们恬淡寡欲,并无奢望,只需要大自然赏赐一点便能满足,“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就足够了。这非常清高而富有诗意。

苏轼是一位思想复杂和个性鲜明的作家。他在作品中既表现建功立业的积极思想,也经常流露人生虚无的消极思想。如果仅从某一作品来评价这位作家,都可能会是阙面的。这首《行香子》的确表现了苏轼思想消极的方面,但也深刻地反映了他在政治生活中的苦闷情绪,因其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在封建社会是难以实现的。苏轼从青年时代进入仕途之日起就有退隐的愿望。其实他并不厌弃人生,他的退隐是有条件的,须得像古代范蠡、张良、谢安等杰出人物那样,实现了政治抱负之后功成身退。因而“几时归去,作个闲人”,这就要根据政治条件而定了。事实上,他在一生的政治生涯中并未功成名遂,也就没有实现退隐的愿望,临到晚年竟还被远谪海南。

全词在抒情中插入议论。人生很短暂,能做得不多,回首一看,一切都是虚无,就像偶尔掠过墙缝的.阳光、又像燧石取火闪过的火花,或者是黄粱一梦中一段不切实际的经历,都是稍纵即逝、无法真正拥有的。与其浪费生命去追求名利浮云,不如放下一切做个闲人,对一张琴、倒一壶酒、听溪水潺潺、看白云飘飘,享受当下的美好自在。这是作者从生活中悟出人生认识,很有哲理意义,读者读后不致感到其说得枯燥。此词是东坡词中风格旷达的作品。

行香子词音节流美,堪称词林中之佳调。 上下阙领格字用去声,领下三言三句。下阙第一、二句,一般和上阙平仄相同并押韵,然亦有并以仄收不押韵。东坡此词可为定格之典范。在韵律上此词虽不如《行香子·过七里濑》优美,但也很不错,尤其是“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两段排比,很有韵律美。

人生苦短,怀才不遇,建功无望,入仕之时亦生退隐之心,这是古代文人普遍的矛盾。于是有花间的沉沦,有避世的归隐,而苏轼是豪放达观之人,“且陶陶、乐尽天真”,似乎忘掉了人生的烦恼。此词虽在一定程度上流露了作者的苦闷、消极情绪,但“且陶陶、乐尽天真”的主题,基调却是开朗明快的。而词中语言的畅达、音韵的和谐,正好与这一基调一致,形式与内容完美地融合起来。据宋人洪迈《容斋四笔》所记,南宋绍兴初年就有人略改动苏轼此词,以讽刺朝廷削减给官员的额外赏赐名目,致使当局停止讨论施行。可见它在宋代文人中甚为流传,能引起一些不满现实的士大夫的情感共鸣。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 篇3

行香子·丹阳寄述古

宋代:苏轼

携手江村。梅雪飘裙。情何限、处处消魂。故人不见,旧曲重闻。向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

寻常行处,题诗千首,绣罗衫、与拂红尘。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

译文

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襟的时候,和老朋友携手到城外游春。回忆旧地,处处黯然伤神,无限愁苦。去年的同游之人已不在眼前,每当吟诵旧曲之时,就想起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那些诗酒游乐的地方。

那时游乐所至,都有题诗,不下千首;到如今这些诗上都已落满了灰尘,得用绣罗衫去拂净才能看清。自离开杭州后有谁在思念我呢?当然是往日的友人了。还有西湖的明月,钱塘江边的柳树,城西南诸山的名胜景物呢!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有前段八句四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三平韵;前段八句五平韵,后段八句四平韵三种。

⑵丹阳:地名,今江苏丹阳县。述古:杭州知州陈襄,字述古。

⑶梅雪飘裙:梅花飘雪,洒落在同行歌妓的衣裙上。

⑷何限:犹“无限”。

⑸消魂:魂魄离散,形容极度愁苦的状态。

⑹故人:指陈述古。

⑺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在杭州。

⑻孤山寺:寺院名,又叫广化寺、永福寺,在杭州孤山南。

⑼涌金门:杭州城之正西门,又名丰豫门。

⑽寻常行处:平时常去处。

⑾绣罗衫:丝织品做的上衣。

⑿拂红尘:用衣袖拂去上面的尘土。宋代吴处厚《青箱杂记》上说,魏野曾和寇准同游寺庙,各有题诗。数年后两人又去故地重游,只见寇准的题诗被人用碧纱笼护,而魏野的题诗没有,诗上落满了灰尘。有个同行的官妓很聪明,上前用衣袖拂去尘土。魏野说:“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此处以狂放的处士魏野自比,以陈襄比寇准,表示尊崇。

⒀湖:指杭州西湖。

⒁陇:小山丘,田埂。

赏析

这首词表现了苏轼对杭州诗友的怀念之情。

作者以追念与友人“携手江村”的难忘情景开始,引起对友人的怀念。风景依稀,又是一年之春了。去年初春,苏轼与陈襄曾到杭州郊外寻春。苏轼作有《正月二十一日病后述古邀往城外寻春》诗,陈襄的和诗有“暗惊梅萼万枝新”之句。词中的“梅雪飘裙”即指两人寻春时正值梅花似雪,飘沾衣裙。友情与诗情,使他们游赏时无比欢乐,消魂陶醉。“故人不见”一句,使词意转折,表明江村寻春已成往事,去年同游的故人不在眼前。每当吟诵寻春旧曲之时,就更加怀念了。作者笔端带着情感,形象地表达了与陈襄的深情厚谊。顺着思念的情绪,词人更想念他们在杭州西湖诗酒游乐的地方——望湖楼、孤山寺、涌金门。这三处都是风景胜地。词的下片紧接着回味游赏时两人吟咏酬唱的情形:平常经过的地方,动辄题诗千首。“寻常行处”用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字面,“千首”言其多。他们游览所至,每有题诗,于是生发出下文“绣罗衫、与拂红尘”的句子。“与”字下省去宾语,承上句谓所题的诗。这里用了个本朝故事。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六载:“世传魏野尝从莱公游陕府僧舍,各有留题。后复同游,见莱公之诗已用碧纱笼护,而野诗独否,尘昏满壁。时有从行官妓颇慧黠,即以袂就拂之。野徐曰:‘若得常将红袖拂,也应胜似碧纱笼。’莱公大笑。”宋时州郡长官游乐,常有官妓相从。“绣罗衫”,如温庭筠《菩萨蛮》“新贴绣罗襦”,为女子所服。这一句呼应陈襄前诗,也就是唤起对前游的回忆。词意发展到此,本应直接抒写目前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了,但作者却从另一角度来写。他猜想,自离开杭州之后是谁在思念他。当然不言而喻应是他作此词以寄的友人陈襄了。然而作者又再巧妙地绕了个弯子,将人对他的思念转化为自然物对他的思念。“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不是泛指,而是说的西湖、钱塘江和城西南诸名山的景物,本是他们在杭州时常游赏的,它们对他的相忆,意为召唤他回去了。同时,陈襄作为杭州一郡的长官,可以说就是湖山的主人,湖山的召唤就是主人的召唤,“何人”二字在这里得到了落实。一点意思表达得如此曲折有致,遣词造句又是这样的清新蕴藉,借用辛稼轩的话来说:“看使君,于此事,定不凡。”(《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苏轼在杭州时期,政治处境十分矛盾,因反对新法而外任,而又得推行新法。他写过许多反对新法的诗歌,“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又勤于职守,捕蝗赈饥,关心民瘼,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因法以便民”。政事之余,他也同许多宋代文人一样,能很好安排个人生活。这首《行香子》正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生活,不仅表现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也流露出对西湖自然景物的热爱。《行香子》是他早期的作品之一,它已突破了传统艳科的范围,无论在题材和句法等方面都有显见的以诗为词的特点。这首词虽属酬赠之作,却是情真意真,写法上能从侧面入手,词情反复开阖,抓住了词调结构的特点,将上下两结处理得含蓄而有诗意,在苏轼早期词中是一首较好的作品。

苏轼《行香子》古诗原文及赏析 篇4

行香子·过七里濑

宋代: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译文

乘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笑严光当年白白地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幻;晓山晨曦,青翠欲滴。

注释

⑴行香子:词牌名。

⑵七里濑:又名七里滩、七里泷,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城南三十里。钱塘江两岸山峦夹峙,水流湍急,连绵七里,故名七里濑。濑,沙石上流过的急水。

⑶一叶:舟轻小如叶,故称“一叶”。

⑷湛(zhàn):清澈。

⑸藻鉴:亦称藻镜,指的是背面刻有鱼、藻之类纹饰的铜镜,这里比喻像镜子一样平的水面。藻,生活在水中的一种隐花植物。鉴,镜子。

⑹鹭:一种水鸟。汀(tīng):水中或水边的平地,小洲。

⑺屏:屏风,室内用具,用以挡风或障蔽。

⑻严陵:也就是严光,字子陵,东汉人,曾与刘秀同学,并帮助刘秀打天下。刘秀称帝后,他改名隐居。刘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师。授谏议大夫,他不肯接受,归隐富春江,终日钓鱼。

⑼君臣:君指的是刘秀,臣指的是严光。

⑽空名:世人多认为严光钓鱼是假,“钓名”是真。这里指的是刘秀称帝和严光垂钓都不过是梦一般的空名而已。

鉴赏

此词在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中,寄寓了因缘自适、看透名利、归真返朴的人生态度,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浩叹。

上片头六句描写清澈宁静的江水之美:一叶小舟,荡着双桨,像惊飞的鸿雁一样,飞快地掠过水面。天空碧蓝,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尽入江水,波平如镜。水中游鱼,清晰可数,不时跃出明镜般的水面;水边沙洲,白鹭点点,悠闲自得。词人用简练的笔墨,动静结合、点面兼顾地描绘出生机盎然的江面风光,体现出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接下来“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节奏轻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见沙底;霜溪,是清晓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词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个不同时辰的舟行之景。既写出了船之行程,也创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况味,为下片抒写人生感慨作了铺垫。

词的下片,作者首先由写江水之清明转写夹岸的奇山异景——“重重似画,曲曲如屏”:两岸连山,往纵深看则重重叠叠,如画景;从横列看则曲曲折折,如屏风。词写水则特详,写山则至简,章法变化,体现了在江上舟中观察景物近则精细远则粗略的特点。

“算当年,虚老严陵。”东汉初年的严子陵,辅佐刘秀打天下以后,隐居不仕,垂钓富春江上。昔人多说严光垂钓实是“钓名”,东坡在此,也笑严光当年白白在此终老,不曾真正领略到山水佳处。“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表达出浮生若梦的感慨:皇帝和隐士,而今也已如梦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传的实体是什么呢?“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只有远山连绵,重峦叠嶂;山间白云,缭绕变形;晓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说,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这是苏轼的一贯思想,正如他在《前赤壁赋》中所感叹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无竭……”

下半片以山起,以山结,中间插入议论感慨,而以“虚老”粘上文,“但”字转下意,衔接自然。结尾用一“但”字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三个跳跃的短句,又与上半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遥相呼应。前面写水,后面写山,异曲同工,以景结情。人生的感慨,历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动闪烁、如诗如画的水光山色之中,隽永含蓄,韵味无穷。

从这首词可以看出,苏轼因与朝廷掌权者意见不合,而贬谪杭州任通判期间,尽管仕途不顺,却仍然生活得轻松闲适。他好佛老而不溺于佛老,看透生活而不厌倦生活,善于将沉重的荣辱得失化为过眼云烟,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安慰。词中那生意盎然、活泼清灵的景色中,融注着词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苏东坡经常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有的评论家便批评苏东坡消极、悲观,但人们仍然爱苏词。人们从苏词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颓唐,而是绿色的欢欣,是诗情画意的美感享受。

苏轼行香子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苏轼行香子赏析

学习

李贺四句名言名句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四句名言名句,内容包括李贺名言佳句,李贺名言,李贺诗词大全及名言。李贺的名言介绍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简洁而含义深刻动人的句子。还苦于找不

学习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阅读(60)

本文为您介绍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内容包括行香子天与秋光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原文及翻译,行香子天与秋光。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行香子天与秋光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

学习

李贺的四句名言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的四句名言,内容包括李贺名言名句大全,李贺名言,李贺励志名言名句。李贺名言集锦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名言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名言是易于留传的结论、建议或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什么样的名言才经典呢?下面

学习

行香子述怀全文赏析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行香子述怀全文赏析,内容包括行香子述怀翻译,行香子述怀原文翻译及赏析,行香子述怀古诗赏析。《行香子·述怀》翻译赏析《行香子·述怀》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

学习

李贺的诗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的诗,内容包括李贺的诗全集,李贺的诗句,李贺的诗千古名句。李贺的诗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李

学习

李贺的名言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的名言,内容包括李贺的名言是什么,李贺的名言故事,李贺的名言佳句。李贺的名言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并使用名言吧,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那么都有哪些类

学习

李贺座右铭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座右铭,内容包括李贺的四句名言,李贺的20句经典名句,李贺经典语录100首。李贺座右铭对于座右铭,是我们用来激励、警戒和提醒自己的格言,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那么你的行动指南是什么呢?知道励志座右铭怎么写吗?下面是整理

学习

苏东坡行香子赏析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苏东坡行香子赏析,内容包括苏轼的行香子是代表什么意思,苏轼的行香子有哪些艺术手法,苏轼行香子诗词鉴赏。苏轼的《行香子》阅读解析及鉴赏《行香子·秋与》体现诗人苏轼怎样的情感?《行香子·秋与》有着怎样的独特之处呢?

学习

李贺人物生平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李贺人物生平,内容包括李贺的生平简介,李贺生平重要事件,李贺的生平故事和简介。李贺人物生平李贺是唐代河南福昌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下面是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李贺人物生平,希望可以

学习

酱肉包子的做法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酱肉包子的做法,内容包括酱肉包子的做法和配料,酱肉包子的做法家庭做法,酱肉包子的做法过年小吃。酱肉包子的做法酱肉包子是包子类的一种,同时也是我国特色小吃之一。下面是分享的酱肉包子的做法,一起来看一下吧。做法一主料

学习

行香子述怀苏轼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行香子述怀苏轼,内容包括行香子述怀苏轼原文,行香子述怀苏轼阅读答案,行香子述怀苏轼逐句赏析。行香子·述怀苏轼苏轼的作品《行香子述怀》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流传甚广,代表了无数的文人的心声。行香子述怀清夜无尘。月

学习

肉包子的馅料配方以及做法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肉包子的馅料配方以及做法,内容包括肉包子做法和馅料配方,四川肉包子馅料配方大全,肉包子馅家常做法怎么调最好吃。肉包子的馅料配方以及做法包子有很多不同的品种,有白菜包子、肉包子、芝麻包子、芹菜包子等等,要做好酱肉包

学习

行香子古诗赏析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行香子古诗赏析,内容包括行香子古诗,行香子冬思赏析,行香子述怀赏析。《行香子》古诗赏析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

学习

酱肉包子馅的做法大全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酱肉包子馅的做法大全,内容包括酱肉包子馅的做法大全窍门,酱肉包子馅家常做法,家常酱肉包子馅做法大全。酱肉包子馅的做法大全【导读】酱肉包子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是构成机体的重要物质,储存和提供热能,维持大脑功能必须的

学习

行香子述怀全文赏析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行香子述怀全文赏析,内容包括行香子述怀翻译,行香子述怀原文翻译及赏析,行香子述怀古诗赏析。《行香子·述怀》翻译赏析《行香子·述怀》是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抒写了作者把酒对月之时的襟怀意绪,流露了人生苦短、

学习

马诗李贺古诗原文及翻译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马诗李贺古诗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竹李贺赏析,古诗竹唐李贺朗读及翻译,竹石李贺全文翻译及赏析。竹李贺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李贺的古诗竹,这是一首吟咏竹子的五言律诗,但它与一般泛咏景物之作不同,名为咏竹而实有所指,以竹之劲节

学习

诗经桃夭全文及译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桃夭全文及译文,内容包括诗经桃夭全文及译文txt,诗经桃夭全文,诗经桃夭原文及翻译赏析。诗经桃夭全文及译文诗人在歌咏桃花之后,更以当时的口语,道出贺辞。第一章云:“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就是说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

学习

桃夭诗经的原文及赏析

阅读(52)

本文为您介绍桃夭诗经的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诗经国风桃夭赏析,诗经桃夭的赏析,桃夭诗经注音朗读赏析。诗经桃夭的赏析汇总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习

初二必背古诗词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必背古诗词,内容包括初二必背古诗词大全,初二必背古诗词下册人教版,初二必背古诗词渔家傲。初二必背古诗词一篇篇精彩的古诗文,就这样穿越时空,照亮了我们的初中语文世界,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初二必背的古诗词,欢迎借鉴!长歌

学习

赠刘景文译文及赏析

阅读(68)

本文为您介绍赠刘景文译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赠刘景文译文,赠刘景文译文简单版,赠刘景文译文和意思。《赠刘景文》译文及赏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赠刘景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赠刘景文

学习

赠刘景文原文及赏析

阅读(62)

本文为您介绍赠刘景文原文及赏析,内容包括赠刘景文原文,赠刘景文赏析及感悟,赠刘景文赏析。《赠刘景文》原文及赏析赠刘景文朝代:宋代作者: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最是一作:正是)译文荷花凋谢连

学习

智子疑邻原文翻译及赏析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智子疑邻原文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智子疑邻原文翻译,智子疑邻的原文和译文,智子疑邻古文翻译及赏析。智子疑邻原文翻译及赏析智子疑邻,是一个成语典故,出自《韩非子·说难》中的《颜则旭篇》。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智子疑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