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医学论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人文医学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文医学论文 篇1
1、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提升医学人性
1.1人性的内涵与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
所谓人性,一是指人的性格;二是指人的属性。
前者指人对人、物、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的心理特点;后者指人所具有的性质和本性。
关于人的性质或本性,古今中外众说纷纭。
一曰性善,认为人有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心;二曰性恶,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如自私、贪婪、欺诈和残暴等;三曰无善恶,人既不性善也不性恶,
人性是可塑的,是后天培养的,通过教育可以使人向善;四曰或善或恶,认为人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即世上既没有绝对善的人,也没有绝对恶的人,而是善恶、是非兼具,但人通过修身可以去恶兴善。
事实上,人是社会中的人,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只是人性变化的前提或基础,不管人性善、性恶,但抑恶扬善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也正是对善的追求,人类才能得以繁衍、发展和进步。
人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育场域中,即便承认上述人性假设,教育也不是无所作为的。
教育在本质上是追求善的,性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发展人性,性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改造人性,性无恶善论者主张通过教育塑造人性,性既善又恶论者主张通过教育抑恶扬善。
不管他们对人性持有怎样的观点,但都认为教育对人性有重要影响。
从教育的本质看,其要义为“善”的影响,或使人向善。
应从生成论的人性假设出发,张扬人性中的善,使人性中的善从潜在状态转变为现实;抑制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恶性矫正到理想的善行上来,引导人的善性自觉,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使命。
我国古语“苟不教,性乃迁”,明确地指出了教育在提升人性中的巨大作用。
西方近现代教育也有类似的思想,如,康德深刻指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卢梭也指出,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从上述论说我们可以断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人善性的生成,成就人的“圆满人性”。
1.2医学人性与医学人文教育
医学是以人为研究对象,医生是最富有人性的职业。
医学人性是人性中的善在医学领域的表现,具体来说,它是指按照人性的要求,认识、理解、关爱人,
从人的自然本能方面维护人的生命健康,珍惜生命,善待生命;在社会关系方面公正、平等地给人以关爱;从人的精神方面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为人施以终极关怀。
我国传统医学将医术称之为“仁术”,医生被誉为“仁爱之士”,强调医生对病人要有仁爱之心、仁慈之心、仁义之心的仁者情怀;要求不仅要竭力为病人寻求治疗和缓解病痛的措施与方法,更要以同情、慰籍、关爱等态度和行为方式给予病人情感关照。
正如大医孙思邈所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就是对医学人性的精辟诠释。
前已述及,教育对塑造人性有巨大作用,然而,教育又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分野,二者在人性教化中的作用却是不同的。
科学的功能在于探寻自然规律、发现客观真理,科学教育使人达理、求真、重利,它虽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却忽视人的精神。
而人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关注心灵、陶冶情怀,人文教育使人通情、求善、尚美,它虽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但不能给人带来实在的物质利益。
正是由于科学的实用和人文的虚空,科学压倒了人文。
长期以来,医学界也出现了“技术至善论”,高等医学教育也遭到技术主义的深度控制,出现了“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
医学教育更多地关注先进诊疗技术的传授,忽视人的精神理念与个性的培养。
于是,人的医学变成了病的医学,医学教育变成了针对病的职业技能训练。
事实已经表明,忽视了医学所蕴涵的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必然造成医生人文精神的式微和人性的淡漠。
当下医学技术虽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人们对医学进步的回应却是“做的越好感受越坏”——专科化消解人的整体性,技术化忽略了人的心理,市场化漠视人的情感。殊不知,医务“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性工作,还充满了对社会的理解、对人性的认识、对人尊严的尊重和对人生活目的的终极关怀”。
如果医学技术不以人文精神为其进行价值定向,它不仅不能造福于人类,甚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这就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应重视学会“如何做事”的医学专业教育,也应该注重学会“如何做人”的医学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人性的教育,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趣,以人的心性完善为最高目标。
它通过对医学生人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精神的熏染与浸润和人文情怀的培育,对医学生的态度、观念、精神进行教化,对医学生的行为进行归训,塑造和提升医学人性,造就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高等医学教育应该一只眼盯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向医学生传授医学科学知识和先进诊疗技术;另一只眼关注医学活动中的正义、公正、义务、美德、仁慈、责任、同情等,培育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感知、对痛苦的倾听与理解、对病人权利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用医学人文教育消解医学过度的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抵御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与侵害,重建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之间的平衡。
为此,《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明确提出,要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通过“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的协调发展,使得“专家”不只是流于“专技”,而由“专技进乎道”,重塑医学的德性与灵魂。
2、医学人文教育的进路: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资源
如上所论,提升医学人性需要医学人文教育,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建医学生内心崇高的生命意识和道德法则,使他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医术与医德并进,这既是医学教育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医学目的的必要条件。
在这一点上,目前高等医学教育界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但如何通过医学人文教育全面发展医学人性、提升医学的人性自觉,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和深入研究。
为了避免目前医学人文教育边缘化和外在化的倾向,医学人文教育应深入医学、置身医学,与医学融为一体,使医学人文教育真正成为医学的人文教育,这样的人文教育将不再是附加于医学的,而是医学自己的。
2.1以医为核心整合人文教育课程,使医学生的医技充满人性关怀
医学不仅是关乎人的科学,也是一项社会事业。
这就决定医学人文不仅涉及人文学科,也包括社会科学,这些学科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无疑都具有重要价值,但医学专业的学制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掌握精湛的医学技术,又提升医学人文素养。
笔者认为,以医学为核心对上述人文社科学科知识进行重组、整合,是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
如台北医学院开设“医学与艺术”课程,包括:“美”的概念在中西方美学思想发展史中的逻辑概念,美学范畴系统中之“美”“丑”“崇高”“悲剧”及“喜剧”,艺术、音乐、文学创作与医学的关系,天才之悲剧,莎士比亚作品内的医学,红楼梦里的疾病及影响,三寸金莲——从妇女的足痛到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屈原创作的源泉——抑郁症,曹操的头痛与他的性格,李白之死,杜甫的创作心理,贝多芬的耳聋,严复的气喘病与返本复古,宏通的心灵世界等共16讲。试*以医学为主线,用伦理、历史、社会、文学、艺术等方法探寻人性的本质、生命的价值和人性的崇高,涵育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又如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等,以病人和社会为主线,将医学伦理、卫生政策、医患沟通、行为医学、预防医学、文化多样性等内容整合起来,开设“医生、病人与社会”跨学科课程,其目标在于发展同病人相关的技能,并在医疗实践中同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整理这种打破原学科体系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医学生利用多门学科的方法、概念审视所学专业,达到开阔视野,培养综合能力的作用。
鉴于许多高等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师资等教育资源较为缺乏,开设这样高度综合的课程有较大的难度,可开设适度交叉、综合的课程,如,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卫生法学、医学文学等。
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讨论,使医学生了解生命、死亡,健康、疾病,快乐、疼痛,治疗、康复之于人类社会的意义,理解医学和卫生保健之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和道德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珍视生命、关爱病人、维护尊严的人文情怀,唤起他们对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的执守,形成惠民济世、兼善天下道德人格。
2.2充分挖掘医学内涵的人文元素,“以医载道”,使医学生医术与医德共生共进
医学人文教育不能仅仅通过医学人文课程教学,还应融入医学教育全过程。
事实上,医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过程以及影响因素,通过预防与治疗,保障和促进人身心健康的一门科学,它不仅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学科学本身也内蕴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可是,长期的医学专业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传授,只管完成技术任务,却缺少对生命价值、伦理道德、社会责任等人文精神的培养,使医学专业教育成为“没有目的的手段”。
因此,医学专业课教师要清楚认识到专业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医疗技术,更是育人,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充分挖掘课程中内蕴的人文因素,自觉地以渗透的方式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在病例的分析中渗透医学伦理判断,将人文精神教育融汇于医学专业教学之中,使医学生人文精神与医学专业知识同步提升。
临床实习阶段不仅是医学生掌握基本医疗技能的阶段,更是培养他们应有的职业态度、精神和行为的重要时期。
因此,临床医生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不仅要从问诊、诊断、治疗等环节,也要从育人角度出发,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教育学生成为好医生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让医学生通过临床见习、实习所接触的典型病例,如治病救人与医院效益、延续生命与生命质量、遗传与优生、医患关系等,从道德、伦理、社会、经济、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讨论、分析,使他们对面临的医疗难题进行一系列的道德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境界,使他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学会了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还增强道德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践行行医之道。
社会、经济、法律等不同角度去讨论、分析,使他们对面临的医疗难题进行一系列的道德思考,提高他们的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境界,使他们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专业技能、学会了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还增强道德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在更高层面上理解、践行行医之道。
人文医学论文 篇2
摘要:
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高水平、高素质的研究生导师队伍,临床医学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提升医学研究生学术水平和育人水平的重要因素。
现阶段,由于研究生的扩招和授予学位的细化,导师队伍也不断扩大,但是,导师队伍的扩大不能以质量下降为代价。
我们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仍在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也不断健全。
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导师比例偏低、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比例偏低、导师队伍年龄仍然偏大、学科建设中近亲繁殖现象严重等。
另外,临床研究生导师多集中于大型三甲医院等高一级的医院或高校的附属医院,现阶段医疗制度的缺陷又使这些医院患者愈来愈多,使作为医生的导师疲于应付临床工作,对研究生的指导和教育所分配的时间明显减少。
因此,有必要通过制定更严格的导师队伍建设机制,提高导师遴选门槛,废除导师终身制,扩大导师队伍、提高导师自身的素养,进而建设高水平的导师队伍。
关键词:
临床医学 医学发展 医学制度
模块式教学的产生已经展现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的科学性,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性。
为了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全面反映该学科的内涵,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09年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进行了教学改革,充分整合各学科的课程,以模块式教学为架构,强调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融合。
首先对教学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以器官系统(或问题、病例)为中心,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切入点,根据各医学院校的特点将基础各学科之间、基础与临床之间进行横向整合和纵向衔接,改变以往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模式,打破传统的医学前-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三段式课程结构,整体设置长学制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整个课程设置强调整体性,各阶段既有侧重,又互相联接和交错。
整个课程体系注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指导,注重医学与人文、生理与心理、预防与治疗的有机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人文贯穿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不断线,相互交错融合,几次反复,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注意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重。
整个课程体系分为两大块:第一部分是人体疾病与健康导论,整合解剖、生化、生理、免*、组胚、微生物、寄生虫、病理、病生和药理这些基础医学课程,
包括人体构造、分子,细胞与组织、代谢与能量、机体防御与免*、医学遗传与胚胎发育、病原生物学、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导论和药理学总论八个模块;
第二部分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整合课程,整合了部分基础医学课程如诊断、影像等和临床医学的内容,包括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八个模块。
医学论坛推荐:《实用放射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
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读"的理念。
实用放射学杂志内容详实、观点新颖、文章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众多的栏目设置,实用放射学杂志公认誉为具有业内影响力的杂志之一。
实用放射学杂志并获中国优秀期刊奖,现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
对于科学型研究生,由于社会资源的分配并不一致,今后从事科研为主的职业和临床医生之间的收入存在一定差别,绝大多数招收为科学型的研究生,今后的人生计划还是以做临床医生为主。
很多进入临床医学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因为专业型学位有指标数量限制,是被动地被招收为科学型研究生,其目的是“曲线”进入临床,而不是真正地喜欢基础研究,拿到研究生学位就业时,即转入临床岗位,因此在校学习期间,用于科研实验和临床工作的时间有所偏倚,多数研究生希望更多地在临床工作中接受锻炼。
这样就造成临床医学研究生用于实验的时间偏少,科研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为了使科学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国家也出台了科学型研究生不能以该学历报考执业医师的规定,然而这一规定并不能限制具有本科临床医学学位的研究生报考,反而会使科学型研究生更加不重视研究生期间的教育,从而将研究生学习作为跳板,而不是踏踏实实地专心于科学研究。
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加强培养过程中的科研管理,这就需要一些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可有很多项目,例如文献阅读和综述、外文水平、科研能力和工作量等方面。
科研能力和工作量是考核研究生的主要内容,它表现形式有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
由于毕业论文的弹性很大,所以目前各院校往往制定一些政策,要求学生必须发表1~2篇论文,甚或必须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才能毕业并拿到毕业证书。
发表论文是经过期刊编辑部、审稿专家审阅,同时要面对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评判,故而这一指标较毕业论文更为客观。
这一考核指标无疑对导师和研究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提高了导师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
医学院校中,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导师忙于临床工作,能直接参与实验的时间有限,研究生是实验研究的主力军,对研究生毕业设立这样的硬指标,无疑会提高导师的科研成绩和产出量。
同时,科研实力是高校之间的评比和竞争的重要一项。
很多院校也乐此不疲,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通过对研究生毕业发表的论文增加砝码,来增加学校总体的科研产量,进而提高学校的软实力。
科研活动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搞急功近利和浮夸。
尤其是医学科学研究,临床观察和随访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基础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选题、实施。
如果不能科学地制定研究生质量的评判指标,单纯地以发表论文作为毕业的条件,反而会出现不利影响。
研究生为了毕业,把精力放在写论文上,而不能专注于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活动上。
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需要临床实习,实验时间多在一年左右,时间较短,难以完成高水平的课题。
要么采取短平快的办法,寻找一些较小的、先进性不足的课题;要么只能拼凑一些数据,难以形成深入、重要的医学成果,写出的论文质量也不高,只好找一些质量低劣的期刊来发表文章滥竽充数,实际上造成国家财力和人力的浪费。
最初大学生的扩招,有很大成分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高等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研究生扩招,也有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本科生“就业蓄水池”的考量。
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从1999年的31.9万人上升到2010年的140万,录取人数从1999年的6.5万人扩充到2010年的46.5万人,十二年期间翻了七倍多。
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也对研究生教育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每年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仍显不足,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随之增加,很多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不是因为他们喜爱科学研究,而是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刻苦,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
有高素质的生源,才能有好的研究成果。
由于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一些高校为了完成招生任务而降低录取分数线,招收一些基础薄弱、学科知识不扎实的学生,也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科研人才。
按照整合的'"代谢与能量"课程模块的要求,我校制订了新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打破学科间的界限,注重学科间的有机联系,加强学科间的合作。
在讲解糖代谢这一部分时,我们以体温调节为切入点,引出维持体温的关键物质基础-血糖,通过血糖来源-代谢-去路三部分将基础代谢、生理病理等知识点串联统一。
血糖来源中结合激素调节,代谢中讲解氧化供能和无氧酵解的具体过程,去路中强调与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物质的相互联系,将代谢的三大物质有机整合。
并随时抛出相关病例,请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哪些代谢与能量方面的知识,从能量与物质代谢的宏观角度把握各病例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并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准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评价学生是否参与互动教学、翻译与讨论课成绩3个部分组成。
将学生的积极互动和主动参与在成绩考核中体现出来,不仅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肯定,更能激发学生在课上认真思考,自愿配合的愿望。
在理论课上,教师对学生参与互动教学情况进行评分。
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对参与较少的学生以提问的方式使其加入互动教学过程。
在课程结束时,发给同学一些英文资料并进行翻译,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和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始终与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接轨。
设置小班讨论课,讨论课上要求学生自主提出问题,查阅准备材料并根据知识点回答问题。
理论试卷的题型包括单选题、结构式、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不仅考核知识覆盖面,还要考核学生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综合分析能力。
外文试题占百分制卷面分的20-30%,如学生采用外文答题,较优秀者可考虑适当加分,由阅卷教师提出后,教研室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我们授课时采用了实践-理论-实践的总分总模式,先以医学实例为切入点,串联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讨论新的案例,既能吸引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掌握怎样在实践中运用理论。
讨论课的开展使学生能敏锐的发现问题,自主的查阅材料,全面深入的分析问题,在不断重复复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了解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
代谢与能量模块式教学方式实施以来,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反应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频繁,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取得可喜的成果。
但目前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有待深入和完善。
整个《代谢与能量》模块的课时数为27,授课内容包括酶和维生素、糖代谢、脂类代谢、生物氧化、蛋白质分解与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物质代谢调节、体温调节与发热以及讨论课。
课时数与传统的生化课程相比较,被极大地压缩,导致上课时进度过快,很多重要的内容没有时间进行讲解,例如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维生素仅有不到1课时的学时进行讲解,而能量代谢中的基本内容——生物氧化一方面由于《从细胞到人体》模块对它进行详细的介绍,另一方面由于课时数的原因《代谢与能量》模块几乎没有进行讲解;同时由于课时数的原因,在课堂上很难对于授课内容进行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成绩优异,进展迅速,正快速替代传统章节式教学,成为目前应用广泛的先进教学模式。
但与之配套的教材建设进展迟缓,学生还只能通过教师的课上降解和课件进行学习和复习,却无法完成课前的预习任务。
因此加快相应的教材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人文医学论文 篇3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体制决定了医学教育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医学教育一直过分重视医疗技术的教育,而对于医学教育的人文性相对忽视了。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怎样协调和融洽,是医学人文性的研究目标。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基准,正确处理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医护关系的融洽没有得到根本重视,人文课程开设的很少。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课时数不足,授课效果不好,都影响了人文性在医学教育中发挥。
【关键词】
医学教育;人文教育
一个时期以来,医学的人文教育一直受到社会的关注,医学和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对健康和保健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对于医疗和保健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医患关系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时期的医患关系怎样协调和融洽,是医学人文性的研究目标。以人为本、以公平为基准,正确处理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谈谈医学的人文教育问题。
1 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的体制决定了医学教育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所以医学教育一直过分重视医疗技术的教育,而对于医学教育的人文性相对忽视了。医生作为一个职业,要求从业人员要把医疗技术和医生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医生这个职业要求实践和社会活动相统一,医生的职业技能是通过医学教育而获得的,教育是医生医学行为和医疗实践的基础,因此医学教育应该是医疗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和融合。但是在我国的医疗体制中,一度曾经是科学主义的盛行,传统的医学模式导致医学的人文性长久丧失。直接后果是医患关系僵化,医疗纠纷频发。医务人员的拜金主义导致医疗现象严重,社会舆论及其不好。解决的办法除医院加强管理外,还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医学教育上,也就是医学院校的教育上。但是我们看到很多医学院校在口头上非常重视,实际上依然是技术第一。没有真正把医疗人文性放在重要位置。医护关系的融洽没有得到根本重视,人文课程开设的很少。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课时数不足,授课效果不好,都影响了人文性在医学教育中发挥。
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不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应该承认,很多医学院校的师生都在积极努力改进这种局面,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一直没有更好地解决。在教学与学科建设中,依然有很多矛盾存在,医学人文教育滞后于医学发展速度飞快之间具有矛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首先是学校的师资力量薄弱,那些具有一定修养和学识;具有高尚师德和使命感的老一辈逐渐退休,新生代的教师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事人文教育的人才越来越少,没有形成梯队和规模,并且在工作中也没有真正发挥重要作用。很多老师依然认为专业课更重要。同时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进行约束和鼓励,比如医护专业的老师没有转换为人文学科教学,人文学科的老师也没有转换为医护专业。由于评职晋级等都要求有实验课题,所以很多老师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别破放弃人文课程的教学。
另一方面是来自学校管理方面,决策层没有把人文学科的教学放在重要地位,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认为这方面不是学校发展的主要内容,对于学生就业的影响不大,不会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至于工作后的情况,由4用人单位负责。这样的办学理念,也是导致人文教育边缘化的主要因素。
比起医学技术的研究,医学人文性研究的深度和力度都相对要薄弱一些。从事这种研究的人员不多,深度不够,难以形成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医疗行业的发展。在医学教育的实践中,老师上课如同纸上谈兵,没有结合具体的实践,严重脱离实际,单纯的口号和说教,对于今天的在校学生来说,已经不能发挥教育作用。没有结合我国的国情,一味强调国际化的医学伦理脱离我国的国情,导致人文科学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
医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虽然学校开设了课程,但是与目前社会的实际需求相比,学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还显得薄弱。从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显得那么薄弱和不符合社会实际。不能使学生受到应有的人文学教育,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不会产生太大的积极影响。
3 加强医学人文性的策略
3.1 立足课堂 课堂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主阵地,构建合理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是保证医学教育人文性的有力措施。这类课程主要让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认识和正确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完善的人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及其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同时尊重人和人的权利,正确认识和处理医护关系。从而形成学生的护理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早接触病人,走向社区和医疗机构,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使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素质。在各种学习方法中,注重实效性和科学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教学的引导性,是医学人文教育课程落实到实处。
3.2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适合的环境下学习和成长,在与环境的接触中学生不断地解读其中的价值寓意,充分享受高尚的文化和积极进取的学习生活。校园文化负载着整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而且这种管理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性格发展。一个学校有义务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严谨、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并营造出富有生气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生命力的特征,是一种群体的共同价值、理想和情操的体现,优秀的校园文化能使学生拥有归属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所以学校的校训、校风、校歌、校徽等都是校园文化的具体体现。充分发挥学生艺术团及各种以科技文化活动为宗旨的学生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在活动的开展中,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增强科学人文素养。
做好学校医学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替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着想的需要,应该从决策层到任课教师,都给予人文教育应有的重视。从课程设置到教师的配备,从社会实践到校园文化等方面,齐抓共建,推动医学人文性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