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翻译

《赋得暮雨送李胄》是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下面是收集整理的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文

赋得暮雨送李胄⑴

楚江微雨里⑵,建业暮钟时⑶。

漠漠帆来重⑷,冥冥鸟去迟⑸。

海门深不见⑹,浦树远含滋⑺。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⑻。

【注释】

⑴赋得:分题赋诗,分到的什么题目,称为“赋得”。这里分得的题目是“暮雨”,故称“赋得暮雨”。李胄,一作李曹,又作李渭,其人,其事,以及他与韦应物的关系,似已无考。从此诗看,想必两人的交谊颇深。

⑵楚江:指长江,因长江自三峡以下至濡须口,皆为古代楚国境。

⑶建业:今江苏南京。战国时亦楚地,与楚江为互文。暮钟时:敲暮钟的时候。

⑷漠漠:水气迷茫的样子。

⑸冥冥:天色昏暗的样子。

⑹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市。

⑺浦:近岸的水面。含滋:湿润,带着水汽。滋,润泽。

⑻沾襟:打湿衣襟。此处为双关语,兼指雨、泪。散丝:指细雨,这里喻流泪。晋张协《杂诗》:“密雨如散丝。”

【白话译文】

楚江笼罩在细细微雨里,建业城正敲响暮钟之时。

雨丝繁密船帆显得沉重,天色错暗鸟儿飞得迟缓。

长江流入海门深远不见,江边树木饱含雨滴润滋。

送别老朋友我情深无限,沾襟泪水象江面的雨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送别,却重在写景,全诗紧扣“暮雨”和“送”字着墨。

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暮钟时”,即傍晚时分,当时佛寺中早晚都以钟鼓报时,所谓“暮鼓晨钟”。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这样,后面的帆重、鸟迟这类现象始可出现。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

下面诗人继续描摹江上景色:“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诗人总是选取对自己有独特感受的景物入诗。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挂牵着诗人的情思。海门是长江的入海处。南京临江不临海,离海门有遥遥之距,海门“不见”,自不待言,此处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李曹的东去,就视觉范围而言,即指东边很远的江面,那里似有孤舟漂泊,所以诗人极目而视,神萦魂牵。

然而人去帆远,暮色苍苍,目不能及;但见江岸之树,栖身于雨幕之中,不乏空寂之意。无疑这海门、浦树蕴含着诗人怅惘凄戚的感情。诗中不写离舟而写来帆,也自有一番用意。李白的名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是以离帆入诗的,写出了行人远去的过程,表达了诗人恋恋不舍的感情。此诗只写来帆,则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而诗人仍久留不归,同时又以来帆的形象来衬托去帆的形象,而对来帆的关注,也就是对去帆的遥念。其间的离情别绪似更含蓄深沉。而那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正是远去行人的写照。

经过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连同诗人的情怀,交织起来,形成了浓重的阴沉压抑的氛围。置身其间的诗人,情动于衷,不能自已。猛然,那令人肠断的钟声传入耳鼓,撞击心弦。此时,诗人再也抑止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离愁别绪喷涌而出:“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随着情感的迸发,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拓展阅读: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阅读答案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注:①海门:长江入海处,在今江苏省海门县。浦树:水边的树。②散丝:雨丝。

(1)全诗描写了暮雨中的哪些景物?(2分)

(2)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哪句话看出来的?(4分)

3.请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5分)

4.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6分)

5.思考这首诗是如何表现“送”的?

6)本诗四联都关涉雨境,请就此对颔联和颈联加以分析。(4分)

7)本诗的尾联是如何抒发送别之情的?请简要分析。(3分)

参考答案:

(1)、楚江,帆,鸟,海门,浦树

(2) 抒发了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

3.首联“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起句点“雨”,次句点“暮”,直切诗题中的'“暮雨”二字。(1分)以楚江点“雨”,表明诗人正伫立江边,这就暗切了题中的“送”字。(1分)“微雨里”的“里”字,既显示了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压抑场面。(1分)这一联,淡淡几笔,便把诗人临江送别的形象勾勒了出来,同时,为二、三联画面的出现,涂上一层灰暗的底色。(2分)

4.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暗淡的景色。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2分)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2分)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2分)(本题注意三个点:一是景情关系;二是动静结合手法;三是表达效果)

5、诗题里的“送”字透露了全诗所写之事件。诗歌紧扣“送”字着墨。楚江、建业点明“送”之地点,“微雨”点明“送”之天气,“暮”点明“送”之时间,从“雨”和“幕”中透露出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中的景物描写,实是诗人内心感受的反映,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更是诗人心中之感受,表达出对友人的怀恋和担忧。“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送别时的伤心之情。

6、颔联,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颈联,江岸之远树,栖身于雨幕;海门望而不见,自然也看不见行人,倍感凄楚。

(4分。每联2分,大意对即可)

7、①直抒胸臆。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相送情无限”,直抒别情之无穷无尽。

②比喻。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散丝”,即雨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然彩,使得送别之情更为浓重。

(3分。答对一点2分,两点3分。)

二:

6.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7.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B)

A.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C.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名家评价

《艇斋诗话》:唐人诗用“迟”字皆得意。……韦苏州《细雨》诗:“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亦佳句。

《韦孟全集》:起甚佳,余复称是。

《瀛奎律髓》:三四绝妙,天下诵之。

《四溟诗话》:梁简文曰:“湿花枝觉重,宿鸟羽飞迟。”苏州曰:“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虽有所祖,然青愈于蓝矣。

《唐诗笺要》:通首无一语松放“暮雨”,此又以细切见精神者,韦苏州之不可方物如此。

《唐诗观澜集》:冲淡夷犹,读之令人神往。

《网师园唐诗笺》:双起点题(首二句下)。

《瀛奎律髓汇评》:查慎行:三四与老杜“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各尽其妙。纪昀:净细。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赋得暮雨送李曹韦应物

学习

初秋未至夏末未央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初秋未至夏末未央,内容包括夏末初秋散文,夏末的散文,夏初未至夏末未央。初秋未至,夏末未央的散文导语: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写作方式灵活的记叙类文学体裁。下面是整理的初秋未至,夏末未央的散文,希望你能喜欢。又是一

学习

关于生命尊严的议论文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生命尊严的议论文,内容包括展现生命的尊严议论文,尊严是生命的支柱议论文,生命的尊严议论文。别无视生命的尊严议论文(通用20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

学习

关于无视的作文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无视的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无视作文素材,无视作文1500字,无视缺陷作文。无视的优秀作文(精选2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

学习

被人无视的经典句子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被人无视的经典句子,内容包括怎么做到无视别人,别人无视你的存在的句子,无视别人精辟的句子。别人无视的句子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句子的类型多样,

学习

东山岛游记作文

阅读(84)

本文为您介绍东山岛游记作文400字,内容包括济州岛旅游游记600字,普吉岛游记作文600字,济州岛游记作文400字。济州岛之旅小学游记作文400字(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

学习

济州岛游记作文

阅读(150)

本文为您介绍济州岛游记作文,内容包括济州岛旅游10月游记作文,济州岛十大景点介绍作文,过年去济州岛旅游作文。济州岛游记作文范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

学习

春节韩国济州岛旅游攻略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春节韩国济州岛旅游攻略,内容包括济州岛旅游详细攻略,韩国济州岛冬季旅游攻略,春节去韩国济州岛旅游要带什么。春节韩国济州岛旅游攻略导语:济州岛可以说遍地都是景点,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又想玩的很充实,那么此篇攻略将会对

学习

形容夏末初秋的诗句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夏末初秋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夏末初秋的诗句古诗,形容夏末初秋的诗,夏末的诗句。形容夏末初秋的诗句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是组成诗词的句子。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

学习

关于夏末的古诗句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夏末的古诗句,内容包括关于夏末的古诗,关于夏末的诗句大全,关于夏末的古诗词名句。关于夏末的古诗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

学习

偶成袁宏道译文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偶成袁宏道译文,内容包括偶成袁宏道,偶成袁宏道全文意思,偶成袁宏道的翻译。袁宏道《偶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偶成》是诗人袁宏道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袁宏道《偶成》阅读理解题及答案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

学习

描写夏末初秋的唯美句子

阅读(77)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夏末初秋的唯美句子,内容包括描写夏末初秋的唯美句子推荐,描写夏末初秋的优美句子,夏末秋初的唯美句子。描写夏末初秋的唯美句子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

学习

文明礼仪征文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文明礼仪征文,内容包括文明礼仪征文800字大全,文明礼仪征文完整版,文明礼仪征文800字左右。文明礼仪征文(精选49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如何写

学习

夏末的作文素材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夏末的作文素材,内容包括青春日记随笔高中,暑期作文20篇,100字作文夏末二年级。夏末青春作文(精选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

学习

仪征重点高中排名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2021年仪征重点高中排名,内容包括仪征中学一本率,仪征4星级高中排名,仪征中学高考排名。2021年仪征重点高中排名高中,是高级中学的简称,我国中学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两者同属中等教育的.范畴。接下来由为大家整理出2021年

学习

画皆以人重文言文翻译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画皆以人重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画皆以人重,士人善画的文言文翻译,诗文书画皆以人重文言文翻译。画皆以人重文言文翻译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

学习

暮江吟古诗及翻译

阅读(93)

本文为您介绍暮江吟古诗及翻译,内容包括暮江吟古诗,暮江吟古诗怎么背,暮江吟古诗原文及赏析。暮江吟古诗及翻译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

学习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翻译赏析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朗诵,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塞上闻笛高适。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原文翻译及赏析《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丰富奇

学习

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内容包括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拼音,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注释,天将降大任原文全篇。天将降大任原文翻译不要因为一次的失败而觉得自己永远都是失败,不要因为一次的错过而觉得自己就是终身错过。更加不要因为

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赏析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翻译赏析,内容包括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赏析,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鉴赏。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及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

学习

秦风无衣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秦风无衣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秦风无衣的翻译和赏析,秦风无衣与唐风无衣的区别,唐风无衣表达了什么情感。《唐风·无衣》全文赏析与翻译导读:无衣是诗经中的篇名。名为无衣的有两篇。其一《诗·唐风》篇名。《诗序》说是

学习

傅显迂缓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傅显迂缓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傅显迂缓文言文翻译,傅显迂缓原文及翻译,傅显迂缓的翻译。《傅显迂缓》原文及翻译赏析《傅显迂缓》主要描述傅显的故事,下面就由为大家带来《傅显迂缓》原文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学习!【原文】

学习

吕蒙传原文及翻译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吕蒙传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吕蒙传原文及翻译注释,三国志吕蒙传原文及翻译,吕蒙传翻译完整版。吕蒙传原文及翻译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