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肺腑的散文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相信很多人都觉得散文很难写吧?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1

非常喜欢一个词:悲悯,就像喜欢《诗经》里对女人的一种描写:“巧笑债兮,美目盼兮”。在我看来,真正的悲悯其实就是心灵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所谓悲悯,就是处于优势地位的人对地位不如他的人一种出自内心的同情、怜悯、帮助,它是一个人的博爱精神的体现。

现在的中国人大都知道文学大师沈从文,却未必知道“湘西王”陈渠珍。其实,在沈从文的成长之路上,陈渠珍功不可没。1922年2月,沈从文来到陈渠珍的部队当兵,先是参加参谋处的文件缮写,后来又做了陈渠珍的书记官,其主要职责是整理陈渠珍的书房,深得陈渠珍的喜欢。年轻的沈从文非常向往外面的世界,不甘心在军营中度过自己的一生。1924年9月,他向陈渠珍提出自己想离开部队另谋发展。陈渠珍虽然舍不得放走这个可爱的部下,但还是痛痛快快地同意了,他对沈从文说:“你到那儿看看,能进什么学校,一年两年可以毕业,这里给你寄钱来。情形不合,这里仍然有你吃饭的地方。”他给沈从文提前发放了3个月的薪水,一共27块钱。沈从文怀揣着这笔钱走出了湘西,走向了全国和世界。

陈渠珍当年在湘西绝对是一个人物,他虽然名义上只是陆军34师的师长,实际上湘西的一节都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对一个小士兵的愿望那样看重,并尽心帮助,体现出他的悲悯之心。

大教育家蔡元培也是深具悲悯情怀的。1918年1月,北在学生向校长蔡元培先生写信,反映学校工友何以庄谦逊好学、文理通达,只是因家中贫寒失学,建议他量才录用。蔡元培对此事很重视,经过考察,他发现何以庄确实不错,破格将其调入文科教务处工作。因何以庄的事情,他又想到工友中可能还有类似的情况,于是决定开办工友夜校,并请师生授课。“1918年3月18日,蔡元培在北大月刊上发布《校长告白》,宣布了开办工友夜校的决定。4月14日,校役夜校举行了开学典礼,230余位校役着长衣佩花朵走进了大学教室。他对门房老刘说:“一校之中,职工与仆役,同是做工,并无贵贱之别。不过所任有难易,故工资有厚薄之分。像何以庄既然文理精通,我们就量才录用。今后夜校开班后,如再发现人才就再录用。

民国初年,国人的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身居高位的蔡元培却能设身处地为工友们着想,给他们办实事,无法不让人动情。

悲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非易事,它只能来源于那些宽广的胸怀。生活中有一种人,自己的利益,他们会冒着炮火往前冲:自己无利益,他们生怕多付出一滴汗水,这样的人不可能有悲悯情怀。只有像蔡元培那样,懂得“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道理的人,才会时时将心比心,视他们的渴望为自己的欲求,也才会认真考虑自己可以为底层的人们做些什么。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净水,当所有的上位者都愿意营造这样的净水,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永远不谢的春色。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2

有人说,区分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不是贫富贵贱,而是能否具备悲悯的品质。悲悯,以往只看到用在佛身上的词汇,用在人身上同样适用。不是有“佛是觉醒的众生,众生是未觉醒的佛”一说吗?

悲悯是高贵者才有的素质,也是普通人身上高贵的存在。人,不管在什么时候,一旦有了悲悯的心,瞬间就是高贵的;因为悲悯只属于人类,只属于人类中被唤醒了内心真正神圣灵性的那一部分。

悲悯,并不等于同情;同情可以是愚昧的,而悲悯却是清醒的,是洞察一切之后才具有的;因为透彻地知道了来龙去脉、因果缘由,所以才有资格悲悯;因为心性超越于世俗,所以才有能力悲悯。

悲悯什么呢?宗教中已然有所指出。比如佛家说的众生执迷不悟、一味妄想执着;比如基督教中说的世人皆是迷途的羔羊,都指出了心性是不容易找到方向的,而没有方向的心性,往往会任由能量一味冲撞,从而身不由己地伤人害己。

为什么佛家主张一心念佛呢?因为只有让心在念佛中纯净下来,才能够远离恶因恶缘,让心灵的能量静下来,不随波逐流,不任由驾驭;一切,只遵循本心的召唤。如此,才能够有所发现,有所领悟。

正像我们看到的那些让人扼腕的事一样,悲悯,就是站在这样的一种高度,俯瞰一切,而不能以一己之力促其远离危险、远离盲目一样。而这样的悲悯,注定只能由具备一定人生高度者来完成。

不要小看悲悯,悲悯是我们认识自己、认识人生的必经之路。在浩渺的宇宙面前,在无垠的历史长河之中,我们只是沧海一粟;一切的自以为是、自己感觉良好,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觉。

是的,我们首先需要悲悯自身,悲悯我们的身不由己,悲悯我们的坚持与执着,悲悯我们偶尔才会有的真正的快乐与平静。一如宽容要从自己开始一样,悲悯,也是由己及人的过程。

是的,除了守住内心的平静与安适,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乐此不疲的呢?恨,换来的只是恨;伤害,换来的只是伤害;而自以为聪明的那些心机,最终还是会算到自己头上。

悲悯,已然超越了爱恨,如果一定要用某个词汇来形容,那或许是一声叹息,或许是轻轻的摇头。而时光,就在这样的叹息与摇头中攸然滑过,来不及定格,来不及品评。

是啊,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手中拿着苹果却因抢别人的苹果,最终不仅没有抢到,反而连自己的苹果也无影无踪时,我们是不是会感到一丝滑稽,或者遗憾?当我们看到一个健壮者本来可以自己从树上摘到果子,却因眼馋他人的果子而失去了收获的机会时,我们是不是也会感到无语?

悲悯,就是面对类似事件时的一种反应,那种反应是如此的深沉,如此的悠长,一如我们回头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一如我们呐喊后听到的大山的回声。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3

这世界本来就是这么悲悯。如果没有悲悯,同情没有它存在的必要价值。上帝既然决定了让悲悯处于这个宇宙,那么同情的存在无疑就是对悲悯的最好的同情。

从小,我一直会对街头乞讨的人感到莫名的伤感,当初不知道这种情感叫同情,更不知道原来感情也可以用文字来定义。但是无论怎样,我总会掏出身边可以掏出的钱给他们。后来,我才知道,那时是一种愚蠢的天真。你就算每次给他们施舍,就算你每次给他们同情,可是你竟然不知道,他们是否对得起你的同情你的善良。他们利用了你的同情魔抓的夺过你的善良。瞬的,长大之后,我发现,其实***净的钱变得居然那么脏!为什么连孩子的同情,都是一种谋生的利用工具?生活,我从来驾驭不了别人,可是为什么,我的同情,最认真的感情却被你们欺骗。也许,在哪里黑暗的地方,你们开始享受…。生存就一定意味着不择手段吗,甚至伤害人的纯真感情。

之后,现在,就算我再次走在熟悉的大街,就算我又遇见一张张渴望的脸,就算我有很多用不完的零钱。我已不会再是当初的小羔羊,拼命往一个叫悲悯的坑里跳了。我可以做的很善良,我一样可以很你们一样充满对纯洁悲悯的向往,可是,我,已经开始思考了,可能,这里不是诠释悲悯与同情的最好的地方。

不想再被伤害,有时候,我在想,也许,我的被那些人欺骗的同情才是最为值得同情与悲悯的。

一天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一个场景。一个外地的中年妇女在卖糖葫芦,城管不让她卖。她死活要卖,城管欲要抢过她手中的葫芦竿。中年妇女一直碎碎念,说自己怎么也没犯着什么。城管说,你卖了就卖了。可你站在不该卖的地方卖,就是你的不对。开始,我一直在想,这个城管为什么要为难一个黝黑色皮肤枯黄头发的外地妇女。大家都是生存。” 你卖了就卖了。可你站在不该卖的地方卖,就是你的不对”这句话一击即中,同情,你就同情,可是不能为一个犯了错的同情。更何况她还对城管的教管不以为然。她的生计不好又怎样,外地妇女又怎样,黝黑色皮肤又如何。只是假象而已,他们为了生存会比我们更触犯警戒线。

空气,倒影我纯真的脸庞。我相信,这世界是美好的。悲悯,我开始理解,这不只是单单一种生活的情感而已,那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同情,是对生活的态度。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4

人可以通过爱一个人而爱整个世界,也可以通过对世界的爱,而爱每一个人。只要这种爱出于真诚,发自内心,洋溢着生命的温情。特雷莎修女说:我们与世界的相遇,都是与具体的人的相遇。爱你生命中的每一个人,也就达成了对世界的爱。在这里,具体的人是最重要的。你不爱具体的人,你就无法去爱世界,乃至去爱整个众生,你的爱就是抽象空洞的。但具体的人并不是被你的好恶所选择的人,你爱的前提是: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平等的、无差别的;都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独特的生命;都是一个在这空空世界做短暂停留,而后消失的绝对个体;都是一个纠缠于哀愁和痛苦的不幸的生灵;都是一个与你同命相连、同病相怜的弟兄。因为倘不如此,你就无法爱他。你可以对一个美丽的少女嘘寒问暖,呵护有加,也可以对一个衰病的国王和富人悉心侍奉。但这不是爱,至多只是有条件的爱,前者是因为她的美色,后者是由于他的权势和金钱。倘一个人不具备这些让你爱他的条件,你就可能把他视为陌路生人。你必须把每一个人还原为和你一样的生命个体,你们一同在这个世上无望的劳碌和挣扎,最后还要一同奔赴共同的劫难。

我们每个人都绝对孤独的走在生命前行的路上,我们生来就是孤独的,但通过爱,我们同这个世界产生了最紧密的联系。但爱不是你站在那里对世界发出的空洞的呼喊,你的眼中必须有人,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痛苦着、哀愁着、无助的人。在万千人中,佛陀独独把更深的爱给了那个失去孩子的绝望的母亲,因为她最需要爱。你把爱给予了最需要爱的人,也就等于把爱给予了整个世界。爱使我们与世界联系到了一起,但爱又绝对是个人的事,我们决不希*爱的施与产生回应,我们只想爱在心底慢慢积淀,渐渐丰盈。爱永远与沉静的孤独相伴,不要让爱破坏了孤独,让世俗侵入爱的核心。

我们带着前世注定的孤独和今世注定的苦恼来到这个世间,被放逐于无穷无尽的时间和无边无际的空间之中,我们既是孤儿,又是弃儿,在此无望的挣扎和沉沦。只有他人的手才能给我们些许温暖,只有他人的爱才能给我们短暂的欢欣。上帝如此遥远,隐没在时间和空间的深处,离我们亿万光年,他的爱抵达不到我们切近。我们都是被“绝对”遗弃的孤儿,只有与同类一起才能相互取暖,彼此相爱。因为只有同类才能通达你的思想,透悟你的感觉,并且对你的呼唤产生回应。

虽然同类也会给你最深的伤害,但在最深的`伤害中,你仍然能感到身在同类之中。你可以拒绝一个人,但你不能拒绝所有同类,倘若世界上只剩下了你和你的敌人,你们马上就会成为最亲密无间的弟兄。倘若世上只剩下了你一个人,你就会与大地为伴,与天空为邻,与虫豸相栖,并且对一只蝼蚁倾诉衷曲,把一只对你呱叫的青蛙当成至亲。因为你已绝对孤独,倘若你不把爱施与周围的万物,你的孤独就会变成绝望。但现在一切都没有发生,你身处在能爱和被爱的同类中间,能够时刻感受另一个生命的存在,你因此不再孤独,这是你的幸福,也是你的幸运。

有人说过大意这样的话,倘若星空在你的一生中只有一次出现的机会,那么仰望星空就会成为你的至喜和至福。事情就是这样,最简单的道理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许多东西因为被我们天然拥有而不被我们所珍惜。比如,我们所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我们爱这个世界吗?当每个人反躬自问时,许多人的回答肯定是模糊的,因为在许多人的心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世界”的印象。每个人都被执着于生存的某一点上,很少与自己的生存拉开距离去做整体的观照。我们爱很多与自己有关的东西,但却独独不爱这个世界。而如果你不爱这个世界,你爱什么都是爱自己。但假如你在沉重的生存之余,能够停下来欣赏一下天边的落日,路旁的一朵小花,或者林中的一声鸟鸣,你就达成了对世界的爱。

对某个人持有善意,并不是真正的善良,因为这极有可能是出于个人的好恶,同样情形下,你也可能毫无理由的对另一个人还有恶感。无分别的善待每一个人,其前提是,不仅要把每个人看做本性各不相同的人,还要把他们看做差别无二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是相同的,不仅人和人的生命相同,最深的本质上,万物同归共有,生命与生命同体共生,人与蝼蚁同属一个本源。正是根于此,佛讲普爱众生,众生无分别,无差别,无高低贵贱,天然平等。所以,我们不仅要善待自己的同类,还要善待所有生灵。

世上没有什么能真正免除生命的痛苦,唯有爱才能点亮我们心中的光明。生命的悲苦在我们心中,一如世界的痛苦在佛的心中,如果我们不是强烈的感受到人世间的痛苦,我们就不会以更加强烈的爱,来热爱生命。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5

晚上,某美女诗人同我。问到对她最近所写的一些诗歌的看法?我说,灵气有余,仙气不足。少了仙气,诗歌再空灵,灵气再多,终究还是显得油滑和世故,在空中飘呀飘的,落不下来,落不到实处。说到这里,我解释一下:我所说的仙气,不是王霸之气,指的是诗歌中的悲悯之心。诗歌没有悲悯之心,就没有感染力,就会显得空洞,木讷。即使再空灵,也飞不起来。诗歌只有常存悲悯,落地后,才能与这个世界完美融合为一体。也才更有感染力,散发出无穷的生命力来,张力无限。

一花一草一世界。在这个世界上,花有花的世界,草有草的世界,树木有树木的世界。一部分花草树木死亡后,躯体腐烂,给另外的花草树木提供肥料、水分和养分。所以,花草树木们是心存悲悯的。正因为如此,它们各自不同的世界,才能完美地穿插,融洽地生活在一起。人的世界也是一样,你只有心存爱心,你才能感应到这个世界的爱,也才能得到更多的爱。你只有心存悲悯,你才会碰到悲悯的人,你才能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与爱护。

佛是慈悲,悲悯的。所谓观世音,所谓佛,其实,他们都是来自于尘世中的尘土。他们睁大着悲悯的眼睛,注视着尘世中的芸芸众生。他们之所以成佛,就是因为他们比尘世中的人多了一份悲悯之心,多了一双能够看透人性的慧眼,仅此而已。佛是宽容的,包容着一切,他不会挑剔,不会逃避。好与坏,善与恶,真与伪,都在他的心里、眼里。这样,他的大肚里才有大慈悲、大智慧,眼里才自然流露出来悲悯情怀。

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当是有佛心和佛性的。他的心是宽容的,理解所有的好坏、善恶、真伪等行为。他的眼神是睿智和悲悯的,能够看穿所有现象的本质,对坏、恶、伪的行为发出警醒的声音,让我们警惕、警戒。但是,他不会挺身而出,去参与政治,去粗暴地干涉社会的各种行为。因为他知道所有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善与恶、真与伪、好与坏,都出自于这个社会和社会上的人的内心。他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来感受这尘世中人的喜怒哀乐,用满是悲悯的目光来看待这世上的美与丑。让我们时时反思,时时反省自己的行为,然后,我们自己来为这个社会,剔除身体中的坏、恶、伪等东西,这就是诗人和诗歌的作用。

她说:“可是,看了过多的坏、恶、丑等东西,我会很伤心,失望,难过,甚至于吃不下饭。我不再快乐,不再相信这个社会是美好的,和谐的。”其实,她错了。如果我们一味的歌颂、赞美,一味地为了赞美、歌颂,就摒除了所有诸如坏恶伪等不美好,我们整个世界只剩下我们笔下,如塑料花一样的虚伪的和谐,虚伪的美。那么,这样的诗歌是不是太虚伪、太造作,太丑陋?何况,诗歌本身是向善,向真,美好的。尽管悲悯的诗歌时不时会映射出一些不美好,不和谐,甚至是丑陋、丑恶的东西来。但却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诗歌才显得更为纯洁、干净和美好,才更有仙气,这个社会也才更有诗意。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6

杜甫是唐朝的三个大儒之一,其他两个是韩愈和颜真卿。韩愈任过监察御史,颜真卿是个将领。他们虽然身份地位不同,却共同实践着儒家的思想。

那么儒家思想又是一种什么思想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悲天悯人的思想。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他在任鲁国司寇的时候,一次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后,听管理员汇报此事,先问伤人没有,接着就问伤马没有,爱人及物,不假思索,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和敬畏。孟子也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的一生都在实践悲天悯人的思想,他每到一个国家,就劝国君要实行仁道,要减免赋税,要让百姓有安居之所。这种以仁为核心的思想,就是悲天悯人的思想。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文学史上有很崇高的地位,同时又是一位忠直之臣,每当国家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他总是仗义执言,奋不顾身出来说话。他的最著名的一次活动就是谏迎佛骨。那年的唐宪宗听说凤翔的法门寺中有一节牟尼佛留下的指骨,就派人到法门寺把佛骨隆重地迎接到长安。沿途修路盖庙,人山人海,乌烟瘴气,劳民伤财,许多人甚至因此而倾家荡产。这时,韩愈站了出来,写了一篇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告诉皇上要以民为重,不要被一节来历不明的指骨搞得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为了百姓而不顾扫皇帝的兴,其勇气令人敬佩。

颜真卿虽然是大书法家,是颜体字的创造者,但拥有重兵,“安史之乱”时他在山东领兵抵抗,后来又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藩镇的叛乱割据,竟被军阀李希烈杀害,他是忠臣***,他用另一种方式实践着儒家思想,从另一个角度悲天悯人。

只有杜甫,无职无权,他当过的最像样的官,就是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个官职名称很长,但其实就是一名管理军械仓库的仓管员,整天手上拎着一串钥匙,叮叮当当的,地位卑微得很。后来虽然当过唐肃宗的谏官,但没几天就因为替宰相房琯讲了几句话就差点把命给弄丢了。面对如此尴尬的境地,他只能把悲悯的目光投向遍野疮痍的大地,投向饱受饥寒的人民,然后把他的仁爱之心、悲悯之情凝聚在诗行中,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所以他登岳阳楼,便写“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别人登上岳阳楼都欢天喜地,为洞庭美景所陶醉,就连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也是有悲有喜。而杜甫却不是这样,他登上岳阳楼就大哭一场。为什么哭呢?因为洞庭湖水是如此浩瀚无边,天地宇宙必定更是广袤无垠,而我杜甫却四处漂泊,无处安身,再加上孤身老病,亲朋无音,怎不悲从中来?尤其是想起国破山河碎,边关战事急,诗人更是忧心忡忡,不觉悲从中来。千年之后,我们依稀还能看到一个垂暮老人站在岳阳楼上号陶大哭。

他登上白帝城,便写“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李白也写白帝,但他看到的是彩云,因此写道:“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刘禹锡也写白帝城,他看到的不仅是彩云,还有锦浪,因此写道:“彩云朝望青城起,锦浪秋经白帝来。”唯有杜甫,登上白帝城,看到的不是彩云,也不是锦浪,而是遍地疮痍,满目凋敝,是十室九空的荒村,是饿殍遍野的荒原。于是,又悲从中来,痛哭一场。

他写“三吏”,便叹老妇从军,哀“中男”守城,嘱边将谨慎。走到哪里,便把忧心带到哪里;看到什么,便把泪眼注视着什么。

他写“三别”,便怨“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悲“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问“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新婚的夫妇令他伤感,垂暮的老人使他揪心,无家可归的人让他忧虑。

春天他写《春望》,“国碎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让生机勃勃的草木也披上一层悲凉的色彩。

秋天他写《秋兴》,“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使鲜红艳丽的枫林也蒙上一种萧杀的气氛。

看到雪,他写“愁吟独老翁”。天地之间,雪舞风回。失意落魄的柳宗元尚且“独钓寒江雪”,何杜甫如此自伤,孤老野叟却要悲吟雪中?

看到花,他写“感时花溅泪”。花本无情,何来泪水?命途多舛的苏东坡尚且“只恐夜深花睡去”,何杜甫如此自苦,春花华发竟还老泪纵横?

那么我们就要问,为什么杜甫要整日悲悲戚戚、愁眉苦脸?唐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朝代,怎么让一位姓杜的人整天忧心忡忡、愁肠百转?

当然杜甫并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他写过一首诗,叫《百忧集行》,期间有这样的句子:“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你看,杜甫十五岁的时候还像一个小孩那样天真活泼,童心未泯。他像小牛犊子一样的健壮,在院子里奔来跳去。庭前梨树、枣树的果子熟了,他一天到晚不厌其烦地爬上爬下,有时就直接坐在树枝上,蹦着双脚,啃着果实。这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少年形象,活泼得让人无法不怜爱。如果此时你正好站在树下,对着树上大喊一声:“喂!杜甫,你怎么又爬到树上偷吃果子了?”,那杜甫肯定会对你扮个鬼脸,然后扔给你一个李子或枣子,让你也尝尝鲜。如果这时有一个雕塑家,塑一尊杜甫在树上采果子的雕塑,然后对你说:“这是杜甫。”你肯定不相信,你会说:“不对,那不是杜甫,那是孙悟空。”

可是杜甫为什么就不能是天真活泼的,为什么就一定要愁眉苦脸的呢?要知道,杜甫也是出生名门,自十三世祖杜预以下,几乎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不同的官职。他的祖父杜审言先后任过膳部员外郎和修文馆直学士,还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外祖崔家更是曾和皇室通婚的大士族。杜甫非但家学渊源,而且聪明早慧。七岁就会作诗,十四、五岁时便“出游翰墨场”(《壮游》),与文士们交游酬唱。因为从小天分就高,再加上勤学,书画音乐、骑马试剑便无不通晓。这时,他的家境还不算坏,人又自负才华,因此胸怀大志。武崇远祖杜预,文慕祖父审言,年才十九,便有“四方之志”,北渡黄河,始涉郇瑕(山西猗氏),次岁南游,遍于吴越。这初期三四年的漫游,使他见识到了许多事物,觉着自己学问更高,眼界日广,取功名如拾草芥,如何能不轻狂?

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遍历祖国名山大川。虽然这期间他落过第,结过婚,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历生活,何况在他33岁时,忽然在洛阳遇见李白,后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李白,这位青莲居士,这位名震天下的大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除了与李白在一起樽酒论文,同榻论诗而外,还同到梁(开封)、宋(河南商丘)去寻采瑶草,还深入到道家圣地王屋山上的清虚洞,意欲寻仙修道,采取灵药。可是他们想参拜的有道之士华盖君并未成仙,却像凡人一样死了。李白于是对杜甫说:“完了完了,连华盖君都成不了仙,我们肯定也成不了,还是回去吧。”于是他们才不得不走回头路。他们虽然求仙未成,但他们的才华意气依旧飞扬,依旧上下古今不可一世。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生活,这样的际遇,为什么就不能天真活泼呢?可以说杜甫35岁以前,都还是一个裘马轻狂的青年。

可35岁以后为什么忽然就变得忧郁起来呢?情况大概是这样的:35左右,杜甫到长安求取官职,因为35岁的人毕竟不是小孩了,不能整天到处逛荡。那时杜甫还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所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就是他当年的内心写照,凭借自己的才干,他试*“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自己的宏愿。可是,事与愿违,当时朝廷权柄由奸相李林甫等人把持,有识之志根本难以入仕。而大概是在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生活因此突然变得很艰难起来。而在这之前不久,他最敬爱的姑母也去逝了(杜甫幼年失母,主要是姑母带大的),这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而此时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他又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玄宗极赏识他的文才,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种种努力都化为泡影,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伙同杨国忠以及杨氏弟兄姊妹,西奔四川。不久长安即被攻破。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几近处死。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公元759年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在他的好友、成都尹严武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暂且安身。那处草堂,虽然今日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占地24公顷,富丽堂皇,宏伟壮阔。但当年那处草堂,却实实在在只是一座草屋,还时常被大风卷走屋上的茅草。读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处境。但就是这样一座草屋,杜甫也不能长住下去,因为不久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只好举家离开成都。后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杜甫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四处飘泊,寄身于一艘破船上,来往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770年冬,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

至此,我们大致弄清了杜甫的生平,也大致可以推测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由“安史之乱”始。

但是,在唐朝,亲历“安史之乱”的不只杜甫一人。李白也经历过,但他照样“花间一壶酒”,照样“举杯邀明月”;还有皇帝老儿,还有众多的王公大臣,还有近两千万的黎民百姓也都经历过。为什么就只有杜甫特别忧虑深重,特别愁怨满腔呢?

这得从杜甫的思想说起。

大家知道,咱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表面上好像纷争不断,庄子甚至常常编故事来讥讽孔子,但这两派的思想核心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人的重视,只不过道家比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但是后来儒家思想还是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因为根据当时的地域特征,再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群体的利益肯定要大于个体的利益。比如抵御外族的侵略,对付黄河的泛滥,发展农业生产等等,靠得都是群体的力量,个人肯定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重视群体利益的儒家思想就占了上风。

杜甫就特别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前面说过,杜甫出生名门,有良好的家教氛围,儒家思想深深地扎进杜甫幼小的心灵,使得杜甫小小年纪便有了悲悯之心。只不过杜甫的青少年时期生活无所忧虑,国家又强盛太平,所以悲悯之情没有突显而已。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杜甫的悲悯之心一下就被激活了。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视为“集大成”者、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就突出了其道德含义突出了他的思想内涵,这就等于在告诉人们,杜甫不但会写诗,他还具有圣洁的心,悲悯的情。

悲悯是一泓温情的静水散文欣赏 篇7

先重温一下悲悯二字的本意。悲悯:哀伤而同情,多用于佛家、儒家和道家。悲:慈悲,对人间的苦难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悯:指同情,这里的同情不是可怜,指对人间苦难中的人并不轻视蔑视甚至可怜,折射出一种博大的爱。

我们每个人从字典走到生活的现实,检查一下自己的悲悯程度,看看自己的心里面有多少柔软的部分,不只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一次净化,也是对自己人生的确意再塑。如果由此说到文学,说到写作,特别是诗歌,自己认为也是要悲悯在心。

诗歌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并且反映生活的情趣以及生活中人的精神面貌。而对于人生的态度则决定者写作者的执笔意象。自己觉得,悲悯之怀,是孕育和释放诗歌情感的主要源头。现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认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应该是:以广博的智能照瞩宇宙间的复杂关系,以深挚的同情了解人生内部的矛盾冲突。在伟大处发现它的狭小,在渺小处却能看到他的深厚。在圆满里发现它的缺憾,但在缺憾里也能找出它的意义。于是以一种拈花微笑的态度同情一切;以一种超越的笑,了解的笑,含泪的笑,悯然的笑,包容一切以超脱一切,使灰色黯然的人生也罩上一层柔和的金光。如果说宗白华从美学的角度看待着人生,却不是在故意美化人人有受苦感的人生。因为从他的表述里,分明可以感觉到一种浓厚的悲悯之情。“包容一切超脱一切”的境界,不是铁石心肠之人所能达到的。自己这里将悲悯与诗歌联系在一起,并不是说悲悯是诗歌写作的一个技巧,而是要写来自心灵深处的的深切关注的对象,就像又一次体验这种人类崇高的情感,也是又一次感动人类朴实的生命。《诗经》是美丽的,同时里面也充满着悲悯的情怀。其中的诗句所表达的那个时代的爱痛,柔情和追求,怒怨与遗憾,直到现在依然显得鲜活和亲近。那种几千年之前的最初的悲悯情感依然能够执手当今的抒写。

《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在谈到文学创作时也说到文学的悲悯之心,对现实要有足够的关怀。诗歌不是关在塔里的欣赏之物,也不是拿来炫耀的私人藏品。诗歌要活在现实里,就不能脱离火热和百味的生活。有的人说,诗歌仅仅为诗歌,不要想着要有多么大的社会功能。自己不认同这种“诗歌无能”的论调。千百年来充满豪气以及哀怨的诗词令我们现在依旧如临其境不说,近些年反映抵御洪水、抗击***、抗震救灾的诗歌总能引起太多人的共鸣。因为诗歌之中有同情抚慰有加油激励,有惨烈的描述也有明媚的展望。但是,诗歌又并不故意显示存在。诗歌的每一个字都是谦逊的,却又都是虔诚的,就在那里匍匐着,也是高昂着,因为有悲悯在心,有同感的人会找到共鸣的节奏。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想尽量享受这个世界的阳光。但,事与愿违却也在有的时候不期而至。自己见到那些背着水泥上楼的妇女,看到在路灯下满脸白灰的男人,知道着劳累和奔波无处不在,知道着生命依然那样坚韧。在心动和泪润的时刻,有平凡的文字记录他们的风华。自己觉得。有了悲悯之心,才能有深意的发现,才能有另外赞叹的角度,才能超脱世俗的羁绊,才能生发更多的智慧以更加透彻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也才能写出更加真实而有更远生命力的诗章!

感人肺腑的散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感人肺腑的散文

学习

读生命如一泓清水有感

阅读(65)

本文为您介绍读生命如一泓清水有感,内容包括生命如一泓清水读后感,读生命如一泓清水有感100字左右,生命如一泓清水俞敏洪。读生命如一泓清水有感(精选9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现在你是否对读

学习

文案高质量封神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文案高质量封神,内容包括文案高质量霸气,幽默文案高质量,高质量的优秀文案。高质量文案集锦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越来越多人会在闲暇时发表文案,文案具有文字简练、意义鲜明的特点。那些被广泛运用的文案都是什么样子

学习

高质量的励志句子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高质量的励志句子,内容包括早安励志朋友圈高质量句子,新年朋友圈高质量句子励志,励志朋友圈高质量句子。高质量的励志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句法角度说,句子是使最大的

学习

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读音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读音,内容包括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说做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孟子关于谎言的经典绝句。孟子的名言仰不愧于天仰不愧于天是孟子说的一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下面是关于孟子的

学习

高质量情话文案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高质量情话文案,内容包括高质量情话文案简短,高质量情话文案短句古风,高级情话简短文案。高质量情话文案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文案吧,借助文案可以达到宣传文化的目的。还在苦苦寻找个性、独特的文案吗?下

学习

传承红色基因征文小学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传承红色基因征文800字小学,内容包括文明礼仪征文800字,传承文明礼仪征文800字,传承红色基因征文800字通用5篇。传承文明礼仪征文800字(通用2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征文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

学习

高质量文案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高质量文案,内容包括高质量文案短句干净治愈,高质量文案高级感,高质量文案配自己照片。高质量文案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文案都很熟悉吧,文案对人们的思维是有一定的感性作用的。什么样的文案才让人

学习

高质量文案推荐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高质量文案推荐,内容包括文案高质量霸气,高质量文案照片,高质量文案励志。高质量文案推荐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多人会在闲暇时发表文案,文案用以记录和分享生活日常。你知道什么样的文案才是特别的吗?以下是为大

学习

生命如一泓清水读后感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如一泓清水读后感,内容包括生命如一泓清水读后感4000字,生命如一泓清水感悟100字,生命一如泓清水1000字读后感。生命如一泓清水读后感(精选8篇)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

学习

阅江楼记原文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阅江楼记原文,内容包括阅江楼记原文及翻译赏析,阅江楼记中三思的含义,阅江楼记逐句赏析。阅江楼记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

学习

心中一泓清泉作文

阅读(80)

本文为您介绍心中一泓清泉800字作文,内容包括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高考满分作文,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高中作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诗歌。语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作文(通用10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

学习

阅江楼作文

阅读(74)

本文为您介绍阅江楼作文,内容包括阅江楼作文100字,游阅江楼作文1000字,阅江楼作文400字左右。阅江楼作文(精选20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

学习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高考满分作文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高考满分作文,内容包括初中作文我心中的一泓清泉,心中的一泓清泉作文,一泓清泉作文。以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为题的作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

学习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鉴赏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鉴赏,内容包括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翻译赏析,水调歌头过岳阳楼张孝祥,水调歌头把酒问青天赏析。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原文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

学习

仪征家乡的风俗作文左右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仪征家乡的风俗作文600字左右,内容包括描写自己的家乡作文400字,描写自己家乡的作文450字左右,描写家乡风物的作文400字。描写自己家乡的作文:我爱家乡仪征(通用42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

学习

夏末作文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夏末作文,内容包括关于夏末的作文1000字,夏末的作文素材,夏末初秋作文。关于夏末作文(精选61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

学习

夏末的作文素材

阅读(72)

本文为您介绍夏末的作文素材,内容包括青春日记随笔高中,暑期作文20篇,100字作文夏末二年级。夏末青春作文(精选10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

学习

关于无视的作文

阅读(7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无视的作文1000字,内容包括无视作文素材,无视作文1500字,无视缺陷作文。无视的优秀作文(精选2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知

学习

东山岛游记作文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东山岛游记作文400字,内容包括济州岛旅游游记600字,普吉岛游记作文600字,济州岛游记作文400字。济州岛之旅小学游记作文400字(精选6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

学习

济州岛游记作文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济州岛游记作文,内容包括济州岛旅游10月游记作文,济州岛十大景点介绍作文,过年去济州岛旅游作文。济州岛游记作文范文(精选10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

学习

游济州岛作文

阅读(78)

本文为您介绍游济州岛作文,内容包括游普吉岛作文,游济州岛100字作文,济州岛游记作文。游济州岛作文(精选10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为了让您在写作

学习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作文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作文,内容包括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作文1000字,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作文,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散文作文。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作文(精选35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