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怎么写好散文
散文是一种长于袒露心态,章法自由,取材广阔,短小精悍,文情并茂而又真实自然的文体。它的一个散字说明它的文体样式其范围非常广,内容非常宽,手法非常自由,情感非常丰富。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教你怎么写好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可以用各种写作技巧来安排它,也可用各种修辞手法去润泽它。散文中有人物,有事件,有形象,有情感,更有哲思,有境界,有理想,有梦幻。其风格可劲健,可雄浑,可冷峭,可纤柔,也可淡远,可奇诡,可曲婉。其意境可寄寓遥深,也可似与不似,可潇散简远,也可不拿腔作调,不事雕琢,不废工巧,更可天成自然。
我在用各种写作方法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创作理论:诸如起、承、转、合,龙头、凤尾、象肚及主题呈式,中段转换,高潮突起及加引子,加尾声等等等等的一般性创作手法去创作外,还特别注重以下方法的运用:
“用音乐的旋律造句,用绘画的构*谋篇”是我写散文的法宝。用“音乐的旋律造句”意为写出的句子要像音乐一样流动、畅和、优美、深情,能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灵、振擅读者的魂魄。整个语句既有国歌的铿锵,也有黄河的怒吼;既有春江花月夜的优美,也有二泉印月的悲怆;既有福禄寿喜新年好的喜庆祝福,也有和谐世界万家乐的喜地欢天;既有满江红、苏武牧羊的古朴豪壮,也有赛马、战马奔腾的热烈果敢……!每个句子都赋有音乐的调式,节奏;快慢,强弱;每个段落都有如三潭印月般的平缓静寂,也有如大刀进行曲的雄壮杀喊!一句话所造句子既有独奏有也合奏;既有民乐也有交响;既有电声也有鼓瑟;既有叶片吹奏也有柳琴独弹。总之不拘一格,各抒心机,一切为我所用,一切如我所愿。
“用绘画的构*谋篇”意为整个散文的谋篇布局要像山水画一样既有近景,中景更有远景及空灵;既有小桥、流水也有飞鸟、庙宇;既有松柏、杂树更有小草、竹兰;既有山石的险峻也有云雾的缭绕;既有寒江独钓更有舟车相还。一句话整个散文布局要有层次,有内容,有色彩,更有意境。让人可远观可细品,更可亲近可胃叹。不仅让人在有限的篇幅里既得到丰富多彩的享受,更得到情景交融的洗礼。从而使其笔下的散文层次丰富,结构饱满,密不透风,疏可跑马,虚实相生,空灵相伴,给人以一波三折,一观三叹,三月回味,三年忘返之美的特感。
当然在容量有限的几千字范围内要把众多的技巧,手法,修辞,谋篇都一股脑的堆彻在一起,那是彻头彻尾的杂货滩,这是写作之大祭。我在写作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可安排适当的技巧及手法,就如一女士穿衣打扮一样,一般不超三种颜色,多了就让人目弦。整个打扮色调要协调统一,在统一的前提下才有色彩的适当对比,或蓝调,或红调,或黄调,或绿调,或白或青或灰或粉……,总之不宜大红配大绿,像戏剧中的媒婆一样不堪入目,不能进入日常生活而俗不可耐。
我在写作中根据内容的需要,可选择一段文字用书法中的甲骨、钟鼎、魏碑的雄浑笔意来描摩;也可选如王羲之的兰亭叙,颜真卿的祭侄稿之流美及悲仁的行书来抒发;可用怀素、张旭的狂草来达意;也可用曹全、张迁及颜、柳、欧、赵的端庄来美化。在行文中既有壮严大气的笔调也有绢绢细流的手卷;既有倚正偏奇的构*也有大小轻重的关怀;既有行云流水及长袖飞天般的行气也有长短凝重及迁细飘逸的情缘;既有长卷大幅的庞博气势也有斗方尺幅的品味赏玩……。总之,还可在一段文字中有韵也可让一段文字杂说;可一段内容细细品读也可一段情节笔断意连……。同时还可在一个段落用如二胡那深沉厚重,流美圆润,刚强凝毅,空泛灵顿的韵味去丰满……,也可整个布局像中国象棋一样有开局,中局,残局,且调动“棋看三步是常态,棋看五步是高手”的方法来丰富自已,来塑造自己,从而使自已的写作新意常出、妙趣频生,让人啧啧赞叹,爱不失手!
“荡气激荡气,激情荡激情”是我写散文的有力助手。在三千字左右的篇幅里要有几个浪潮的跌宕起伏才能让人圆满。一般千儿八百字的散文至少要有一至两个高潮才能让人叹喟;二千字左右的散文至少有三至四个高潮才能让人满足;三千字的散文要有三至五个高潮才能让人读后有回肠荡气之感。之所以让人要有荡气激越着荡气,激情荡漾着激情,就是一篇散文让人读后要产生后浪不断推动前浪,一浪高过一浪那惊心动魄的感觉,让人回肠荡气再回肠荡气,激情满怀再激情满怀,让人读后大有透不过气来而必须大舒一口长气才感到满足的奇效。不管是品茗闲叙还是淡远空灵;不管是黄钟大吕还是疆场博杀;不管是甜蜜爱抚还是亲情温馨;不管是小桥流水还是老树昏鸦……,每类题材要写出每类题材的激动来,让人在不同的回肠荡气中,在不一样激情激荡中去激情满怀,去荡气回肠,去一波一波的在荡气回肠中再荡气回肠,一浪高过一浪的激情荡漾中再激情满怀。各有各的激荡之法,各有各的回肠荡气之感,总之让人不浪费时间白费工夫来读我写的文章,这是我最看重的关注点。
在写散文的过程中我还秉诚“入俗家安,超脱业成”的理念来指导我的行文和布局。“入俗家安”就是要接地气,要有人文情怀。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凡人世界,每天吃、喝、拉、撒、睡,家庭妻儿亲朋好友,单位同仕及上下级领导,社会贤达及远亲旧戚之关系的处理就是入俗,当我们入俗得越深,我们的日子就会左右逢源,家庭就和睦安定,我们的生活就有滋有味,人生就无比安祥谐和。我写散文就是与人交心,就是让人感受社会的关爱及温暖。所以在每篇散文的写作中,我都要贯穿此种理念,让人在读了我写的散文后感到很亲切,很贴心,很温暖,就象是吃了一盘回锅肉一样滋味悠长,心情舒坦。“超脱业成”的理念就是做任何事都要超脱一点,比别人意识高一点。比如一个小小的面馆,只要店家的味道好一点,态度诚肯一点,再加能有一点青菜叶子及骨头汤什么的,他面馆的生意就一定会比其他的好,这几个好一点就是超脱部份。我们做人做事能超脱一点,其人生的结局就大不相同,就会上层次上境界。而我写散文就更讲究超脱部份的运用,只有比别人想得宽一些,想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想得高一些,我的写作就能境界高,感情深,就能入情、入理,就能让人读之受到启迪,受到感染,受到爱戴,受到振憾,达到如此境地我的心就滋润了,我的心就圆满了。
“有缘相逢是朋友,祝福牵挂常携手”是我写散文的心愿。这就是说只要我的文章被人翻阅了,就说明我们之间结缘了,我们就有可能成为朋友,为此我会深深地祝福你,亲切的问候你,而且我也会怀着一种牵挂,怀着一种关爱的心去想念着你;如我们真的成为朋友,那我会与你携手前行,去为各自不同的目标努力奋斗!这就是常怀一种仁爱之心,常怀一种与人为善之情,去开启人的心智,去劝导人的乐善,去让人获得美的享受,去让人追求更高的境界!从而让人在读了我写的散文后真切的感受到我善良的情怀及与人同乐的心境,实实在感受到在人生的道路上,随时都会有一位朋友在默默的祝福着自已去奋斗!去追求!去鼓舞!去分享!这就是我最美、最暖、最贴已的心愿!!!
还有两个奋斗的理念,那就是“谦虚使人说亏,骄傲使人进步”。此话乍听很不合常理,平时人们常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说人要常怀谦卑之心,常怀感念之态,虚心好学才能让人有长进,踏实做人才能让人更成熟;而骄傲自满就会被人唾弃,狂妄自大就会被历史抛在后面。但据我去北京发展的经验看,你一谦虚机会就是别人的了,就没有你的事了,你一谦虚就说明你不行,你无能,你小份,你狗熊,谁会找一个无能的'人来做事呢?为此必须很骄傲的展示自己的才华,争取一切机会,为自已的成功去不懈的努力,这样才能让人瞧得起,才能被人认为有志气,才能抓住机会,才能获得成功!为此这种心态让我用在写与人生奋斗有关的散文上,就是要让读者深深的感到一种信念的鼓舞,一种自信的激励,一种不服输的奋斗,一种跌倒了爬起来再前进的勇气!在文中我有意把这种理念贯穿其中,就是要让我们都共同为这一理想高度不断攀登并努力前行,为争取人生最高境界奋起直追,一直到到达彼岸,最终圆满才庆功!祝福!喝彩!!!
另一个理念就是“用真诚的奉献,去获取阳光下的回报”。这种理念鼓舞我在写散文的过程中要精心安排,合理剪裁,潜心布局,真诚表达!我用心去写,用心去奉献的结果是要让人获得收益,让人受得鼓舞,从而让人在生命的历程中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在历史的进程中做一个踏踏实实的铁汉!只要我写的散文对社会对读者有益、有贡献,我的心灵就会得到慰藉,我的内心就会得到阳光下的回赠及人生圆满的奖励!这就是对我最大、最亮、最高的回报!
散文立意的“潇散自然”和写作的“骋驰自然”,到散文的“题材真”,“感情真”再到哲学意义上的“理念真”是写散文的真谛,我写散文就是沿着以上的轨迹在前行,能否真正达到彼岸愚不敢妄言,但能写出自已满意的散文并留给后世,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我将努力地朝这条路去前进,去爬涉,去追寻心中崇高的理想和人生奋斗的明天!
世上本来没有路,但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我将朝这条路坚持走下去,如果生命就此结束,但只要我奋斗了,努力了,岁月也会嘉奖我这位未获成功的跋涉者的!
朋友,为实现并完成自巳的散文写作理念而共同努力吧!蓝天白云在注视着我们!小桥流水在等待着我们!亲人朋友在呼唤着我们!民族复兴的梦想在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一路歌唱,一路舞蹈,一路赞颂,一路大声宣布:散文的创作队伍,我们一路结伴,去勇敢爬涉,勇敢攀登吧!
今简言于此,特此搁笔,借机合盘托出我的散文观愿与诸君交流,不当之处肯乞各位方家海涵并教正耳!
拓展内容:散文写作技巧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正像巴金所说“我的任何散文里都有我自己”。
同时,这也就需要大胆无忌。正如鲁迅所说“任意而谈,无所顾忌”,他还推崇曹操及魏晋散文的“力主通脱”。也如刘半农所说,散文要“赤裸裸地表达”,写真实的“我”是散文的核心特征和生命所在,这是定义的最大要素。
散文语言十分重要。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而文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散文写作观念,即散文的唯一内容和对象是作者的感情体验。所有的教材都提出了散文要写感情,但却是作为一种必备因素和一种内*索。应当强调指出,感情不是片面的因素,也不仅仅是线索,而是散文的对象。散文写人、写事都只是表面现象,从根本上说写的是感情体验。感情体验就是“不散的神”,而人与事则是“散”的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形”。朱自清的《背影》不是要记录回家和父子离别的琐事,而是要吐露一种对父亲及失败了的父辈的怜惜和敬爱。刘真的《望截流》,重点不是顺理成章的工程本身或建设者的业绩,而是一种回归历史进步主流的内心感受。感情体验,是散文的内在结构,有了它,就可以天马行空地起草。这一点,不能不明朗和确定。
有了散文的内在结构——感情体验,只要再明确外在结构的核心就可以写好散文。外在结构的核心是细节。散文和小说一样,建立在细节的描写和叙述的基础上,但细节的排列组合方式不同。可以说,小说组合细节是“以盘盛珠”,而散文则是“以线穿珠”。小说的“盘”是一个社会的横切面,具备冲突,各种阶层、力量的人物或隐或显,而细节只能在这样的“盘”中有机地展开。散文的“线”,就是感情体验,或多或少,随手拈来,任情挥洒——以感情体验的表现为准。由此,我们说散文(应称艺术散文),是最自由的文体,散漫如水,手法灵活。
散文主要分为记叙散文和抒情散文(仍按传统的不明确的说法)两种。下面将两种散文的模式列出,供初学者和高等教育应试者选择使用。
记叙散文模式
【开头】
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另一种情况: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
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
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抒情散文模式
【开头】
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
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②发挥联想。
【结尾】感慨
写作指导:三种技巧帮你确立作文的中心
立意指确立文章的中心。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古人说过:“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思是说,中心好比统帅,无统帅的士兵,只能称它为乌合之众。那么,如何很好地确立文章的中心呢?对这一方面,我作了一些小小地探索。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例如:《真没想到……》一题,有位同学这样写道:邻居王叔叔原是一家工厂的一位科长,工厂倒闭后,他也下岗了,原本欢乐的家庭也笼罩上了阴影。几个月后,和他同厂的工人大多自谋到了职业,可王叔叔却放不下架子去谋职,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可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到路旁新摆的自行车摊旁修自行车,没想到摊主竟是王叔叔。王叔叔还笑着说:“我又上岗了。以前爱面子,现在想通了,只要靠双手劳动挣钱,都光荣!”这篇文章由王叔叔的“下岗”到“上岗”,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再如:《我尊敬的一个人》一题,写作之前在先确立“为何尊敬”这一中心。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原因,如因某人“反腐败”而尊敬。这样一来,再叫学生写一篇《我不喜欢的一个人》,学生马上会想到他残害人民的思想而确立不喜欢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当然具有时代气息。
二、立意求奇法
所谓立意求奇法,是指写文时不落俗套而给人出乎意料的立意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给文章立意的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反弹琵琶法”。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多数人都知道,一般人认为该批评、讽刺的是南郭先生,因为他没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从这个角度认识,这是求同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批驳齐宣王。假如不是他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当今企业中,不是有很多的“齐宣王”吗?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别致。
这种立意方法较为常见,诸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等到,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三、立意求深法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而《平民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马庚存,也就是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六件小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做人民的公仆这一伟大而优秀的品行。
再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