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案例分析
时间管理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已经出来工作的人来说,合理的时间管理有利于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下面是整理的时间管理案例分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案例一:浅谈高效管理者的时间管理
一、时间管理的主要方法
1、帕累托原则在时间管理中的运用
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下实现目标最大化,是高效管理者工作的重要原则。 时间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对高效管理者的时间进行更好地管理,我们引入帕累托原则。 帕累托原则又称做重要的少数、微不足道的多数,或80对20定律、犹太法则等,是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及社会学家帕累托提出的,最初是用于经济领域中的决策。 这一原则是说在任何一组东西之中,最重要的通常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对于重要但只占少数的部分必须分配更多的资源,更注重对它的管理。 在时间管理中运用帕累托原则有助于应付一长列有待完成的工作。 将一大堆需要完成的工作列出优先次序,把最应优先完成的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各花上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把它们完成。
只有这样,那些看起来可能是无法一一完成的工作才能通过我们所完成的那几件重要工作而得到解决,获得最大的收益。
2、“坐标法”在时间管理中的运用
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处理两个以上的任务是件极为困难的事情,一直保持高效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管理者应把时间花在重要的、必须做的任务上,而不是那些并非必须要做的事情之上。
如果以“轻—重”为横坐标,“缓—急”为纵坐标, 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时间管理坐标体系(见*)把各项事务放入这个坐标体系! 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类别: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
我们通常会把紧急的事情放在第一位,这不是管理时间的有效办法。在最初,我们可能会重视事情的重要程度,做的是“重要且紧急”的事情,但应避免习惯于“紧急”状态,否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喜欢上“到处救火”的感觉,把自己当成“救火队员”,转而去做那些“紧急不重要”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我们没有时间去做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而这些事往往有着更深远的影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可以让我们避免掉进“嗜急成瘾”的陷阱中,更可以避免在事情变得紧急后才疲于应付。对于高校来说,“重要不紧急”的事就是教学。确定了教学任务,就明确了围绕教学所需的人、财、物以及包括学术活动在内的各种活动,高校各个管理层的时间管理都应围绕这一任务展开。
二、高校管理者的时间管理
高校管理者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务,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如何在繁多的事务中抓住重点,以点带面,从而促进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完成,时间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规范、有序的时间管理不仅对高校管理者本人极为重要,对提高整个高校的工作效率、降低办学成本也极为重要。但因为主观客观上的原因,我们都习惯了不将时间列入办学成本进行计算。
(一)高校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管理者为什么要对时间进行管理,这虽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由于很多高校管理者未对时间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往往造成疲于奔命却大事抓不了、小事抓不到,浪费时间的现象广泛存在,造成高校管理者时间浪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一方面可能是因为管理者想做的事情太多,但确因没有科学区分事情的轻重缓急,甚至缺乏明确的目标,导致各项工作缺乏优先顺序,最后可能有头无尾;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不擅于授权导致自己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于具体事务,或因仓促决策导致了整个学校的时间以及其他资源的浪费。从客观上说,高校管理者浪费时间的原因来自于上级领导、工作系统以及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不管是何种原因,高校管理者的时间一旦出现浪费,对整个部门甚至整个高校的伤害极大,严重的可能会导致部门、单位乃至整个高校低效率重复劳动,最终成效不彰。为了避免浪费时间的现象重复出现,必须对高校管理者的时间进行管理。高校管理者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应通过对时间进行管理,保证他们永远有时间做最重要的事。
(二)高校管理者时间管理的内容
高校管理者的时间管理并非是对时间这一资源进行管理,而是对管理者自身进行管理,通过提高管理者的时间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对管理者自身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掌握工作的关键
高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尽管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不尽相同,但管理活动却是一致的,可简单归结为三个掌握,即掌握关键工作,掌握关键人物,掌握关键活动。高校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重点不在于每个环节、每个步骤,而在于制约性因素。制约性因素往往体现在关键工作,关键人物和关键活动上,抓住了这三个关键,高校管理者也就解决了制约性因素。所谓“大智有所不虑,大巧有所不为”之所以成为大智大巧者,在于能够扬其长而避其短。高校管理者无论职位、社会地位、学术水平高低,都是普通劳动者,不可能是全能的,也不需要面面俱到,因此,只要掌握了关键也就抓住了时间管理的要诀。具体地说,出现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时,高校管理者应首先进行处理,但要避免成为工作常规,应保证高校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花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高校管理者专注于处理重要的事情说明抓住了影响整个部门乃至整个高校的工作全局,主要精力放在不紧急的事情上则意味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2、简化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越简化,越不容易出问题,执行部门及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越加细致,执行效果越好。同时,简化程序有利于解决高校中出现的“文山会海”现象,不该发的文不发,不该开的会不开,提高行文和会议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就开会而言,会前必须明确会议的目的,是分享信息、辩论还是决策,决策性的会议材料应该在会前几天分发参会者,让参会者能尽早熟悉会议内容并有足够的考虑时间,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速度,避免会议流于形式,避免将会议时间浪费在泛泛而谈上却做不出任何科学决策。
3、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应该做好每天、每周、每月以及每年的工作计划,列出每一时间单位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排出优先次序,突出重点并确认完成时间,并适当安排“不***扰”的时间。高校管理者常常需要整块的时间去思考一些重要决策或完成重要的任务,在进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不能被外界打断,否则重新进入深度思考与完全工作状态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高校管理者集中时间不受干扰地处理一些重大事项而把其他事情都推到一边,可能会给本部门甚至整个学校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但如果能有足够必要的时间,不受任何人任何事干扰地思考或者从事对整个部门甚至整个高校至关重要的工作,那么这些可能的麻烦将是微不足道的。
4、合理授权
任何一位高校管理者都不可能独自完成本部门乃至整个高校的所有工作,也不可能独自对所有的事情做出科学决策,因此将一些事情指派或授权给别人,让其他人对工作进行分担,是提高时间使用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列出工作中所有可以授权的事项,并授权于适当的人来决策和执行,会提高整个学校的办学效率。高校管理者的授权必须充分,同时必须重视监督和检验,保证被授权者的行为符合学校的整体利益。在授权过程中,管理者应避免出现把别人当成自己提高效率多做事的资源或者障碍、干扰者的倾向,否则可能会出现控制他人的欲望,倾向于让被授权人按照要求做事,或者让“他们”不要妨碍“我们”做事。从而使授权行为适得其反。 在授权中必须要克服“办事拖延”的鄙习,推行“限时办事制”。 办事拖延是浪费时间的重要原因之一,实际工作中,工作任务的完成时间往往都会超出预期。 因此,严格规定每一件事情的完成期限,并要求被授权者在限定时间内报告处理结果,授权效果会更为有效。
案例二:时间管理的小故事
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玻璃罐子,然后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你们说这个罐子是不是满的?”,“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教授笑着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它们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问:“现在罐子是不是满了?”大家都有些不敢回答,一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也许没满。”教授不语,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倒进罐子里,然后又问学生:“现在呢?”“没有满!”全班学生很有信心地回答说。是的,教授又从桌子底下拿出一大瓶水,缓缓倒进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的玻璃罐。
一个平常的玻璃罐就这样装下了这么多东西,但如果不先把最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生活中那么多事情,其实都可以像往这个玻璃罐里放东西那样,先进行时间级别分类,如根据大学生的日常安排,按照“事分轻重缓急”进行组合,确定先后顺序,做到不遗不漏。如:
A级别:时间紧、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非常重要的事情。如即将到来的考试必须多花时间进行准备。要注意的是:很多人惧怕A级别的事情,觉得太复杂,要耗费太多的精力,同时因为怕困难完不成或者完成得不完美而采取逃避的态度。
B级别:很重要、但在时间上没有特别要求。这一级别的事情当前不需要马上交差,但又非做不可,容易在不急的心理中被人遗忘,在最后关键时刻演变成A级别事件,如两周前老师布置的期中检查作业。
C级别:时间上紧迫、但并不是很重要的、可以请别人代劳的事情,如取快件,可以请同学顺便去取。
D级别:时间上不紧迫也不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些可以请别人做;有的可以降低标准;有的必须要做则放在零碎时间中进行完成;有的对生活没有益处的事件则建议选择放弃,如毫无意义的闲逛。
案例三:时间管理——华为成功之宝
一、界定“时间管理”的两大误区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的第一部份,就是让员工们清楚了解时间管理的2大误区:
误区一:工作缺乏计划
大量的时间浪费来源于工作缺乏计划,比如:没有考虑工作的可并行性,结果使并行的工作以串行的形式进行;没有考虑工作的后续性,结果工作做了一半,就发现有外部因素限制只能搁置;没有考虑对工作方法的选择,结果长期用低效率高耗时的方法工作。
误区二:不会适时说“不”
“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华为人认为,人们组织工作不当中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就是不会拒绝,这特别容易发生在热情洋溢的新人身上。新人为了表现自已,往往把把来自于各方的请托都——不暇思索地接受下来,但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量力而行地说“不”,对己对人都是一种负责。首先,自己不能胜任委托的工作,不仅徒费时间,还会对自己其它工作造成障碍。同时,无论是工作延误还是效果都无法达标,都会打乱委托人的时间安排,结果是“双输”。
所以“华为”一向强调,接到别人的委托,不要急于说“是”,而是分析一下自己能不能如期按质地完成工作。如果不能,那要具体与委托人协调,在必要时刻,要敢于说“不”。
二、掌握“时间管理”的四大法宝
“成功地界定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一半”,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困境还是不会改变。 “华为”对于时间管理有4大法宝。
法宝一:以***ART为导向的“华为”目标原则
“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目标原则不单单是有目标,而且是要让目标达到***ART标准,这里***ART标准是指:
具体性(Specific)。这是指目标必须是清晰的,可产生行为导向的。比如,目标“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华为人’”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但目标“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就算得上是一个具体的目标了。
可衡量性(Measurable)。是指目标必须用指标量化表达。比如上面这个“我要获得今年的华为最佳员工奖”目标,它就对应着许多量化的指标——出勤、业务量等。
可行性(Attainable)。这里可行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目标应该有能力范围内;二是目标应该有一定难度。一般人在这点上往往只注意前者,其实后者也相当重要。如果目标经常达不到,的确会让人沮丧,但同时也应注意:太容易达到的目标会让人失去激情。
相关性(Relevant)。这里的“相关性”是指与现实生活相关,而不是简单的“白日梦”。
及时性(Time—based)。及时性比较容易理解,是指目标必须确定完成的日期。在这一点上,华为的`时间管理培训指出,不但要确定最终目标的完成时间,还要设立多个小时间段上的“时间里程碑”,以便进行工作进度的监控。
法宝二:关注第二象限的华为四象限原则
根据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事件分成4类(即建立一个二维四象限的指标体系),如下
类别 特征 相关事宜
第一象限 “重要紧迫”的事件 处理危机、完成有期限压力的工作等。
第二象限 “重要但不紧迫”的事件 防患于未然的改善、建立人际关系网络、发展新机会、长期工作规划、有效的休闲。
第三象限 “不重要但紧迫”的事件 不速之客、某些电话、会议、信件。
第四象限 “不重要且不紧迫”的事件
或者是“浪费时间”的事件 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收看毫无价值的电视节目等。
第三象限的收缩和第四象限的舍弃是众所周知的时间管理方式,但在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的处理上,人们却往往不那么明智——很多人更关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这将会使人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经常忙于收拾残局和处理危机,这很容易使人精疲力竭,长此以往,既不利于个人也不利于工作。新员工来华为的初期,比较关注于第一象限的事件。天天加班,而且工作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感觉很糟糕。经过培训后,转换了关注的方向,发现整个感觉都改变了。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象限与第二象限的事本来就是互通的,第二象限的扩大会使第一象限的事件减少。而且处理时由于时间比较充足,效果都会比较好。因此,增强了新员工的自信。
法宝三:赶跑时间第一大盗的华为韵律原则
日本专业的统计数据指出:“人们一般每8分钟会收到1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次,或者说每天50—60次。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小时,也就是约50%的工作时间(按每日工作8小时计),其中80%(约3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同时人被打扰后重拾起原来的思路平均需要3分钟,总共每天大约就是2、5小时。根据以上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每天因打扰而产生的时间损失约为5、5小时,按8小时工作制算,这占了工作时间的 68、7%。”
华为培训也认识到:“打扰是第一时间大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华为提出了自己的时间管理法则——韵律原则,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保持自己的韵律,具体的方法包括:对于无意义的打扰电话要学会礼貌地挂断,要多用干扰性不强的沟通方式(如:Email),要适当地与上司沟通,减少来自上司的打扰等;二是要与别人的韵律相协调,具体的方法包括:不要唐突地拜访对方,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等。
法宝四:执着于流程优化的华为精简原则
著名的时间管理理论——崔西定律,指出:“任何工作的因难度与其执行步骤的数目平方成正比:例如完成一件工作有3个执行步骤,则此工作的困难度是9,而完成另一工作有5个步骤,由此工作的困难度是25,所以必须要简化工作流程。”
无论对于1部门的工作流量,还是7部门的工作流量,华为要求员工们做到“能省就省”,并编制“分析工作流程的网络*”,每一次去掉一个多余的环节,就少了一个工作延误的可能,这意味着大量时间被节省了。
综上所述,通过研究和剖析华为的时间管理,华为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时间管理是企业提高员工整体素质的最有效法宝。
案例四:时间管理
S店长是浙江某地级市一家大卖场的店长,该卖场面积不算大,经营面积大约在五六千平米,不过在浙西这个地级市却一直雄踞当地的最大的卖场达四年之久,直到前不久才被一国内巨型连锁企业的大卖场所超越。
由于是当地最大的卖场之一,生意也一直很不错,是该地区的盈利大户,不过现在受外来的大卖场的挤压,压力比以前大了许多。一直以来S店长总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用,好像每天有做不完的事情,看上去,不仅门店、甚至整个公司也都属她最忙似的,如今大敌当前,更是感到时间不够用了,虽然是超常时间地工作,还是有许多事情照顾不过来,经常贻误时机,造成经营管理上的困难。
为此,S店长感到非常苦恼,总是反省自己是不是还不够努力,是不是自己的责任心还不够,是不是自己的领导能力不行才造成了工作这样被动的?
S店长是属于那种大事小事一把抓,门店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由她来做主,她也很享受这种令人尊敬的感觉,这种掌控的味道常常是她在自己的小姐妹圈里引以为豪的,她一直认为做店长就是抓细节的,店与店之间的差距都是在细节上,所以,她格外地关注细节,常常带领下面的处长、课长直接到现场办公指挥,这些处长课长们虽然也对她的领导风格颇有微词,但是鉴于目前效益还好,S店长在公司上下的威信又比较高,所以也不敢轻易发作,只好默默忍受,唯一能够让人感觉到的就是工作有些消极罢了。
而这些处长、课长们越消极,S店长就越是急匆匆地冲到第一线,因为怕出纰漏,人家都躲着,唯有她这个店长是躲不掉的,所以,无论再苦再累都得顶着,但是即便如此她还是非常失落地发现总是有越来越多的重要的事情没有去做或者来不及做完,严重影响了门店的经营工作。所以,随着经营业绩曲线的下滑,S店长的苦恼也就越积越多:为什么自己的时间老是不够用呢?是不是自己在时间的掌控和安排上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现在下面的中层干部这样消极,自己是不是某些方面做得不大对劲,应该如何改进?
点评:
S店长的困惑是一个典型的陷入了时间管理误区而难以自拔的现象,突出表现在以下特征:
每天总是很忙,而且还不明白自己忙了些啥。
常常是该忙的事情还是没有忙,造成了延误,而忙的那一大堆事情事后看来都不是很必要的
对工作任务不会分级管理,总是胡子眉毛一把抓,结果由于人的惰性的原因,常常总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会授权,也不会监控,要么乱授权,结果下面乱套了还得自己来收拾乱摊子,要么不授权,什么事都是亲历亲为,心力憔悴却并不讨好。
不会对时间安排进行分析,从不去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是否出现了问题,并判断问题的症结在哪,如何采取措施改进?
那么作为一名店长,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呢?这里简要介绍四种比较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四象限时间管理法
我们根据我们所做事情的重要性程度将事情分为重要与不重要两类,同时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把事情分为紧急与不紧急两类,这样就可以构成四个象限:第一象限重要而紧急、第二象限重要而不紧急、第三象限紧急而不重要、第四象限既不紧急也不重要。
对于第一象限重要而紧急的事情,我们要优先予以安排,确保这些事情能够在第一时间完成,不过若是我们每天完成的工作中有50%以上都是重要而紧急的话,我们就要当心了,这其实就意味着我们只是一名救火员,我们的事先预防工作做得很差,所以才导致时时处处都是火警,弄得我们疲于奔命。
因此,把时间优先使用于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上是正确的,但若是天天都在穷于应付紧急而重要的事情的话,除非你那几天就处于抗震救灾现场、除非你当时担任的就是一个扶大厦于将倾的伟大角色,否则的话,一定是自己的前瞻性不够才导致如此被动,或者是自己工作拖拉,比如领导周一安排的工作要求周五完成,结果自己以为还早,周一周二周三都耗费在其它不重要的事情上了,周四才开始理起这本书,结果周四中午领导就催个不停,这样就让一件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变成了一件紧急而重要的事情了,最后是吃力了还不讨好。
第二种方法是任务分级分类管理法
首先将我们每天所承当的工作将其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将每件事情的重要性按照1—5分五分制的要求进行打分,最重要的打5分,最不重要的打1分,然后按照5分到1分的顺序将所有的事情进行排列,对于5分和4分的事情,自己必须亲历亲为,而且必须将80%的精力花在这些事情上面;而对于重要性只有2分和3分的事情,则尽量安排下属去做;对于只有1分重要性的事情,则可以完全授权下属去做,自己可以不必过问进程和结果。
第三种方法是授权并监控管理法
有很多店长也授权,但是她前脚刚授权完,后脚就去插手指挥这项工作,弄得被授权的下属很被动,感觉左右不是,索性就依赖起店长;还有的店长以为授权完了自己就没有事,事情干坏干好都与自己无关了,即便出了差错也可以找到一个人来承当责任了,或者认为既然授权给别人了,就应该相信别人,老是去检查啊督促的,会弄得下属很反感,所以也就干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了,结果下属被充分授权以后常常就自筹自划,根本不事先与店长通气,与下级和平级的沟通也很少,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干起来了,以为这样可以体现自己的魄力和胆略,可以真正体现自己的价值,结果等到事情搅成一团烂泥了,他才跑到店长面前说对不起,我把事情搞砸了,对不住领导的栽培,于是店长还得从头来起收拾乱摊子,真是越授权越乱,以后干脆自己亲自来干好了。
凡此种种都是没有处理好授权与监控的关系才导致的,所以,授权了以后一定要及时做好监控工作,当然这种监控也是要讲究艺术的,监控得太频繁太直接,下属会认为你根本就不信任他,积极性难以调动;监控得若是太稀疏,关键地方把控不住的话,只恐怕又得去给下属搽屁股救火了。
第四种方法是作业时间分析法
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时间管理法。就是自己设计一张表格,把每一件事情的起始时间和终止时间记录下来,每天看看自己完成了哪些事情,每件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哪些时间花得值,哪些时间花得不值,自己的工作效率怎样,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是在什么时间段,自己是否有意识地将效率最高的时段都花在处理当天最重要最复杂的事情上了。
通过这种有效的作业时间分析总结,可以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处理问题的长处和短处在哪里、自己掌控时间的问题点在哪里、自己还可以提升的关键点在哪里,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把自己从繁杂的事物堆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最关键资源——时间有效地分配在重要的事情之上。
案例四:创业团队如何做好时间管理
前一段时间有机会接触到一个移动互联网的创业团队,和他们坐在一起交流了一些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问题,他们是非常有活力的团队。最后我们一起建立了能帮他们提高效率、协同工作的系统,现在总结一下拿出来,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背景:团队目前由三人组成:发起人、app开发、网站开发。发起人和这两个开发人员非常熟悉,但是两个开发人员之间此前没有见过面。
租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这些人吃、住、工作都在一起,工作装比较随意,有时候是拖鞋+睡衣。
拿到了超过一百万的投资,这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不算多。
他们目前需要尽快做出app+网站的原型,然后发布、迭代更新。
需要解决的问题:
过于自由的工作状态:在家里办公很舒服,但是比较容易松散下来,虽然也规定了工作时间是早晨9点到晚上10点,周一到周六,不过往往等团队都做在工作桌前都接近早晨10点了,还没做什么事情就该吃午饭了,团队没有统一认识,项目紧迫感不强,计划要做的事情总是到最后一刻才完成。
团队成员之间会互相干扰:比如,一个开发人员正集中精力开发的时候,另一个人却想要和他聊聊app和网站接口问题,或者管理者要发起一个会议,于是状态就被打破,很难再次进入专注状态,技术人员是这样的,他有状态的时候特别想一直钻进去,恨不得一天就把所有的事情搞定,这也是为什么技术人员都比较喜欢带耳机或者熬夜的原因。在大的公司很难照顾到每个成员的感受,不过他们认为只有三个人的创业团队应该可以做到这一点。
无法预估计划进度:因为他们虽然都是很资深的程序员,却是刚刚转到ios和JSP开发,有个熟悉的过程,可能技术上的一个小难点就要拖几天的时间去解决,这就对整体进度带来了不确定性。
建议的方法
1、用倒推的方法重新建立里程碑
在家工作,想不放松都难,又没有人盯着,为什么一定要准时上下班,为什么不穿的自由一些呢?
其实上面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的关键是:团队对挑战和危机有没有统一的认识?
或许他们的融资够撑两年,可是就要按两年准备吗?
产品运营、推广、打磨、更新到比较成熟的产品,都需要时间,交流之后发现,其实他们的开发时间只有两个月而已!
开发时间难道真的有两个月吗?
我们去倒推一下:
测试联调,干掉Bug需要半个月时间。
因为交互和美工是异地兼职合作的,中间衔接的再好,也需要一周的时间去修改、融合
边学边开发也好,整个看一遍书也好,至少学习时间需要一周
实际的开发时间实际上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中间可能还要被一些技术难点卡住
得出的结论是:
他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做App开发和网站开发!
通过一起用倒推的方式建立里程碑,让团队所有人都了解到项目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2、任务看板+每周例会
我认为他们其实并不是一个在家创业的公司!他们就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和腾讯、阿里巴巴没有区别,不能因为自己是一个自家创业的公司就放弃好的项目管理方法。所以我倒建议把他们工作的房间装修的更像一个办公室而不是客厅,然后加入一些好的项目管理方法,比如:
例会:我们一起确定了每周六晚上20点—21点进行例会,讨论项目进度和下周计划
看板管理:把规划、进度、任务分配都一目了然的展示出来
技术人员大多是蓝色性格,他们非常喜欢的是秩序和规则,所以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们要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哪些工作,他们会感觉到很舒服,如果临时突发事情太多,一会让做这个,一会让做那个,他们会崩溃掉!
所以,直接把每周任务上墙,也让他们随时心里有底。我们一起设计了一个任务看板样式,其实蛮简单的,和大家分享下:
创业公司有自己的优势,大公司也有自己的特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番茄工作法+免打扰牌
有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在学习了GTD方法之后,给每个人桌子上放了个实体的收集篮,不仅仅用来放自己的杂事,其他人也会把需要交给他做的事情贴上便签放到他的收集篮里,这样比较尊重对方的时间,带来的问题是团队之间的沟通变弱了,所以我觉得:只在对方专注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要打扰他就好!
QQ或者MSN之类的聊天工具都会有一个“忙碌”状态,设置这个状态的时候,就是告诉对方“我正在忙,请勿打扰”,不过遗憾的是一些好友并不很尊重这种状态,所以QQ就很体贴的多了一个功能:隐身,既可以让你随时和别人沟通,又不太会被打扰,我更建议QQ加一个“番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不弹出任何消息,也不闪烁,专为“关闭QQ障碍症”准备。(我是开玩笑的)
我们可以制作一些“非诚勿扰”的便签纸或者不干胶,开始专注工作的时候就贴在自己的胳膊上让别人看到~
我还看到过更好的东西:
这是一个经过折叠之后,摆放在桌面上的“GTD信号灯”,你可以做类似的东西,改成“忙碌”,“有空”,摆放在桌子上。
结语:
每周六晚上20点—21点进行例会,讨论项目进度和下周计划
任务看板,在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位置贴出每个人的任务、时间底线。
约定好不能随意打扰,免打扰牌亮出来的时候,大家尽量尊重他的状态,不紧急的话可以改为Email或者用便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