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的起源与发展是什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渐渐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风行。

“弋阳腔”也叫“高腔”,诞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地从各地戏曲中吸收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逐渐的,“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辉煌了一段时日。

清朝庚戌年(公元一七九零年)九月二十一日是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全国各省有名的戏班,都被召进北京演戏庆寿。首先,“安庆徽”戏班的名旦高郎亭应命率 “三庆班”入京祝寿,随后,“四喜”、“春台”、“和春”也接踵而来。这是徽戏第一次登上北京的戏曲舞台。当时,被统称为“四大徽班”。

“四大徽班”为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的庆典演出结束后,没有南返,留在了北京。从当年的十月中旬起,他们就转入民间戏曲舞台献艺了。

“徽戏”起源于安徽省安庆市一带,所以,又被称为“安庆徽”。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戏,声腔以〔二黄调〕为主,以〔昆腔〕、〔徽调〕、〔吹腔〕、〔四平调〕为辅,十分丰富。“徽戏”的剧目题材广泛、情节动人,戏曲语言通俗易懂,在民间演出很受广大群众欢迎。

“四大徽班”能同时走红于北京,原因在于,他们虽然同是“徽戏”,却各具特色。“三庆班”擅长演有头有尾的整本大套的戏;“四喜班”擅长演以“昆腔”见长的剧目;“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观众长久看中老年的戏,乍看童伶戏,顿觉耳目一新;“和春班”的演员大多精于翻扑跌打,擅长武戏,而当时北京戏曲舞台上武打场面很少,自然感到新奇瞩目。

“徽戏班”的挑梁演员程长庚和“汉戏班”的著名演员余三胜,为了生计,北上至京,分别加入了当时在北京的“三庆班”和“春台班”。北京唱念俱佳的“票友”张二奎“下海”后,从“和春班”,又加入了“四喜班”。他们的.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他们凭借自己精湛的唱念功力和渊博的艺术才能,在“京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各种地方戏曲“声腔”、“表演”之精华,融会贯通,纳为己用。他们保留了“徽戏”的激昂,“汉戏”的委婉,吸取了“昆曲”的小巷,随时可以听到对“四大徽班”的赞扬之声。“徽戏”的名声,一天比一天大,北京城的大戏园几乎都被“徽戏班”占领。

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 “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

“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徽”、“汉”两个剧种合作演出近三十年,相互借鉴、不断改进,再加上受北京语言的影响,声腔逐渐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当时人们把这种发生变化后的唱腔称之为“京调”。可以说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后的产物。

京剧有很大的国际影响,它是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它不是土生土长在北京的地方剧种,而是在“徽戏”、“汉戏”的基础上,吸收“昆曲”、“梆子”、“弋腔”和诸多地方小调的精髓,又根据北京的语言特点,加以融化、衍变而成的“国剧”。

拓展阅读

京剧脸谱

分类

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色画方法

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案艺术了

代表剧目

京剧继承了皮簧戏的艺术成就及其丰富的剧目。不但有二簧、西皮、吹腔、四平调、拨子等属于二簧系统的剧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戏曲工作者和广大戏曲演员相互合作,共同进行整理修改,其中优秀的剧目作为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列入中国新文化艺术林苑而被保留下来,继续在舞台上广泛流传。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智取威虎山》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京剧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21年12月15日,京剧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属于“传统戏剧”类项目。

社会影响

1919—1935年梅兰芳的海外京剧演出消除了当时西方对中国戏剧甚至中国人的偏见,促进了中国京剧在海外的传播,增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国京剧这一东方艺术瑰宝在世界戏剧舞台上大放光彩。

新中国成立后,京剧的对外交流主要是由文化部和外交部组织的,京剧成为国家的文化使者。

中国派遣京剧团赴世界各地访问演出,其中梅兰芳先后于1952年、1957年和1960年赴苏联访问,1956年第三次访问日本,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海外赢得了巨大荣誉。他的高超表演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日本、欧美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

2018年,第十四届“和平杯”中国京剧票友邀请赛举办,内地和香港、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6个国家的2000余名票友经过分区选拔和推荐报名参赛,254名票友进入复赛,最后产生了102名优秀选手。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学习

京剧的历史发展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历史发展,内容包括京剧的历史发展历程,京剧多少年的历史,京剧历史发展。京剧的历史发展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

学习

京剧的艺术特点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艺术特点,内容包括京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京剧的艺术特点20字,京剧的艺术特点500字。京剧的艺术特点京剧剧本的形式特点显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下面是分享的京剧的艺术特点,一起来看一下吧。京剧的由来京剧是

学习

京剧行当大全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行当大全,内容包括京剧四大行当,京剧老生各派代表剧目,京剧各行当。京剧行当大全京剧行当指的是京剧中的角色,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角色,大致分成末、

学习

京剧的脸谱介绍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脸谱介绍,内容包括戏说脸谱京剧版,京剧鲁智深脸谱,京剧中四大脸谱。京剧的脸谱介绍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下面是分享的

学习

京剧代表作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代表作,内容包括京剧代表作品有哪些,京剧代表作品和人物,京剧代表作英文。京剧代表作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京剧代表作,希望对

学习

京剧的代表作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代表作,内容包括京剧的代表作有哪些,京剧的代表作品全部,京剧有哪些代表作。京剧的代表作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京剧的代表作相关内容,欢迎

学习

利字怎样组词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利字怎样组词,内容包括利字组词100个,利字怎么组词,利组词二年级。利字怎样组词在日常学习中,小朋友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组词吧。相信很多小朋友都对组词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利字怎样组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习

京剧的发声方法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发声方法,内容包括京剧的发声方法及技巧,京剧的发声亮点,京剧怎样发声。京剧的发声方法京剧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大家知道京剧的发声有什么技巧吗?如此动人的声音到底是怎样发出来的呢?下面给大家带

学习

厕所方位风水吉凶及最佳方位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厕所方位在屋里哪个位置最好,内容包括风水学厕所最佳方位,家里的厕所哪个方位最好,厕所最佳风水方位。厕所方位风水吉凶及最佳方位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此为自家住在的厕所选择一个好的方位很重要。下面是精心

学习

壁炉摆放的方位风水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壁炉摆放的方位风水,内容包括壁炉放哪个位置风水好,壁炉应该放在哪个方位,壁炉摆放位置风水。壁炉摆放的方位风水在欧洲的家庭中,很多家庭的都会有个壁炉,而壁炉也是在冬天中可以取暖的另一种途径,对此壁炉摆放位置风水到底有

学习

与京剧有关的经典对联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与京剧有关的经典对联,内容包括赞美中国京剧的对联及故事,关于京剧国粹的对联,京剧对联集锦。与京剧有关的经典对联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对联吧,对联是在古代的“桃符”和“对句”的

学习

庭院凉亭风水方位

阅读(136)

本文为您介绍庭院凉亭风水方位,内容包括庭院凉亭风水方位要注意什么,庭院里凉亭位置风水,庭院外凉亭风水讲究什么。庭院凉亭风水方位凉亭的布局这要根据你宅的空间与环境而定,风水是整体格局,它只是一部分而以,无院不修亭。下面是为大家整

学习

京剧的发声技巧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发声技巧,内容包括京剧的发声技巧讲解,京剧的发声亮点,京剧发声的正确方法。京剧的发声技巧寻找共鸣必须首先要根据剧种行娄和流派的特点,其次才谈得上怎样寻找。到底应该怎样找?我们认为最好以在学唱中逐步模仿练习为

学习

院内打井风水方位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院内打井风水方位,内容包括院内打井的最佳风水方位,农村自家打井风水方位,院子的哪个方位打井风水好。院内打井风水方位要说在庭院里打井最先要注意的事情是什么的话,除了要知道在打井的位置有没有泉水眼之外还要注意打井的

学习

京剧的历史发展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历史发展,内容包括京剧的历史发展历程,京剧多少年的历史,京剧历史发展。京剧的历史发展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

学习

京剧的艺术特点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艺术特点,内容包括京剧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京剧的艺术特点20字,京剧的艺术特点500字。京剧的艺术特点京剧剧本的形式特点显著,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下面是分享的京剧的艺术特点,一起来看一下吧。京剧的由来京剧是

学习

京剧行当大全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行当大全,内容包括京剧四大行当,京剧老生各派代表剧目,京剧各行当。京剧行当大全京剧行当指的是京剧中的角色,划分由来已久,大约在七八百年以前,元杂剧的时代,就划分出来很多行当。当时,这些行当的名词叫作角色,大致分成末、

学习

京剧的脸谱介绍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脸谱介绍,内容包括戏说脸谱京剧版,京剧鲁智深脸谱,京剧中四大脸谱。京剧的脸谱介绍京剧,曾称平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下面是分享的

学习

京剧代表作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代表作,内容包括京剧代表作品有哪些,京剧代表作品和人物,京剧代表作英文。京剧代表作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京剧代表作,希望对

学习

京剧的代表作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京剧的代表作,内容包括京剧的代表作有哪些,京剧的代表作品全部,京剧有哪些代表作。京剧的代表作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以下是精心整理的京剧的代表作相关内容,欢迎

学习

幼儿多元发展培训心得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多元阅读培训心得,内容包括幼儿潜能发展培训心得体会,幼儿一日生活与发展培训心得,幼儿体质健康培训心得体会。幼儿多元发展培训心得一、幼儿多元发展意义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过程和学习方法是肯定每个儿童都具有多元智能,通

学习

幼儿动作发展培训心得

阅读(88)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动作发展培训心得,内容包括幼儿动作发展培养,幼儿动作发展心得体会,幼儿的动作发展培训感受。幼儿动作发展培训心得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