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佛缘
白居易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性格刚直,见到不平之事,敢于直言进谏,虽然因此得罪了权贵,屡遭贬谪,但依然能够以佛教的平常心来对待。在信奉佛教之后,他对功名利禄和权势纷争都视若浮云,而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念佛修行上。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白居易的佛缘,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邦(今陕西渭南县)。白居易自幼聪明好学,6岁时就能作得好诗,29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以第四名及进士第,3l岁时,试书判拔萃科,32岁被授校书郎,从此步入仕途。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当时任宰相的李吉甫对指斥朝政的牛僧孺等人不满,或黜或贬。初任拾遗的白居易上《论制科人状》,极言不当任意贬黜,因此得罪了李吉甫及其子李德裕。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元和九年(814)冬,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后因上疏请急捕刺武元衡的凶手,为宰相所恶,被贬为州刺史,又为中书舍人王涯所谗,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此次连续被贬,对自居易是一个重大的打击和教训,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为避祸远嫌,“不复愕愕直言”,
“世事从今口不言”。在江州,他自称为“天涯沦落人”,以游历山水、作诗为事,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他转而事佛,企*从佛教中求得解脱。
白居易在江州四年,后移忠州,元和十五年召还。宪宗崩,穆宗继位,授中书舍人,后又拜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加朝散大夫,转上柱国。自居易精神重又振奋,诗云“得水鱼还动鳞发,乘轩鹤亦长精神。”但因当时朋*之争仍很激烈,他不但不能有什么作为,而且“终日多忧惕”,惊叹“高有罾缴忧,下有陷阱虞”,很快又感到失望。他恐再遭权幸谗害,不敢久留朝中,便请求外任,于长庆二年(822)出为杭州刺史,避开了朋*残酷倾轧的朝廷。他曾作诗云:
“谁知名利尽,无复长安心。”“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从此,他对政治的热情日渐减少,而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对佛教的研究与修证方面来,希望从佛教中找到解决烦恼的办法。
白居易早年感兴趣的是佛教南宗禅。白居易所生活的时代是南宗禅最为兴盛的时代,南宗禅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宗旨,抛弃经教和偶像崇拜,主张观照自心,证悟成佛。南宗独特的修证方法受到唐代许多文人士大夫的青睐,有很多人都皈依南宗高僧,成为虔诚的佛教信徒。白居易也不例外,史载,唐贞元十五年(799),他由宣城北归以后,师事洛阳圣善寺凝公。贞元十九年(803),凝公圆寂。次年,为纪念凝公他亲作《八渐偈》。可视为他与禅僧往来问对的一个标志,也表明白居易在凝公的接引下,已经对禅理有了较深的体悟。
此后,白居易还师事过马祖道一的法嗣惟宽禅师C55-817)。白居易曾向惟宽禅师请教:
“身口意如何各自修行?”禅师说:“用身修持,是戒律:用口宣讲,是法义;用心实践,是禅义。律即是法,法不离禅。身口意应该合一而修,怎么可以分开呢?”白居易问:
“既然身口意没有分别,为什么要讲修心呢?”禅师说:“心,本无损伤,原不必修。说修,是要人无论垢净,都不起念头而已。”白居易又问:
“垢念,可以拂拭。说不起垢念,是对的。怎么连净念也不能起呢?”禅师说:
“这就好比人的眼睛,不能有沙尘。金子虽是珍贵的东西,但金屑落入眼睛也不舒服。你看看天空的'云吧,乌云能遮蔽青天,白云也一样遮蔽青天呀!”
白居易不仅从惟宽那里受到禅理思想的点拨,而且还在杭州刺史任上,得到鸟窠禅师的教化。元和十五年,自居易任杭州刺史,听说杭城有位鸟窠禅师,道行高超,缘于对禅宗的推崇和对禅师的崇敬,白居易于是亲自前去拜望。当时,鸟窠禅师见杭州秦望山松林繁茂,盘曲如盖,便在树枝上蟠曲而坐,在他坐的树枝旁边有一个鸟巢,于是当时人们都称他为鸟窠禅师。
白居易见到鸟窠禅师,看着树上危险的鸟窠,对禅师说道:“禅师的住处很危险啦。”
鸟窠禅师回答说:“我看大人的住处更危险。”
白居易不解地问:“我身为要员,镇守江山,有什么危险可言?”
鸟窠禅师回答说:“欲望之火熊熊燃烧,人生无常,尘世如同火宅,你陷入情识知解而不能自拔,怎么不危险呢?”
白居易若有所思,又换了个话题,问鸟窠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讥笑说:“这话连三岁小孩都会说。”。
鸟窠禅师说:“虽然三岁小孩能说得,但八十岁老翁却未必能做到。”
白居易豁然开悟,对鸟窠禅师更加敬重。此后,他经常去亲近鸟窠禅师,从禅师那里感悟到更深的禅理。
白居易通过与禅僧往来论道,对禅宗悟解劝力也日渐深厚,作为一个诗人,他经常将自己对佛教的见解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如《读禅经》:
“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由此不难看出他对佛教和禅的领悟程度。白居易还在其《赠杓直》诗中云:
“近岁将心地,回向南宗禅。进不厌朝市,退不恋人寰,自吾得此心,投足无不安。”他还在诗歌中说: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妨行便坐禅,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他曾观照自己的前世为诗僧:
“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皈依向一乘。坐倚绳床闲自念,前生应是一诗僧。”由此可见,白居易已经将参禅作为他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
白居易在晚年之后,对佛教的信仰开始由早年的崇奉禅宗转向对净土的信仰。白居易对净土的信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弥勒净土的信仰,二是对弥陀净土的信仰。尤其是后期对弥陀净土的信仰,成为白居易晚年的主要信仰。
一、白居易的弥勒净土信仰
白居易由禅宗转向对净土的信仰是从弥勒净土信仰开始的。唐大和九年(816)夏,白居易63岁,他在东都长寿寺与大比丘道嵩、存一、惠恭等60人,以及优婆塞士良、惟俭等共80人受八关斋戒,祈愿往生兜率陀天弥勒净土。从此他的信仰由参禅开始转向了净土。当时与白居易一起受戒者,施舍净财请人画了一幅《兜率陀天弥勒上生内外众*》,
白居易亲自为之作赞。开成五年(840)他又作了一篇《画弥勒上生帧记》,他说:
“愿当来世,与一切众生同弥勒上生,随慈氏下降,生生劫劫,与慈氏俱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表明了他对弥勒净土的坚定信仰。据《全唐诗》载,白居易还作诗表明自己对弥勒信仰的虔诚:
“吾学空门非学仙,恐君此说是虚传。海山不是吾归处,归即应归兜率天。”白居易还作有《画弥勒上生祯赞》赞文序言如是:
“曲躬合掌,焚香作礼,发大誓望,愿生内宫,劫劫生生,清静供养”。又云:“有弥勒弟子白乐天,同誓愿遇是缘,尔时稽守当宋下生慈氏世尊足下,致敬无量。”而说赞曰:
“百四十心,合唯一诚,百四十口,发同一声,仰慈氏形,称慈氏名,愿我来世,一时上生”。
从以上的诗文中可以看出,白居易在接受弥勒净土信仰之后,不仅与许多同道发愿往生弥勒净土,朝夕焚香礼拜,口称弥勒名号,求生弥勒净土。
拓展阅读:白居易简介及个人作品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作品主题
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与元九书》),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不如来饮酒七首》其七)、“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对酒五首》其二)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八)。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龚颐正《芥隐笔记》)。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二老堂诗话》)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
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与元九书》)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大历(766~779)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
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