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精选2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诵读经典,争做博学少年。
挥汗如雨,金桂飘香,在这个喜悦的季节里,让我们掀起诵读经典的高潮,弘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我们更好地认识经典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经典的传承。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文明家园。中华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美德,是民族经典文化的结晶,是建设文明社会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其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无私奉献情操;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国国学经典,文化蕴含丰厚,蕴藏着丰富的文明礼节和做人道理。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的许多循循善诱之言,至今仍被世人奉为至理;也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在《孟子》卷十二的丹之活水中,白圭曰:丹之治水也愈于禹。孟子否定了他的说法。曰: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令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洚水,洚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这件事讲了白圭总自以为是,自私自利,只*个人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到别人身上,自私自利的表现。孟子则用和蔼的态度、尊敬的言辞批评了白圭自以为是、以邻国为壑的错误做法,体现了孟子的仁爱思想。主要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有一颗仁爱的心,处理事情的时候既要有利于自己,又要有利于邻居,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体现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母爱如空气,阳光和水,拥有他就拥有了世上的珍宝,什么也不能换取,她却让平凡的生活充满色彩。但没有她,即使有世上的珍宝,也不过是一堆货物而已。母爱神圣、淳朴,只求给予,不求回报。但我们一次次的辜负她,只求索取,不求报答。可恶的我们却将母亲一声声甜蜜的问候当做一次次烦躁的唠叨,将母亲一次次的关心当做是一种施舍、苍天无情,世间万物,唯独将母亲渐渐变老。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此孝顺的孔融,一个只有四岁的小孩都知道孝顺和谦让。孝顺是一个人的品德,谦让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当今社会发展较快,但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素质越来越低,都遗失了自己的思想品德。现在一个比孔融大三四倍的青少年也不一定会做到孝顺和谦让。好听的话语谁都会说,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去做呢?语言在行动面前往往都是苍白的。经典文学都是易学难行。放眼望去,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古代诗人虽然生活贫困,但精神的财富战胜了生活的贫寒。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明白了只有精神财富才能托起民族的骨气。
经典诵读可以提高我们自身文化品味和人文素养,通过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华文化历史,丰富我们的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经典浸润人生,传承国学文明。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2
国学的定义是什么?这个古已有之的词语在今天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人们对国学的认识略有差异。或认为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涵盖文学、文艺各方面;或认为国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是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个人素质培养;或认为是四书五经、春秋左传等传统典籍。认识虽有不同,但是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国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学经典教育须突出学校主渠道作用。朔州市第四小学将国学作为学生德育、智育工作的组成部分长期开展,虽然没有开设专门的学习课程,但是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诸多类型的国学活动。朔州市第六小学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儒雅的书香环境。走进校园,可利用的空间和角落,诗文、诗画、名言佳句等装点了学校的橱窗、走廊、墙壁等;学校广播定时播放时代美文、经典诗文的吟唱等。
中华经典诗文灿若星河,从先秦诸子到唐宋散文;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浩渺无边,诵经典就要明经典。因此,朔州市第五小学校长殷虎山告诉笔者,根据各年级特点,为学生确定不同的诵读主题和内容。朔州市第二小学每周四早读,当你步入校园之中,全校学生吟诵经典的场面令人震撼,这不仅成了学生期待的必修课,也逐渐成为学校的国学教育品牌。
朔州市第一中学开展每天六个一国学活动,高中读《劝学》、《论语》,初中读《弟子规》;朔城区部分初中每周让学生听十几分钟的古典音乐;怀仁县部分小学开展古诗词朗诵赛……除了活动的开展,校园国学氛围的营造也成为校园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在校园抬头就能看到张贴在墙上或是横梁上的古诗词,行走在校园间能观看宣传栏上的古人小故事等。
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其含义在古时指代国家一级的学校,当下意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和学术。其既然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那么让中华儿女在学生时代自然而然地在课堂、在校园内了解它、继承它、运用它,则显得很有必要。
对学生而言,传统文化是智育。俗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对孩子们来说,传统文化的启蒙作用在语言、在美感、在文化底蕴的培养。在正确的方法指引下,学生能从最初的机械背诵提升到理解层面,继而灵活应用于学习和生活中。笔者在从事新闻采访工作时,常常随教研室老师深入基层学校进行采访,采访中朔州市实验小学的徐焕香老师所讲的公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至今记忆犹新。徐老师讲起扬州,讲烟花三月的扬州美似天堂,讲琼花似玉还有瘦西湖的风光,谈唐人做过骑鹤下扬州的美梦。一年多过去了,每当想起徐老师的这节公开课《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就会情不自禁地说一句真美。正是如此,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融汇于现代的教育体系,才能让孩子们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3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炼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进取精神。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格言。老师,就像燃烧的蜡烛,用知识之光照亮学生的心灵,直到生命的终结。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尊敬师长的优良传统。
就说程门立雪这个成语故事,它讲述了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虽然已经40岁了,仍然十分尊敬老师。有一次,他来到老师家。为了不大扰老师睡午觉,他站在门外顶着风雪,等老师叫他进去时,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多厚。如果当时我们是杨时,我们也许早已忍受不了寒冷了。
作为新中国的伟大领袖***也做出了好的榜样,更是给我们留下美谈。***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却始终尊敬自己的老师。1959年,***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请韶山的老人们吃饭。***亲自把老师让在首席,向他敬酒,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敬意。
不仅如此,***青年时代听过徐特立先生的课。当徐特立60寿辰时,他还特意写信向徐老祝贺。信中说:“您是我20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是的,我们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写好历史的续篇,这样才无愧于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无愧于我们的伟大时代。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4
最近,我们椒江出现一堵堵文化墙,宣传了许多经典文化,有《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这些内容使我们椒江变得更有浓厚的文化气息。
寒假里,我们一行四人去台州一中旁边看游文化墙。看到了《弟子规》、《二十四孝*解》。
从西往东,文化墙上是《弟子规》。我一边走一边看,不知不觉地我就诵读了起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叫,行勿懒……”
走着走着,我就来到了《二十四孝》文化墙前。上面还有24幅孝子,孝敬父母,感人的故事。
“宋朝朱寿昌,七岁时,母亲因故出走,后来朱寿昌每到一地为官,都要四处查找母亲的踪迹,多年未找到,于是辞官去寻找母亲,历经了千辛万苦,五十年后,他们终于母子重逢。”故事旁边的配诗是:七岁离母,参商五十年,一朝相见而,喜气动皇天。
《鹿乳奉亲》的孝心故事下的配诗是:“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基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一个个孝心故事,让人感动。有地心的人让别人尊敬,他们的孝道就是中华传统的美德。
看了这些孝心故事,对比我自己。如果我和文化墙里的人物对比,那我跟它,相差十万八千里。而我呢?连吃钣,也都叫妈妈端到电视机前吃;我口渴了,也让妈妈来倒茶;如果我上学时,把学习用品记在家里了,帮我送来。自从今天我看了文化墙上的孝心故事后,我脸红了,羞愧了,我要改正了自己的不足,学习王祥、黄香等古人,我以后要给妈妈倒茶,并且还会等茶变温的时候,让妈妈喝。如果妈妈累了,我就会帮妈妈捶捶背,还会帮妈妈做家活。
我们读了一个个经典故事,要向他们学习,成为一个有孝心有美德的好少年。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5
“诵经典,传美德”朗诵比赛在天易水竹学校隆重举行。1703班是中学部八、九年级唯一的代表,表现自然应当良好。
我们观看的是下半场,之前的就不管了。看完之后,我脑子一片空白,特别是语文老师说要写观后感的时候。依稀记得江声学校和我们天易水竹学校的朗读表演。
先来说说江声的吧。序幕拉开,便看见四位身着汉服的小姐姐,吹萧的、跳舞的、弹古筝和琵琶的,真是多才多艺。长得好看,学习成绩又好。这边让我下定决心努力学习,争取有一个好成绩考上好高中。
一共有十个小哥哥,每人说完台之后他们身后的字都会被扯下来。好像是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
开始出了一点小状况,因为领诵他在朗读时话筒没有声音。他们并没有惊慌,而是等荧幕合上之后再默默地走回重新准备。我很佩服他们这种处变不惊的态度。想到一句,即使明天是世界末日,我们一样穿着得体,这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再一个就是我们学校的“水竹雅韵”,他们一出场,我仿佛看到了水的清柔、竹的坚韧。看过这么一句话,竹子用五年的时间只长了三厘米,到第六年便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的生长。冠军是江声,但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优点。
经典,是一种在中华民族存在了5000年的厂力史,是每一代中国人应学习和发扬的精神,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梦想!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6
如今人类的社会在日益突飞猛进的进步,创文明城市,共传美德,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尽的义务。可是在这美好的社会中,难免会有一些缺失美德文明的人。
有一年暑假,一大早,我本想出去和朋友们玩,硬是被妈妈“抓回”去陪她一起去商场,本以为随便溜达一圈就可以回家了,没想到都已经逛了三个小时了,妈妈还是一副意犹末尽的样子。到了中午12点了,我的肚子也开始忍不住打起鼓来。实在受不了就央求妈妈回家做饭。妈妈看了一眼时间表,顿时慌张起来,赶紧拉着往家冲去。没到到,一出商场门口,我跟妈妈傻眼了,长长的一条“车龙”挡在门口,都能从南极到北极了。我又好奇又着急,前面倒低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带着好奇心,我悄悄地从妈妈身边溜了过去。原来是司机A不小心划伤了司机B的车,司机B骂了司机A。其实也就是微微碰了一下,司机A要是诚肯的向司机B道谦,司机B也不会发那么大的火,司机B要是能宽容一下司机A,司机A也不会不道歉。如果能相互谦让一些,可能这个时候大家早就能回家里吹着空调吃美餐了,不会大热天的被堵在半路上。
还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公园旁边有人在踢球,便坐下来看看。由于公园就在小区的旁边,有一个孩子不小心把球踢到了一楼一户人家的玻璃上。只听到“哗”的一声,玻璃肯定是碎了。如果他现在主动去上人家道歉,我会很欣赏他,没想过他拔腿就要跑,被我一把给抓住了,还狠狠的批评他,破坏别人的东西,应该是承认错误,积极承担赔偿责任。他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对,我陪他一起去到主人家里真诚的道了谦。没想到房子的主人不仅原谅了他,也没有让他赔偿。
其实美德就在我们身边,你是喜欢,它便与你在一起,你若是丢弃,它便离开你。文明城市,共传美德,从我们每个人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7
俗话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你是辛勤的园丁,灌溉着我们每一朵小金花;老师!你是我们人生中的导航,时刻掌舵着我们每一艘小帆的前进;老师!你是温暖的明灯,为我们点亮人生的道路,老师你那清澈的双眸,却永远涤荡在我的胸膛。六年的时光,我们一起度过酸甜苦辣,欢喜悲伤,六年了,我们从瘦弱的朦胧的小屁孩,变成了有一些知识基础的小大人……
一年级,我年少无知;开学第一天,我刚踏进校园,就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陌生感。直到走进那一一班的教室,老师!你的问候给了我最大的鼓励,幼儿园的那种贪玩,爱玩的性质仿佛早已被你一挥而去,开学第一课,你为我们尽情展示了知识的魅力,知识的魅力就早已深深地把我们迷住了……
“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却都只仿佛有一刻钟那么短,那么短……
六年级又是一个开学季,也是一个分离季,一年后,它迎来的不是的同学的问候,老师的关心,而是又一个新的学校,又一个新的挑战。回忆六年的时光,老师你是最难忘的,老师一天天地在衰老,而我们却在一天天地在长大,初中,高中,大学都只有三年,小学的时光却有六大六年,就是你让我们忘,我们却永远也忘不了。
一年后,我们将就各奔东西,踏入新的学校,小学六年最难忘的还是你!老师!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老师!是你,教会了我们人生的哲理,老师!是你为我们展示了知识的魅力,老师!是你,是你把我们送上了知识的阶梯。
尊敬你老师,赞美你老师,拥抱你老师,你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爱你老师,你就像一支蜡烛,燃起了我们心中的火把,却燃烧了自己,直到蜡烛熄灭。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8
中华民族的优秀光荣传统流传了千古年,很了不起,我们为此而敬佩……
古人说:“善是德之建也”。所以我们要“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善重要,孝也很重要,为父母做事情,对父母的教诲不屈不挠,那就是孝;听父母的话,尊敬师长,尊老爱幼,不嫌弃他人,那也是孝。在古代,也有许多关于孝道的故事,如:孝感玺文、缇萦废刑、弃官寻母、恣蚊饱血……看看那些很勇敢而又孝敬父母的人,我们是多么得佩服他们啊!我们便送了几句话给他们:远行赴长安,长跪乞代父。帝感减形事,百姓俱欢颜(缇萦废刑);父伤痛难忍,稚子口吸疮。母欺心无怨,大德称孝文……是这些有孝心的人,传承了中华千年流传下来的美德。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传统文化中也包含了:仁、义、礼、智、信……传统文化中的每一位名人都让我们敬佩,也让我们对他们刮目相看。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心胸宽广,有仁有义,想已想他人,也要爱已爱人,尽量做一个包含传统文化的人,这样才能把我们的传统文化给延续下去,让人人都对你刮目相看。
有了这些孝顺的人,那当然也有为他们而纪念的节日,春节(大年初一),有诗人还为此作了一首诗《元日》,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到时,人们都要除岁、扫尘、放鞭炮、挂灯笼、贴春联,这些作为习俗;元宵节(正月十五),也有诗人为此作了一首诗,名为《元宵》,元宵节大家会猜灯谜,玩游园活动,这可好玩极了;端年节(五月初五)是为了纪念屈原而建的节日,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悬菖蒲、艾叶,佩香囊,熏苍术、白之,喝雄黄酒;七夕(七月初七),是为纪念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还有中秋节(八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冬至(公历12月21日或12月22日),被称为“活节”等。
中华美德流传了千年,传统文化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节日使我们的生活不再变得伐味,而变得有趣。我们一定要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做一个让人敬佩,刮目相看的中国人!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9
从小,老师和父母就一直教导我要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此前,我对此始终心存疑虑。直到我真正地走近中国古典文化,我才明白了他们的用意。
看《三字经》,“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小小的黄香,九岁就懂得冬天给父亲暖被褥,多么孝顺父母;孔融四岁就懂得把大个的梨让给哥哥吃,多么尊敬兄长。但是,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同学却不知道互相尊重,遇事斤斤计较,比比古人,真的让我们无地自容。“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这句话让我明白,年幼时不好好学习,老了后悔也晚了。老师告诉我们,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如果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何以对得起父母,何以对得起老师,何以对得起祖国?捧着《三字经》,我深有感慨,怪不得人们说“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翻开《中国民间故事》,我了解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她不仅创造了人类,还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后羿射杀太阳,拯救人间万物。女娲和后羿的丰功伟绩永世颂扬。花木兰从军,让我明白了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不仅要孝敬父母,更要热爱祖国。
《水浒传》里,我看到了那么多有血有肉,仗义豪迈的英雄,从他们身上我知道了待人要真诚,要结交真正的朋友,要同情弱小,乐于助人。由于当时世道的黑暗,让这些英雄不得不聚于水泊梁山。我在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多么幸运。《西游记》中,唐僧的坚持不懈,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八戒的可爱善良,沙僧的忠厚老实,不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美德吗?
我喜欢中国古典文化,它给了我无尽的乐趣。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遨游在中国古典文化的海洋中,并学会如何做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人。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0
中华传统文化是经过时间的洗礼而积淀下来的精华。
王国维为它衣带渐宽,***为它橘洲东览,叶嘉莹为它扬书阔谈。中华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展现它动人心魄的魅力。
中华传统文化,是启蒙人生的智慧。
关于学习,流芳百世的孔圣人字字珠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样虚心的学习精神,正是我们一直所追寻的。荀老先生则苦口婆心:“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让我们懂得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忧国忧民的陆游,也总结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人生格言。就连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宋濂,也不忘告诉我们“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样的学习的心得。
至于国家大事,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贵精神。龚自珍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那忠于国家的爱国品质,岳飞、辛弃疾、文天祥……就连李清照这样的女子都发出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呐喊。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生活在祖国庇佑下的我们,如何不热血沸腾?
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诗词歌赋,常常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尝出淡淡的情感,有甜有苦,正如人生百味。读经典,也却似是读一个又一个人生。
每一句景色,都似是一句疑问。边草、明月、胡笳绝,边塞寥广何人了解又有何人在此逍遥?青杏、绿水、人家绕,添加换了谁人体会又有谁人迎风调笑?西风、马蹄、雄关漫道,战争残酷无人知晓有哪儿有人明了?
每一句疑问,都似前人的前尘往事,如今还可回味到。除此,我们的传统文化,还能感受前人的故事与心跳。
我们痛,痛楚怀王终不察夫民心,又悲屈原步马兰皋、泪洒汨江的凄凉;我们怨,怨焦仲卿软弱无能,又怜兰芝不惧世俗,为情投湖的情长;我们恨,恨战乱世道的昏暗,又伤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忧伤。
由经典,我们懂得了世间冷暖,也懂得了家国难忘;我们了解了世事繁华,也了解了饥疾病荒;我们看尽了离合悲欢,也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无论我们所在何时,身处何方,国学经典所带给我们的训诫与感动,永生难忘。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1
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更是一种修养。它既善待生活又善待别人。它的境界使心灵恬淡而宁静,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慰籍和升华。助人为乐,是人生前行的一张通行证;助人为乐,是幸福微笑的一包催化剂。所以,我们的生活也因帮助他人而精彩。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大家都熟知的一句名言,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听到了心里去又正真用实际行动去证明了?生活中少不了互帮互助,乐于助人让生活变得更和谐。
就拿大家都熟知的屈原来说吧,他从小就有一颗善良的心。一个下午,屈原去街上玩儿。他穿了妈妈给他做的新鞋子,那两根雪白的鞋带是最亮眼的地方。突然发现路边有一条若隐若现的米粒的痕迹。他抬头寻找“米路”的尽头,发现是一位老婆婆背着一大袋米艰难地往前走,这些米就是从那米袋后的窟窿里漏出来的。屈原低头看了看自己的鞋,灵机一动,想用鞋带把窟窿扎住,于是他叫住了老婆婆。最后他怕老婆婆一个人背不动,还帮老婆婆把米袋运回了家。小屈原回到家,看看自己那双少了一根的鞋带,心里十分满足。
小屈原心中的快感并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只有当你正真用心去帮助别人了,别人才会以这种快感来回报你。
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看似付出,实际自己也有成就感愉悦感。我的妈就经常教育我做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印象中这也成为我们家家教之一。
那是多年前的一天,行走在冬夜的冷风中。呜呜作响的风声却被一阵扫地声打破。我循声而去,原来是一位老大爷还在扫大街。我想起了妈妈教导我的`话,我很想上去说大爷我来帮你扫。可是这么冷的天,谁愿意做这种活呢?而且我要是回家迟了,妈妈还会说我的啊。我的内心挣扎了许久,最终还是走上前去想要帮大爷扫地。大爷很热情,一直在问我的情况。扫完了地,感觉全身也都热乎起来了。大爷见我扭头就走,连忙喊道,“诶!丫头!你家在哪?要是顺路的话,我蹬三轮车送你回去!”“不用不用,我家就在前面,我自己走还能暖和点呢。”“你不会是在嫌弃俺这三轮车吧?”“没有没有,怎么会呢。昂,那好吧,大爷,你就把我送到前面就行了。”我最终还是坐上了大爷的三轮车,耳边呜呜作响的风在此刻仿佛变得是在滴答作响,愉快的心情伴随着我一同上了三轮车。大爷开始蹬三轮车,他通过跟我聊天来掩饰他的吃力,但我还是看得出来大爷的腿在颤抖,他的气喘得很急,他的腰在左右摆动……就这样,大爷把我送回了家。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许,这就是妈妈一直教导我要乐于助人的原因吧。人在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心里总是很感激,但我们容易忽视事件的另一面:帮助他人,心中也会有一丝快感。
乐于助人不是一句口号,让我们把他变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实际行动吧!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它具有五千年连续不断的文明史,拥有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其中,始终贯穿着中华儿女优秀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道德品质,这些可以被称为中华美德。
但说起中华美德,相信同学们多多少少都了解一些。比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自尊自强,等等。其实,关于中华美德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些。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到了一篇报导。2008年5月12日14时,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袁文婷的身上,袁文婷是四川省的老师。
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了,袁文婷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在教室里上课。14时27分,正在上课时,教室的地板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地震来了,大家快跑!”袁文婷向同学们大喊。可是,大多数同学都已经被吓呆了。袁文婷老师立即抱起一位同学向门口冲去,袁文婷老师又立即转身去救其他的学生。一个、两个、三个、袁文婷奋力救出了十三个学生。当她再次冲进教室时,只听见“轰”的一声,楼板掉了下来,整座房子都垮了。
8小时后,搜救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了袁文婷。在她的身体下发现了九名学生,袁文婷生命的最后时刻保持了这样的姿势。袁文婷把她年轻的生命都奉献给了她的学生。所以袁文婷被称为汶川地震中的“最美教师”。
中华美德不仅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精神的支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继承它,学习它、发扬它、让中华美德永远传承下去,让它永驻在我们青少年心中!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3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欢“大禹治水”、“完璧归赵”和“孟母三迁”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这篇故事讲了洪水淹没了农田,禹决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带领下,他们吃尽千辛万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全身心无私地奉献到了治水事业中。洪水终於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大禹。因为他坚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挠、信念坚定,和老百姓们一起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欢的故事是“完璧归赵”。讲的是赵王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个城与越王交换。赵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会给十五个城,但还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蔺相如用自己的胆量和智慧,将宝玉和氏璧送还赵国。
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既忠诚又聪明。他猜到秦王会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让步。
我第三喜欢的故事是“孟母三迁”。讲的是战国时期,有一个大学问家叫孟子。孟子小时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邻居家的小孩把学办丧事当做游戏玩。因为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连搬了两次家,最後搬到学堂附近,以保证孟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其中我最喜欢孟子,因为他很聪明。明白孟母把织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学东西要持之以恒,从而懂得母亲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欢孟母,因为她很关心孟子,为了他的学业做出很大的牺牲。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时写了许多我们要学习的品德。我们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学习先人的精华,这些中华传统美德,是几千年的道德精髓,对我们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用处。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4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优秀名族,作为一个文明法国,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美德。自古中国就有"礼仪之邦"这样的美称,而当一个文化发展到今天这样繁荣时,中华美德的光芒却因为受到外来文化的不良思想文化的冲击,被人们忘却。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把这份传统美德继承发扬下去。
作为祖国的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传承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弘扬传统美德,首先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为了弘扬传统美德维护祖国的荣誉和尊严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们做了好的榜样。无数为国捐躯的*人都体现了这一民族的爱国精神,然而在中国历史方面对物质世界的求荣的人大有人在,这就提醒我们要时刻从祖国利益为重,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们要立志奋发,一个人,一个国家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奋发向上,有志者事竟成。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不断吸取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勇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这与古人的勤劳好问是密不可分的,杜甫的"读万卷书,下笔如有神"和古人"悬梁刺股"的故事都说了说明勤学的道理,读书还要善疑好问,不学不问怎么能有所提高?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古人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自古就有施恩不*报的美德,但也要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
我相信中华美德会在这片神州大地上留下足迹,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让中华美德永驻吧!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5
爸爸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那么什么是家规呢?家规、家训其实就是在家庭里形成统一的道德标准,也就是家风,实际上生活中蕴藏着很多答案。
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做好了香喷喷的饭菜。我放下书包抢先拿了筷子就想吃,这时爸爸看见了,皱皱眉头说:“爷爷、奶奶还没上桌呢,怎么可以自己先吃呢!”这时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家规啊。我赶紧放下筷子,到厨房帮妈妈端菜。等爷爷、奶奶上桌后,爸爸拍拍我的肩说:“对嘛,这才是懂礼貌的孩子嘛。你看,这就是我家的家规之一,要做文明礼貌的人。
还有一次,邻居家的王奶奶到家里来串门,我当时正在玩游戏,玩的正聚精会神,也顾不上和王奶奶打招呼,这时妈妈说:“孩子,王奶奶来了你怎么不来打招呼呢?”这时我才不好意思的回头对王奶奶说:“王奶奶好。”王奶奶也笑着对我说:“你好,你玩吧!”这也是妈妈教我的家规,见到长辈、老师、同学要带上尊称并主动打招呼。
节约也是我家的家规之一,爷爷经常说不能浪费粮食,还给我讲一些60年代挨饿的故事,小的时候我吃饭总是吃不了,剩一部分,有时爸爸、妈妈给吃了,还有时就会直接倒掉,但是我渐渐的长大了,爸爸开始对我讲,剩饭是不对的,因为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怎能这么浪费呢!你在一年级时学的一首诗中最能体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听完后我的小脸一下子就红了,不说话就把剩饭给吃了,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剩过饭。
每个家庭的家规都有所不同,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规的体现。在生活点滴中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塑造着我们的人格。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相信我们在这种良好家规的教育下,未来一定是辉煌的、灿烂的。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6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那是一种可以让人改变亲情的东西。孝敬父母,似乎是个久违的话题,也似乎是个老掉牙的话题。孝敬父母是人类最朴素最基本的情感,也是人最容易遗忘和忽略的环节。
古时候,以仁孝而闻名天下的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神话中,人类之母女娲受人类祭拜。这些虽然有实有虚,但这种美德应该被中国人学习并且继承。
我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期的陆绩在六岁时,跟随父亲陆康到九江拜见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陆绩往怀里藏了两个橘子。临行时,橘子滚落在地上,袁术笑道:“陆郎来我家里做客,走的时候还要怀藏主人的橘子吗?”陆绩回答道:“我的母亲喜欢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给母亲尝尝。”袁术见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母亲,十分惊奇。
我还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於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後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孝敬父母是夫妻合一、为孩子做表率、创建其乐融融家庭,进而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孝敬父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让它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7
千年的悠久历史,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的血脉中流淌,孕育了深厚底蕴的华夏文明。我们怎么会看到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这些宝贵的“宝藏”流失呢?于是齐鲁网举行了《国学小名士》的节目。
《国学小名士》中每一小选手都能够熟读、熟背很多的古诗,只有你随便提一个字,他立马就能说出带有这个字的古诗。就像诗人杜甫说的那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名士们精彩的表现折服了在场的评委及观众们,大家也同时经历了一次次心灵的震撼与洗礼。使我感受到了诗词的魅力,领略了他们的风采。
在被他们的精彩表现所震撼的同时,仔细想想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吗?能。只有我们坚持不懈地去读古诗和古文,去细细的品味我们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与风采,多了解,多读古书和古代的一些知识,那一定能向他们那样。所以,我要从现在做起每天读一篇古文,背一首古诗,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想光有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良好的美德才行。阅读经典传承美德更为重要。《国学小名士》中的每一位小选手都有良好的美德,比如说随手捡垃圾,帮助同学等等。我们自古就有良好的美德比如说《孟子·告子下》中提到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滕文公下》提到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等这些名句,都是经典当中值得我们细细学习和实践的。
最后我想说:让我们一起做一个阅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知识丰富,有良好美德的人吧!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8
华夏,这方塑造了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土地,在几千年的叱咤风云中,留下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深沉于传统经典中的大智大勇,不仅滋养了我们的祖先,也浇灌着我们这个日益强大的民族,留给了人们太多的经典与回味。滚滚长河,流淌不息。在这些经典背后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故事:或深沉凝重,或感人肺腑,或悲壮屈辱,或大义凛然……
可能在现代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许多青年人更喜欢现代化的事物,要知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国学经典可以让我们炎黄子孙时刻铭记这种精神,让其熔铸入我们的心灵。因此我们要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在我们这些青少年中扎根,开花,结果,更要成为我们民族昂然前行的动力。
经典诵读,有利于锻造我们坚强的意志。苏东坡之所以能在任何困难环境中保持一种乐而忘忧的伟大情怀,成为世人敬仰的文学大师,就因为他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髓中吸取了营养,并内化成为一种属于苏氏思想性格的美质,锻造了非常健全的人格精神,内化为一种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苏东坡的这种文化积累与思想升华,正源于他年轻时候对中国经典文化的多元吸纳。
经典诵读,有利于我们磨练健康品质。吟诵着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聆听着他一生的坎坷不平、艰辛不已,会激起人们最震撼的心灵感触,面对挫折不气馁。孟子说道:“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要是记起这样的话,就会认为自己是有用的人,一定不会自暴自弃,还会勇于承担一切困难与艰辛。
在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谨记《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时刻谨记《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时刻谨记《荀子》中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典名著时刻提升着我们的修养,帮助我们了解文化,沉淀自己的心灵,教育我们如何处事做人。阅读经典著作,以其传道之言,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自己的修养,进而发扬、传承我们的传统美德,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
中华经典提高了我们的境界,扩展我们的视野;中华经典净化了我们的心灵,是我们领悟到人生的哲理;中华经典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态度,让我们从急近功力中摆脱出来。
读前人经典,赏先人风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给我们以启示,他感染着我们、充实着我们、改变着我们……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19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电脑,电视几乎家家都有,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诗歌,还能家喻户晓吗?
倘若你要问我“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学作品以亿万计,数不胜数,究竟何为珍品?”我定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在我的眼里,就是那浑然天成、字字珠玉的经典文化古诗词。”
瞧,唐诗宋词和五言七绝玩的多欢啊;四言诗经和五言古风配合得多默契呀!他们或短小精炼,或深沉悠长;或清新淡雅,或凌云健笔。
倘若你要问我“为何古诗词如此难以背诵?”我会告诉你,幼年时的我也有相同的疑惑。在我上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对我而言最最困难的就是背诗了,我那时根本不关注诗句的翻译,只知道死记硬背。特别是背七言律诗的时候,更是让我苦不堪言:“这简直堪比登天啊!”
到了小学高年级时,我终于恍然大悟,原来诗词的下面还有翻译啊!怪不得这么那么难以背诵呢。于是我每次背诵古诗词时,都会结合诗句的翻译与诗词的情境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幅画面,把整个诗篇贯穿成一个小故事。就这样,诗词不仅成为了我的爱好,还成了我的主要得分点。
上了中学后,随着文言文的逐渐增多,背诵又成为了我的一大难点。于是,我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又了解到了一个方法:结合课文,在网上搜索他人的朗诵及与课文有关的电影、书籍等。说干就干,在我做完这些任务之后,诗词果然好背多了。
可我并不限于此,于是,我便一直想找一些诗词比拼的节目,于是,我意外的发现了《国学小名士》栏目。里面的哥哥姐姐们知识储备量非常多,在成为我的榜样的同时,又让我学会了一种记忆方式:找关键词。
那么,现在你明白了吗?如果想要做到既保质又保量的背颂诗词,就要结合诗词的翻译、书籍、意境、朗诵和关键词。
做到诵读经典很容易,下至六岁孩童上至八十老翁,只要识字,便都可以做到。可传承美德呢?大家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且特别重视礼节,中国是一个讲求仁、义、礼、智、信的国家。这几点或许从六岁孩童至八十老翁都知道,但又有几人能达到呢?我们是否像孟郊一样拥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心呢?我们是否像文天祥一样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呢?又是否像周敦颐一样明知人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精神呢?
诗人众多,诗风自然也就多。我喜欢李白诗风的雄奇豪放,想象力的瑰丽丰富;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白居易的平易通俗,明白易懂……星夜长河,天上的星星数以万记,每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星星。星星有明有暗,要想为闪亮,便要好学习。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20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被会被新潮的网络用语吸引,而忘记去品味诗书的妙趣,而"国学小名士"却唤起了我们对经典的探寻,对美德的传承!
历史如同夜空中划过的一道流星,只是一瞬间,而诗词却让美成为永恒。诗词,就是中华文化中的排列整齐的颗颗珍珠,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
通过这次比赛,可以看出每一位选手都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在仅有一字提示的情况下能够唤醒脑中踊动的诗词,在比赛过程中做到临危不乱,对答自如。我最欣赏沂蒙老区的谢奕辰,她是一个不去计较成败的人,不会因失败而影响个人对国学经典的喜好与学习。
当一个人真正沉醉在诗赋的世界里,就达到"无我之境,以物观我,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之境界,忘记是比赛,忘记要获胜,只是几位学士在交流心得,吐露真情。在被规则层层捆绑的世界,阅读经典总能求得当下没有的自由,暂时抛下琐事,试着体味浩瀚无声,这逃脱于时空外的孤独未必不是赏心乐事。
诗词,是历代文人智慧的结晶,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把他们像晶石一样封存起来,而是学习传承。古代有凿壁借光的好学,闻鸡起舞的勤奋,悬梁刺股的决心……。而这些精神是我们现在社会所欠缺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
传承中华国学,不仅要懂国学,还要行国学,最重要的就是践行在实际行动中,真正做到与人为善。
掌握和熟悉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接物恰到好处。礼仪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在国学中可谓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孟子曾说过:"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忘不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杜环侍老。忘不了,"凡人之所以贵于兽者,从有礼也"的孔融让梨。忘不了"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的陶母拒鱼。忘不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朱冲还牛。
学习国学,传承国学,就要"由外而内,由内而外"。所谓由外而内,是说将国学中的抽象的道理,具体方法记在心里,是知识得到丰富;所谓由内而外,便是将从国学中学到的道理、方法融入进生活中,使人格得到升华。要把"学"记在脑子里,把"国"记在心里。
国学小学士们向我们践行了真正的中华国学,掉在地上的废纸,仅有的美味龙虾,陌生人向你借钱,捡或不捡,让或不让,借或不借都只是一刹那的决定,如果你选择了是,礼仪的萌芽就会从你心中种下,久而久之便成习惯。
礼貌是一种习惯,他体现着人们的生活态度;礼貌是一种精神,它体现着人们的风貌。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21
假期里我观看了经典诵读节目《国学小名士》。比赛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有三个环节,分别是“我爱记诗词”,“名家对对碰”和“美德大考验”。节目把传统经典中的正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让人受益匪浅。
节目第一关“我爱记诗词”,我看了之后,不禁感叹:啊!太难了!能答上来的选手,绝对是下过一番苦功夫准备过的啊!但选手们都能对答如流还不重复,我心中不禁升起了一份敬意。
最让我难以忘记的选手是周榟童、刘康宁、陈韵竹和宋文晓,他们每人运用诗词各自做了有特色的自我介绍后就开始了比赛。小选手们巧舌如簧,在紧张的气氛中灵活地做答诗词。尤其是周榟童小朋友,三年级的小妹妹来和初中高中的大姐姐比拼,着实让我为她捏把汗呀,虽然背诵诗句没有别人多,但沉稳的状态实在让人佩服。他们对国学的热爱也深深地感染了我,小妹妹真是为我做了个榜样啊。
第二环节“名家对对碰”中,选手们有的稳中求胜,有的大胆挑战,题目不同,但精彩纷呈。
第三关“美德大考验”是出现一个考点,如捡纸团、抄试卷……是考验选手是否能传承国学美德。当我看到一个“捡纸团”的考验时,心中不觉一惊,四个人,只有一人捡起了纸团!小选手们的表现让我陷入了沉思。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呢?他们的表现让我明白了学习国学最重要的是要“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啊。知是行的开始,而行是知的完成,知而不行是未知啊,要相辅相成才行。看着看着,我心里暗自打算着:嗯,如果是我,一定会遵守规则的,保护好我的劳动果实。这时脑海里又冒出一个小人对我说,这并不是重要的考试啊,而且我们都是一起比赛的队友啊,应该互相帮助才行啊。就在脑海里的小黑人和小白人要打仗的时候,评委老师说了,孔子曰:“要以直报怨,并不能以德报怨。”要先判断问题的原则,再采取措施,要多角度的看待他才行啊。我又明白了,助人为乐也要分场合的,严肃的考场上是不能作弊的,我们应该帮助他学习,而不是告诉他答案。
看完每场比赛,我都会深刻的反思着生活中的自己,无论是自己的国学积累,还是美德修养,都需要很大的提升空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后,我将努力学习中国博大精深的国学,并且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争做一个真正的“国学小名士”。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22
翻阅古书、古籍,一个“孝”字,一个简单又意义非凡的字,贯穿古今扎根在每个华夏子孙的心中。“孝父母,敬师长”这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
我的家坐落在群山环绕的小山村里,村里住着一个让父母羡慕,让同龄孩子敬佩的小男孩。他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自主***,他今年只有8岁。在一个静谧中略显神秘的夜晚,他那双稚嫩的小手端着沉甸甸的水盆,小心翼翼地走着。那时,她的妈妈正在缝衣服,衣服上大大小小的洞洞数不胜数,妈妈用一针一线认真地缝着。可谓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当他那年仅8岁的儿子端着水盆进来时,母亲有点不知所措,他将水盆端到母亲面前,母亲呆呆的坐着,尽力压制着快要夺眶而出的泪水,孩子脱掉母亲的鞋与袜,用心地给母亲洗脚,终于母亲忍不住了,豆大的泪珠夺眶而出,孩子扬起了头,用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妈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时时间好像都停止了,周围没有一点声音,就连窗外虫儿的叫声也早已消失。
这是一个简单的值得深思的故事,一个肃然起敬的故事,村里小男孩那颗幼小的心灵中刻上一个永不磨灭的“孝”字。大家都知道说“孝”人人都会,但是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呢?“孝”是五千年传承的文化,请不要让它离我们远去,让我们“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吧!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23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我们要努力的去传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为这幅文化长卷,添上异样的色彩。
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崇礼重德,尊师重道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遇到老师,要说老师好,要礼貌地对待每一个人,不能乱讲脏话,当别人有困难时,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更要注重自己的个人修养。如果我们都这样做,生活才会更加地美好。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曾经有那么一群人,为自己的国家而费心费神,为自己的国家而浴血奋战,他们牺牲了自己的青春,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只为国泰民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辛亥***”的孙中山……他们都在为祖国而奋斗,他们的目标也只有一个——保卫家园。
在历史的舞台上,中国从未拉下过帷幕,“她”在那散发着耀人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龙的传人,我们不仅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要努力的学习、奋斗。让她在历史的舞台上开出绚丽多彩的花朵。如果你问我为什么,我会告诉你。“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
学国学诵典传美德征文民俗作文 篇24
时间在飞逝,人类在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上又多了无数深深的烙印。这其中就有令我们无比自豪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老祖宗在那无比艰苦的条件下创造了那么多奇迹,那么多财富,令全世界都无比震惊,名声响彻云霄,虽然他们的肉体已灰飞烟灭,但是他们的灵魂依然存在,精神不可磨灭,并且还在一代一代的延续,更加的发扬光大。
祖先们是聪明的,也是无私的。他们把自己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华毫不保留的传承给了我们。这里面既包含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方面的。然而精神方面的财富才是永恒的。虽然它是无形的,但是它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它带给我们的力量是无穷的。真是这强大的力量使我们奋发*强,努力拼搏,进取创新。
显然这强大而又无形的力量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这些传统美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影响了多少有志青年。因为它们是精华,是真理,是大家都承认和认可的。所以它才能世代相传,被子孙后代们继承和弘扬。
那么,作为风华正茂的大学生,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良传统美德呢?如何利用这批宝贵的精神食粮呢?这的确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广泛的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祖先做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深刻理解传统美德的本质与内涵,明白他们那崇高的思想。只有清楚什么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才能谈该怎么做,做什么。
其次,作为活力四射的大学生,我们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未来的接班人,承载着建设祖国的重任,应该努力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用不同的方式把传统美德传播发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理应看得更高,望的更远。我们要把自己的传统美德在全世界发扬光大,让世人领悟我们的风采和强大。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盛,民族才会更加团结。
我们都是有知识的青年人,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理应知道这些传统美德对我们一生的作用。我们要时刻把这些传统美德放在心里,作为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总则。继承和发扬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中体现的。只是知道而不去实施,那么这些精华是绝对不会被继承下去的,更不能被发扬光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可能被遗忘。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不幸,那是多么的可悲啊。我们绝不能让这种悲剧上演的。
作为志向高远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就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淋漓尽致的把它们继承和发扬光大吧。
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美德,将会是人类前进道路上一条永远亮丽的风景线,为了理想,创造奇迹,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国学经典征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