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喝茶完整版

梁实秋《喝茶》品读

中国的文人大抵都爱喝茶,就现代的著名作家来说,写喝茶的文章不下数十篇,鲁迅、周作人、苏雪林、梁实秋都写有喝茶的文章。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梁实秋《喝茶》品读,一起来看看吧!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广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但是,数十年来,喝过不少茶,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湖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茶是我们中国人的饮料,口干解渴,惟茶是尚。茶字,形近于荼,声近于槚,来源甚古,流传海外,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未?”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豌,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和宋瓷不能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厚重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这种碗打破了不值几文钱,脑勺子上也不至于挨巴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母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看那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泡两三回就得换茶叶,多麻烦。如今盖碗很少见了,除非是到故宫博物院拜会蒋院长,他那大客厅里总是会端出盖碗茶敬客。再不就是在电视剧中也常看见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副狼狈相,令人发噱,因为他不知道喝盖碗茶应该是怎样的喝法。他平素自己喝茶大概一直是用玻璃杯、保温杯之类。如今,我们此地见到的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陆,顺便探视我的旧居,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12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的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

茶叶品种繁多,各有擅场。有友来自徽州,同学清华,徽州产茶胜地,但是他看到我用一撮茶叶放在壶里沏茶,表示惊讶,因为他只知道茶叶是烘干打包捆载上船沿江运到沪杭求售,剩下来的茶梗才是家人饮用之物。恰如北人所谓“卖席的睡凉炕”。我平素喝茶,不是香片就是龙井,多次到大栅栏东鸿记或西鸿记去买茶叶,在柜台前面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坐,看伙计称茶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媲美,茉莉花窨过的茶叶,临卖的时候再抓一把鲜茉莉放在表面上,所以叫做双窨。于是茶店里经常是茶香花香,郁郁菲菲。父执有名玉贵者,旗人,精于饮馔,居恒以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吾家效而行之,无不称善。茶以人名,乃径呼此茶为“玉贵”,私家秘传,外人无由得知。

其实,清茶最为风雅。抗战前造访知堂老人于苦茶庵,主客相对总是有清茶一盅,淡淡的、涩涩的、绿绿的。我曾屡侍先君游西子湖,从不忘记品尝当地的龙井,不需要攀登南高峰风篁岭,近处平湖秋月就有上好的龙井茶,开水现冲,风味绝佳。茶后进藕粉一碗,四美具矣。正是“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骆成骧联)有朋自六安来,贻我瓜片少许,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我曾过洞庭,舟泊岳阳楼下,购得君山茶一盒。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漂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

初来台湾,粗茶淡饭,颇想倾阮囊之所有在饮茶一端偶作豪华之享受。一日过某茶店,索上好龙井,店主将我上下打量,取8元一斤之茶叶以应,余示不满,乃更以12元者奉上,余仍不满,店主勃然色变,厉声曰:“买东西,看货色,不能专以价钱定上下。提高价格,自欺欺人耳!先生奈何不察?”我爱其憨直。现在此茶店门庭若市,已成为业中之翘楚。此后我饮茶,但论品味,不问价钱。

茶之以浓酽胜者莫过于功夫茶。《潮嘉风月记》说功夫茶要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我没嚼过梅花,不过我旅居青岛时有一位潮州澄海朋友,每次聚饮酩酊,辄相偕走访一潮州帮巨商于其店肆。肆后有密室,烟具、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有如玩具。更有娈婉卯童伺候煮茶、烧烟,因此经常饱吃功夫茶,诸如铁观音、大红袍,吃了之后还携带几匣回家。为知是否故弄玄虚,谓炉火与茶具相距以七步为度,沸水之温度方合标准。与小盅而饮之,若饮罢径自返盅于盘,则主人不悦,须举盅至鼻头猛嗅两下。这茶最有解酒之功,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是越喝越渴,欲罢不能。喝功夫茶,要有功夫,细呷细品,要有设备,要人服侍,如今乱糟糟的社会里谁有那么多的工夫?红泥小火炉哪里去找?伺候茶汤的人更无论矣。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在北平,我只在正阳楼看人吃烤肉,吃得口滑肚子膨脝不得动弹,才高呼堂倌泡普洱茶。四川的沱茶亦不恶,惟一般茶馆应市者非上品。台湾的乌龙,名震中外,大量生产,佳者不易得。处处标榜冻顶,事实上哪里有那么多的冻顶?

喝茶,喝好茶,往事如烟。提起喝茶的.艺术,现在好像淡不到了,不提也罢。

【品读】

我记得有位哲人曾说过:西方文化是咖啡文化,东方文化是茶文化。此语不虚,你看从东汉陶茶碗,因年代久远而非常值钱,但它到底仍是一个粗糙茶碗,而河南偃师出土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墓中唐瓷茶盏,已精致到能照顾茶汤颜色,到清乾隆御制诗款茶碗茶盘,白瓷盖碗,红彩蝙蝠纹,更把传统社会伦理纲常和福禄寓意的文字画面用于瓷器之上,想乾隆端杯品茗,当能品出万里江山大好味道。中国的发展史同样也是茶文化的发展史。中国的文人大抵爱喝茶,就现代的著名作家来说,写喝茶的文章不下数十篇,鲁迅、周作人、苏雪林、梁实秋都写有《喝茶》,余秋雨有《两方茶语》、贾平凹有《品茶》、萧乾有《茶在英国》,胡适之先生出身茶商世家,爱喝茶就更不用讲了。许多作品谈茶,也关乎人生;谈史、谈禅,生于茶香之中,又跳出味道之外。但我对梁实秋的《喝茶》却特别喜欢, 梁先生的文字幽默、轻松,平和中有机警,得失中见超脱,集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梁实秋的晚年,实属一个典型的漂泊无依的怀乡老人,思念故都,无以遣怀,于是他的许多谈吃作品都寄托着浓浓的乡思。

梁实秋的这篇《喝茶》,有机地将书里知识与活的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又形象地抒写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文中涉及了有关茶叶的多方面知识如:茶的品种、茶具,喝茶的艺术等,我们就来细呷一下。

在文章的开篇梁先生写道: 我不善品茶,不通茶经,更不懂什么茶道,从无两腋之下习习生风的经验。其实不然,先看看梁先生喝过的茶有北平的双窨、天津的大叶、西湖的龙井、六安的瓜片、四川的沱茶、云南的普洱、洞庭山的君山茶、武夷山的岩茶、台湾的冻顶乌龙、铁观音、大红袍,甚至不登大雅之堂的茶叶梗于满天星随壶净的高末儿,都尝试过。这样数数也有10余种了,能品这样多的茶,还定位在不善品茶也只是他的谦虚之词罢了。

梁先生对各种沏茶及茶香味的描写也有特到的地方。他首先描写了私家秘传之茶--玉贵,一半香片一半龙井混合沏之,有香片之浓馥,兼龙井之苦清;西湖龙井茶,淡淡的、涩瑟的、绿绿的,开水现冲,风味绝佳;六安的瓜片,叶大而绿,饮之有荒野的气息扑鼻。其中西瓜茶一种,真有西瓜风味;洞庭山君山茶,沸水沏之,每片茶叶均如针状直立飘浮,良久始舒展下沉,味品清香不俗;潮州功夫茶,细炭初沸连壶带碗泼浇,斟而细呷之,气味芳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铁观音、大红袍, 须举盅至鼻头梦嗅两下,如嚼橄榄,舌根微涩,数巡之后,好像越喝越渴,欲罢不能;文章最后描写了普洱茶,漆黑一团,据说也有绿色者,泡烹出来黑不溜秋,粤人喜之。不难看出,梁先生最爱喝的茶还是北京的双窨和西湖龙井茶了,而其私家秘传之茶—“玉贵”也是二者的混合物而已。

关于茶具梁先生是这样描写的:孩提时,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不能和宋瓷比,和江西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敦厚的风貌;银托白瓷小盖碗是祖父专用的,我们看着并不羡慕;如今盖碗很少见了,我们此地(指台湾)见到的是盖碗,多半是近年来本地制造的“万寿无疆”的那种样式,瓷厚了一些;日本制的盖碗,样式微有不同,总觉得有些怪怪的;近有人回大陆,顺便谈是我的旧居,带来我三十多年前天天使用的一只瓷盖碗,原是十二套,只剩此一套了,碗沿还有一点磕损,睹此旧物,勾起往日心情,不禁黯然。盖碗究竟是最好的茶具;功夫茶茶具均极考究,小壶小盅犹如玩具。可以看出梁先生最钟爱的茶具还是国内三十多年前的瓷盖碗。

梁先生对喝茶的方法也极为讲究,从他的文中可以看出,在他孩提时,是用绿豆碗喝,他看祖父的银托白瓷小盖碗,“小小的一盏,两口就喝光了,泡两三回就换茶叶,多麻烦”,一点都不羡慕。长大后他就知道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所以再看电视剧中有盖碗茶,“可是演员一手执盖一手执碗缩着脖子啜茶那狼狈相,令人发噱”。对功夫茶他认为要“斟而细呷之”、“细呷细品”。文章中用了饮、喝、啜、呷,写出了从解渴到品茗的变化。

"但论品位,不问价钱"。这是梁先生对多年喝茶的精辟总结,足以看出先生在茶道上的功夫。

当然,除了茶道上长了知识以外,先生还教会我几个字,酽、牖是前不认识的,而窨字是认识的,但只知道是读“YIN”,却不知道通假薰字,看来还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内容拓展:

个人简介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并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共同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所长、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梁实秋不仅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而且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

梁实秋喝茶完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梁实秋喝茶完整版

学习

品读亨利戴维梭罗

阅读(146)

本文为您介绍品读亨利戴维梭罗,内容包括品读梭罗,梭罗享受孤独,梭罗语录。品读梭罗亨利·戴维·梭罗,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废奴主义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职土地勘测员。以下是整理的品读梭罗,仅供参考,希

学习

品读唐诗宋词经典

阅读(146)

本文为您介绍品读唐诗宋词经典,内容包括品读唐诗,品读唐诗宋词品味经典国学,品读唐诗作文。品读唐诗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唐诗品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

学习

关于家乡甘肃风味小吃的作文

阅读(139)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家乡甘肃风味小吃的作文,内容包括甘肃小吃学生作文,云南小吃作文100字,甘肃特色小吃作文。甘肃小吃学生作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

学习

甘肃酒泉的特产是什么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甘肃酒泉的特产是什么,内容包括甘肃酒泉的特产,酒泉特产大全,酒泉特产专卖店。甘肃酒泉的特产酒泉为汉代河西四郡之一,自古是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丝绸之路的重镇,这里山脉连绵,戈壁浩瀚,盆地毗连,构成了雄浑独特的西北风光。

学习

甘肃特产水果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甘肃特产水果,内容包括甘肃特产水果大全,甘肃水果特产及产地,甘肃民勤县盛产什么水果特产。甘肃特产水果大全甘肃盛产水果,甘肃有哪些特产水果呢?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甘肃特产水果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静宁苹果静宁苹

学习

夸美女的句子唯美简短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夸美女的句子唯美简短,内容包括夸姑娘的唯美句子,赞美女人漂亮的幽默佳句,夸姐姐的神仙文案唯美句子。夸姑娘的唯美句子1、你慢慢地向我走来:棕绿色的春衫,镶着白花边的翻颈;墨绿色的裤子,两条裤丝似刀削一样;白色的高跟鞋啊,简真

学习

甘肃特产有哪些送人的

阅读(161)

本文为您介绍甘肃特产有哪些送人的,内容包括甘肃特产有哪些,甘肃特产有哪些值得去,甘肃特产有哪些药材。甘肃特产有哪些甘肃省处于我国内陆,是一个比较干燥的地区,主要盛产哪些东西呢?以下是整理的甘肃特产有哪些?欢迎参考阅读!甘肃特产有哪

学习

汪曾祺荷花原文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汪曾祺荷花原文,内容包括汪曾祺《荷花》品读,汪曾祺荷花阅读理解,汪曾祺花的唯美句子。汪曾祺《荷花》品读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经常看到散文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相信很多人都

学习

夜郎自大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夜郎自大的成语解释及意思,内容包括夜郎自大的成语解释,夜郎自大的成语,夜郎自大成语故事梗概。夜郎自大的成语解释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成语吧。以下是收集整理的夜郎自大的成语解释,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

姐妹之间的友谊坚不可摧的文案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姐妹之间的友谊坚不可摧的文案,内容包括友谊坚不可摧句子(精选),三个人的友谊坚不可摧加长版,友谊坚不可摧句子。友谊坚不可摧句子(精选210句)在友谊面前,人与人之间,犹如星与星之间,不是彼此妨碍,而是互相照耀。下面是整理的描写友

学习

小散文精致感言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小散文精致感言,内容包括小散文品读,散文品读,散文品读后感言。小散文品读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散文吧?狭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行的一种文学体裁。那么,你会写散文吗?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小

学习

夜郎自大的近义词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夜郎自大的近义词,内容包括夜郎自大的近义词是什么,夜郎自大近义词反义词,夜郎自大的所有近义词。夜郎自大的近义词是什么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无论我们说话还是作文,都要运用好文字。

学习

偶然徐志摩原文赏析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偶然徐志摩原文赏析,内容包括徐志摩偶然原文品读,徐志摩的诗偶然全文,徐志摩的偶然电视剧。徐志摩偶然原文品读徐志摩的《偶然》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

学习

用轻而易举造成简单的句子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用轻而易举造成简单的句子,内容包括用不可理喻造的句子集锦,举例论证句子经典语录,不可理喻到极致的短句。用不可理喻造的句子集锦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

学习

描写小溪的优美句子大全文库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小溪的优美句子大全文库,内容包括描写小溪的优美句子大全,赞美小溪的优美句子,山间小溪水优美的句子。描写小溪的优美句子大全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不同的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

学习

用拟人的手法写小溪

阅读(86)

本文为您介绍用拟人的手法写小溪,内容包括小溪的拟人句子摘抄,拟人法写小溪怎么写,小溪像什么比喻拟人。小溪的拟人句子摘抄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述单位。那么什么样的句子才

学习

况属高风晚全文

阅读(83)

本文为您介绍况属高风晚全文,内容包括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及翻译,况属高风晚下一句,况属高风晚是什么诗。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及翻译导语: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及翻译,欢迎阅读。况属高风晚的下一句

学习

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有哪些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有哪些,内容包括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拥有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的成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成语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

学习

咏柳曾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咏柳曾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内容包括咏柳曾巩用了什么修辞,咏柳曾巩古诗用什么修辞,咏柳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咏柳曾巩用了什么修辞导语:《咏柳》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

学习

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优美句子,内容包括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含有比喻拟人句的例子大全,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有。运用了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75句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

学习

对比手法句子摘抄大全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对比手法句子摘抄大全,内容包括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摘抄,运用了对比手法的优美句子,运用对比手法写作文摘抄。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摘抄1、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2、生意好的时候,这里门庭若市;生意差

学习

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句子有哪些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句子有哪些,内容包括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句子,运用对比手法的句子,用对比的手法写一个句子。运用对比手法写的句子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