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裘归计成语故事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有了解成语的经历,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菟裘归计成语故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注音】tù qiú guī jì
【出处】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
【解释】菟裘:地名,山东泰安东南。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隐。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告老还乡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告老还乡
【同韵词】析微察异、乘坚伺隙、命词遣意、铁板不易、软弱无力、五心六意、用心用意、无私有弊、无能为役、一谦四益。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惠公死,由继室所生的鲁隐公继位,他执政11年准备让位给鲁桓公,大夫羽父要求他杀了桓公。隐公说自己准备在菟裘造房养老。羽父反过来在桓公面前诬陷隐公,并派人刺杀了隐公。隐公的菟裘归计还没实施就被杀害了
典源出处:
《左传· 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史记·鲁周公世家》:“十一年冬,公子挥谄谓隐公曰:‘百姓便君,君其遂立。吾请为君杀子允,君以我为相。’隐公曰:‘有先君命。吾为允少,故摄代。今允长矣,吾方营菟裘之地而老焉,以授子允政。’
菟裘归计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鲁惠公死,由继室所生的鲁隐公继位,他执政11年准备让位给鲁桓公,大夫羽父要求他杀了桓公。隐公说自己准备在菟裘造房养老。羽父反过来在桓公面前诬陷隐公,并派人刺杀了隐公。隐公的菟裘归计还没实施就被杀害了。
释义用法:
春秋时,鲁国的羽父(公子挥) 向隐公请杀子允 (后来的鲁桓公),以谋求为相。隐公不肯,说他将把国政授予子允,自己则要到菟裘之地退隐。后用此典指谋地告老归隐。
用典形式:
【觅菟裘】 宋·苏轼:“闻道锦江思濯锦,便须到处觅菟裘。”
【菟裘计】 金·段成己:“菟裘计,何时有? 林下约,床头酒。”
【菟裘无恙】 宋·范成大:“问菟裘无恙否? 天教重到。木落雾收,故山更好。”
【菟裘归计】 元·耶律楚材:“自料荒疏成弃物,菟裘归计乞封留。”
菟裘归计——典出《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日:“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春秋时期,鲁国国君鲁隐公是其父鲁惠公的继室所生,照规矩是不能继承君位。可是,鲁惠公死的'时候,有资格继承君位的桓公(名允,鲁隐公之弟)年龄尚小,因此,只得立隐公为太子即位,让他当了国君。
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是鲁隐公执政的第11个年头,也是他执政的最后一年。这一年的某一天,鲁国大夫羽父要求隐公杀掉桓公,以使自己得到太宰的官职。隐公说:“因为他年少的缘故,所以我才代为摄政,我就要把君位交付给他了。我准备让人在菟裘这个地方营造房屋,晚年就在那里养老了。”
听了隐公的话,羽父感到很害怕,反过来又在桓公面前诬陷隐公,请求桓公杀掉隐公。这一年的十一月十五日,羽父派人刺杀了隐公。隐公的退身之计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就成为泡影了。
“菟裘归计”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菟裘:鲁国邑名(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人们用“菟裘归计”比喻准备告老还乡,或退身、退隐等。
成语示例:
古代的官员他们做官到老,并不在任职的城市养老,而是要回到自己的老家去安养万年,所以还没到告老还乡的年龄,便早早作起菟裘归计的打算。
菟裘归计成语接龙:
计不旋踵:计:计议,打算;旋踵:旋转脚跟。脚跟还未转过来,计议就定了下来。形容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拿定主意。也比喻行动迅速,毫不犹豫。
计出万全:万全:非常安全周到。形容计划非常稳当周密,决不会发生意外。
计功补过:计:考定。过失。考定一个人的功绩以弥补其过失。
计出无聊:主意出于无可奈何。
计功行赏: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计上心来:计:计策、计谋。心里突然有了计策。
计过自讼: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内心自责。
计深虑远:计:计谋。虑:考虑。计谋想得很深远。
计将安出:计:计策,计谋;安:怎么,怎样。如何制定计谋呢?
计无付之:再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计穷力竭:穷、竭:尽。计谋、力量都用尽了。
计无所出:计:计策,办法。想不出什么办法。
计穷力屈:计:计策;穷、屈:尽,竭。计策、力量都用完了。
计无所施:计:计策;施:施展。再也没有可施展的计谋了。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
计日而待: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
计不返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计出万死:指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计出无奈:主意出于无可奈何。同“计出无聊”。
计绌方匮:计谋不足,方略匮竭。
计斗负才:比喻才高。
计不反顾:指不作回头、后退的打算。同“计无返顾”。
计功受爵: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计伐称勋:指计算、称扬自己的功勋。伐,功勋。
计穷虑极:指计虑穷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