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唐韩愈的古诗讲解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表达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蕴含应抓住时机,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在读晚春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以下是为大家整理分享的`晚春唐韩愈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 篇1

《晚春》

【唐】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的,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芳菲:形容花的芳香。 杨花榆荚: 杨花就是柳絮, 榆荚, 榆树的荚又叫榆钱。

惟解:只知道。

漫天:满天。

【背景】

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如何?

【赏析】

在读这首诗的时候, 仿佛看到一幅喧闹繁盛的风景画, 草木原本是没有知觉的, 但是诗人却赋予它生命, 让它具有智慧, 晓得春天即将离去, 要及时把握。 草木尚能如此, 何况是我们呢? 如果一再的蹉跎, 就只有老大徒伤悲了。 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作诗, 很能吸引读者的兴趣, 再加上用字浅白, 更能够轻易的表达出诗中的原意。

【作者简介】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八年(792年)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讲解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晚春唐韩愈的古诗讲解

学习

rap技巧和发声方法零基础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rap技巧和发声方法零基础,内容包括rap说唱技巧和发声方法,rap说唱技巧和发声,rap说唱技巧。rap说唱技巧和发声方法Rap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音乐表达方式,指的是一群人或者一个人进行说唱,你的词可以是之前写好的,也可以是即兴

学习

唐纪十一

阅读(94)

本文为您介绍唐纪十一,内容包括唐纪十一原文,资治通鉴唐纪十一,资治通鉴唐纪十一原文及译文。唐纪十一原文《资治通鉴》是我国非常经典且著名的一部长篇历史书。由宋代的司马光编写而成,上至文明起源,下至宋末元初,乃一本集百家(史书)精华之

学习

白居易松树赏析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白居易松树赏析,内容包括古诗松树唐白居易,松树白居易古诗,白居易的松树古诗。古诗松树唐白居易古诗是大家日常学习生活中必须要接触的东西,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就写了很多古诗,在这里就给大家收集了一篇白居易的古诗《松树》,希

学习

唐骏语录观后感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唐骏语录观后感,内容包括唐骏语录,唐骏幽默语录,唐骏经典语录语句。唐骏语录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语录吧,语录是不讲求段落、内容间联系的一种文体。什么样的语录才经典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唐骏语录,

学习

资治通鉴唐纪七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资治通鉴唐纪七,内容包括《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原文,资治通鉴唐纪七全文,资治通鉴唐纪七原文及翻译。《资治通鉴·唐纪·唐纪七》原文《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

学习

古诗词望秦川唐李颀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望秦川唐李颀,内容包括望秦川唐李颀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李颀望秦川,望秦川李颀作者怎么读。望秦川唐李颀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学习

制作大枣饽饽的作文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制作大枣饽饽的作文,内容包括枣饽饽的味道作文。枣饽饽的味道作文导语: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

学习

嘲讽别人自我安慰的歇后语

阅读(164)

本文为您介绍嘲讽别人自我安慰的歇后语,内容包括嘲讽他人的歇后语大全,嘲讽别人的歇后语大全,嘲讽女生话多的歇后语。嘲讽他人的歇后语大全歇后语通常是以某事物比喻某种现象,具有讽刺的特点,下面是语文迷收集整理的关于嘲讽他人的歇后语,

学习

冯唐经典语录完整版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冯唐经典语录完整版,内容包括冯唐经典语录,冯唐经典语录100句大全,冯唐经典语录不着急。冯唐经典语录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语录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那么你所知道的语

学习

嘲讽女生话多的歇后语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嘲讽女生话多的歇后语,内容包括表达嘲讽的歇后语大全,歇后语带一字的嘲讽人,嘲讽玩弄别人的歇后语。表达嘲讽的歇后语大全导语:歇后语经常出现在双关的语言中,表达嘲讽、挖苦的意义。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关于挖苦别人的歇后语,欢

学习

关于李唐作文

阅读(110)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李唐作文,内容包括遇见李唐作文。遇见李唐作文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收

学习

歇后语大全讽刺人专用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歇后语大全讽刺人专用,内容包括嘲讽人的歇后语大全,嘲讽人的歇后语,讽刺人歇后语100个。嘲讽人的歇后语大全大家都知道哪些适合嘲讽人的歇后语呢?以下是收集的嘲讽人的歇后语,仅供大家阅读参考!嘲讽人的歇后语11、发臭的酸奶

学习

嘲讽人的诗句有哪些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嘲讽人的诗句有哪些,内容包括嘲讽人的诗句,嘲讽意思是什么,嘲讽人的诗句简短。嘲讽人的诗句明明渴望被所有人关注,可是却又不想这份安静被打破,明明希望表现自己,可是却又在最后关头默默放手,明明觉得自己是有多么的孤独,可转眼

学习

说唱脸谱小学教案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说唱脸谱小学教案,内容包括说唱脸谱大班教案(通用),幼儿园小朋友京剧脸谱,大班京剧脸谱教案。说唱脸谱大班教案(通用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

学习

古诗词望秦川唐李颀

阅读(101)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望秦川唐李颀,内容包括望秦川唐李颀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李颀望秦川,望秦川李颀作者怎么读。望秦川唐李颀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学习

稚子弄冰古诗改写成短文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稚子弄冰古诗改写成短文,内容包括稚子弄冰改写(精选),稚子弄冰改写成短文优秀,稚子弄冰改编一个短文。稚子弄冰改写(精选6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

学习

稚子弄冰杨万里古诗赏析

阅读(125)

本文为您介绍稚子弄冰杨万里古诗赏析,内容包括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及赏析,稚子弄冰古诗文赏析,稚子弄冰的意思与赏析。稚子弄冰原文、翻译及赏析《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

学习

关于长久爱情的古诗词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长久爱情的古诗词,内容包括回应爱情的古诗词,祝福爱情的古诗词,爱情的古诗词文案。回应爱情的古诗词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不是天各一方,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下面是整理的回应爱情的`古诗词

学习

古诗词的独特文学魅力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古诗词的独特文学魅力,内容包括形容文学魅力的句子精选,文学典型艺术魅力的理解,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形容文学魅力的句子精选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其实

学习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古诗

阅读(139)

本文为您介绍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古诗,内容包括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歌鉴赏,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其一翻译,同儿辈赋未开海棠翻译赏析。同儿辈赋未开海棠诗歌鉴赏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古诗词都不陌生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同儿辈赋未开

学习

村晚古诗雷震

阅读(127)

本文为您介绍村晚古诗雷震,内容包括雷震《村晚》诗词鉴赏,村晚雷震古诗讲解,村晚雷震诗。雷震《村晚》诗词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

学习

鹅鹅鹅古诗赏析题

阅读(199)

本文为您介绍鹅鹅鹅古诗赏析题,内容包括鹅鹅鹅古诗赏析,鹅鹅鹅古诗词赏析,鹅鹅鹅古诗解读。鹅鹅鹅古诗赏析鹅鹅鹅是《咏鹅》的第一句,《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