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伴浮云归晚翠全诗解释

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原文赏析

《金陵晚望》是唐代诗人高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发对晚唐现实的忧虑。但是很多人都不 理解这首诗,下面是整理的《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原文赏析,欢迎阅读 。

金陵晚望曾伴浮云归晚翠原文赏析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古诗简介

《金陵晚望》是唐代诗人高蟾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篇题画之作。诗人借对六朝古都金陵的感慨,抒发对晚唐现实的忧虑。前二句在对浮云、晚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展示故都盛衰无常,隐含唐王朝正是国运陵夷之时。结尾两句,追昔抚今,百端交集,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却无可挽回。诗人为此倍感苦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将这种潜在危机归结为“一片伤心”,而这又是丹青妙手所无法表述出来的。诗婉转沉著,感慨遥深。

翻译/译文

曾经陪伴着云朵等到傍晩来临,也曾看到秋天的落日。

世间有无数擅长画事的高手,却没有人能把我此刻愁苦的心境描绘出来。

注释

①归:全诗校:“一作悲。””晚翠:傍晚苍翠的景色。

②犹:全诗校:“一作旋。”

③丹青手:指画师。

④片:全诗校:“一作段。”

创作背景

唐代诗人素喜登高,这方面颇多佳作。论其风格,盛唐是宏阔雄放,中晚则冷瑟悲凉。高蟾此诗可说是晚唐登高诗的代表作之一。

文学赏析

开篇便是望中之景;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当是秋风凄厉、秋叶凋零、秋虫哀鸣、秋水惨淡的交响。浮云归于暮山,将是白日的结束,落日悬浮于秋声,亦是一年的残景。凄凉的日之暮、岁之暮的景象,没能使诗人规避,反倒令他入迷。曾伴,犹陪,说明不是瞬间一瞥,不是短暂凭栏,更是痴痴地望着,一直追随着浮云走向消失的轨迹,久久陪伴着为秋声笼罩着的即将沉没的落日。这些常人不愿看、不忍看、更不敢久看的衰*残景,诗人却着魔般的沉浸其中,是反常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结合诗题标示的地点,联系三、四句吐露的心境,便知诗人有着难以言说的伤心在。浅层次讲是直面残秋薄暮的感伤,这一中国文人的习惯心理在敏感而哀乐过人的诗人身上更为突出深层次讲,是异质同构的彻悟触动的哀痛。此地曾是南朝六代(东吴、东晋、宋、齐、梁、防)建都之地。当年金陵,佳丽所萃,而今唯有废墟残景;追昔抚今,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不已的晚唐王朝,不也危机四伏、摇摇欲坠。诗人悟出。历史上六个小朝廷昏庸无道的短命亡国。现实中晚唐王朝无可挽回地衰败下去,不也和自然的浮云落日一样。都是走向总崩溃的末日。这里确乎有异质同构的关系在。自然、历史和社会的种种悲慨涌上心头,笼罩天地,拂逆不去,浓得化不开,语言便显得笨拙无用,只有眼前景象才能诉说和接纳心中无限事了。但人与自然只能是心有灵犀的默契,不能表情达意的对话。再说,望中晚景可诉诸画笔,人尽可识,而自己久久郁积于心的伤感何由表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这是痛苦的呐喊,也是寂寞的呐喊。因为无论延请多少画师,都无法描绘出诗人难以排遣的伤心。“赖是丹青不能画,画成应遣一生愁",(宋司马池《行色》),然而终究画不成,诗人只能是“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了。

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今南京)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这里所说的“一片伤心”,即是指这种情绪而言。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黄叔灿《唐诗笺注》说:“‘画不成’三字,是‘伤心’二字这神。”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结尾两句,感慨深沉。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他为此感到苦恼,而又无能为力。

高蟾《金陵晚望》韦庄《金陵*》阅读答案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金陵*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陵晚望》描写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金陵城头远望,只见浮云落日映照着这座古城,一种沧桑之感涌上心头。

B.《金陵晚望》采用拟人、反衬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r写出金陵古城的景象并抒发唐朝因衰败而伤心之情。

C.《金陵*》在否定了“伤心画不成”的说法后,举出一个例证“六朝金陵*”,画面上古木枯凋,寒云笼罩,一片凄清荒凉。

D.两首诗都是怀古咏史诗,不仅创作背景相同,而且取材也相同;从创作时间上看,高诗应早于韦诗。

15.这两首诗抒发了相同的思想感情,可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请结合诗句分析。

14.B

15.高诗着眼于景,虽有“浮云”“落日”,然而,“一片伤心”是心中的痛,心中的情,是抽象的情感,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所以说“画不成”。韦诗立足于“老木”“寒云”,用“老木”“寒云”来象征颓靡的时代,表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现实忧思,见“老木”“寒云”如见那颗枯萎的心,所以说能画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B项,“反衬”错误,所谓“反衬”指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相异的'次要形象,从反面衬托主要形象,要求主要事物(本体)与陪衬事物(衬体)有相反的特点或不同的情况;从诗中所写的景象来看,“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浮云归于暮山,将是白日的结束,落日悬浮于秋声,亦是一年的残景,这里凄凉的日之暮、岁之暮的景象属于哀景,最后两句流露的情感是“伤心”,属于哀景哀情,这是正衬,也可以说是寓情于景。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这两首诗抒发了相同的思想感情,可高诗说‘一片伤心画不成’,韦诗却说‘谁谓伤心画不成?’,各有何道理?”,然后分析这两首诗歌共同的情感是什么,再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画不成”和“画得成”的原因。结合两首诗歌中所写景物的特点和诗中直接表达情感的“伤心”二字可知,这两首诗歌抒发的都是哀情,都是伤心之情。再看《金陵晚望》,诗歌前两句主要是写景,在浮云、晚翠等自然景象的描绘中展示故都盛衰无常,后两句流露情感,金陵曾是南朝六代建都之地,曾经佳丽所萃,而今唯有废墟残景,自然、历史和社会的种种悲慨涌上心头,拂逆不去,浓得化不开,只有眼前景象才能诉说和接纳心中无限事了,但人与自然只能是心有灵犀的默契,不能表情达意的对话,望中晚景可诉诸画笔,人尽可识,而自己久久郁积于心的伤感何由表现,无论延请多少画师,都无法描绘出诗人难以排遣的伤心,所以诗人说“画不成”。再看《金陵*》,诗人先说“谁谓伤心画不成”,然后以“老木寒云满古城”来展现这令人伤心的画面,画面绘出许多老木寒云,绘出危城破堞,使人看到三百年后的金陵,并非什么郁郁葱葱的帝王之州,倒是使人产生伤感的古城,诗句中的“老木”和“寒云”也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应是象征颓靡的时代,由此可见,这“伤心”完全可以画成,所以诗人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曾伴浮云归晚翠全诗解释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曾伴浮云归晚翠全诗解释

学习

村晚教学反思简短

阅读(111)

本文为您介绍村晚教学反思简短,内容包括《村晚》教学反思,村晚教学反思100字,村晚教学反思音乐。《村晚》教学反思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那么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教

学习

村晚古诗大概翻译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村晚古诗大概翻译,内容包括《村晚》译文及赏析,村晚的译文大全,村晚译文及诗意。《村晚》译文及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

学习

9月1日开学的第一课观后感怎么写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9月1日开学的第一课观后感怎么写,内容包括9月1日晚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精选),9月1日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简单,9月1号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9月1日晚的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我们很

学习

古代机智的故事100则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古代机智的故事100则,内容包括古代机智少年的小故事(精选),古代智慧小故事100篇,中国古代著名的机智小故事。古代机智少年的小故事(精选14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

学习

家长会感想怎么写400字

阅读(131)

本文为您介绍家长会感想怎么写400字,内容包括家长会感想怎么写,家长会感想怎么写幼儿园简短,家长会感想怎么写六年级简短。家长会感想怎么写做为一名家长参加了学校召开的家长会,感受很多,通过此次家长会,对教师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认

学习

小学生安全教育感想

阅读(11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安全教育感想,内容包括安全教育感想怎么写,怎么写安全教育感想,安全教育心得感受怎么写。安全教育感想怎么写引导语:远离安全隐患,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下面是整理的安全教育感想怎么写,欢迎阅览。安全教育感想怎么写篇1

学习

古筝指甲怎么挑选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古筝指甲怎么挑选,内容包括古筝指甲的挑选方法,古筝指甲价格一览表,古筝指甲什么材质好。古筝指甲的挑选方法古筝指甲是弹奏古筝的关键道具,那么古筝指甲应该如何挑选呢?下面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筝指甲的挑选方法内容,希望

学习

异地恋情人节怎样过得浪漫

阅读(130)

本文为您介绍异地恋情人节怎样过得浪漫,内容包括异地恋怎么过情人节更浪漫更甜蜜,异地恋情人节浪漫话语,情人节异地恋怎么过比较浪漫。异地恋怎么过情人节更浪漫更甜蜜2月14日西方传统情人节,听到“异地恋”这三个字的时候,相信很多情侣都

学习

亲情骨肉的诗句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亲情骨肉的诗句,内容包括形容骨肉亲情的诗句(精选),兄弟骨肉亲情的诗句,骨肉亲情的诗句古诗。形容骨肉亲情的诗句(精选135句)亲情是甜美的乳汁,抚育我们成长;是敞亮的双眸,指引我们前进;是温顺的话语,呵护我们的心灵;是峻厉的责罚,催促

学习

关于兄弟情义的故事简短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兄弟情义的故事简短,内容包括骨肉兄弟情感励志故事(通用),十大感人兄弟情感故事,兄弟情感故事100条。骨肉兄弟情感励志故事(通用8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

学习

预防网络诈骗作文800字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预防网络诈骗作文800字,内容包括给网络诈骗团伙的一封信高三作文800字,网上诈骗案作文500字,网络诈骗真实案例作文。给网络诈骗团伙的一封信高三作文800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信吧,书信是写给具体收信人的

学习

一棵树作文100篇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一棵树作文100篇,内容包括高大的树作文(精选),树的四季作文9篇,高大的树100字作文。高大的树作文(精选48篇)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

学习

生动的近义词是什么

阅读(134)

本文为您介绍生动的近义词是什么,内容包括生动的近义词,生灵的近义词,生动的近义词语。生动的近义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美好”和“美妙”、“懒惰”和“怠惰”、“枯萎”和“干枯”、“宽敞”和“宽阔”。与“近义

学习

写给曾经爱过的人的生日祝福文案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写给曾经爱过的人的生日祝福文案,内容包括祝福曾经爱过的人句子(精选),怀念曾经爱过的人的句子,祝福曾经爱过的人生日快乐。祝福曾经爱过的人句子(精选60句)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

学习

灰雀课文原文解析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灰雀课文原文解析,内容包括灰雀课文原文,灰雀课文原文朗读,灰雀课文原文教案。灰雀课文原文《灰雀》是李声权翻译的一篇短文,为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组第5课课文。讲述的是列宁、灰雀和一个孩子之间的故事。列宁在公园里

学习

谢弘微传原文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谢弘微传原文,内容包括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赏析,宋书谢弘微传翻译及注释,谢弘微传翻译。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赏析谢弘微南朝宋文帝时大臣,晋西中郎谢万之曾孙、尚书左仆射谢景仁从子也。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赏析,仅供

学习

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赏析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赏析,内容包括谢弘微传原文翻译,谢弘微传,谢弘微传原文。谢弘微传原文翻译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以下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谢弘

学习

侠客行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侠客行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侠客行原文翻译赏析,侠客行古诗赏析,侠客行原文翻译。侠客行原文翻译赏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

学习

聊斋志异野狗原文译文

阅读(154)

本文为您介绍聊斋志异野狗原文译文,内容包括《聊斋志异之老饕》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书痴的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之老饕》原文及译文《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

学习

文心雕龙风骨篇原文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文心雕龙风骨篇原文,内容包括文心雕龙·宗经原文附翻译,宗经在文心雕龙中的体现,文心雕龙全书原文及译文。文心雕龙·宗经原文附翻译从经书和后代各种作品的关系看,刘勰认为各种文体都起源于经书;文章能够宗经,就会有六种好处,

学习

文心雕龙物色原文及翻译赏析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文心雕龙物色原文及翻译赏析,内容包括文心雕龙物色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物色篇全文诵读。文心雕龙物色原文及翻译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

学习

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文心雕龙神思篇原文,内容包括文心雕龙·神思篇,文心雕龙神思篇读后感,文心雕龙神思篇解析。文心雕龙·神思篇《神思》是《文心雕龙》的第二十六篇,主要探讨艺术构思问题。从本篇到《总术》的十九篇,是《文心雕龙》的创作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