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戏曲淮北花鼓戏介绍
花鼓戏,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是全国地方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湖北 、安徽、 江西 、河南、陕西等省亦有同名的地方剧种。在众多名为“花鼓戏”的地方戏曲剧种中,属湖南花鼓戏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以下是整理的安徽戏曲淮北花鼓戏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淮北花鼓戏据传溯源于明初,又有记载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流行于安徽北部和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大致可以分三路:北路(徐州、曹州、砀山、萧县、开封、邳县),中路(宿县、灵璧、泗洪、涡阳、蒙城、阜阳)和南路(蚌埠、淮南、寿县)。
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市,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的表演艺术是有独特风格的,无论是身段、动作、眼神等,都有自己特有的一套,它能生动形象地表现淮北劳动人民的豪放、热情强悍的性格特点,显得粗犷、奔放而又朴实、诙谐。2008年,淮北花鼓戏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
淮北花鼓戏唱腔大体上分两大类,一类是用于“八句子”和单出戏的专用调,如“货郎段”“西厢段”“黑驴段”等,旋律抒情优美,上下句对称整齐,组织比较严谨;另一类是用于正本戏的板调,如“平板”、“寒板”等。叙述性强,变化灵活,富于表现力。
淮北花鼓戏的唱腔哀婉缠绵,低徊流转。尤其“寒调”,唱来如泣如诉,如哀如叹,别具一格,极富个性。民间向有“花鼓戏难学、难唱、又难听,听过三天,迷上就不轻”之说。乐多哀音,行腔幽婉低徊,可谓原汁原味民间俚俗戏曲音乐的活化石。
淮北花鼓戏的舞台表演较完整保留了传统戏曲“虚拟表演”的原始状态。所有情景纯用虚拟手法表现,男女演员可互扮各种角色行当。淮北花鼓的唱腔保留了中华民族“歌言情”的原始风貌,充分展示了淮北地区妇女“哭言泣语”、“哀叹悲歌”的独特抒情方式和浓郁地方特色。并且吸收了众多地方小调,民歌的营养,形成了宿州调、浍北调,口子调,寒板,货郎段调等丰富的唱腔曲调。
淮北花鼓戏的表演形式
“花鼓大走场”是淮北花鼓戏最具特色的“绝活儿”,表现形式为男角背花鼓(称“鼓架子”)。在“盘鼓”和“八句子”中舞姿丰富多彩。女角头扎绣球,手舞长绸,脚绑垫子――穿“三寸金莲”绣花鞋。表演技术难度高,演员需有深厚的基本功和表演技巧。同时,“花鼓大走场”也是淮北花鼓戏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表现欢愉、喜庆和男女相需情绪的艺术抒情方式,是民间农闲、节日喜庆歌舞的较原始表现形态,是劳动群众热爱生活,赞美生活,期盼美好未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神风貌和纯美情感的充分展现。
“绑垫子”是淮北花鼓戏的一大独创,不仅是艺术美的`创造,而且展示了中国古代妇女“裹脚”这一历史现象,在1990年应邀赴安徽怀远参加电视艺术片<虹>拍摄时,曾被美国艺术家们赞誉为“中国的民间芭蕾”,是一不可多得的活的历史史料。
淮北花鼓戏的130余个剧目,题材丰富广泛,带有淮北花鼓独特的风格特征。开展对庐剧和淮北花鼓戏等剧目和表现特征的研究,对研究中华民族戏曲传统、丰富民族戏曲音乐、发掘戏曲文化资源、保护文化生态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价值;对创建特色的安徽文化,发展文化旅游和对外文化交流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淮北花鼓戏是最具淮北地域特色而又没被开发的原生态 “土特产”,是值得珍惜的一种珍稀文化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淮北花鼓戏王三姐坐寒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