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叠叠高游戏观察记录
孩子们在建构区的一角用自己的方式搭建着楼房,游戏规则是在积木都用完之后楼房不会倒下,很多孩子缺少垒高的经验和技能,大多只会平铺或者堆砌,镂空竖向垒高的情况很少,我们因此而在建构区添加了这个“叠叠高”游戏,来锻炼孩子的开放性思维。孩子每成功一次,就可以把标有大拇指的夹子夹到同等高度,下一次操作,再看看是否能超过这个标记。
幼儿园叠叠高游戏观察记录 篇1
活动实录
小蒯第一次玩这个“叠叠高”游戏,游戏一开始,他就把积木一根一根垒起来。十公分左右的积木一根接一根竖着垒起来,重心很高,积木一次又一次地倒塌下来。小蒯很有耐心地不断尝试,一次、两次、三次在经历了大约六七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改变了方法,把最底下的三根积木横过来放,然后再垒高。这样,积木的重心降低了,小蒯终于获得了成功。我当时想,他会不会由此受到启发,想到更多的方法呢?但是很可惜.随后,小蒯就放弃了这个游戏,去玩多米诺骨牌了。
小俞过来了,他也把积木一根一根竖起来首尾相叠,显然,小俞要有经验得多,当积木达到一定高度,他发现积木不太稳,就把其中一根积木横了过来,再继续往上垒,很可惜,这一次尝试还是失败了。紧接着,小俞换了一个方法.先用四根积木在底部搭出一个组合,再把剩下的积木一根根垒起来,这一次,他很容易就成功了。第三次,小俞又在底部减少了一根积木,用来增加“楼房”的高度。刚开始,“楼房”倒了,小俞略微进行了调整,把最下面一根积木移到上面保持平衡,果然,“楼房”稳稳地“站”在了地垫上。紧接着,小俞又减少了一根底部的积木以增加“楼房”的高度。这一次,楼房更高了,搭的时候更不容易,“楼房”一次又一次地倒下来。小俞不断地尝试着“一根横、七根竖”的方法,努力让“楼房”不倒下来。
游戏分析
小蒯一开始使用了最直接的方法,把积木竖向连接进行垒高。在他的思维里面,这种长条积木这样搭是最高的,想法很准确,操作却有很大难度。小蒯平时比较好动,能专注一件事情并坚持这么长时间,很不容易。他的坚持让我看到了他行为模式的一种变化,也看到了他思维方式的改变与突破,显然,这种突破比游戏的成功与否更有价值。在终于获得了首次的成功之后,他变换了游戏。对他来说,成功就像一颗非常诱人的糖果.当还差一点点就能够着的时候,是他欲望最强烈也是最积极主动的时候。但是,当通过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得到之后,他却会停留在自己的成功点上。而不愿意去破坏这一份满足感。由此可以想到,一个游戏的难易程度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游戏难易要适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唤起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激起孩子探索的欲望。
与小蒯相比,小俞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反映出自身所具备的一些品质。他的建构经验比较丰富,在建构的全过程中,小俞经历了三次失败,但他对失败的处理方式更积极而有效。什么方法容易得到成功,他会再试一次.什么方法比较难,他会马上进行更换,或者留到最后。小俞在建构过程中有一种直觉,这种直觉来自于他以往的建构经验,这正是小蒯所欠缺的。其次,小俞的思维灵活清晰并有策略。整个探索过程,小俞不断变换建构的方法让“楼房”的高度达到更高层次,并且每一次都是依循一定的轨迹采用逐步递减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建构过程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有一定的计划性。如何让“楼房”达到更高的高度,在他的头脑里有非常清晰的概念和思路。与小蒯相比,小俞坚持的时间更长,不断获得的成功激励着他的探索行为,让他乐此不疲。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带给孩子的。不仅仅是技能上的学习、思维上的锻炼,更是良好学习品质的促成:主动、积极、坚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创造新的行动,这些,都有助于孩子现在与将来的学习。
回应策略
观察到两个孩子不同的情况,我在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去做。如果不给小蒯提供一定的支持,他也许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再玩这个游戏;如果让小俞在集体面前来介绍他的游戏方法,那么其他的孩子将失去自己的探索过程。我想,给小蒯的支持只能是个体的,单独进行的。趁着游戏还没结束,我煽动小蒯去和小俞一起玩。
一开始,小蒯只是看着小俞玩,并不参与,看他用不同的方式不断尝试把“楼房”垒得更高。终于,小蒯忍不住了,凑上去帮小俞一起搭。小俞也很乐意让小蒯帮忙,两个人你搭一根我搭一根,在几次失败以后,终于成功地搭出了“一根横七根竖”的“最高楼房”。我发现,当小蒯把最后一根积木放上去的时候,他非常谨慎,他知道,这最后一根积木是最关键的,也是最难的。他成功地把积木放了上去!我希望这一次合作,能够帮助他重新建立起玩这个游戏的信心,也能给他带来更多的灵感。
对于像小俞这样的孩子,这个游戏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多可玩的空间了。我可以为他们投入第二层次的材料,选择一些大小长短不一又足够高的积木,让孩子在不借助任何工具的前提下比赛谁能搭得更高。在这个基础上,或许还可以投入弧形积木,让孩子挑战更高的高度,挑战积木的组合,挑战弧形积木的平衡。
幼儿园叠叠高游戏观察记录 篇2
观察实录:
区域活动时间到了,萱萱迅速跑进建构区用纸盒叠高。他一下子把纸盒都倒了出来,庞大的“工程”开始了!只见萱萱先拿了一个大纸盒放在最下面,然后用牙膏盒向上叠加,当他叠到第四个时,所有的纸盒倒塌了。他再一次用更快的速度叠高纸盒,在叠到第四个的时候,纸盒又一次倒塌了。
可是他并没有放弃,经过短暂的思考,萱萱把一样形状的纸盒都挑了出来。
萱萱屏气凝神,小心翼翼地叠放着纸盒,每叠高一只纸盒,他就轻轻地把手挪开,试一试,看看会不会倒下,如果觉得不稳,就用双手捧着下面的纸盒,轻轻地拍一拍,把它拍整齐,过一会儿还喊上了旁边的韩雨萱小朋友一起帮忙。
慢慢地,纸盒叠得越来越高了,已经快超过了他的身高,萱萱看看我又看看纸盒,高兴的表情中夹杂着紧张,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生怕一个轻微的动作也会让纸盒瞬间倒塌!最后他小心地站在叠的高高的纸盒旁边,灿烂地笑了!
反思:
1.萱萱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当两次堆叠的纸盒轰然倒下,他并不气馁继续重来,乐此不疲。这是一种值得肯定的精神。
2.萱萱是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孩子。大小不同的物体为什么有时侯可以叠得很高?有时候却很容易倒?其中隐藏着什么秘密?再次尝试的时候,他选择了把比较宽大的盒子全部叠放在下面,认为这样也许会更牢固,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是对的。他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吸取之前两次失败的经验,想到把大的纸盒放在最下面,然后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去搭建这些纸盒,将数学知识运用到游戏中去!
措施:
1.我们应给予幼儿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多为幼儿提供感兴趣的低结构材料,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探究具体事物,在探究过程中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2.我们要给幼儿创造更多需要同伴合作的游戏机会,让幼儿在相互讨论、协商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感受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团队的力量。
幼儿园叠叠高游戏观察记录 篇3
观察记录:
近期受雾霾天的影响,孩子们减少了户外活动的时间,教室内的区角就成了他们的“欢乐小天地”。游戏时间一到,孩子们就来到自己最喜欢的区角,有条不紊地开始进入到他们的游戏世界。瞧,卿卿和小雨相约来到了建构区。
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各玩各的,自己根据自己的想法,搭着自己想像中的造型。玩了一会儿后,卿卿躺在垫子上说:“好累呀,我想休息一会了。”只见卿卿张开双臂和双腿,在垫子上摆了个“大”字。
咦,小雨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似的,抱着几个纸杯来到卿卿的旁边,顺着卿卿躺着的姿势摆起了纸杯。哈哈,纸杯把卿卿团团包住啦!就这样她们交换着玩,乐此不疲。
观察分析:
当卿卿躺在垫子上摆成一个大大的“大”字时,小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趣”点,顺着她的身体用纸杯进行了创意搭建,将自己的想象通过行动进行证明。此次活动,孩子从各自拼搭到探索发现,再到轮流交换角色游戏,充分体会到游戏的乐趣。
指导策略: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
2.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鼓励他们认真完成;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幼儿园叠叠高游戏观察记录 篇4
观察实录:
建构区的一角,我们提供了一些易拉罐、纸箱和积木,鼓励孩子们比赛搭高楼,看谁的楼房搭得更高,规则是楼房不会倒,并且积木都用完。由于孩子们刚开始进行大型积木的建构,很多孩子缺少垒高的经验和技能,大多只会平铺、堆,要不就是随便搭建,垒高的情况很少,所以我在建构区添加了这个“叠叠高”游戏,一来可以帮助孩子练习垒高的技能。同时也为了搭建房子做铺垫。今天的郇俊清坐在益智区,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玩用一次性纸杯做成的益智玩具,玩着玩着他们改变了老师制造玩具的初衷,不在是按数字和*形进行的而是简单的垒高,一次性纸杯在他们的手里玩出了新花样,他们还不是时的吆喝老师让老师过去看一看他们的战绩,说实话,看到他们这样我真的惊呆了,他们不是我认识的那群调皮捣蛋的小男生,在这里他们真的是一群厉害的垒高小能手。平时对他们要求的太严格了,玩具都按照原有的玩法去玩,根本没有创新,今天看来我们老师真的应该放手,多给孩子提供创造的条件,不把规矩定死,让孩子解放天性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的去玩,这才是我们教师应该做的。
教师指导:
1.存在的问题
孩子们虽然发挥了想象力,可是他们的材料太受限制了,材料不充足很难让孩子大显身手,还有在玩的时候当孩子出现一次一次的失误时老师应该及时的给予指导。
2.下一步的可能
我们应该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材料,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激发孩子探索欲望,让孩子在无拘无束中获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