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的简介
《一力文库:傲慢与偏见》描写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充分表达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强调经济利益对恋爱和婚姻的影响。小说情节富有喜剧性,语言机智幽默,是奥斯丁小说中受欢迎的一部,并被多次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下面是精心整理的傲慢与偏见的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出生于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个乡间小镇,终身未婚,一生过着朴素宁静的生活,乡间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奥斯汀以她特有的敏锐洞察力观察着她所处的小圈子,用细腻的情感关注着女性的命运,用敏锐的笔触深刻描述作品中人物的心理,展示她们的道德品质,表现着自己对于人生,特别是婚姻的感悟。她的风格简单精致,清新得像竹间的凉风,清澈得像山间的溪流。
精彩书评:
一百多年来,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汀经久不衰。——埃德蒙·威尔逊
我认为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技巧巨匠之一,她是文学方面炉火纯青,就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完美无缺一样。——弗兰克·奥康纳
人物介绍:
伊丽莎白
班内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是这个家中最富智慧和最机智的人。伊丽莎白是本部小说中的女主角,也是英国文学中最著名的女性角色之一。她有许多值得钦佩的地方,正如小说中说的她可爱、聪颖、能和任何人优雅的交谈。她的诚实、优雅、富有智慧让她能够从她所属的社会阶层的低俗、无聊中脱颖而出。然而,她犀利的语言和过早的对别人定论也导致了她的迷茫。伊丽莎白不是一个低俗的母亲和一个冷漠的父亲的复制体,也不是几个行为荒诞姐妹的结合体,更不是势力的女性的缩影,当她渐渐的看到达西先生高贵的品质的时候,她才发现自己对达西先生的错误认识。
达西
达西先生是一个富有、殷实、潘伯雷庄园地主家的儿子,也是伊丽莎白的男伴。他的出身高贵、物质财富丰富,但过于的骄傲和过于的看重自己的社会地位。他的傲慢使得他在开始的时候给伊丽莎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伊丽莎白的拒绝使得他谦逊了起来。尽管伊丽莎白对他很冷漠,但是达西还是表达了他对伊丽莎白不懈的倾慕,证明了他对伊丽莎白的爱。
简和宾格利
简是伊丽莎白的姐姐,宾格利是达西最好的朋友,而简和宾格利的订婚处在小说的中心位置。简和宾格利第一次见面是在麦里屯的舞会上,并且两个人立即被对方吸引。他们的婚姻要比达西和伊丽莎白的靠前很多。他们的性格和天性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很受人欢迎、都很友善、外貌都很俊美,而且他们彼此已经把对方当做是自己一生的归属。
班内特夫妇
班内特太太是一个愚蠢而且轻率的女人。对她来说毫无礼节与美德可言,而且她根本不关心女儿们的道德和思想文化的教育。她唯一的一个困扰就是如何把她的女儿全部嫁出去。她对女儿琳达的婚姻非常的满意,却丝毫不责难琳达的可耻的行为,也不为琳达给家庭造成的坏影响而担忧。班内特太太的无修养也直接导致了伊丽莎白的屈辱,口无遮拦的行为也导致了简和宾格利先生结婚之后搬离的发生。
班内特先生是个睿智的中年男人,他经常用讽刺、愤世嫉俗但是又很冷漠的口吻和其他人说话。班内特先生此生最大的错误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娶了年轻貌美但又毫无见识、心胸狭隘的这个妻子。他将自己沉浸在书籍当中,想让自己心里上离开这个家,忽视了对女儿们的教育。
作品主题:
奥斯汀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书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为富豪子弟达西所热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距,向她求婚,却遭到拒绝。伊丽莎白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是一个原因,但主要的是她讨厌他的傲慢。因为达西的这种傲慢实际上是地位差异的反映,只要存在这种傲慢,他与伊丽莎白之间就不可能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有理想的婚姻。以后伊丽莎白亲眼观察了达西的为人处事和一系列所作所为,特别是看到他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神态,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从而与他缔结了美满姻缘。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两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小说看,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的主见,并促使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在《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还写了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这些都是陪衬,用来与女主人公理想的婚姻相对照。如夏洛特和柯林斯尽管婚后过着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这种婚姻实际上是掩盖在华丽外衣下的社会悲剧。
艺术特色:
反讽
情景反讽是将反讽从语言层面扩展到小说的某一具体情节或场景中,主要指在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发展出乎读者意料甚至与读者预期的情景截然相反,但却又在情理之中。比如,小说中的人物命运设置并没有按照人们的预期进行发展,他们的一些言行在特定场合由于智力、思想或认识方面的局限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但这些人物本身又对此浑然不觉,结果事与愿违,从而产生反讽的效果。奥斯汀对《傲慢与偏见》的小说情景进行了戏剧化处理,达到了较强的反讽效果。比如,达西先生为了遮掩莉迪亚与人私奔的丑闻,维护班纳特先生一家的名誉,主动拿出金钱帮助威科姆还债,并利用金钱促使本无意于娶莉迪亚的威科姆快速与莉迪亚完婚。二人完婚后就紧接着上演了一幕极具讽刺意味的家庭闹剧——威科姆陪着莉迪亚大摇大摆地返回娘家,脸上挂满得意的表情,毫无愧疚之感。不仅如此,莉迪亚还大肆在自己母亲和姐妹面前炫耀她的婚姻—“简直难以想象,距我离开已经有三个月了,可是在我心里好像才只有两个星期一样呢。谁能相信,这么短的时间里,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啊!老天,我离开时,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我再次回来时竟然已经结婚了。如果这样就能结婚,还是挺好玩的。”“天呐,我的妈妈,所有的人都知晓我今天结婚了吗?我真担心他们有的人还不知道,在我们回来的路上,我们的马车超过了威廉·戈丁的马车,我故意把车上的一扇玻璃窗打开,摘掉手套,把手伸出去好让他亲眼看看我的戒指,让他知道我结婚的消息,我还专门对他点头示意,笑得无比灿烂。”奥斯汀赋予了这一探亲情节极强的讽刺意味,将莉迪亚的虚荣展现得淋漓尽致。莉迪亚理直气壮却又可笑至极的语言,使文本的反讽意味更加强烈,突显了故事情节。
语言
从总体上来说,《傲慢与偏见》中的主人公以贵族、中产阶级为主,其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于他们来说,家族社交是其成长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因此,他们所说的话与普通阶层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完整的语言形式所表现。如在小说中,时常会出现“I do not”这一形式,而并非是常规形式的缩写版,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简·奥斯汀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语言用法极为讲究。另一方面,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之中的语言风格具有别样化的特征。第一,用词精练准确。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营造是英国贵族与中产阶级之间的爱情故事,因此,简·奥斯汀所要表现出来的人物形象与其生活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不一样的语言用词能够准确表现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教养,由此可见,精辟的语言用词更加符合《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设定,突出小说整体的真实性;第二,句式的多样化风格也能从层面凸显《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形象,使得人物想象更加立体丰满,契合读者阅读的审美需求,最大限度的表现简·奥斯汀的文学创作功底。
作品影响:
《傲慢与偏见》于1813年问世。这本书在评论界得到欢迎,沃尔特·斯科特爵士赞扬奥斯汀“笔法巧妙”,“把平凡普通的事务和角色变得有趣”。
《傲慢与偏见》描写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在奥斯汀之前,18世纪后期的英国小说中有一股女性感情潮流,充满伤心流泪的感伤情调和为忧郁而忧郁的嗜好。《傲慢与偏见》克服了这种倾向而接近于现代生活。她在小说中运用喜剧的手法表达对生活的严肃批评,探索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结婚中自我发现的心理过程。女主人公和达西的婚姻是作者颂扬的“为天下有情人树立一个榜样”的幸福婚姻。
《傲慢与偏见》作品生动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被英国小说家和戏剧家毛姆列为世界十大小说之一。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傲慢与偏见的简介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