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无骨花灯作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针刺无骨花灯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针刺无骨花灯作文 篇1
今年国庆,我和朗朗妹妹一起上台州市博物馆参观。
走着走着,我被面前的东西吸引住了。“哇,太美了,这是什么呀?”我问。妈妈说:“这是仙居的无骨花灯,当地叫‘唐灯’。其工艺源自唐代,整个花灯没有一根骨架,只由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纸张粘贴接合,再用绣花针刺出各种*案,经过十三道精细工序制作而成。”
“那要多长时间才能制作完成呢?”我和朗朗异口同声地问。
“嗯,应该少的要……要10到12小时,多的要50到100小时。”
“哇!那是谁造的呀?”
“无骨花灯是一对秀才夫妇所创的。”妈妈边查百度边说。
我再仔细一看,哇!针刺无骨花灯的的确确很精细。有的像荔枝,一颗一颗的,很逼真;有的像八卦,上面刺着龙和凤的生动*案,叫龙凤八卦灯;有的像花瓶,里边插着“花”,可淡雅了;有的像个大红绣球,上面刺着“喜”字;还有的像王母娘娘的花篮,旁边有星星点点的小珠子,可漂亮了,它是我最喜欢的花灯。
你看,多漂亮的无骨花灯,我希望这种花灯能恢复出越来越多的品种,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喜爱它们,让这种民间技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针刺无骨花灯作文 篇2
我是一只生活在紫金港畔的.美丽雏燕。
夜幕悄悄地降临,我怎么感觉今晚的夜色和以往有些不同呢?商店前,小区内,还有家家户户的屋檐下都高高悬起一对对圆圆的红灯笼。它们好似穿着火红色衣服的姑娘,伴着流苏随风摇曳,红得热烈,引人注目。哦~原来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到了,那一对对红灯笼,寓意着节日的喜庆和对团圆的企盼。
妈妈说,我们雏燕啊,在春节里,都要回自己的故乡去走走看看。这叫雏燕归巢,不忘根本。我们的故乡在浙江省南部的一个县城,有着梦幻般的名字“仙居”。那里有一种花灯-----针刺无骨花灯,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认识。
跟随妈妈的足迹,我们来到了仙居皤滩,针刺无骨花灯的发源地。在皤滩的针刺无骨花灯展厅里,我第一次见识到了这种起源于唐朝的“神灯”。神灯神奇的地方在于,造型新颖独特,有荔枝灯、龙凤八卦灯、菊花灯、绣球灯、圆球灯、小宫灯、宝石灯、花瓶灯、珠兰灯、花篮灯、喜字灯、十二生肖灯等,而且整个花灯不用一根骨架,全部是用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纸张黏贴接合,方寸玲珑,无骨清奇!再盖上用绣花针刺出各种花纹*案的纸片,经十三道精细工序,包括装订、凿花、刺绣、装饰……纯手工制作而成。灯面的*案不施黛墨,由针凿刺凿成孔,灯内的光源从孔隙照出,透光留影,别有风味!展厅内挂着的花灯,红的、蓝的、绿的、粉的……融合着绘画、刺绣、建筑等艺术于一体,它们用身体燃烧释放着光与热,宛若九天上散落在人间的星星,美仑美奂,令人窒息。
我不禁想啊,为什么这么让人爱不释手的花灯只有仙居有,而其它地方没有它的身影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和妈妈采访了花灯非遗传承人王汝兰奶奶。她告诉我们,因为针刺无骨花灯是纯手工制作,工序复杂精细,而且纸质的材料容易受潮破损,所以推广受到了局限,这是花灯传播面临的困难!我告诉王奶奶,在紫金港畔的浙江大学有一个3D技术研究中心,或许他们的研究成果能解决精细工艺的量化问题。王奶奶可开心啦,后续她会和仙居的花灯协会沟通,希望可以很快地有好消息!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我真正盼望着这一盏盏来自唐朝的神灯,可以很快地飞到千家万户的窗前,给这火红的节日增添别样的风采。让这来自千年前的光,照耀千家万户,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