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昌友的散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散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巫昌友的散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巫昌友的散文 篇1
语惊夏荷哇声起,
半塘清风月成渏。
曲径覆草人迹罕,
竹楼映窗话桑梓。
城市没有了清凉的小窝,暂且把浮躁寄居在落魂桥的乡下,卷一帘竹窗,收一轮清月,与一堆唐诗宋词为伴,洗几把古井水,也算摆脱了夏天酷热的困挠。
夏天的“落魂桥”,又到了“神仙都不想走”的季节,山上有野地瓜,有刺泡,有豆菌,有地母,有灵芝,还有状如大伞的青杠菌,山下有笋子虫,蝉蛹,田螺,田鸡,黄辣丁,看似稀稀啦啦,实则到处都是,如果不畏惧蚊叮虫蛟,只忙活上半天,那满満一篮子的山味,让你立马忘却玉成桥羊肉汤的味道,忘却了汗流浃背的辛劳,别说不知季节变换的城里人羨慕,就是我等土生土长的乡下人看见,也要垂涎三尺,捶胸顿足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九里埂造就了名扬中外的九里埂花生,绛溪河演绎了四海皆知的玉成羊肉汤,然而,落魂桥的几杆修竹,三五枝桃花却给附近的乡亲,带来了喷涌不断、甘甜爽口的珍珠泉!
此泉,从烂泥中喷涌而出,晕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似碎玉珍珠般散去。冬暖夏凉,晶莹剔透,不盈不溢,不枯不竭,一年四季,任人取用,从不曾停歇过,让专家们也叹为观止。
夏天,如果有人中暑了,只需要喝一抔珍珠泉与薄荷叶揉碎的水,便可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如果有人身子软弱无力,只要挑一桶珠珠泉的水回去浸泡,第二天便可以生动活泼起来。珍珠泉的妙处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就像玉成桥的羊肉汤能治感冒一样,成了许多专家一辈子解不开的心结!
专家们为泉水惊叹的同时,还惊奇的发现,落魂桥附近的老人都很长寿,八九十岁了还坚持在田间劳作,健步如飞,丝毫不显老态。有的村民认为是喝了珍珠泉水的作用;有的则认为是吃了玉成羊肉汤的功效;还有的坚持认为是吃了九里埂花生的结果,究竟是什么原因?专家们至今都没有给出过一个可信的说法。
老一辈人的生活简单而粗燥,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雷都不打吃饭人”,在他们看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存下去,活得下来!
在物质贫乏的年代,落魂桥的老人们,嚼过草根,吃过桑叶,吃过牛皮菜,吃过火烧黄蟮,吃过薰蒸耗子肉,还吃过骟的小猪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城里人认为苦逼的生活却成了如今城里人最为时尚的生活。
老人们常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碰也碰不上。换而言之,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口福,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运气,好比在落魂桥寻找人间美味――伞把菇,哪怕你寻遍沟沟坎坎,未必找得到。当你前脚刚走,伞把菇却悄然破土而出,美味留给了后来者。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正是对缘分最为洽如其分的注解。
落魂桥位于“四桥映月”的绛溪河之畔,近望玉成,远眺丹景,似一条深凹的人字,毫不犹豫的镶嵌在青山碧水之中,看似杂草丛生之地,却是一块山清水秀的清凉所在,从地*上看,吊脚楼刮下的风,裹携在乌龟山与九里埂之间,风拂轻波,清凉之气回旋于草木之中,有野地瓜的味道,有野花的味道,有稻香的味道,还有玉成老酒厂红苕酒的味道!正应了那句“老农不识山中味,月下荷锄论短长”
落魂桥人巫昌友曾在《绛溪河黄辣丁》里,给予落魂桥最深情的解读,当城市被钢筋混凝土浇铸得面目全非的时候,我们才开始怀念乡村里最初的那份原始与朴实。
乡土味浓,乡情幽长,走了几次落魂桥,著名词赋家冷林熙先生按捺不住激动之情,欣然提笔,做了一篇《落魂桥小赋》,其点击率在中华诗词坛居高不下,很多词友跟帖发言,盛赞原生态的村落才是最美的村落。
记得小时候,经常围坐在煤油灯下,看庭院内四下乱飞的荧火虫,听老人们讲落魂桥的故事,从老人们的口中得知,落魂桥本名梧桐沟,是一块招惹凤凰的书香之地,由于沟口到沟头,约莫九里,映射了“逢九必中”的俚话,许奕,王归璞等状元都曾在此留下了走读的印迹。
在落魂桥“人”字沟口,有一状如骏马的.赖疤石叫状元石,传说是状元许奕金榜题名后,坐骑饮用了珍珠泉的水,突然幻化而成的。小时候,我与小伙伴经常骑在石头上,做金弋铁马的英雄梦,可惜,这块承载童年梦想的石头在98年,被炸成碎块,成了乡村道路的铺路石。
“落魂有桥三百里,梧桐引凤一条沟”,从小耳熟能详的歌谣,渐渐随道岁月远去,很少有人唱起。
“三百里”,我抠脱脑壳皮皮也不知所云,惟有这一条深深浅浅的梧桐沟成了我触手可及的记忆!
梧桐村,梧桐沟,思来想去,原来梧桐村竟然得名于一条颇有传奇色彩的梧桐沟。
从沟口熟悉的张家,到沟尾后来成为亲戚的王家,九里埂似巨龙般环绕着落魂桥的山水,在凹凸有致的曲折里,蕴含清凉如许的夏,温暖如春的冬,不是世外桃源,胜似世外桃源!
夏夜宁静,借一盏朦胧的星光,泡一杯刺梨茶,摇一扇清风,城里的热幻化成了“听取蛙声一片”的清凉,稻香阵阵,蛙声阵阵!
“双溪汇流”,“月影泛舟”,还有落魂桥四周几个说不清年代的蛮子洞,在盛夏的繁星点点里与绛溪渔火勾勒成了“落魂桥八景”挥之不去的注脚。
有味有景,有风有情,还有渔家女子隐隐约约的歌声……
落魂桥,离不开的落魂桥!
巫昌友的散文 篇2
在无法终结的回忆里,往事注定了一生的纠葛,有的感动,有的苦涩,有的还有一些无助,一任情绪莫名的肆虐,写一些浅淡的文字,有意无意间,泪水竟湿透了每一个字。
在成都呆了三年,早已厌倦了只和陌生人说话的灯红酒绿,忘记了这个城市的人情冷温,以为在九眼桥桥的另外一端,总会有那么一个长发即腰的人在不厌其烦的为自已守侯。
从琉璃一街到致民东路,步行了数不清的路口,始终没有碰上熟悉的三路车,月色朦胧,脚步匆匆的行人,疾驶而过的车辆,等得让人抓狂的红绿灯,一切都那么轻描淡写,一切又都那么顺理成章,一切都形同陌路,有时真想找个角落静下来,不可思异的问上一句"成都,你将我忘记了么?"
其实,成都又与我何干呢?当落魂桥的人们在为春雨贵如油欢呼的时候,成都却在为连绵细雨影响出行而发愁,两个世界的人们,因为一场毫不相干的雨,各自发着大相径庭的感叹。
山外是山,天外是天,身在成都,向往的却是彩云之南,总以为在很南很南的地方有自己最喜欢的雨巷江南,有自己最期待的那一把油纸伞。
彩云之南,恐怕今生是不会与我得见的,成都与云南的距离,已不再是念想中地*上的那么几个点。
油纸伞,一如诗行逶迤,画扇轻点,画不出春风微澜。
现实的生活,是不会按照文字编辑的轨迹款款而行的,春暖花开依然可以感到春寒料峭彻骨的冷。
一无所长的我又该用什么方成去支撑自己的信念呢?
春雨桃红念几枝,我是一直惦记着自己的彩云之南的,也许惦记也就只能惦记了,就像我喜欢朝花夕拾,却一直缺少拾一地落花的优雅。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不堪百度的光阴里,巫昌友依然写着那些似是而非的句子。
孤单的人始终孤单着,一直默默的走向远方。
窝居在成都未知名的小说巷,写着只有自己才懂的的文字,花开花谢,半卷帘春风,看着别人的故事在自己的剧本里开花结果,难道人生就是如此的光怪陆离?明明说的是别人,写的却是自己。
今夜的成都是有风的,一个人行走在或明或暗的街头,城市已无所谓大小,漂泊的人生却经不起岁月的梳理,正如巫昌友的那句经典名言"青春不堪百度",岁月又怎堪百度,人生又有几回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