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如何克服换气的问题
合唱声部的数量没有规定,一般有四个声部。多为男高音区,男中低音区,女高音区,女中低音区。合唱中,应该如何克服换气的问题?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1. 呼吸
日常身心平静时的呼吸是无意识而较浅的,激烈运动或者情绪紧张时呼吸会自然加深。歌喉时属于较探的呼吸,是有意识、有控制的,而且更深沉,腹部的活动更积极。但这并不是说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呼吸上面,而是体会这种正确的活动状态,以适应演唱的需要。
歌唱时的呼吸是口鼻同时进行的。口腔内部打开.软颚提起,面部提眉,两肋及腹部扩张,根自然就完成吸气过程了。区别于其他呼吸活动的是要把这种状态维持住,用以准备发声,并且支持整个歌唱过程。脑子里想着这种“吸”的状态.结合感情进行歌唱,就能产生富于感染力的纯净而嘹亮的歌声,这种感觉始终不能松懈而要贯穿始终,演唱进行中的呼吸千万不能放松这种状态:
2、吸气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杨鸿年教授讲过:“歌唱艺术由四部分构成:气、声、字、腔。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但不要以为气吸得越多越好。吸气要适中,该多就多,该少就少,最好不要用过量的气息演唱很长的句子。要让孩子具体地感觉到,吸气象闻花,就是很好的比喻,吐气象是血压水银柱慢慢下降,急吐气,象秤砣掉下来。”
歌唱的吸气是通过鼻和口腔同时进行的,单用鼻子吸气是不够的,快吸时也来不及。吸气时,口腔稍打开,硬、软腭提起,并与提眉动作配合,口、鼻同时吸气。人们在**常生活中有“打呵欠”的现象,细心体会“打呵欠”的过程,就会感觉“打呵欠”的最起始阶段是一个很舒展的'吸气过程,这种吸气是小腹微收,上腹部和腰围向外膨胀,而且有头顶和耳内欲张开的感觉。同时,还使人有一种从头顶至腰围,以至整个上身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这种吸气感觉是非常符合歌唱要求的。“打呵欠”的动作,只是作为一种体会歌唱吸气动作的诱导练习,帮助学生体会“只有使上腹部、腰围、两肋舒展地向外松开,气息自然流入”的感觉。
3、呼气
呼气时,两肋收缩,胸廓缩小,膈肌舒张,膈肌(中心腱)位置上升,使胸腔的上、下径减小,肺的容积缩小,使气体排出,完成呼气过程,呼气时,排出的气体形成的气流,就是歌唱发声的动力——气息。在自然呼吸时,呼气动作也是自然的、放松的、胸腹部自然恢复原状,而歌唱时的呼气(即歌唱),却是有控制的,必须保持吸气感觉和状态,才能使声音有气息的支持。还要依据歌曲感情的需要,真情、通畅地把气排出,这时歌唱者的腰围仍有扩张感样向上顶着,任何时候都应是松畅的,既使在唱强音、高音时,也要靠加强气息的弹力、流量、流速来完成。在训练时,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
练习一:用“S”练吐气,分匀吐、急吐、停顿等。这个练习可以让孩子找到保持气息的感觉。而且,有一个人气不稳,就会出现“咝咝”声,便于纠正。
练习二:(选做)让同学们拿张小纸片,放在嘴边轻轻吹,当纸片倾斜不动时,说明气息比较稳。如果纸片晃动幅度较大,说明学生气息不稳。
4、换气
换气是歌唱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换气不仅是保持歌唱气息的需要,也是表达感情的需要。人在不同的情绪下,讲话时的气息状态不同,换气也不同,并与情绪相一致的。激动时,气息很有弹力,换气短促、强烈。忧伤时,气息平缓,换气就深沉、缓慢。同样,歌唱时也要带着歌曲的感情来换气,使换气和表现歌曲的内容融为一体,切不可因换气割断歌曲的连贯和完整。
首先要选择恰当的换气点。恰当的换气点是依据节奏、旋律、句法等来确定的,一般为一个乐句结束换一次气。遇到大的乐句,以每一小乐句结束时换气。有时因句子太长或初学者因缺乏气息训练,也可在乐句中换气。
歌唱时应尽量少换气,能一大乐句换一次的就不要每一小乐句换一次。尽可能不要中间“偷气”。这样才能保持句子连贯、完整,感情表达充分。只要加强练习,是不难做到的。还应注意克服不顾词意的完整性,在曲子的最后一个字之前换气的作法。
同时换气切勿浅换,即能听到明显的吸气声的换气。无声的、腔体打开的、深沉的丹田之气是合唱换气的要求。
5、循环呼吸
整个合唱团的呼吸和分句都要统一,特殊的高音,延长音或破句的呼吸尤其要由指挥指示并经过练习。有一种特殊的合作技巧,训练有素的合唱团才能掌握好,就是“循环呼吸”。
简单地说,就是合唱队员轮流换气,使合唱音响不间断,没有句逗间隙,刻画一种连绵高远无垠的意境。例如《在那遥远的地方》的结束句部分就可以采用“循环呼吸”技巧。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求队员们具备破句呼吸的能力,可以在任何瞬间退出演唱,又可以不动声色地悄悄介入。关键是把歌唱的生理和精神状态保持住,共鸣位置不动,呼吸时不闭口。还要努力倾听邻近同伴的演唱,别人正在换气时自己不能同时呼吸,待别人完成呼吸重新加入演唱时,顺着集体的音响动势不露痕迹地收住声音,两肋微张,腹部扩张,吸气后再同样加入演唱.对于训练有素的合唱队员,这是一个时间极短的过程。使用这个方法,合唱团的一个声音可以无限制地延长,这是独唱演员无法做到的,为了突出循环呼吸的艺术效果,指挥往往要求队员们在通常句逗之处不要换气,使句子之间的进行动态更加天衣无缝。
循环呼吸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弱进弱出原则:换气前,应该有意识fade out;换气后,有意识地fade in。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合唱队员的声音“冒”出去。
二、元音相同原则:换气前与换气后的口腔状态注意保持元音相同,不要滑向其他元音。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咬字和音色的改变。
三、无声换气原则:尤其要控制住吸气时可能发出的任何杂音,不能让听众发现在交替换气。
四、换气时机问题:并不适合作循环呼吸的地方要格外注意;不同的作品、每个声部的人数的不同都需要单独地对循环呼吸的时机进行一些必要的分析。优秀的合唱团的循环呼吸是非常讲究的。循环呼吸的换气时机可以作为一个课题来专门研究。
如Tallis Scholars(塔隶斯学者合唱团)的循环呼吸就做得很完美,在演唱早期作品时,他们常采用在配合上最艰难的2人一声部的配置,注意到他们的队员会选择乐句最“模糊”的地方进行循环呼吸,或者乐句中非逻辑重音单词前的一瞬间进行循环呼吸。
以上要求仅适合较高级程度的合唱团,如果合唱团还没有到达这样的程度,建议先不要在循环呼吸上有过高的要求,以免在技术要求上“喧宾夺主”。
6、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是让横膈膜上下移动。由于吸气时横膈膜会下降,把脏器挤到下方,因此肚子会膨胀,而非胸部膨胀。为此,吐气时横膈膜将会比平常上升,因而可以进行深度呼吸,吐出较多易停滞在肺底部的二氧化碳。
练习方法:
右手放在腹部肚脐,左手放在胸部。
吸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外扩张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呼气时,最大限度地向内收缩腹部,胸部保持不动。
循环往复,保持每一次呼吸的节奏一致。细心体会腹部的一起一落。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就可以将手拿开,只是用意识关注呼吸过程即可。
腹式呼吸呼吸过程不要紧张也不要刻意勉强,如果是初学者就更应该注意练习的过程和对身体的影响,吸气时,感觉气息开始经过鼻腔、喉胧充分的集中于肺部,当肺部容积逐渐增大,而保持胸廓不动,就会迫使横膈腊下沉,同时腹略向外鼓起;呼气向内收回腹部,横膈膜向上提升,使大量浊气呼出体外。
把腹部当皮球,用鼻吸气使腹部隆起,略停一两秒后,经口呼出至腹壁下陷。每分钟大约有五六次即可。一般每日两次,在城市可选在上午10时和下午4时,每次约10分钟。
腹式呼吸的关键是:无论是吸还是呼都要尽量达到“极限”量,即吸到不能再吸,呼到不能再呼为度;同理,腹部也要相应收缩与胀大到极点,如果每口气直达下丹田则更好。
注意事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吸气用口呼气。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钟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
第四,每次5—15分钟。做30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1—2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合唱正确呼吸方法的训练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