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时励志小故事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故事吧,故事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守时励志小故事,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守时励志小故事 篇1
1799年,德国哲学家康德计划到一个名叫珀分的小镇,去拜访老明友彼特斯。康德动身前曾写信给彼特斯,说自己将于3月2日上午11点钟之前到达。康德3月1日就赶到了珀芬小镇,第二天早上租了一辆马车前往彼特斯的家。老朋友的家住在离小镇12英里远的一个农场里,小镇和农场中间隔了一条河。当马车来到河边时,细心的车夫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不能再往前走了,因为桥坏了,很危险。’’
康德下了马车,看了看桥,中间的确已经断裂了。那条河虽然不宽,但水很深,而且结了冰。
¨附近还有别的桥吗?”康德焦急地问。
车夫回答说:“有,先生。在上游10英里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桥。"
康德看了一眼怀表,已经10点钟了。
“如果赶往那座桥,我们以平常速度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农场?”
“我想大概得2点半。"
康德又问:“如果我们经过前面那座桥,以最快的速度什么时间能到达?”
车夫回答说:“最快也得用40分钟。"
康德跑到河边的一座很破旧的农舍里,客气地向主人打听道:“请问你的这间房子要多少钱才肯出售?”农
妇大吃一惊:“您想买如此简陋的破房子,这究竟是为什么?”
“不要问为什么,您愿意还是不愿意?”
“那就给200法郎吧!”
康德付了钱,说:“如果您能马上从破房上拆下几根长木头,20分钟内把桥修好,我将把房子还给您。”
农妇把两个儿子叫来,让他们按时修好了桥。
马车平安地过了桥,飞奔在乡间的小路上,一点50分康德赶到了老朋友的家。
在门口迎候的彼特斯高兴地说:“亲爱的朋友,您可真守时啊!”康德在与老朋友相会的日子里,根本没有对其提起为了守时而买房子拆木头过河的经过。
后来,彼特斯在无意间听到这个故事,便很有感慨地给康德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您太客气了,还是一如既往地守时。其实,老朋友之间的约会,晚一些时间是可以原谅的,何况你还遇到了意外。”
守时是对自己的约束,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做一个守时的人,一个一丝不苟的人。
守时励志小故事 篇2
一位朋友向周总推荐一位印刷公司老板。这位老板知道周总的公司日常在印刷方面花不少钱,想争取周总的生意。他带来了精美的样本、仔细考虑的价钱建议和热情的许诺。
周总有礼貌地坐着,尽管他未到会前就决定不把生意交给他,因为这位印刷公司老板迟了二十分钟才来。准时取得周总公司的印刷品是十分关键的。周总公司的产品的印刷部件星期三送到,星期四装订,星期五发送到周总下星期出席的座谈会地点,迟一天就跟迟一年那么糟糕。
周总的公司可能要雇十多位工人用一天来将销售信、小册子与订货单叠好塞进信封,如果印刷品没运到,啥事都干不成。
所以,当那位印刷公司老板第一次会议就不能准时出席时,周总就会推断出不能指望这个印刷公司老板能把他的工作干好。
小故事大道理:守时是最大的礼貌。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许多,对于小事不加以重视的我们就这样一次次抛弃了诚信。
守时励志小故事 篇3
守时守信这是人的基本品质。我们要珍惜时间,但决不可浪费别人的时间,否则就是“谋财害命”。比如,与人相约,既不能“迟到”,也不能“早到”,应该“准时”,但准时当要“准”。
有一次在外地开会,听到发言者谈到德国人的“守时”,颇令人惊讶。他在德国时,一天,朋友家自来水管出了问题,与修理工约定下午3点来修。下午门铃响了,一个工人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外。当时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工人歉意地解释,“路上堵车,我是提前一站下的,然后飞奔过来。”工人看看表,“对不起!还是晚到两分钟。”后来朋友告诉他,不管什么原因,德国人认为迟到都是不礼貌的。所以,他们出行都会考虑堵车等不可测因素,“迟到不好”。
“早到也不行”。有一次,朋友带他去拜访一名教授,约好上午10点到医生办公室见面。因为担心路上堵车就提前出发,但那天马路畅通,提前一刻钟就到了教授办公室楼下。正要上楼时,朋友摆手:“还是等一会上去!”在德国,早到和迟到都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你打乱了别人的时间安排。
迟到不好,早到也不行,那只能准时。有次,他到了一个公交站口候车处,得知每半小时一班。就进旁边书店看一下书,当估计时间快到了才出门。刚走到候车处,班车启动了,他向司机招手,司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后来,他向公交公司投诉,回复是:你刚好晚一分钟。他长叹:“哎!早晚都不行,准时也不‘准’。”
德国人这种刻板、教条、近乎不近人情的守时令我们叹服,守时守信是他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守时就是帝王的礼貌”。
守时励志小故事 篇4
上周参加一个聚会。到了约定时间,大家纷纷入座,唯独乔乔迟迟未到。一桌人一边聊天,一边饿着肚子等她。期间有人给她发去数条微信,她总是回复说:就快到了。就这样等了将近一个小时,她才姗姗来迟。
乔乔是我们圈子里出了名的迟到大王。对她来说,迟到15分钟至半小时,都属于家常便饭。
乔乔从来不懂得时间规划,每次和朋友约好见面,她都会拖延出门时间,往往是快到点了才磨磨蹭蹭开始化妆,然后拎着包急匆匆奔赴聚会。准时赴约对她来说,就好像吃了大亏一样。
一两次不准时,别人可能不会特别在意。可一旦次数多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个人的态度问题了。
有朋友皱着眉头抱怨了一句:“怎么那么迟呢,等你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谁知乔乔却一脸不以为然地说:“女孩子出门需要化妆打扮,让你们等一会儿又怎么了?”
可是我们认为,要是乔乔每次都能预留好足够的时间来做准备,就不至于把自己弄得这般仓促狼狈了。
曾看过这样一句话:“无论是对老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守时就是最大的礼貌。”
守时,是人与人口头上的一种契约。只要和朋友们约好了时间,在没有遇到突发意外的状况下,都应该按时赴约。
若是平白无故地迟到,总是让别人把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等待上,事后甚至还没有半点愧疚之意,在我看来,其实就是一种自私。
前阵子,我协助公司人力完成了一次招聘。面试结束后,我们正准备收拾简历离开,一名求职者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
被问及迟到的原因,他给出的理由是:不熟悉路线,耽误了面试的时间。
求职者离开以后,我仔细翻了他留下的.简历。他是一所985名校毕业的高材生,各方面条件都非常符合公司招聘的要求。于是问了身旁的人事主管任姐,她却叹了口气说,很可惜,这名求职者咱们公司不予录用。
任姐接着说:“我并不否认他的能力。可是面试迟到,就代表他对这次应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毕竟他并没有预留出充足的时间来处理路上可能遭遇的突发状况。
连面试都不能做到准时的人,也就说明了他可能不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责任心,公司当然不能放心地把重要的工作交付给他。”
时间观念对于一个人的影响非常重要,它往往是人与人之间接触的第一语言。而人们又特别容易根据这种最初印象,来判断对方是否能赢得自己的信任和支持。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宝贵的,有教养的人绝不会肆意地去浪费别人的时间。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
我有个前辈同事刘叔,每天都是最早到达公司的一位员工。当其他人神色匆促、掐着时间走进办公室时,刘叔早已收拾好桌面卫生,泡好一壶普洱茶,淡定而从容地开始应对接下来一整天的工作了。
刘叔告诉我,这个好习惯,陪伴了他二十多年。
曾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句话:你对待时间的态度,即时间观念,对你的行为和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
与目光短浅的人相比,那些对自己的生活和事业有长远规划的人,在时间安排和行动上往往更加明智。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其实全在于细节。
守时的人,做事干脆不拖沓,内心始终遵循着某种秩序感。他们认为,提前做好时间规划,能大大降低因拖延而造成的焦虑风险。
守时也是一种处事态度,是非常宝贵的一种品质。
我曾经细心观察过身边那些时间观念强的人。在他们身上,由始至终散发着一种受人尊重的信任感。他们有着强大的自律能力,言行中无不透露出良好的教养。
和他们打交道,我总是心存敬畏。他们选择走在时间的前头,掌握了主动权,所以在应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做到不慌不乱,并且游刃有余。
守时,是社交礼仪中最基本的礼貌。越守时的人,越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