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
在这本书中蒋勋教员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讲解唐诗的繁华,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增添了对唐诗的另一种理解。
蒋勋教员认为从魏晋南北朝起头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唐诗是诗歌到唐代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前人语言的积累和唐朝开放性使得唐代的诗人也有一种生命的开放性,所以才出现了那么多大气的诗歌,像陈子昂的“前不见前人,后不见来者”充满了自负、骄傲,同时又充满了孤独感。唐代的诗人都是可以同时表达孤独和自负,像李白,李白骄傲到极点,是喝酒都只跟月亮喝的那种人,“碰杯邀明月”同时又好大的自恋与孤独。唐代的诗人不断的往高山的高峰上走,把自己放到最孤独的巅峰上。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夕照圆”充满了孤独感,正因为这种孤独,使得诗人起头与宇宙对话。唐代的文人也随着大唐帝国的开拓来到塞外,所以才会有“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只在书斋里是写不出如许的诗句的。
蒋勋教员从时代的特点来说唐诗出现的必然性,使我们更能理解唐诗。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2
在读《蒋勋说唐诗》之前,我认为这本书是一本很是严肃的文学研究作品,本已做好了“坚持”的准备,却不想一打开此书后,就被简练直白,引经据典的评论,滑稽幽默的语言吸引,甚至舍不得合上,一口气看完了才罢休。
这本书通过介绍唐朝各个期间的六位诗人,讲述了唐朝的兴衰与唐诗文化随之的发展和变化。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以孤篇压服全唐之作”,而蒋勋先生对其中所蕴含的唐的精神的剖析,对唐诗格式的讲解,令我对这首本认为已耳熟能详的诗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而李白又是另一种气概。《将进酒》的狂放不羁,《蜀道难》的大胆想象,李白作诗不受格律束缚,反而善加运用,在作者的率领下,我感受着《蜀道难》多变的韵律节奏,体味着李白用多变复杂的节奏韵律所表现出的蜀道崎岖难行,地形陡峭险峻的特点。安史之乱期间的诗圣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们二人有良多描写战乱,兵役重压下百姓的磨难和无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的解读,令我更深切地领会诗人心里的悲哀和愤慨。而作者以两首诗对比白居易写《长恨歌》,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令人感叹。李商隐的时代已是晚唐,旧日繁华只似大梦一场,在李商隐的诗中见到“向晚”,“凋碧树”,“落日”等意象,总让人感到一丝感伤。而有时,又有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有人说晚唐时的诗词藻华丽,但我读了这本书后,却感到自己明白了那个时代的诗人们那难言的情感。
在讲堂上,我通过学习诗的形式,格律,平仄,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来学习一首诗,而在这本书中,我随着作者细细感受每一首诗的精神,全然没有讲堂上把诗一个字一个字地分析的全无意境,而仿佛有种沉浸在文学的空气中的愉悦和轻松。书中不仅介绍唐诗,也详细地介绍了唐朝不同期间不同的风气,政治,公共的思惟习惯,从而也使我良多以前有不理解或认为诗人写的奇异的地方有了正确的认识,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惟开放,才有了李白的随意潇洒;有了安史之乱如许的战乱期间,才有了杜甫这般的忧愁悲愤;有晚唐繁华落尽,才有了李商隐的感伤嗟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伟大,而作者则率领我们去真正理解,感受这份伟大。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3
好久好久以前,有人在文学的土壤上播下了一粒种子——一粒诗的种子。后来,经过一千多年地汲取营养,努力成长,终于开花。
这朵花,叫唐诗!唐代是诗的盛世,也是诗作成就的巅峰。
旧年暑假,我读了《蒋勋说宋词》,今年暑假,我看了《蒋勋说唐诗》。让我触摸到了恬静的王维、狂傲的李白、简朴的杜甫和正直的白居易等,而我偏心李白,颇与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志同志合呢。
吾爱李,爱他的大胆创作,爱他的孤独。李诗中无不透露着他那种骄傲的孤独。
李白,他大胆创作。如《蜀道难》开首三字:噫吁嚱!据说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啊啊啊!我见过用一个啊,用两个啊,就是没见过连用三个啊的。我想李清照连用六七个叠词,该是李白三个的延续吧,李白好一个开创前锋。
李白,我认为他也很孤独。很少人能理解他的老庄思惟,多时,他的伙伴只有大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如许的千古绝句就是他孤独的最好例证。
世界那么大,读着他的诗,我有一点怅惘,也带一丝虚无。暑假中,我也常常会关上门呆个半天,只在妈妈叫我吃饭时,我才打开房门与外界接触。当然这些行为,引起了爸妈强烈的不满,可是,我却依然我行我素。当我把自己拘囿于仅有的几平方米的空间时,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结壮,在这里,我不受任何打扰,尽情做着我想做的工作。在自我拘禁的这段日子里,我写下了我的宝塔诗——浮萍
萍随风,漂荡。
片片飞,张张落。
不知何时,根定风止。
随与水瓢泊,早忘是何年。
淡看春夏秋季,眼观长茂凋之。
无尽无限甚了期,不知归日是何年。
初尝写诗,才发现千难万难,押韵、平仄、字数、内容形式,而我不及诗人的一星半点儿,更别说如李白如许的大诗人了。突然间明白了,李白骄傲的孤独是因为他的登峰造极无人能企及,而自己给自己营造的孤独是何等片面、何等狭隘,这种孤独只有把自己迫近死胡同。
花开终有花落时,在唐朝,这朵花曾娇艳无比地绽放过,可最终凋谢了。我们能做的,只有仰慕前人的辉煌,去赏识、去模仿。我想,再过几百年,也许又会开出那充满智慧的花瓣吧!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4
三月静读二本书:蒋勋说唐诗,说宋词。
真的喜欢读蒋老师讲解各种文学、书法、美术经典。听他讲过红楼梦、白蛇传、古代神话,寒食贴、富春山居*还有外国的罗浮宫。他擅长用自己的生命体验来诠释古典意象,从文学到美学,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好看,好读,好美。
颇有感触的是李商隐的《锦瑟》,讲出接近五十岁时生命经验的感叹,神秘、美好而又伤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也许在四十六岁的时候,他弹着琴,忽然觉得瑟为什么是五十根弦,好像也在说为什么生命匆匆就过了五十年。弹着,唱着,是在一句一句地思念自己慢慢消失的年华。这一生中最好的回忆是什么?生命为什么值得眷恋?生命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
“ 庄生晓梦迷蝴蝶”。是迷失,还是迷恋?生命中的彷徨,真实与不真实感,现在都不确定了。
“望帝春心托杜鹃”。生命或许有迷惑、迷失、迷恋,生命的真理、道理并不清楚,但有一点确定,生命的热情还在。
“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在夜晚月圆的时候,蚌壳会一一打开,让它的珍珠去吸引月亮的精华。让人感觉到在一个月圆的晚上,海洋之中所有的蚌壳全部张开来,一粒一粒圆形的珍珠与天空上的明月之间有了关系。美丽的美人鱼在月圆的晚上,一边唱歌一边哭,掉下来的每一滴泪水全部变成珍珠。仿佛生命中的无怨无悔、永续不断。
“蓝田日暖玉生烟。”温润的、凉凉的玉,深埋在黑暗的地下,不被人知。但在太阳生升的时候,他会感觉到太阳的温暖。
这是四个生命的经验,是在“思华年”的过程中,为自己找到的四种生命不同的状况。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生命身处华丽的时候,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华丽是在回忆当中才发生的。想想自己的初恋,想想最浪漫的时光,想想最难割舍的情感,大概都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甚至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过,但是在生命里面,会反反复复被怀念,被回忆。可是那个时候,已经过去了。
可是那个时候,真的已经过去了。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5
《蒋勋说唐诗》其实一本演讲实录,是蒋勋演讲、别人整理的。共分十讲,着重介绍了《春江花月夜》以及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五位诗人的作品,选作充分体现了蒋勋个人的审美情趣。比如他选讲了《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但我觉得这首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
蒋勋自称是“大众美学教育”者,所以这本书是给大众看的,相对浅显,有点像《百家讲坛》,力求让听众听懂,同时又要给人以美的体验,讲解的词语非常华丽、华美,力求给听众以唯美的体验和感觉。
这本书有相当大的篇幅是逐句讲解,可以说这部分对我启发不大,但下面几个观点或心得于我而言是新的,读毕让我觉得值得一记:
一是这段话:“唐朝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感动?因为唐诗里有一种灿烂与华美,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会觉得这一年回想起来,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相对其他朝代的沉闷、压抑、循规蹈矩,唐朝显得是那样的张扬、活跃、跳脱,唐诗里荡漾着一种强劲的生命力,每当你消沉、抑郁,读一读唐诗,就会给自己的精神补补钙,第二天又能昂首上路。唐朝果然就像度假日,留给我们的都是鲜活的记忆。
二是关于王维诗歌风格的不同体现。以前我读王维的诗,心底会隐隐觉得奇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这些诗句相互之间太矛盾,风格差异过大,不像同一个人,但也仅仅是觉得奇怪而已,从未去思索,从未去探究。
而今看了蒋勋的文字,终于解开心底的疑虑,蒋勋用反复的对比,让我们看到王维的心路:曾经年少,恣意张扬;曾经出塞,眼界开阔;曾经高官,看尽繁华;曾经入狱,受尽折磨;终于避世,勘破人生。了解了这些,再读王维,才能理解诗句背后的意义,才能读懂诗中映射的心语。
三是蒋勋读诗的经验:“《春江花月夜》让我赚了挺多钱,因为爸爸说你背一句,我给你一块钱,所以就把这首诗背熟了,后来又很喜欢用毛笔写,所以对于这首诗我有背诵的经验、记忆的经验、手抄的经验。诗跟小说不同,文字非常精简,你去阅读的时候,又去抄写,与纯然阅读印刷出来的诗,感觉有一点不同。…………如果你手抄过这首诗,与这首诗的情感,会有一点点不一样。”
我读诗,背的多,会反复背,写的少,偶尔开会时无聊,在纸上默写一下。看了蒋勋的说法,觉得非常有道理,写过之后,你对诗的感情和理解会更进一步,就像谈恋爱,本来只是互相聊天,后来忽然有一天,拉手了、拥抱了,一下子觉得亲密起来。
四是对儿童诗歌教育的一点想法。蒋勋的原话不是针对儿童读诗的:“我希望这首诗可以是被忘掉的东西,有一天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了,也许在某一个月圆之夜,在某一个角落,忽然一个句子跑出来,那个时候才是这首诗影响最大的时候。”“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和体验。”“希望大家读过这首诗,一走出去就忘掉,把它忘得干干净净,有一天,你不要盼它,它就会回来。它会变成你生命的一个部分,躲在角落里,忽然就告诉你“江天一色无纤尘”,也许在希腊,也许在高雄,你也不知道它在什么样的时刻等着你”。
蒋勋的这些话可以说道出了读诗背诗的真谛所在,不是为了考试得高分、不是为了炫耀记忆力有多好,全是为了某个时刻,脱口而出,哦,这句诗用来形容眼前的情景或概括此刻的感受是多么的贴切。
我10年去四川,车行走在盘山道上,心中有特别多的感慨,那时候觉得我要是会背《蜀道难》该多好啊!可惜之前我一直觉得太拗口懒得背。后来读到“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觉得我要是早知道这两句诗,过二郎山的时候吟诵一下该多么有意境啊!
我小时候挺喜欢背诗,但那时候我妈妈还要求我把后面的解释也背下来,解释太长了,常常有好几页,背了几篇实在背不动就把书藏起来了,就这样错过了记忆力最好的阶段。又偏爱唐诗,不喜宋词,最近这些年才慢慢咀嚼出词中滋味,虽然现在也坚持背诵,但常背常忘,下了很大功夫背会了《春江花月夜》,二十几天没复习,记忆就成残片了。
我有个同学儿子三岁多,听其他同学说已经会背《唐诗三百首》了,被称为神童。我觉得我妈妈和我同学的做法都有点极端了。
小孩子是一定要背诗的,但不要急,慢慢来。不用理解诗的意思,会背就好,音对别读错别字就好,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这首诗到底写的啥。不要操之过急,一下子背几百首,如果不能反复练习回忆,也是会忘掉的。每周能背一首就好,读高中前能会背五百首,这一生就有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循序渐进,一首一首地背,让背诗成为一种习惯,让背的诗成为骨子里的深刻记忆,将来有一天当周围情境与某句诗契合时,能够脱口而出,得到心灵上的喜悦和慰藉,孩子会特别感谢你。
总之,《蒋勋说唐诗》这本书,深入浅出、清新华丽、小有启发、值得一读。但我们时间宝贵,要读的书还有很多,所以——读一遍就好。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6
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像是一粒镶嵌在文学史上的明珠,使人无法忽视它的润泽闪耀。还记得从小接触到的第一首诗,便是翻开课本以后的“鹅 鹅 鹅,曲项向天歌”之句。我想,上过这么多年学之后,谁心里又会不记得几句脍炙人口的诗呢?近日因为兴趣又重读了手边的这本古典诗词书。《蒋勋说唐诗》尽以唐朝诗歌为题,从初唐品评至晚唐,历数几位深具代表性的诗人和诗篇,并以作者的美学眼光和学识修养做了阐释。就跟随着书中的脚步,感受这大唐盛世孕育出的诗中上品吧……
打开书页就可看到单在诗人王维一人的身上便兼具两种气质。取过进士,晋过高官的他有“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意气风发;以及后来晚年隐居山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宁静从容。
诗人李白一生以游侠精神仗剑天涯,写下大量诗篇,以他的天马行空让人学会放下一些事。心情郁闷不得志时不妨读读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苦短,不过匆匆数十载,更要放开怀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为什么要把时光浪费在不美好的事情上呢?既然时间有了紧迫性,人生虽有不如意事八九,就好好享受生命中的美好,苦中一点甜吧。
而诗人杜甫与白居易诗中饱含的人道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感召人们能够拾起一片心。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我们生活的周围仍有弱势群体的存在。《石壕吏》、《兵车行》、《卖炭翁》等诗篇描绘出的战乱困苦、民不聊生至今读来揪心。“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的大爱情怀在千古之下,仍提醒我们,在自身温饱的状态下也不要忘了这世界上仍有许多人还挣扎在贫困线上。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人都应该有同情心、同理心,此时就更该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勤俭节约不忘本,惜一饭一蔬。
到了晚唐的李商隐,诗作哀艳浓丽,却是往内收的,集中式的关注自身。“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句句只以自身出发抒写私情,而他这样私人化的生命经验却能让读者觉得字字句句也在写自己,曾几何时,我们都许在面对一地风景时感慨或怅然若失,失意于时光流逝或努力地为生活寻找一点小快乐,谁都有过自己与自己对话的片刻,也就特别容易引起共鸣。
唐诗发展渐变的过程就像是人的一生,从少壮到中年到迟暮,从慷慨激昂到忧国忧民再到惋惜哀伤。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百姓生活、衣食住行,唐诗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最终,唐诗中所有的情感都汇聚一处就是人情,体会边塞田园的碰撞,兼收并蓄的包容,李杜之间的惺惺相惜以及“微注小窗明”的点点欣喜。
虽然我们处在一个诗歌失落了的时代,但诗情画意却也烙印在国人心中,在现代社会高楼林立水泥砖瓦的包围之下,读一读唐诗就如放飞心里的风筝,在朗朗上口、合辙押韵的吟诵中寻到一种心灵的依归。最后,就像作者在书中说的,读完这本书,就走出去忘掉,让诗魂融入血液。有一日,不拘你在哪里,祖国或异乡,看到那样的情景,便不自觉的明白了什么是“江天一色无纤尘”,什么是“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拥有这一晚春江花月夜。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7
戏的开头,都要有个精彩的亮相。唐诗亦然。蒋勋选了《春江花月夜》。
说实话,除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样的名句还听过,对于这首诗,其余我都是陌生的。仔细读过蒋老师的品评后,觉得这诗确像是一幅极美的画作。先是江连海平、月共潮生这样的大背景、大底色;然后是江、花在月夜的烘托下的美景,至此一幅画作大的构架及基调已落定;下面就开始画细节,白云、扁舟子、明月楼、妆镜台、卷帘、捣衣、鸿雁、鱼龙,一一描绘,错落有致;最后几句思归之情如何画,只得借满江的树影渐渐淡出、留白。这样看来,整诗的排篇布局确是颇费了一番心思的,遣词用字也讲究,篇幅长,又加之有“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大宇宙意识,拔高了整诗的意境,于是,一篇惊世之作就在初唐史上绽放了。
以前没有细读的时候,觉得春江花月夜应该是美好繁闹的场景。可原来在诗的后半部分,却藏着诗人那么深深的哀愁。可是唐诗毕竟是唐诗,即便是哀愁,也“哀而不伤”(《唐诗鉴赏辞典》吴翠芬评)。或许是心里思归等等比较低落的情绪说出来有些丢人,总是欲说还休、点到为止,最后一定要将自己的离愁别绪融化在天地间。这就是唐诗给我的总体印象。
在这首诗里,我想特别提到一句。“愿逐月华流照君”,真真是瞬间就将我击中的句子。会想象,在五六十年代的上海,照一张漂亮的黑白照片,在照片背面上写“愿逐月华流照君”,落下日期,装进信笺,寄予某人。过了很多年,收信的人还会从书里拿出夹了很久的泛黄的照片,抚摸背面的那一句诗。这就是诗的魅力,不管多久再读,都能忆及当年之情,都能感受到月光轻轻流泻在心里的温暖。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8
我承认,我一开始听说蒋勋是因为林青霞,那个至今仍旧美得让我窒息的女人在接受采访时,让我等一定要多读蒋勋,她说,蒋勋是“半粒安眠药”,“听了很宁静,就能睡着”。贪恋林青霞美貌的我于是读了两本蒋勋的书,读罢掩卷,突然想,不知道林青霞知不知道,在上海话的范畴里,“吃药”还有另一层意思——受骗上当。
作为美学家的蒋勋,也许是称职的;但既然是以诗书论美学,更应该稍微靠谱一些。随手翻一本《蒋勋说唐诗》(中信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下同),处处是硬伤,有把汉武帝朝第一美少年韩嫣携金弹出游的故事错安在西晋石崇身上(还错写成南朝的石崇)(第65页),有把东汉的“云台”混成唐朝的“凌烟阁”(当然凌烟阁确实是效仿云台而来)(第74页),更有把“噫吁嚱”附会成“俄罗斯南部的方言”(宋祁的《宋景文公笔记》里早就告诉我们,“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嘻嚱’。李白作《蜀道难》因用之”)(第94页),不读不知道,一读果然吓出一身冷汗。
这还不是最吓人的,蒋先生似乎在许多名词的解释上都有“大而化之”的毛病,比如在解释《琵琶行》时,把“缠头”说成是“把一个红的东西缠起来插在她头上”(第185页),所以一曲弹完,“头上那个红色的缎带就不知道有多少”。看到这里,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绷了无数红纱布的琵琶女的形象。古时候的歌舞艺人表演时确实常常以锦布缠头,所以每当演出完毕,观众便以罗锦为赠,故称之为“缠头”。所以,“缠头”并不是弹着弹着就缠到表演者头上的“缎带”,而更加泛指小费,如唐玄宗时带着梨园弟子在木兰殿演奏,自称“阿瞒”的玄宗演奏完对秦国夫人说:“阿瞒的乐队今天专门慰劳夫人,请赏赐缠头。”秦国夫人大言不惭地说:“哪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没有赏钱的呢?”于是叫来仆人奉上三百万作为一局的缠头(《杨太真外传》)。如果按照蒋先生的说法,秦国夫人岂不是应该叫人来把玄宗的头也缠成阿拉伯人?
“张冠李戴”也是蒋先生爱犯的毛病,比如第21页,说“初唐时候,最重要的声明风范是‘风尘三侠’,一定要有一个《李娃传》里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美丽的女子——李娃,还要有那种虬髯客。虬髯客这些人跟着李世民打天下,打完天下以后不愿意被封官,然后在荒沙漫漫的旷野上告别。”事实上,《李娃传》是唐传奇中的名篇,说的是***妓李娃与荥阳公子的爱情故事,而所谓“风尘三侠”中的传奇女子,当然不是李娃,而是常执红拂立于隋朝权臣杨素身旁而得名的红拂女,这是唐传奇中的另一个名篇,叫做《虬髯客传》,从严格意义上讲,虬髯客也并没有像红拂女和李靖一样跟着李世民打天下,人家是有钱且会看相的思密达国王,看见李世民,觉得是“真天子”,于是便退出国土竞争而已。
当然,最受伤的肯定不是李娃,读到王维那一章时,王维粉丝简直要和蒋先生拼命了。“王维是一个音乐家,当时是乐臣,管音乐的。安禄山要做皇帝,登基的时候,命令王维为他谱乐……王维写了,因为他想活下来。皇帝登基的时候,王维写的音乐在演奏,他在旁边哭。”(第54页)根据《旧唐书》传载:“禄山陷两都,玄宗出幸,维扈不及,为贼人所得。维服药取痢,伪称窨病。”《新唐书》的说法是“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痢,阳窨。”根据这两个信息,我们可以知道,王维在安史之乱被俘虏后,嗑了些特效药,比如把嗓子变哑、或者天天拉肚子之类。虽然王维做了抵抗,但是“禄山素怜之,遣人迎至洛阳,拘于普施寺,迫以伪职”。这个伪职,并不是“管音乐的”,而是和王维被拘之前的“给事中”。蒋先生之所以觉得和音乐有关,大约是因为某一日,好友裴迪来探望被关押着的王维,告知“禄山宴其群臣于凝碧池,盛奏众乐;梨园弟子往往嘘唏泣下,贼皆露刃睨之。乐工曹海清不胜悲愤,掷乐器于地,向西恸哭。禄山怒,缚于试马殿前,支解之”。王维听了之后,义愤填膺写下《菩提寺禁裴迪来相看说逆贼等凝碧池上作音乐供奉人等举声便一时泪下私成口号诵示裴迪》:“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落叶空宫里,凝碧池上奏管弦。” 因为这首诗,在收复长安之后,肃宗才没有找他更多的麻烦,而并不是像蒋先生所写的“受到非常大的折磨”。
不过,听说蒋先生在台湾的主打客户,是台北的贵妇团(林青霞也在其中)和高雄的妈妈桑团,所以,如我辈的质疑,其实迂腐得很吧,只当掰谎,一笑而已。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9
虽然本书在诗的注解和翻译上有一些明显的错误。
比如[琵琶行]中的“缠头“。但仍然不影响本书的魅力。
就像李商隐的诗,很多是无题。
其实根本用不着去猜去想,去翻译。
感受就可以了。
诗,就是以最少的文字,去表达最多的意思。
以最精简的字句去传 达最庞杂的意象。
蒋勋本来就不是历史学家,也不是诗词研究者。
他就是一个美学家,要把被人忽略的,忘记的,
繁复的东西用最美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在这点上,他做到的。
至少大家会被他的文字吸引,进而去了解他要传递的东西。
就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文学与艺术或者说美的世界,对人生最大的贡献,是把我们带到一个不功利的状态。”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0
觉得自己的破文学素养写不了什么评论,但是《暗时间》说要习惯书写,所以算是对自己思维的培养和记录,当然尽量避免碎碎念。
很奇怪在上学的时候对文学并不感兴趣,或者说学语文和其他科目一样就是一件任务,要去背课文、理解句法文意,其实到头来一首诗的意境,诗人想表达的情绪,还有一首诗的美感却一点都没体会出来。反而是到了现在对这些诗充满了敬意和美的感官感受,可能是对美有一种追求吧。
唐诗之所以为唐诗,是因为生在大唐盛世,诗人体验了这种繁华和绚丽,又感受到了此之背后的残酷与孤独。在一个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诗人有了大气的生命体验。在这一瞬间。唐诗像花苞一样绽放开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觉得唐诗当中有一个精神是出走和流浪,是以个人去面对自己的孤独感。”
王维的诗偏山水画意境,那种老人归隐的心态我暂时还是无法读通透的。但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非常禅的生命体验,人在最绝望的时刻,却仍旧能平静的等待转机的一刻,这是一种生命的领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让人看到完全不同的王维,脑海正就蹦出大夕阳与沙漠平行,骆驼与人走着丝绸之路的画面。唐代的好诗人都有一些诗让人读起来非常的有画面感,甚至有声感(琵琶行)。用最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今电影拍摄的镜头,几个字就描绘出来了,还能让人有无穷的想象,很值得敬佩。
非常的喜欢李白的诗,和年轻的蒋勋一样,可能是追求美的体验吧。觉得李白真的是仙人一样,逸于尘世之外,喝一壶酒就能豪迈的写出“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行之边塞又能写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如此气度非凡,像是囊括了整个大唐盛世的大气蓬勃;亦或是醉醺醺的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是多么孤独的流露,却也自得其乐,所以说 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登山望远”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竟然还有细腻的情感如”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般青涩,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般细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三声啊叫的气宇轩昂,非凡了得,释放胸怀一腔激情。
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杜甫和白居易晚期的诗都是非常关注民生的,对整个朝代和历史有推动意义,他们对客观民生的描述让人动容。
而白居易早期的《长恨歌》和《琵琶行》都非常精彩。以前背琵琶行已觉平平仄仄朗朗上口,现经蒋大师一分析,画面感质感声感都出来了,像立体盛放有声电影,声音通过文字的描述呈现在脑海中的感觉非常奇妙,“大珠小珠落玉盘”把音乐形容道如此精准的地步,(当初背的时候就是大猪小猪,但是现在通过想象完全是另一种体验了)。
最后说的是晚唐的李商隐(这个人吧放在现实生活中我肯定不喜欢,总是唉声叹气,绕来绕去,还自恋!但是诗确实精彩。),晚唐的“晚”就很有象征意义,繁华盛世已成回忆,对着如今的衰败,追忆当年的华丽,是一种幻灭感,再也读不到大唐盛世时的豪迈气派。李商隐作为晚唐的代表,可以从他的诗中看出这种时代的气质,他多喜欢用“夕阳,恨,残,晚”这类词,读多了会抑郁,多有“闷”和“荒凉“的体验。但是蒋勋却说他从”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看到了热情,”生命必须要为自己找一个可以值得付出的对象。只有有这样一个对象,生命怎么去受苦,都是快乐。在这种付出中,生命会饱满,获得意义,如果找不到这个对象,反而是悲哀的。“活着有没有热情,有没有自己执着的事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莺啼若有泪,为湿最高花。
“我和你介绍的巴黎,绝对不是客观的,因为我二十五岁在巴黎读书,我介绍的巴黎是我的二十五岁,而不是巴黎”
如果你有一天过一个很盛大的生日宴会,杯盘狼藉,宾客散尽的那个刹那,大概是最孤独的时刻。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1
看蒋勋说李商隐和王维,常常联想到红楼梦,这种很自然的联想甚至都不需要他在行文中提醒,仿佛太虚幻境的牌坊飘到眼前: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繁华过后,归于虚无。人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首诗又何尝不是?我喜欢蒋勋解读时带着的浪漫和温暖,还有一点禅意。 也许,读到一首诗是在当下,而真正品到它是在某一个瞬间,就像蒋勋说的生命中的停格,那个永远停在心中的画面。我将迎来我的下一个停格,在收集一个又一个停格的路上,愿我们越来越好。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2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
这首名为《天涯》的五绝,时常出现在蒋勋先生的画作里。第一次看到时,我很惊讶蒋勋先生的佛性禅心:山光日影,鸟语花香,淡淡斜斜,尽入眼底。后来知道,这诗是唐代李义山的作品,我是自己孤陋寡闻了。
这回读书社指定要看《蒋勋说唐诗》(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一书,我细读一过之后,了解到这本《说唐诗》,是从美学与文学的角度来引导欣赏唐诗的美学意蕴:画面感、唐代诗人的生命与宇宙观。在蒋先生的眼里,唐代的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学的黄金时代,其独特的灿烂与华美仿佛人生命的一次出走,一次度假,一次异于汉文化传统农业文明的狂放与豪迈,与异族之风韵类同。他从铺陈唐代的整个大背景开始,然后重点放在"一篇五人"之上,最后以唐代诗歌形式的完美、成熟收束。"一篇"即以"孤篇压倒全唐"的张若虚之《春江花月夜》,"五人"是盛唐的王维、李白、杜甫,中唐的白居易以及晚唐的李商隐。其间,谈到唐代诗人大宇宙观的生命意识和自然流露的骄傲、自负时,还花了一些篇幅谈到陈子昂。
作为画家和美学家的蒋勋先生来说唐诗,完全属于跨界之作,对诗篇的解读虽偶有妙思,但鲜有个性和创见(很多见解就是闻一多先生的《唐诗杂论》和林庚先生的《唐诗综论》里的结论,读来实在也没有什么深度和新意),然而就因为跨界和蒋勋先生的名声,却带有很强的普及性,读的人反而很多,对闲人读诗词的确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是,我合上书本细思,却只是鲜明地感受到四个字:"美言不信!"内容、表达上纰漏之多,大有焚琴煮鹤、牛嚼牡丹一类煞风景之感。古人云:"开卷有益",真的是开什么卷都有益吗?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在书籍如汗牛充栋的今天,我们又该如何审视阅读呢?这就很有说说的必要了。
下面我们先来看些蒋勋先生信口开河的例子:
"滟"是什么?是日光或者月光在水波上的反光,这个字本来是水字边,又加上一个形容花的艳丽的字。(第33页)按:滟,水波流动貌,或水满或水满而溢出。何时成反光了?这个字难道还有不是水字旁的么?而且"艳"字本也不是形容花的艳丽的,是鲜艳、漂亮之意,是用来指美女的。后引申指色彩鲜明或指有关爱情方面的事。
"甸"是被人整理出来的一畦一畦的圃,就是田。(第35页)按:甸,古指郊外(古时外城称郭,郭外称郊,郊外称甸)。咋就成田了呢?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凝睇’就是忍住眼泪。"(第176页)按:凝睇,定睛看也。广东话中说"看"还用睇字,啥时就成了眼泪了呢?
这些对字词基本意思的解释,望文生义,随意挥洒,令人生畏。
再如对仗音韵方面的,随手挑几处:
"卷不去"与"拂还来"是非常好的两个对仗,只有唐诗才会有这么讲究的对仗关系。"白云"和"青枫"也是对仗(指"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两句):颜色对颜色,名词对名词。(第42页)按:"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怎么成了"两个对仗"?只有唐诗讲究对仗么?注意"只有"二字!难道宋诗什么的就不讲究对仗了哈?还有,"白云"和"青枫"句对仗么?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非常对仗的句子,形容女子的美。(第167页) 不是连小学生都知道,"回眸一笑百媚生"跟"六宫粉黛无颜色"不对么?
"悠"韵、"愁"韵、"楼"韵大概是古代诗人用的最多的韵,因为这个韵部的字都很漂亮。你不相信可以看看喝酒的"酒",发愁的"愁",秋天的"秋",上楼的"楼",这些放在一起已经很像诗了。(第39页)按:这几个是韵脚字,全属于"十一尤"韵,有那么多韵部么?而且这是用的最多的韵么?诗人喜欢用的韵,难道不是因为情感或韵部宽的原因而是因为字漂亮么?蒋勋先生在这儿似乎随意发挥了。其实,韵字是有声音意义的,而"四支""七阳""一先""八庚""十一尤"等韵部,古人写诗喜欢用,是因为宽韵罢了。
"江潭落月复西斜"中的"斜"字在古代是开口韵,这里押的是"发花"韵(第45页)按:上平声"九佳"韵,下平声"六麻"韵,合称"佳麻"韵,何来"发花"韵?况且"发"是入声字,怎能与"花"同韵?
讲古诗而没有严谨的遵守格律和音韵方面的知识,只是任意地满嘴跑火车,越普及,读的人越多,就越贻害无穷啊!
文化方面的差错也有很多,我继续从他讲的《春江花月夜》和《长恨歌》中举例:
初唐时,还有很多五言、四言、六言夹杂的诗句出现,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初唐诗人王勃,他最有名的《滕王阁序》,我想大家在教科书里可能都读过,他写:"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关山难越"是四言,"谁悲失路之人"是六言,"萍水相逢"是四言,"尽是他乡之客"是六言,还是在用"四六"的形式,这是魏晋南北朝的诗人琢磨出来的规矩和结构,一直延续到初唐。(第27页)蒋勋先生说的是诗的演变吧,竟然拿一篇赋文来做依据!这是哪儿对哪儿啊,连文体都不弄灵清,夫复何言?可偏偏就是《滕王阁序》后面的《滕王阁诗》,却是一首转韵的完整的七言诗,其实这就已经是自打嘴巴了。
再看下一句:直到《春江花月夜》出现,我们看到一个很完整的七言诗的形式。(第27页)要说七言诗完整的形式,汉武帝的《秋风辞》,曹丕的《燕歌行》不就是么?要说完整而完美的七言诗,就初唐时期,在张若虚之前的就有卢照邻的《长安古意》,王勃的《滕王阁诗》,杜审言的《渡湘江》,以及引领了曹雪芹创作《葬花吟》的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等名篇,与张若虚同时代的沈佺期、贺知章等也都有许多七言杰作,难道能说《春江花月夜》就是七言形式上完整的作品么?
"温泉水滑洗凝脂"我们看到了文学史上非常少有的对女性肉体的直接描述,"凝脂"这两个字,大概不是会被经常运用的。也很少会被男子拿来形容女子的身体。(第168页)早在《诗经 卫风 硕人》里就写"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了好不好!而且从宋代的话本始,及至明清的才子佳人小说里,哪一个不是喜欢用"肤如凝脂"来形容女子的呢?
这只是我仅在两篇以张若虚和白居易为主题的演讲中摘举的例子,其实在书中,王维和李白也都十分受伤。歪曲史实,整蛊国籍血统等等,真是兴会淋漓啊!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学友们只要去翻翻书,都显而易见的。在本书里,蒋勋先生总是喜欢将个别说成普遍,将一次说成永远。说者口滑,听者耳顺,效果呢,的确蛮不错的。至于文外之旨,生命美学,那你就听他掰下去好了。
诸位,像这样不严肃的`演讲,不严谨的写作而成的书,我认为不读也罢!
那么,我们该读些什么书呢?我以为,我们读书,研究文化和文学,首先要会做加减法!先做加法,后做减法;30岁前做加法,30岁后做减法。加法重要,减法更重要,也更为艰难。减法难做,是因为我们曾经处于文化匮乏状态,见字而敬,见文而信,见书而畏,不存在敢于大胆取舍的心里高度;其次,缺少品鉴高度,青年一代多无法顺利阅读中国文化的传世经典,整个社会的文化也愈来愈堕落无底线,许多浅妄之徒的作品都显荣一时、哄传一时了。更有些所谓的"专家"跨界反串,赚足眼光,但多是人云亦云,甚或纰漏百出。诸如此类。
但是,只要是精神文化,绝对是有品级上的高低之分的,这是文学的高贵之处!记得《红楼梦》中林黛玉曾推荐香菱去读王维、李白、杜甫三个人的五律、七律和七绝,他们三人就是唐诗的三座高峰,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的: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因此林黛玉才推荐香菱去读他们诗集。所以,在我们这个应该做减法的读书年代,一句话:必须读原典!读高品级的中国文化、文学经典原著!读书人要从当代文化圈的吵嚷和装扮中逃离,滤净心胸,腾空而起,静静地遨游于从《诗经》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王维、李白、杜甫、苏东坡、关汉卿、曹雪芹,以及其他文学星座的苍穹之中。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读原典呢?
我认为,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
王力先生在《诗词格律十讲》中就曾提出:"诗写下来不是为了看的,而是为了‘吟’的。"吟诵,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生命活态,它能深化对文学经典作品的理解。古典诗词文赋包含了很多文字本身所没有的意义,但这些意义是附随作品的声音一起流传的。吟诵不仅有旋律、节奏、结构,而且声音之高下、强弱、长短、清浊,这一切都是用来表达理解的。古人的心态、情绪、意境,只有吟诵的时候最接近、最能体会。古人作诗时,往往一边构思,一边吟哦推敲作品的音节的。100年前,每个读书人都会吟诵,只有吟诵,才能分辨出哪个字音最美,阴声阳声哪个最好。所以诗都是"吟"成的。你看,李白"吟诗作赋北窗里",杜甫"新诗改罢自长吟",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终日歌吟如狂叟"……因此,作为我国诵读古典文学作品的特有传统方式的吟诵,是作者创作、推敲诗文的重要手段,也是读者学习、欣赏诗词文赋的最佳途径。
有书友可能会说:"我们朗诵多美啊,何必要吟诵呢?"其实这不是声音美不美的问题,而是对不对的问题。吟诵与朗诵的区别,在于吟诵是汉语自古以来的读书腔,是读我们的声调型语言的,是正确的,而朗诵是话剧腔,是读重音型语言的,读现代文合适,读古典的诗词文赋就矫情了,读不出文气和诗韵。所以古典的诗词文赋要吟诵,而不是朗诵。
其实,用吴语吟诵诗词是最佳方式(当然,粤语、闽南语也好),因为吴语完整保留了古汉语的"入声".入声词发声急促有力,实乃"汉语之骨".如果用吴语和普通话分别读一遍杜甫的《佳人》,岳飞的《满江红》或李清照的《声声慢》等,很明显可以感觉到,吴语念得更有力,更押韵,更符合原词的感情特质。这是因为原词用的是入声韵,只有念出这些入声字,才能充分表现出词的声情。其实,一直到民国以后的"老国语",都保留了入声字的,这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保证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可惜自推行普通话后,取消入声,人为造成与古代文化的割裂,传承两千多年的雅言消失,"兴于诗"的传统也难以恢复,这是中国文化躯体上斫深见骨的伤痕。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本是什么?"本"就是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中国传统的各种活动,琴、棋、书、画、诗、酒、花、茶等等,一切都是以修身为核心的。我们的读书吟诵,写诗写文章,也都是为了修身,为了增加生命的厚度,为了活出人的本色!最后,让我用大荆话为大家吟咏一首古诗。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3
要形容这是个什么时代,我想到的词首先是忽悠,可是这个词常见的解释都不能得其神韵。我一直想给忽悠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发现很难,除非辅之以一些描述。首先,忽和悠都是动词。平常我们讲忽闪,讲晃悠,忽就是闪,悠就是晃。然而,忽和悠又都是形容词。忽者,短暂也;悠者,久长也。你要说什么什么的十万分之一,那就用得上忽了,十忽等于一丝。但悠久啊悠长啊悠远啊,悠便是好久好长好远。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了:有那么一个人,好像拿着个手电筒,在你眼前晃啊晃啊,闪啊闪啊,你晕了,像被催眠了。于是,你不再是你了。一会儿工夫,你被腾挪到另外一个你本来不在的立场观点上去了。总之,你就依了他了。忽焉在此,悠然在彼。等到你悠悠醒转,会发现已然到了一个你不认识的地方,你悔恨,你羞愧,你对真相的认识会清晰得发疼。
“东村姓施的姑娘就叫东施,西村姓施的就叫西施……”我读蒋勋,是从《南方周末》(2011年11月3日E26版)上他讲《美,看不见的竞争力》的演讲录开始的。但他讲着讲着,我好像夜航船中那个脚都不敢伸直的小和尚,渐渐从高谈阔论中听出些破绽来。
蒋勋说,越王勾践一次给吴王夫差送去十几个美女做间谍。我记得只送了两个,一个西施,一个郑旦。效颦的东施没有送啊,怎么可能“她摆出各种姿势,夫差都不太看她”? 《庄子·天运》明明说东施是西施邻里之“丑人”,勾践敢送给夫差么?不敢送的。
蒋勋又说:“老子在《道德经》里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所有人知道的美已经不是美了。”老子这句话不能这么解释吧?所有人都知道美之为美,丑也就为人所知了。这解释是由后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等等所决定的,古来没有异议的。
蒋勋还说:“钟嵘写《诗品》、谢赫写《画品》,把诗人、画家分为九品。很多诗人写了大量的诗,但是‘下下品’,陶渊明的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简直像白话,但他把诗的思辨品质拉到了极致,所以是上上品。”我觉得,你要说陶渊明诗是上上品,就不要扯上钟嵘的《诗品》,因为偏偏是钟嵘的《诗品》把陶渊明放在中品里。你这么掰,会让人误认为钟嵘本来是列陶诗在上上品的。
简直都不大想跟他争论“气味到底是什么”这一复杂的问题了:蒋勋说“它是肉体生命已经不在了,还在空气里流动着的东西”,我认为肉体生命如果还在,空气里也会流动着气味。不能说闻香识女人,那女人就一定不在了。
最后,蒋勋谈到了他的老师佛陀:“我最敬佩的老师佛陀没有写过一本书,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佛经,不过是他学生的笔记,所以开头总是说‘如是我闻’。有一天佛陀不想讲课了,就拿一朵花给大家看。他的意思是说:我一生讲的经,就在那朵花里,你懂得了那朵花,就懂得了生命本身。”以我之寡闻陋见,只知道禅宗讲出处,都用《五灯会元》里“世尊昔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惟迦叶尊者破颜微笑”的故事。但此外没有在任何地方听说过,释迦牟尼拈花给大家看是不想讲课了,而且还有那么深奥的生命美学在花里头。
我想我是遇见大忽悠了。本来给忽悠一下,没迷魂就是了,可是寒假里逛书店,发现《美,看不见的竞争力》一书赫然在展示台上,翻翻目录,里面讲《富春山居*》,讲《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讲《长恨歌》,都是很有竞争力的话题,就买了一本回来拜读,读的过程非常刺激。鉴于蒋勋的影响力之大,便去*书馆找了他更多的书来。写这篇文章动因有二,一是想搞搞清楚什么叫忽悠,二是过春节百事俱废,也确实比较无聊。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4
《蒋勋说唐诗》作者为蒋勋。早在高一时,语文老师便推荐过此书。然而快高三了,我才翻开此书。
除了第一讲概述唐朝及其文化,第二讲赏析了《春江花月夜》外,其余几讲都是围绕某一位诗人展开。当然,《春江花月夜》似乎也是围绕着张若虚展开的。不过第二章主要讲的还是本诗的内容。
“春江花月夜”连用五个意象。在诗中也可以看出,五个意象之间,各有一个隐藏的“逗号”,不能将其中的任何两个或多个意象连起来。这便是尊重五个主题的***性。有次也可以看出其实唐诗,也是在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生命个体也包括了有生命活动的,比如“花”,也有没有实际生命活动的,例如“春”。
在《春江花月夜》里有这句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对历史的追问。蒋勋作者觉得这是哲学上的追问,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这便是对遥远时间的追溯,甚至可以说是质问。这跟现在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问题,也极为相似早在春秋战国,屈原的《天问》在呐喊地问一个又一个自然现象。古人在由衷地,发出科学,或者说是哲学问题。
唐诗,也很开放,似乎没有多拘束。我很想问,白居易究竟有没有看见过杨贵妃从温泉里出来的样子,或者说在《长恨歌》里的“温泉水滑洗凝脂”是不是他的想象。此后,就很少出现如此的描写了。这也是对唐代美学的一种反应吧。
所以读唐诗,可以看到唐朝的许多许多。
写现在看起来是“情诗”的李商隐,在这一讲里,有一个标题,叫“晚唐的生命情调”,听着挺伤感的,因为又到了一个朝代的尽头。写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内心是如何的?看起来有些豁达,毕竟心有灵犀的人还是有的,看起来又有点伤感,心有灵犀之人,究竟在何处呢?李商隐用多情女子的口吻写下,看起来心事重重。古人的内心,无论男女,尤其是诗人,其实都是很细腻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也是这种生命状态吗?
不过在此也不得不说,依我愚见,古诗中题材过少,以爱情,亲情,思乡,边塞,被贬官之后的`所见所感为多。精神生活在唐朝,也没那么充实啊。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5
要说喜欢的书嘛,那真的是数不胜数了,要说最喜欢的书,那真的就只有《蒋勋说唐诗》了。
说到喜欢这本书的原因,那就说来话长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去年老师曾让我们背过每一节的主持人开场白。今年的诗词大会也刚刚落下帷幕,陈更姐姐获得了总冠军。说到陈更姐姐,我就感慨万千,毕竟是个“四朝元老”,我也是看着她从第一季的诗词大会一直到第四季。她说:“我的诗词启蒙读本是蒋勋的《蒋勋说唐诗》”。咦?这本书我不是也有吗?我便去书柜里将这本书找出来,第一次全情投入阅读起来。
读着读着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爱不释手了。去年暑假老师叫我们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我可是分了几天才硬生生的把这首诗背出来的。可是在这本书里,作者将每一句都讲解得十分细致,每一句都仿佛是一个画面呈现在我的面前,让我看了恍然大悟。比如说“月照花林皆似霰”这句。在背这句的时候,我总是很难理解“霰”这个字,这个字是指什么呢?通过阅读我知道,霰是说在夜晚时,水汽结成一种薄而透明的东西在空中飘。读到这,我不禁感慨,早看这本书就好了,想想之前背诗的时候折腾得死去活来,后悔啊。
在诗词大会第十场时,有一个成语飞花令的环节。其中一位选手胡警官说“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成语是青梅竹马。随后陈更姐姐说“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成语是两小无猜。读后感·点评嘉宾夸陈更姐姐聪明,为什么聪明呢?读了《蒋勋说唐诗》后我明白了,原来这两句诗都出自于李白的《长干行》。我们常在生活中用到这两个词,却不知道这是李白留下的伟大遗产。蒋勋老师对诗句内涵、诗歌的意境用细腻妥帖的语言,娓娓道来,似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者在晨曦中缓缓讲述有关诗歌的故事,令我不知不觉沉醉其中。
感谢《蒋勋说唐诗》这本书,让我不再为背古诗词而烦恼,也让我爱上古诗词。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6
在读《蒋勋说唐诗》之前,我以为这本书是一本非常严肃的文学研究作品,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感觉到了,唐诗也是五颜六色。
这本书通过介绍唐朝各个时期的六位诗人,讲述了唐朝的兴衰与唐诗文化随之的发展和变化。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以孤篇压倒全唐之作”,令我对这首本以为已耳熟能详的诗的理解又更进了一步。
《将进酒》的狂放不羁,《蜀道难》的大胆想象,李白作诗不受格律束缚,反而善加运用,我感受着《蜀道难》多变的韵律节奏,体会着李白用多变复杂的节奏韵律所表现出的蜀道崎岖难行,地形陡峭险峻的特点。
安史之乱时期的诗圣杜甫,关心百姓疾苦的白居易,他们二人有很多描写战乱,兵役重压下百姓的苦难和无奈。杜甫的《石壕吏》,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卖炭翁》的解读,令我更深入地了解诗人心里的悲哀和愤慨。而作者以两首诗对比白居易写《长恨歌》,表现出诗人的心境变化,令人感叹。
李商隐的时代已是晚唐,昔日繁华只似大梦一场,在李商隐的诗中见到“向晚”,“凋碧树”,“夕阳”等意象,总让人感到一丝感伤。而有时,又有一种对生命的感悟。我读了这本书后,感到自己明白了那个时代的诗人们那难言的情感……
有盛唐的歌舞升平,思想开放,才有了李白的随意潇洒;有了安史之乱这样的战乱时期,才有了杜甫这般的忧愁悲愤;有晚唐繁华落尽,才有了李商隐的感伤嗟叹。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伟大,而作者则带领我们去真正理解,感受这份伟大。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7
谁现在还会读唐诗?想一想,心里有些吃惊,似乎只有中文系的部分学生和牙牙学语的孩童。这当然也是现实的需要,它实在不能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当下显然不是一个读诗的时代。读诗既没有时间和心情,也不能改善生存环境。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却需要一些诗歌的味道。比如,当有一天面对青山碧水时,我们往往兴奋起来得手舞足蹈,急切地想表达点什么,却似乎只能在“啊啊”声中悻悻地放下手臂。当我们在觥筹交错之间,想文雅一下生活时,却只能词不达意地说着各种说辞或各类段子,请对方下酒。第一个场景很静美,第二个场景很热闹,诗似乎都不能与之相融。但在唐代,诗充盈于生活的各种场景,那时的诗人面对美景可以吟诵抒发,面对美酒可以高唱豪饮。
这么说,你会说,那是在唐代呀,现在怎么可以!唐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蒋勋说,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但我们对那样的露营岂能无动于衷?唐朝是一次短暂的出走,唐诗里的灿烂与华美让我们感动和嫉妒。我们期望“梦回唐朝”。那么,怎么回去?
蒋勋告诉我们,要读点唐诗。因为,唐诗是一粒珍珠,值得我们关注和珍惜。蒋勋说,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年,有很多文学实验,这些实验是在为一个大时代的到来做准备,准备文字,准备声音,准备诗的韵律与结构,这个过程就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唐代是诗的盛世,经过几百年“水到渠成”的积累准备,唐诗绽放出灿烂与华美的气质,那么多诗人像彼此有约定一样同时诞生,欣然相携着来赴诗的盛会。
蒋勋是怎么来读唐诗的呢?他先讲“大唐盛世”,有了真正的“盛、大”,唐朝才是一场精彩的戏,那么多诗人才能在这个舞台上留下自己的传奇,并共同奏响一部空前绝后的交响乐。蒋勋讲的第一首诗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这首诗里,他认为应将题目中的五个汉字分解开来,即春天不必用来形容江水,花朵、月亮不必形容夜晚,“春、江、花、月、夜”是知己,也是陌路,偶然相逢,又各自离去。在分析了每句诗的含义后,蒋勋说,这首诗从“用字、用句到哲学思想与文字的华美,都到了完美的境地”,这其实不是张若虚个人才气的表现,而是时代的水到渠成。没有魏晋时期的清谈,没有“四六骈文”的练习,就不会产生拥有这样胸怀与气度的诗人,也不会产生具有如此明显宇宙意识的“孤篇”巨制。
宇宙意识在唐代被诗人们凸显出来,因此唐诗展现出宏大的格局。这是因为,唐代的诗人总是在跟月亮、太阳、山川对话,他们的生命都被放大到巨大的空间中。也因此,他们才会吟诵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孤独空运,描绘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浩茫苍凉,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千古之问……
在蒋勋的唐诗讲解中,他多次提到“农业伦理”,并不断说唐代如何冲破农业伦理。什么是农业伦理?简单地说,就是日常的生活规矩,应该怎么着,不该怎么着。唐代是出走的露营,不怎么遵循这个伦理。与“农业伦理”对应的,似乎是出走与清狂。在唐代,它显现为“贵游文学”,继承着南朝王谢子弟的传统,显示出豪华、奢侈的风尚,对青春、豪气、挥霍等等进行直接的歌颂。这也构成了唐诗的主体精神。王维的《洛阳女儿行》、李白的《将进酒》都有对挥霍无度的歌颂。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8
在讲到唐代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李白、杜甫时,蒋勋谈到,“在中国的整个思想极度成熟,文学达到登峰的时刻,李白体现了老庄思想的最高完成,杜甫体现了孔孟哲学的最高完成”,两人同时分享了大唐盛世的诗歌高峰,李白是诗仙,才气横溢,不遵守人间的规则;杜甫是诗圣,在群体的生活中进行自我锤炼,承担起知识分子对家国的使命与责任。蒋勋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有两个部分:像李白一样对个体生命完成的追寻,因之放歌山林;像杜甫一样回到尘世间,对最卑微的生命充满同情与悲悯。我们一千多年来对两人优劣的讨论,是一个很大的精神浪费,因为文学的美不是生命的窄化,而是让之开阔。
唐朝的诗人除过具有宇宙意识,反抗农业伦理外,还具有深沉的担当意识。这之间大概有一个过程,先是有宏大的气象,指天问地,高歌豪饮;但等到“渔阳鼙鼓动地来”,平静的繁华生活被打破,更多的诗人开始记录社会底层被政策体制压迫的苦难状态。杜甫在颠沛流离的逃亡流浪中,放下长安水边的丽人(《丽人行》),开始关注兵车(《兵车行》),描绘官吏(《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埋怨秋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文学带来的压力,留着整个历史当中,变成一种良心。
杜甫介入现实的巨大努力,被白居易、元稹等人很好地继承起来。他们这些知识分子出于一种自觉,发起古文运动,希望文学能够走向非常浅白的道路,与社会改革结合起来。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对“文以载道”反感,觉得里面是八股教条,但成年后,会逐渐觉得这种反省和批判的动人。白居易认为文学的格律、形式、文字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容,如果不写出“生民病”,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的。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与自觉,要面临巨大的压力,但他们还是希望能使自己的文字成为重要的社会批判力量。所以,写了“花非花,雾非雾”白居易不再去写《琵琶行》与《长恨歌》,而是努力关注新丰折臂翁、白头宫女等等,去记录和揭开底层弱势群体的灾难、孤独与苦寂。
对于李商隐的诗歌,蒋勋将之置入晚唐的整个氛围中去分析。他说,到了晚唐,大唐盛世、李白的故事成了传奇,武则天、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也都成了传奇,李商隐时代只能是对唐代华丽的追忆,李商隐大量的无题诗充满了幻灭与眷恋的纠缠。蒋勋将这类文学定之为“颓废文学”,反映出繁华后的反省与沉思。而读李商隐的诗,主要是体味晚唐这种在繁华过后慢慢暗淡下去的气息,而不是通过论文去分析其中的种种折射。“画面本身只有一个内容,任何人将自己投射进去,其实都可能是错的”。
中文系白衣飘飘的时代虽是明日黄花,牙牙学语的孩童却是生生不息。喧嚣红尘无法映出唐诗的色彩与价值,但我们的生活之中却不能没有唐诗的气息。远离唐诗,是因为我们要面对现实的无奈;亲近唐诗,是因为我们需要安静地面对内心。出入唐诗,我们的身心才可能更趋平衡、更趋健康。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19
《蒋勋说唐诗》作者为蒋勋。早在高一时,语文老师便推荐过此书。然而快高三了,我才翻开此书。
除了第一讲概述唐朝及其文化,第二讲赏析了《春江花月夜》外,其余几讲都是围绕某一位诗人展开。当然,《春江花月夜》似乎也是围绕着张若虚展开的。不过第二章主要讲的还是本诗的内容。
“春江花月夜”连用五个意象。在诗中也可以看出,五个意象之间,各有一个隐藏的“逗号”,不能将其中的任何两个或多个意象连起来。这便是尊重五个主题的***性。有次也可以看出其实唐诗,也是在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生命个体也包括了有生命活动的,比如“花”,也有没有实际生命活动的,例如“春”。
在《春江花月夜》里有这句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对历史的追问。蒋勋作者觉得这是哲学上的追问,忽然把人从现象中拉开抽离,去面对苍茫的宇宙。这便是对遥远时间的追溯,甚至可以说是质问。这跟现在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一问题,也极为相似早在春秋战国,屈原的《天问》在呐喊地问一个又一个自然现象。古人在由衷地,发出科学,或者说是哲学问题。
唐诗,也很开放,似乎没有多拘束。我很想问,白居易究竟有没有看见过杨贵妃从温泉里出来的样子,或者说在《长恨歌》里的“温泉水滑洗凝脂”是不是他的想象。此后,就很少出现如此的描写了。这也是对唐代美学的一种反应吧。
所以读唐诗,可以看到唐朝的许多许多。
写现在看起来是“情诗”的李商隐,在这一讲里,有一个标题,叫“晚唐的生命情调”,听着挺伤感的,因为又到了一个朝代的尽头。写下“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内心是如何的?看起来有些豁达,毕竟心有灵犀的人还是有的,看起来又有点伤感,心有灵犀之人,究竟在何处呢?李商隐用多情女子的口吻写下,看起来心事重重。古人的内心,无论男女,尤其是诗人,其实都是很细腻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也是这种生命状态吗?
不过在此也不得不说,依我愚见,古诗中题材过少,以爱情,亲情,思乡,边塞,被贬官之后的所见所感为多。精神生活在唐朝,也没那么充实啊。
蒋勋说唐诗读后感范文20
此书共分为七讲:《大唐盛世》《春江花月夜》《王维》《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看目录可能觉得有些奇怪,前两讲未用人名作题,后五讲题目全是唐朝诗人的名字,看起来很不对称。不对称也是一种美,文学从来就离不开社会背景和历史政治等环境,诗词歌赋从来不会***存在。
《大唐盛世》从11个角度讲述了唐诗产生的社会背景、当时的政治文化、之前的语言特点、唐诗的美学形式等等相关元素——“诗像一粒珍珠,它是要经过琢磨的......魏晋南北朝的三百多年,就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这个比喻新颖贴切,蕴意深远。
这颗珍珠打磨出来,无可替代地成为世界文化浩瀚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夜明珠,苍茫辽阔,侠肝义胆,绝世***。也如作者所说:“唐代的文化有非常贵族化的部分,很强调个人的物竞天择,生命可以在面对自然的时候把自己的极限活出来......唐代是文学史上少有的一个时期,个人有机会把自己解放出来,而不再是被当作群体的角色看待,个人就是纯粹的个人。”
《春江花月夜》是蒋勋推荐的首篇唐诗,其作者张若虚留存下来的诗作仅两篇,蒋勋认为不能把《春江花月夜》看作张若虚个人的才气表现,是代表初唐时期一种前所未有的辽阔精神,是一种在空间和时间上开始伸展的美学,便将这篇继承老庄思想、孤篇压倒全唐的典范列为唐诗第一。蒋勋将《春江花月夜》五个字分别理解为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和夜晚五个名词,组合起来是一首交响曲的五个乐章,迷离错综,意象丰富,各自***,灿烂华美,展向宇宙。
36句分为9个片段来品读,有对生命***性的歌颂,有对孤独感的展开,有对天地无私的延伸,“何处春江无月明”其实就是“千江有水千江月”。结构之精炼,对仗之讲究,思考之自负,格局之包容,空间之苍茫,宇宙之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如果你对生命有深情,一切看起来不存在的东西,都会变成你在意和珍惜的部分。”
一首诗,除开对锦绣河山的赞美,还蕴含着一种时代精神,一种生命归宿。闲潭梦落花,潇湘无限路都是寻找生命归宿的痕迹。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文人张若虚行走在春天的花好月圆夜,来到北马南船的交界,面对长江流水,一边想回家,一边在思考生命归宿。蒋勋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历史感的水到渠成,“......单纯在文学上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关注文化,只有整个文化格局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学才能应运而生。
”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的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与发展,文学才能自信与发展。真正的好诗,不是阳春白雪,也不是高处不胜寒,它是一种生命状态,也是一种人生经验,或许零碎,或许深藏,或许遗忘,但它一直存在着。或许有一天,你在异国他乡,你在天涯海角,诗突然就活过来了,你看到了空里流霜不觉飞,也看到了江天一色无纤尘。好诗,一直都能够和生命对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蒋勋说唐诗第三讲读后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