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菩提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黄昏菩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如饮醇醴,沁人心脾。的确,一本好书会让人读得爱不释手,不好的书会让人读得半途而废。
《情的菩提》是一位大学好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好友是同届外系的,我们都比较喜欢写作,相处甚洽。在送我离校时,大伙都是“走好”、“保重”、“珍重”的话语,唯有那位好友默默望着我,目送我远行,就像她送书一样,自己没有写一个字,让我去猜,让我去想……
《情的菩提》与《心的菩提》为姊妹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得意之作。《情的菩提》共择录了74篇作品,尽是菩提系列中的精华,其中作品篇幅长短不一,长的达数千字,短则几十字,字里行间,耐人寻味,真不愧“高论无穷如锯屑,小诗有味似连珠。”
林先生以真挚的感情、朴实的语言描写了自己家庭的遭遇、童年的趣事及街头巷尾的见闻和感受,逼真地反映了台北风土民情、生活的变迁。
在《飞入芒花》中,林先生讲述了他母亲——一个受过中等教育的女子,以“半自由恋爱”的方式屈嫁给一个勤劳、朴实、无文化的男人,后忍受丧子失夫之痛,将尚存的儿女送上大学;以强大的韧力和耐力,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走过来,丝毫不怀怨恨。
文中详细描写到一个生活细节。有一回,他母亲说故事到一半,突然叫起来说:“呀!真美。”他回过一看,原来是他家的狗相互追逐跑进芒花丛中,栖在芒花里无数的萤火虫哗然飞起,满天星星点点,衬着在月下波浪一样摇曳的`芒花……
是啊,大自然的景色美丽而壮观,更何况他母亲是个有知识、有素养的女性,知道怎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生活的压力及现实的遭遇并没有剥夺母亲的情趣,反而使她更加坚强,从黑发到白发,她默默地撑起那个破碎的家,坚强地履行母亲的职责。
林先生善于以内蕴丰富的文字,如拨云见雾的心灯,使那些意志消沉、心浮气躁的读者获得“免*力”,重新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信心。
林先生在《家家有明月清风》中写到:“人活着,要像个人”和“人的身体像蝴蝶的双翼,如果活着的时候不能飞翔,展现这片赤诚之心,让我们成为宇宙众生迈向幸福的阶梯,反而成为庸俗人类物质化的踏板,则人生就失去意义,空到人间一回了”,很好的映衬了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诗句。我想,如果那些奉《新鸳鸯蝴蝶梦》为经的人读了林先生的书,就不会整天怀着消极的思想,对生活失去信心,得过且过。
或许有的人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怨天尤人,认为世态炎凉,命运对待他不公平,天天叫喊“命苦”、“天灭我也”、“我爱这个世界,谁爱我呢”。其实,世界是公平的,只要努力,不至于到活不下去的地步;世界是充满爱的,只不过我们缺少发现她的眼睛。正如《黄昏菩提》中:“如果我们的心足够明净,还会发现太阳离我们很近,月亮离我们很近,星星与路灯放着光明,簇拥我们的前进。”
《月到天心》中:“我们在路上,月亮在路上;我们在山上,月亮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亮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亮正好在家屋门前。”多好的月亮啊,无论我们在哪儿,不管我们是显贵还是卑微,不管是高兴还是伤悲,她一直伴随我们。这么好的世界,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呢?难道我们在绝望的时候,就没有想起平静如水的月光,嫦娥明眸善睐的双眼吗?这个世界是充满爱的呀,我们不是多余的呀,我们应该有勇气活下去呀!
赋有哲理性语句也是《情的菩提》的亮点之一。如《时间道撤中:“万法归一,一归何处?”和“极大之处,有极小存在;极近之处,有极远存在”有力地与“辩证”观点对应。
《在失恋之必要》中:“我热爱春秋,但并不能阻挡火热与寒冷的来临;我热爱莲花、玫瑰,但我不能使她不凋零”充分说明“规律”存在的客观性。
当然,由于林先生所处的时代和周围的环境,《情的菩提》中收录他“镜花水月”时期的作品,有含蓄、内敛和出尘出世的特点,但部分作品俱有浓厚的佛学味道。
不过这一点并不影响我对《情的菩提》的钟爱,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只要我辩证地去对待,择其善者而从之,还是能够领悟到很多的东西。
也许是与林先生有几分默契,无论我怎样的忙碌与奔波,《情的菩提》一直在我的床头。我每晚睡觉前都要读上几页,然后拥抱她进入梦乡。随着时光的流逝,《情的菩提》已被我翻阅无数次,几度散落,几度装订,真正历经了“韦编三绝”。
《情的菩提》已是我孤独时的伴侣,失落时的慰藉,她给予我一颗平常心:遇人真心相待,遇事坦然面对;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黄昏菩提读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