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的父亲》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整理的《墙角的父亲》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 篇1
看了一篇让我感触很深的文章——《墙角的父亲》。这篇文章讲的是主人公大将回忆的一段往事:大将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挣钱,父子聚少离多。大将考上大学后沉迷于网络游戏。一次,他偷偷地跟着父亲来到工地,看到父亲腿上青筋暴起,依然不管自己身体状况日日夜夜没完没了地干体力活儿挣学费,大将的心震撼了,不想再虚度光阴。可是好景不长,一次,网络游戏的人物又在向他招手,他又“激战”了五个小时,回校的时候看到教学楼的角落里佝偻着一个中年男子,大将定睛一看,那人正是他的父亲,父亲来到大将就读的大学给他送棉被取暖,为了省钱,他买站票坐火车来西安,也不舍得花钱住宿,在墙角蹲了一夜……大将不禁热泪盈眶……
后来,父亲去世了,给大将留下了三十七万元的存款,这是一个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经过了这么多,大将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但是最后当他真正醒悟过来的时候,已是“子欲养而亲不待”了。
他的父亲是一个伟大、无私的人,为大将无私奉献了许多许多,不求回报,为了大将再苦再累也值得!他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的,却把他的一生,他的所有都给了自己的儿子。
父爱如山。没错,父亲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供我们上学,供我们吃穿。从小到大,父亲一点一滴地伴我们成长,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比天上的繁星还要多。
是谁挣钱养家,是谁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鼓励与支持?那个人就是――父亲!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忍受着压力却装作轻松;他不辞劳苦,只想让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每时每刻为我们着想,一切都是为我们好。
一天晚上,我不知是怎么了,全身软弱无力,连站都站不起来,爸爸连夜把我送到了医院。他一直深爱着我,而我却常常不听话地淘气。他是黑暗中的那盏明灯,指引我前进的方向;他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块基石,呵护我成长。
无论你在哪里,请时时刻刻记住一个为我们付出无数心血的人――父亲!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 篇2
曾经,我不了解父亲,总是埋怨他工作太忙,没空陪我玩。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开始了解父亲,我开始懂得如何去关心老爸,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孩子的生活与学习。这样的父亲,我却埋怨他的忙。却不懂得在他劳累之时送上一杯温水。不懂得在他疲倦之时,为他捏捏酸痛的肩膀。父亲为这个家背负了太多太重的责任。岁月的摧残,已使不到五十的父亲的头上长出了白发,每次看见那刺眼的白色,我的心就刺痛得无法呼吸。
父爱如船,陪伴我人生的航行;父爱如灯,照亮我人生的道路;父爱如伞,遮挡我人生的风雨;父爱又犹如那一杯浓浓的茶一样,带给我无限的暖意。人生的道路,因为有了父爱,我不再彷徨,不再孤独,不再害怕一人在黑暗中前行,一切的一切,都只是因为有了父爱的陪伴与相随。
父爱如茶,父亲却毫不在意自己的劳累,一如既往的对我付出最好的关心,像以往一样在我学习犯困的时候,在我桌上放下一杯浓浓的绿茶,然后默默的走出去。因为他害怕打扰到我。每当这时,我都会举起桌上的绿茶,喝上一口,那浓浓的暖意驱散了身体的`冷意,那茶后的爱意瞬间温暖了我的心灵。
父爱如伞,每次下雨的星期五,父亲总会在校门口等我,然后用他那惟一的伞把我遮的密不透风,然而,他却冷得瑟瑟发抖。在父亲的伞下,我获得了最温暖的保护。
父爱如灯,每当我夜归之时,父亲房间的灯一定还亮着,父亲就是这样,我没回到家之时,父亲绝不会睡觉。每晚都等我,这是父亲担心我的举动啊。在父亲的等候下,我忘记了独自夜行时的孤独与寒冷,因为我知道有一个人在家等我,父亲的爱,让我不再害怕夜行,父爱给了我驱散寒意的力量。
父爱如船,陪伴我人生的起航和靠岸;父爱如灯,驱散我人生的寒意和黑暗;父爱如伞,遮挡我人生的风雨与焦阳;父爱是水,我是水里的鱼,永远享受父爱的温暖。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 篇3
读了《墙角的父亲》这篇文章,我深有感受。
文章中的大将是一个大一的学生 。家庭并不是很富裕,家里的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
大将的父亲在城市里打工,挣钱,供大将上学,给予大将最好的生活。可大将却很不懂事,一直以为父亲独自一人在城市里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直到有一次,大将跟踪父亲,跟着父亲来到父亲工作的地方
眼前的一切都改变了大将之前的想法。看着父亲在炎炎夏日下,青筋爆出,十分困难的前行着。大将的心顿时不好了!
从那以后,大将要好好学习。可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网瘾 ,将父亲给他的钱都拿去上网用了!一次晚上***出去上网,再回来的时候,看见墙角的一个蜷缩的影子 ,走进一看,是父亲来。原来父亲为了给大将送被子。在买车票的时候,买了最便宜的站票,而舍不得买坐票。
大将的父亲就是如此的伟大 无私。为了给予大将的好生活,而拼命的打工。父爱真的很伟大、如海般、宽阔无边。也正是因为海过于大、不适合我在其中遨游。甚至形象点说、很遥远。所以才导致了我们之间距离的疏远。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 篇4
上周注意力训练课上,家长谈到孩子做作业很磨蹭,总是喜欢玩电脑,手机,打也用过了,骂也用过了,惩罚也用过了,好像都无济于事。
的确,当孩子很不听话,父母会很生气,很愤怒,很容易用打骂的形式来教育孩子,可是,我们发现,打骂的形式并不能改变孩子。
其实,我们说让孩子改变一个行为,孩子必须要有改变的意愿、改变的决心、意志力,否则改变只是表面的三分钟热度,或者是在有人督促时做到,无人监管时又打回原形。
怎样的沟通方式,才可以让孩子改变行为呢?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经验,我们发现沟通方式有效性排列依次是:打骂教说问做。也就是说,当孩子特别不听话,令家长特别特别生气,感觉说教已无法解决问题,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希望孩子可以铭记在心,不要再犯。然而,这样通常是无效的。被打的孩子,由于做错事,很内疚感,但是被父母骂了一顿,打了一通,他会认为,你发泄完了吧?我犯了错,挨了打骂,也就扯平了。
也有很多家长喜欢教,就是苦口婆心地讲道理。道理大家都知道,可是为什么天天讲都没见效呢?是因为道理就是道理,它无法触动到孩子的内心,只有触动到孩子的内心,才有可能改变孩子。
这里的说,更准确的应该是表达,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例如:儿子,今天早上你已经玩了4个小时的电脑,到现在都没有停下来。吃饭时间到了,你迟迟不来吃饭,我感到非常非常生气,很希望你能帮忙做做饭,烧烧菜,但是叫你多次都没有来,所以我真的很生气。同时我也很担心,担心你如此玩电脑,对你的身体、眼睛、精力都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这样更多表达内心的话语,对孩子会是一种触动。
问指的是发问,例如:儿子,你说中段考试目标是班级进步20名,你认为把4个小时花在电脑上这样的行为是让你离你的目标更近了?还是更远了?你真的很希望进步20名吗?你做到了吗?如果没有做到,你认为你的目标定得有意义吗?如果目标是没有意义的,那么你认为什么才是有意义的呢?环环相扣的发问,让孩子思考,让孩子自己找到答案,让孩子自己反复扣问自己的内心。问比说更有力量。
做,就是为孩子做一些事情,没有任何目的,没有任何条件。当孩子看到父母为他付出的爱的时候,孩子就会非常感动,从而改变自己。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一幅父亲为孩子打伞的*,就再一次印证了大爱无声,如果孩子看到这份大爱,我想孩子就会马上改变他的行为,因为这是触动孩子心灵深处的行为。
这两天,看到一篇文章《墙角的父亲》,讲的是一个叫大将的大学生不再沉迷网络,改过自新的经历。让他做出改变的是蜷缩在墙角的父亲。此时无声胜有声。也许再多的打骂,再多的说教,再多的问都没有这样的一个画面更让孩子动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墙角的父亲读后感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