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浪潮》是由特里·爱德华·沙尔茨执导,小凯文·哈里森、泰勒·拉塞尔、斯特尔林·K·布朗、卢卡斯·赫奇斯主演的爱情片,于2019年11月1日在美国上映。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欢迎大家分享。
解读群体心理——关于电影《浪潮》
摘要:
人类生来就有合群的性情,群体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更是不可避免。从勒庞的《乌合之众》出发,解读德国纪实电影《浪潮》向我们展示的群体趋于同质化的步骤和特点及其心理内因,这有助于更好地关注群体的生长、生存状态,从中也应该反思到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将会转变为集体的恐怖。
关键词:
群体心理;浪潮;独裁
中图分类号:
C912.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2-0075-02
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是研究群体心理的大师,他在《乌合之众》的导言中宣称,“我们就要进入的时代,千真万确将是一个群体的时代”——群体将是这个时代中一股“新的力量”,一股“至高无上的力量”或“唯一的无可匹敌的力量”[1]89。然而,进入了群体中的个人,在“集体潜意识”机制的作用下,在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这样的个人会不由自主地失去自我意识,变成另一种智力水平十分低下的生物,一个不再受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难道真如勒庞所言?电影《浪潮》也许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德国某高中教师莱纳·文格尔,在主题为“国家体制”的活动周上主讲他并不喜欢的“独裁统治”。他大胆地进行一项实验:在班级重建一个微型的纳粹德国,他要用事实告诉学生“独裁统治”在今天仍会形成。学生们经历了诸多“独裁”训练:口头选举课堂上的“***”(文格尔自己);被灌输反个人主义自由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班级设定新名称——“浪潮”;统一服装(白上衣与牛仔裤)并制作团体标识(波浪形图标)和见面礼节(波浪形手势)。两日后,“浪潮”似乎疯狂了——学生们狂奔于城市各个角落张贴“浪潮”标志,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浪潮”。随后,“浪潮”成员参加水球比赛,同仇敌忾,甚至赛中发生冲突……文格尔似乎意识到情况的不妙,“浪潮”必须从此解散。然而,事情出乎文格尔的意料:狂热拥护者蒂姆拔出*,乞求文格尔不要解散“浪潮”,故事由此进入高潮,蒂姆*伤了一位同学并在绝望中饮弹自尽,倒在血泊中。警察赶到学校,在学生们沮丧、失落、迷茫的眼神中,将文格尔带走……
一、心理意义上的群体
在某些既定的条件下,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到同一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法国心理学家勒庞把这一群体称为“心理意义上的群体”。同时,他指出:偶然聚集在公共场所的人,因为他们没有任何目标,从心理学的意义上看,根本不能算是一个群体。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1]12。无可否认,在短短一个星期内,“浪潮”这个班集体在一系列狂热的训练下,亦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心理意义上的群体。
二、群体的心理特征
1.从众心理
个体一旦融入群体,他们的感情和思想会转向同一个方向,表现为个体的明显从众心理,勒庞称之为“群体精神统一律”。莫顿·多伊奇和哈罗德·杰勒德把个体从众的原因归结为两个:一是因为想被群体接纳和免遭拒绝;二是为了获得重要信息。这两个原因被命名为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2]153。“浪潮”中莫娜、尤勒斯、克劳森及女主人翁卡萝的弟弟加入“浪潮”更深层的是基于规范影响,他们惧怕被孤立。而且,个体常常会迫于群体压力选择改变自己的意见或者至少压制自己的反对性意见。男主人公马科尔虽然本人对此活动存有否定存疑态度,但还是迫于群体压力,被迫顺从。
2.去个性化
所谓去个性化,是指自觉的个性在群体中很快就会消失,个人会做出一些个人独处时不可能做出的,甚至与自己个性截然相反的行为[3]77。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群体心理最大的特征:个性的消失和集体无意识的产生。在这样的群体中,一旦出现个性化倾向,群体就会视其为异类,千方百计打压,直至其完全融入群体。这点在“浪潮”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统一标识、统一制服、统一手势、统一行动。对于女主人公卡萝穿红色上衣的行为,其他成员百般排斥,甚至扬言要报复她……
3.群体情绪单纯、夸张
心理意义上的群体行为往往表现出强烈的情绪色彩,在很多情况下理智往往为情绪所支配,其突出的特点首先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勒庞说:“给群体的无论是什么观念,只有当它们具有绝对的、毫不妥协的和简单明了的形式时,才能产生有效的影响。”[1]44这样的现象在《浪潮》中随处可见:疯狂地在大街小巷粘贴“浪潮”标志,甚至爬上几十层高楼“涂鸦”;水球赛中的激烈肢体争斗场面;在文格尔的煽动下马尔科被怀疑为叛徒,群体激愤的情绪不能自已,甚至要把他打死泄愤……
4.群体偏执、专横、保守且迷信权威人物
群体很容易产生专横和偏执的感情,只要有人在他们中间煽动起这种情绪,他们随时都会将其付诸实践。同时他们又是保守的,“群体强烈地受着无意识因素的支配,因此很容易屈从于世俗的等级制,难免会十分保守。”[1]37当群体在面对政府和领导人时,往往容易走极端。“群体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心肠所动……”[1]37。这些特点在蒂姆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浪潮”中,他完全融入其中不能自拔:偏执的把自己的衣服烧掉,随后追随“***”文格尔,搞得文格尔很是莫名其妙,然后听说要解散“浪潮”时,又自杀身亡。
5.狂热的宗教情感
群体有着狂热而简单的宗教情感。这种情感兼有残酷和崇高两个截然不同的主旋律:崇高的境界,成功地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使他们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政治信条、偶像赴汤蹈火。整部影片中,“浪潮”的所有成员几乎都被这种类似于宗教狂热的情感弄疯了。文格尔就说“从现在开始,‘浪潮’将席卷全国,谁阻止它,‘浪潮’就将它吞噬。”也正是这个原因,最终的觉醒者马尔科被当作敌人要被浪潮清除、吞噬。而另一个悲剧性人物——蒂姆也为此付出年轻生命。
三、影响群体心理的因素
1.群体无意识倾向
受群体无意识的影响,他们在判断某事或评判某人时,不能诉诸理智,丧失了评判能力。群体无意识主要有如下表现:其一,在群体中,智力较低者往往把高智力者降低到他们自己的水平上。勒庞说:“从他们成为群体一员之日起,博学之士便和白痴一起失去了观察能力。”[1]26其二,群体的逻辑推理方式低劣。“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1]47群体没有推理能力,因此也就无法表现出任何批判精神,它不能辨别真伪或对任何事物形成正确的判断。
2.集体力量感
斯泰纳指出:“在某种程度上,所有的人都是沉睡者,以至于他们都有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能被触发的暴力潜能。”[4]219当群体行为发生时,人数赋予个人力量,有一种冲破压抑的快感,产生法不责众的心理。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文格尔的班级里全是一群“沉睡者”,他们的暴力潜能被“浪潮”所唤醒。虽然中间有卡罗、文格尔老婆的反对,但最终也未能阻止悲剧的发生。
3.普遍存在的传染现象
勒庞说:“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1]17当某一事件被卷入热烈的讨论后,很多人对事件激烈高昂的情绪很容易感染到另一些人,群体的姿势、言行都极具感染力,群体情绪会立即得到复制。影片中,当文格尔以***式的煽动演说,激情的感染力很快传开,同学们群情激昂,指责马尔科是受女朋友唆使的“叛徒”,觉醒的马科尔被当作“叛徒”揪到了台上,差点被打死……
4.信仰的力量
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它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蒂姆的例子恰恰能说明信仰的巨大力量。群体统一的制服给蒂姆带来一种神奇的力量感。当他被欺负时,他开始试着反抗,而与他同穿制服的“浪潮”成员也走过来保护了他。因为浪潮的存在,蒂姆感觉自己不再是任人欺辱,任人宰割的“矮脚虾”(蒂姆绰号)。在他看来“浪潮”就是他梦想中的帝国和精神信仰。
5.领袖的引领
汉娜·阿伦特说,“领袖处于运动的中心,是使整个运动运行不息的发动机。”[5]477勒庞也形象的比喻说:“一群人就像温顺的羊群,没了头羊就会不知所措”[1]96。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他是各色人等形成组织的第一要素,他为他们组成派别铺平了道路。文格尔是“浪潮”的精神领袖,整个“浪潮”运动无一不在他的领导之下展开。他不断的使用一些领袖动员群体的惯用伎俩:断言、重复和传染,如“浪潮”成员上课发言必须站立,回答必须简短,并不断重复“团结就是力量”的价值观念和信念,当这种集体感和归属感确立后,就通过一些令人亢奋的、简单明了的、形象化的语言传染到群体中。
四、结语
如托马斯·勃朗所言,“上帝创造了有理智的人,但把他们掺到一起,就变成一只巨兽,比那多头水怪还要惊人”[6]62。在无原则的集体主义下,当共性压倒个性,当人们放弃精神***和自由思考时,隐藏在心底的“魔鬼”就会轻松地挣脱理性的抑制而吞噬人性,愚昧和血腥随之而来。在《浪潮》中,“独裁是有魅力的,它的魅力之处在于秩序、纪律、稳定、统一等可以将无序整理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一种集体凝聚力。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个人产生的归属感是可以让集体迸发出惊人的力量。”[7]由此,独裁的暴戾开始展现。这也正如勒庞所强调的,当情绪和非理性因素处支配地位时,集体无意识力量将会异常强大,个人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不自觉地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犹如原野上生存奔跑的马群或牛群会立刻把这种暗示的观念转化为统一的集体行动中。集体凝聚力超出必要的限制无疑将会转变为集体恐怖。
参考文献: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5.
[2][美]戴维·麦尔斯.社会心理学[M].张智勇,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3][法]古斯塔夫·勒庞.***心理学[M].佟德志,刘训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4][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5][美]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M].林骧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6]黄岭峻.激情与迷思--中国现代自由派民主思想的三个误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7]王燕子.电影《浪潮》的色彩寓言[J].艺苑,2009,(7).
拓展:电影《浪潮》观后感
在学生们对于"浪潮"的感想中,有人提到"浪潮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变得有了意义"。对于他们——所有被卷入"浪潮"的人——这个组织究竟有什么意义?仅限于制服、标志和问候手势吗?当然不是。无论对于学生们,还是对于文格尔老师,"浪潮"都有着更深的意义。
对于文格尔而言,"浪潮"原本只是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行为散漫,又对纳粹独裁是否还会出现在现在的德国,以及他们是否应该为历史负责有不同的见解。两三天以后,出乎他的意料,学生们在他的组织下变成了纪律严明的团队,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也许这个时候,走到哪里都被穿着白衬衫和牛仔裤的"浪潮"成员尊敬地称为文格尔先生,使得他的虚荣心得到了一点满足。在一定程度上,"浪潮"消除了学生中的攀比和拉帮结派,让他们变得更加团结了。直到被校长叫去,文格尔虽然隐约感觉有些不对劲,但仍旧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很快,开始"浪潮"变成了他教学生涯中最大的错误。他采取了可以说是非常好的解决方法,却被过激分子蒂姆的自杀打乱了计划,最终被捕入狱。
而对于蒂姆,一个很少得到来自家庭和朋友的关心,总是被欺凌却不得不依附于欺凌者的,畏畏缩缩、默默无闻的男孩来说,抹消了成绩、体育、外貌的差异的"人人平等"的"浪潮",给了他渴望已久的归属感。"浪潮"的活动填满了他内心的空虚,为他带来了狂妄的勇气,促使着他爬上市政府大楼印下标志。如果说其他"浪潮"的支持者象征着纳粹德国时期的普通日耳曼人,那么,如果"浪潮"继续下去,蒂姆可能会成为这个组织的领袖。他是"浪潮"的狂信者,为了它甘愿花时间,冒风险,甚至献出生命。蒂姆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人,但大多数人的身边,大概都有和他相似的人,他们饱受委屈并因此而扭曲的内心,只是没有一个类似"浪潮"的契机展现出来。当蒂姆冲着自己扣动扳机时,他在故事中的地位就超越了现实中的原型罗伯特,甚至超越了文格尔,成为了电影真正的主角。
其他参与"浪潮"的学生,正如之前所叙述的,是被浪潮所挟裹的普通人。在一开始,他们只是出于好奇心和给老师个面子的心态加入了活动,但很快便无法抽身了。"浪潮"的仪式感给他们带来了归属感,而排除异己、欺负不属于"浪潮"的学生给了他们优越感,这两种感受不光青少年,连成年人都会为之沉迷。我想,会不会加入"浪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遇,取决于学生们选了独裁政治还是无政府,就好像奥斯维辛里的普通人是虐杀他人或者被虐杀,其实只取决于他们是日耳曼人还是犹太人而已。在整齐划一的、极端的"集体主义"中,绝大部分人没有选择和反抗的机会。
但幸运的是,总是有极少数的人能够站出来。处于"浪潮"之外的几个学生,看出了"浪潮"只是个作恶的学生小团体,他们排外,进行校园欺凌,破坏公共秩序,并自认正确而狂热。他们差不多是唯一一群根据明确的目标而采取有意义的行动的人。
现在,让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浪潮"真的有意义吗?它只有形式上的要素,而没有核心的立场或诉求,也没有实际的政治、社会,甚至是学业上的目标;外面的世界并不在乎"浪潮",除非他们公开做了过激的事情。事实上,它本身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只是一场荒谬的闹剧。"浪潮"的意义其实在"浪潮"之外,只有当学生们脱离狂热之后重新审视整件事才能明白。
意义与无意义——荒诞的源头
电影《浪潮》中充满了冲突。最为明显的,便是独裁与自由的冲突,即"浪潮"的支持者与反对者的冲突。当观众作为局外人去看"浪潮"之中的学生们时,其实会感觉他们的做法很荒谬。他们单凭一起踏步,让天花板的灰落到楼下无政府主义的教室里,就能树立统一的敌人并产生优越感;他们高喊着人人平等,却没发觉自己已经不把"浪潮"之外的人们当成人了——或者说,人人平等,但"浪潮"成员比其他人更平等。反对者们与观众在立场上相似,他们冷静地批判"浪潮"的错误,却因为势单力薄而无法与狂热的"浪潮"成员们抗衡。
隐藏在深处的,是"浪潮"成员们内心的矛盾:他们空虚,并渴望着充实。电影用了不少的镜头表现学生们混乱的业余生活,至少有一部分学生吸大麻、泡吧喝酒、飙车、在街头涂鸦,看起来完全不像十几岁的高中生。其实青春期的少年们有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再正常不过了,只是周围的环境促使着他们选择了不那么合适的方式来释放自己。但"浪潮",看起来似乎是更加健康的寻求归属感的方式。问题在于,他们矫枉过正了。健康的集体主义,应该是在强调集体为重的同时,保留个人的特征,而非抹杀一切差异。他们在"浪潮"中所体会到的充实和意义,与从成瘾性物质中得到的没什么两样。
高度统一的想法和行动,与"浪潮"组织在思想层面的空虚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荒诞感。当文格尔假意鼓励"浪潮"成员们"创造历史""席卷整个德意志"的时候,这种荒诞感达到了顶峰。接着,文格尔指挥学生们将反对者马尔科架上台来,要求他们对他进行人身伤害,甚至杀死他。只有当这种突破正常人底线的选择摆在面前时,穿着统一的白衬衫和牛仔裤的学生们,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邪恶和残忍,自己离纳粹有多么近。这个时候,荒诞似乎被打破了一些,他们重新回到了现实世界——然后,蒂姆掏出了*。他威胁文格尔继续"浪潮"的活动,发觉无法说服他之后开*自杀,又把荒诞感带了回来。为了这样一个毫无现实意义的组织,为了捍卫自己心中赋予它的意义,一条年轻的生命选择了死亡,像这样"意义"与"无意义"的冲突,正是《浪潮》所展现的荒诞感的源头。
荒诞寓言——甘塞尔的《浪潮》与现实中的"第三浪潮"
托德·斯特拉瑟的小说《浪潮》,取材于在美国加州的一所高中里发生的真实事件;而丹尼斯·甘塞尔的电影《浪潮》,又是改编自这部小说。从两部作品中历史老师的现实原型罗恩·琼斯的自述来看,小说更加贴近现实事件,而电影则做了很大的改编。最大的不同是,在现实和小说中,"浪潮"都和平地结束了,只是那之后很久都没有人愿意再提起它;而电影中学生蒂姆饮弹自尽,老师文格尔也因此入狱。现实中的"第三浪潮"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却并不那么荒诞。有人认为,甘塞尔的改编太过火了,整个故事看起来不连贯而且不真实,但我认为他是故意这样改编的,为的就是达到一种夸张的,戏剧化和寓言化的效果。
小说中,加入"浪潮"的有橄榄球队的队员,他们把"浪潮"的团结精神带到了战绩不佳的橄榄球队里;而在电影中,马尔科等人却是水球队的队员。文格尔虽然是水球队的教练,但他没有在队伍里进行同样的试验,反倒是水球队内部因为"浪潮"争论不休,甚至使得比赛成为了爆发冲突的舞台。导演选择水球也许是处于视觉效果上的考虑,毕竟水球的场地比橄榄球小得多,方便同时表现场内与观众席上同时进行的冲突。影片中多次出现了马尔科全身浸在水中的镜头,也许是对他进退两难的处境的隐喻。
同样值得注意的,还有结束"浪潮"的方式的差异。小说中,以及现实中,历史老师组织了集会,谎称一位全国***候选人将会宣布"浪潮"运动正式开始,实际上播放的却是关于希特勒和纳粹*的纪录片,以此来让学生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在电影中,导演让文格尔选择了更加过激,也更加戏剧性的方式——直接要求学生们伤害反对者马尔科。这种做法,虽然是假戏真做,但作为一名教师来说也相当过分了,却恰恰满足了导演甘塞尔对荒诞感的追求。
在影片中有一处细节,似乎印证了我的想法。在影片开头处,戏剧社的学生们在排演的,是瑞士著名德语作家和剧作家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的名作《老妇还乡》。这出戏剧讲述的故事,是亿万富婆回到贫穷的家乡,捐款十个亿为自己买回公道。她年轻时的男友对她始乱终弃,导致她沦为***妓,历经沧桑才得到现在的财富。现在,那个男人还生活在家乡,只要有人杀死他,小城就能得到十亿捐款。最后,男人成为全城公敌,在逃跑时被人们围住杀死了。《老妇还乡》,连同迪伦马特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这样的风格:用荒诞、夸张的表象来隐喻严肃的社会问题。不像泡吧和吸大麻的学生们,也不像水球队,戏剧社在之后的剧情中没有再次出现,那么特地加入这一段,并且点出了《老妇还乡》和迪伦马特的原因,很可能是暗示导演自己也运用了相似的手法。
在现实中,多年后历史老师琼斯与曾经的学生相遇,终于可以畅谈"第三浪潮"带给他们的震惊和悲哀,但在这期间,这件事情一直是属于他和当时的两百名学生的秘密。电影中的结局之后,人们会怎么样呢?也许"浪潮"的始末会被公之于众,人们惊觉短短五天就可以让普通的高中生无限接近纳粹……一条生命,一个人的后半生,和上百人心里的伤疤,换得这样的反思,值得吗?我说不好,只是但愿"浪潮"永远不要再被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