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妇》的翻译赏析
《蚕妇》是晚唐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语言朴实、浅显,近乎乡间口头语,诗情激昂悲愤,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中的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广大贫苦人民的深切同情,以下是整理的《蚕妇》的翻译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蚕妇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注释
蚕妇:养蚕的农家妇女。
市:这里指集市、市场。
遍:全。
罗绮:绫罗、丝绸、锦缎。
诗意:
昨天我进城去卖丝,回来时泪水湿透了手巾。
我看到了浑身穿绫罗、着绸缎的富人,他们竟没有一个是养蚕的人。
赏析:
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完全诉诸形象——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泪满巾”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既深,构思也巧,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这首诗借养蚕妇女的所见所感,把养蚕人衣不蔽体,不养蚕人却穿着满身绸缎加以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剥削掠夺的不合理现象。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作者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张俞的诗歌作品并不很多,但是这一首《蚕妇》,使他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大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蚕妇》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当时的封建朝廷,在自己浪费无度的同时,又对外敌妥协,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人民生活痛苦难言。诗人就在这一大背景下,描写了一位整日辛苦劳作,不经常进城,一直在贫穷的乡下以养蚕卖丝为生的普通妇女的遭遇。整篇诗就好像是在讲故事: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罗绮”的……这首诗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全诗没有任何一字的评论,也没有使用什么高深的联想,但是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轻易地感受到诗歌的实际寓意,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古诗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鉴赏
这首诗是通过以养蚕为业的农妇入城里卖丝的所见所感,揭示了怵目惊心的社会现实“剥削者不劳而获,劳动者无衣无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写蚕妇的伤感。妇人昨天进城里去卖丝,回来的时候却是痛哭流泪。“泪满巾”可以看出蚕妇感情刺激之深。诗人用朴素的语言无声地揭示了社会的极端不公。通过对一个蚕妇经历与感受的叙写,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处境的深刻同情。诗中不着一字议论,却无声地控诉了以养蚕为生、深居僻乡的劳动妇女这一形象。蚕妇初次进城,竟发现了自己贫困终生的根源,难怪她要悲伤,要痛哭流泪了。那位蚕妇的神态、见闻、感受都写得绘声绘色、有血有肉,就以这么一个生活细节,来深刻揭露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度概括力。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揭示蚕妇是因为有感于获而不劳、劳而不获的不合理社会现实而伤感。蚕妇之所以会痛哭流泪,是因为她看到,城里身穿丝绸服装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人。像她一样的劳动人民,即使养一辈子蚕,也是没有能力穿上美丽的丝绸衣服的。诗人用明显对比的手法概括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揭露统治者不劳而获的不合理现实,极有说服力。
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创作背景
杜荀鹤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正逢唐朝末年的***时期,当时,藩镇割据,叛乱时起,官吏专权,官僚*争进一步加剧;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也导致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所以,杜荀鹤的创作主张以手中的笔和诗作来反映人民的苦难生活与不幸遭遇。《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蚕妇》等皆为穷苦百姓抒写冤仇悲愤而作。
作者简介
杜荀鹤(约846—约906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太平)人。大顺二年(891年)四十六岁时中进士。最后任后梁太祖的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其部分诗篇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惨痛境遇,在当时较突出。有《唐风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