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精选11篇)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设计,欢迎参考!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图片、照片、文字等资料直观感受,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按一定顺序、运用比喻的等写作手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增强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来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准备】
准备好已写的片段文章搜集的几处风景优美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谈方法。
1、导语:我们在第五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璀璨的“东方之珠”。在课外阅读中,我们还欣赏了千岛湖,济南泉城、天安门广场、拉萨的天空等美景。
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天安门广场》一文中,介绍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时是按照从南边——到东边——再到西边的方位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先总写后分写。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2、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风景优美的地方”
二、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引导学生看习作要求,明确要求:
师:把书翻到77页,自己读一读,划一划本次习作的要求是什么。
写作内容:写一个去过的地方或想去的地方
写作重点: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
三、介绍自己喜欢的风光。
同学们,口语交际课上,大家已经互相介绍了自己去过或想去的地方,下面我们请优秀小导游为大家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光,说说这个地方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教师总结:刚才小导游介绍时,都抓住了这个地方最吸引人的特点,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板书:抓特点)
四、展示日记片段,引导学生把景物的特点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
1、选择日记片段中描写景物特点的段落,发现问题。
师:下面我请大家来欣赏一个小片段(这是许宸日记中的一个片段):
养马岛的前海有海水浴场,那里有沙滩,有海水,水里有小鱼。
2、回顾课文,回顾把景物写清楚具体的方法。
师:咱们来回顾学过的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我把第三段修改了一下。
修改后的第三段:夏天,树木的枝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太阳出来了,阳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野花。
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出示原文第三段: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大家一起读一读。
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看见小兴安岭茂盛的大树,浓浓的白雾,太阳发出像利剑一样的金光,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你觉得原文写得怎么样?(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板书:写清楚,写具体。
师: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生)
师:是的,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3、针对日记片段,指导说清楚、具体。
师:我们再来看这段话。我们应该在哪个地方展开进行具体描写呢?
学生讨论。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养马岛的前海有海水浴场,那里有沙滩,有海水,水里有小鱼。
学生试着修改。
出示海水浴场的图片再次修改
这样一修改,就把养马岛海水浴场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了。
五、片段练写。
1、下面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地方的一处风光来写一段话,注意选择其中的2——3个景物,把它们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为学生提供几个家乡美景的图片:养马岛跨海大桥天马广场(学生可以写这两处风光,也可以写自己喜欢的地方的风光。)
3、全班展示,评价。
过渡语:同学们把喜欢的这个地方的一处风光写得这么具体生动,相信我们的这次习作“写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会写的更出色。
六、撰写初稿。
下面,请大家拿出探索基地本,按照刚才的习作要求:写一处你去过或想去的地方,把这个地方的景物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清楚,写具体。比一比,谁写的地方最吸引人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体验集体创造的快乐。
2、能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3、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
重点:学习用手印画表现夏天的树,用添画描绘夏天的风景。
难点:根据自己对夏天的认识,互相配合,能用暖色表现炎热、用冷色表现凉快。
活动准备:
组织幼儿观察了解夏季特征和周围生活环境的相应变化、每组一张大图画纸,在适当位置画好树干、油画棒、绿色颜料、毛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夏天到了,你们看到夏天是怎么样的?人们在夏天里穿什么衣服?干什么事?怎样才能凉快些?用什么颜色可以表现出夏天的炎热?什么颜色看上去凉爽些?
二、基本部分
1、幼儿根据老师的提问分组进行讨论
1)交流自己小组对夏天的认识和体验,并选出一个幼儿发言。
2)教师总结:夏天的太阳像个大火球,夏天的树叶很大很密,看上去很凉爽。夏天人们穿得很少,喜欢在大树下乘凉、吃西瓜。红色、衬衫、橙色看上去比较暖,可以表现炎热;蓝、绿色看上去比较冷,可以表示凉爽。
2、交代要求,引导幼儿作画,师指导。
1)今天我们每个小组来合作画一幅画。我们以前学过手印画,想想我们的小手象不象一片夏天的树叶,我们今天用手涂颜料来印画树叶,再添画夏天的风景。每个小组自己画,先商量好画什么内容,画的.时候还要注意颜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征,怎样画才能使画面更漂亮。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在合作画中互相商量,真确选择夏天风景的颜色,并保持画面清洁,集体完成任务。
三、结束部分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展出幼儿作品。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画面谈谈夏天的风景以及对夏天的感受。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3
课题:布贴风景
课时:2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的: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备: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稳定学生情绪
(二)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提问:布贴画和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一样?
答:布贴画是工艺品,但它们都是艺术品,布贴画有一种简洁、概括的美感。
2.导语:布贴画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画,还可以表现祖国,家乡的许多美丽风景。
(三)讲授新课
1.出示范画①②
2.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范画。
问:①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祖国、家乡的美丽风景
问:②这些画面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这些画面运用了不的的颜色、质地的布料,表现了不同的景物
小结:使学生从中了解、分析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美感及学习兴趣,并对表现手法做一步了解。
3.出示风景图片。讲解风景中的三景及色度。
近、中、远三景,由于层次的不同,其色度也不一样,在布料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差别,如近中景的树林,要选择前绿、深绿色的布块,远山要挑选浅灰色的布块,近景要强烈,而远景要浅淡
小结: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选择
第二节
教学反思: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备: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一)讲解制作过程(板演):
(1)构图:确定要表现的风景内容。
(2)画草稿(有主景、有背景)
(3)根据画面要表现的景物,选择布料的颜色、质地
(4)按照风景的远近层次进行粘贴
次序:远景——中景――近景
(二)布置作业
1.作业内容: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2.幻灯出示3-4幅风景画图稿,供学生参考
(三)学生做作业,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四)小结:选择有意境,巧用布料的作业进行平讲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掌握风景速写画法,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
2、通过速写练习,观察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灵敏的观察、感受能力和迅速捕捉物象形神的能力,能够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教学重点:掌握速写的基础知识、能够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教学难点:如何启发学生的艺术感受,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表现方法、开发自身的语言模式,使自己的作品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用具:
范画
学习用具:
画夹、铅笔、橡皮、钢笔、炭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工具材料准备情况,维持上课纪律
二、导入
教师总结上节课的临摹情况
三、讲授新课
1、展示风景速写范画
2、教师讲解临摹要领
(1)取景与构图
确定所画对象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感受,选择自己最想画的那部
分景色。
取景分三层:远景、中景、近景。
(2)、速写语言
观察自然景观中相互对立的关系:形意、主次、虚实、动静、疏密、大小、长短、轻重、曲直、前后、高低等。
空间的透视: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
形体的疏密虚实关系
(3)、感悟自然的美
3、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
展示优秀作品,对集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讲解
五、布置下节课工具材料准备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儿童化的散文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
2.通过总结、对比,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和含义,并学习有感情地朗诵。
3.培养幼儿创造性和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带领幼儿观察过夏天的风景,并对夏天的天气特征有所了解。
2.物质准备:有关夏天景象及天气变化的录像带、图片(人手一份)、字卡、散文诗录音。
活动过程:
1.了解夏天的景象及天气特征。让幼儿自由表述夏天的特征。教师指导语: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有什么感觉?小动物、植物和天气又会是什么样子?
2.幼儿根据图片自编诗歌。
教师指导语: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去找夏天吗?现在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些图片,请你们用好听的话将它们编在一起。幼儿自由粘贴有关夏天的图片。打开实物投影机,请部分幼儿编排讲述。
3.欣赏散文诗并进行比较。
肯定幼儿的创编成果。请幼儿对比和欣赏散文诗《夏天》并提出问题:这首散文诗和你们编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它是怎样说夏天的?与录像带结合再次欣赏。
4.活动延伸
学习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出示字卡,进行识字教育,用图片制成小书《夏天》,进行创编活动。各领域渗透1.科学:云、闪电、雷、雨的形成;科学实验:缺水的花草等。2.艺术:画夏天、歌曲《夏天的雷雨》。3.健康:夏天到了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学游泳。生活中渗透户外散步时让幼儿感受和讲述夏天的气息。环境中渗透环境布置:夏天到了。
参考资料:
(附散文诗)
《夏天》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了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它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起来了。
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电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天边挂起晚霞。
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你闻闻连空气都是香的。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小青蛙蹦上岸开始唱歌:咕呱!咕呱!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6
课题:第二课风景写生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利用所学的透视和构图知识进行风景写生。
2、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提高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简单的风景构图知识,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2、如何把透视和构图知识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欣赏、分析课本图例,巩固对透视概念的理解。
师:同学们学习了基本的透视知识。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看看他们是如何运用哪些透视方法的。
2、了解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
欣赏课本第2页下方的图片,了解白色方框的作用
师:这些方框我们称之为取景框,在风景写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它就象照相机的镜头,照出来的景色美不美和拍摄者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所以画面的美不美和你们的所取的景构图好不好有直接关系。
师展示“回”字形的取景框。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同时介绍在没有取景框的情况下,可用双手架成“口”字形进行取景。
以图片或照片资料为例或通过对窗外景物的观察,讲解风景写生的方法和部骤,了解风景写生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概念。
如何利用取景框进行取景构图。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中房屋的各条棱边会有什么变化。如何在画面中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欣赏一些风景画和学生习作。
步骤:观察——取景——构图——描绘——修改——收拾完成
(二)发展阶段
1、取景构图实地风景写生
选择操场或顶楼阳台先集中引导学生进行取景,观察建筑物的透视变化,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分散开进行实地风景写生。
三、学生写生,教师辅导
四、作业点评。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根据记忆活想象,表现心中的风景。
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与学生搜集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导。
1、引导学生回忆曾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风景。
2、引导学生回忆语文课上曾经学过的描写优美风景的课文片断。
3、引导学生曾经听过的旋律优美的音乐,产生的联想。
4、引导学生想象:你理想中的家乡美景或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二、指导学生作画。
1、根据上面的提示,选择你喜欢的进行作画。
2、作画形式、要求:
(1)可以用中国画、水彩画、水粉画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2)也可以用钢笔、圆珠笔、铅笔等线描的形式进行创作。
3、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展示学生中的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自带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
教学过程:
1、揭示内容:利用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片,进行添画、扩展,创造风景画。
2、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教材上的范图懂得创作方法:利用我们自己拍摄的风景照,粘在白纸上,延伸、扩展出一幅风景画。
3、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作品。
5、未完成的学生可以课后继续创作。
课后反思:
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组织课堂讨论,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感悟风景绘画的魅力及风景画创作的方法。创设教学情景,教师只是教学情景的创造者,活动过程的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单纯是对美术知识的传递,而是组织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跨学科知识进行融合,帮助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绘画艺术的人文内涵。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运用风景画为载体来学习写生色彩的知识。七年级上册《向日葵》对主观色彩的运用进行了学习,而本课则把重点放在了对客观色彩的观察和认识上。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为进行色彩写生奠定基础。教材虽然全面介绍了写生色彩知识、色彩的情感和风景画写生的步骤,但其重点应摆在对写生色彩知识的观察与认识上。注意选择能充分体现条件色的资料图片,让学生确实感受到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最好结合现场演示的方法,将条件色展现出来。在调色练习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练习调色,力求把颜色调准确。在进行风景画的写生练习中,应降低难度使学生在训练中,将重点放在写生色彩的表现上。在体会色彩的情感练习中,可借助一些音乐作品来烘托画面的意境,让学生明白色彩写生,并不拘泥于真实的再现,同是还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丰富的色彩变化,理解光源色、环境色对物体产生的影响。
2.引导学生体会色彩风景画与音乐作品的情感、意境。教学难点:如何调配颜色,如何画一幅色彩风景画。教学重点:条件色对固有色的影响;体会色彩风景画的情感。教学手段:示范、观察、讨论、作业、多媒体演示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引入课题:欣赏风光片:
①提出问题:雪为何会呈现出黄色和蓝色?
②演示、观察环境色、光源色对白色石膏体色彩的影响。
③分析风景画中,白色物体的色彩变化。
二、讨论:如果物体的固有色不是白色,而是红色、蓝色或其他的颜色,那它的色彩会呈现怎样的变化?
①得出结论:
1.受光面:固有色+光源色
2.中间面:固有色为主
3.背光面:固有色加暗+环境色的反光
4.投影:固有色加暗+环境色
②总结:大自然是我们色彩的宝库,自然界丰富的色彩是由于不同的固有色在不同的环境、在不同光源的影响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一幅幅多彩的风景画。
三、练习从景物中提取色、彩,并讲述它的色彩变化。
四、教师指导:(主要针对调色问题进行演示)第二课时一、引入同学们都知道,音乐作品能以它特有的方式来感染人们的情绪,其实美术作品尤其是色彩画,也能让人触景生情,现在让我们(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体会一下两者是否有某种联系。)欣赏民乐合奏,并体会能受到何种感染。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①节奏(欢快);②旋律的起伏(起伏大);③是否有多种乐器合奏(多种不同音色交织在一起)。
五、欣赏风景画《夏日》,分析色彩,体会情感。
1.回答问题:①跳跃的笔触;②响亮、纯净的色彩对比;③色彩的明暗对比。
2.欣赏同类型的风景作品。
3.欣赏不同类型的风景作品《三片云》,分析色彩,体会情感,回答问题。①笔触柔和、细腻;②纯度低的色彩对比变化细微,对比不强。
4.为《三片云》配上合适的音乐,来烘托画面的意境。5.欣赏同类型的作品。四、小结:美术作品中不同的色彩、不同的色调、不同的表现手法,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感受。五、作画步骤:1.取景、构图。2.大色块的铺垫。3.调整完成。课后反思:在绘画练习中,应用示范和小练习让学生了解水彩的性能和特点,初步掌握水分和颜色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仍要上加强在课堂上的演示,培养学生的色彩感觉,课堂演示时边示范画边讲授自己的观察思维和技巧心得,还要让学生更自主的去寻找规律,学会学习方法。最后还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表现,对学生的作品鼓励的评价还要多些,从而提高其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9
活动准备
带一些塑料瓶、小铲子等
带一些食物、水、风筝等
选择好交游地点,确定路线。
活动目标
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爱护环境。
感受并发现秋天的特征,秋天里人们的活动。
感受、观察秋天里大自然的美景,体验交游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作简短的谈话,明确外出的任务
今天我们到外面郊游,我们可以去看看外面的景色,去找一找看一看秋天是怎么样的,回来后老师要让小朋友说一说你们看到的秋天景色是怎么样的?
我们等会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写什么?(不能抢先过马路,不能很多小朋友一起过马路……)
(这一环节让幼儿知道外出须知,出发前的准备)
二、带领幼儿欣赏秋天的风景
让幼儿观察田野里的花以及农作物,鼓励幼儿用语言形容那些农作物(如田野里的花真多啊,田野里的稻谷真是漂亮及了,让幼儿观察秋天的树叶,带领幼儿捡树叶,让他们收集外型好看的树叶。捡被别人扔掉的垃圾,维护大自然的美好景色。幼儿从小就了解要随手捡垃圾的好习惯。
(这一环节让幼儿从小就知道要让大自然的景色变的更加漂亮,就要随手不立即扔的垃圾桶的好习惯)
三、组织幼儿寻宝
可以事先在树丛中、石头下准备一些小纸条,让幼儿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完成一项任务,就有一份小礼物。(这一环节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对秋天的景色更加的喜爱)
四、让幼儿自由活动
把事先准备的风筝、足球……拿出来给幼儿自己玩。
作业点评。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10
[教学背景]
窗既为建筑的室内空间提供自然采光、通风,满足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灵活多变的建筑造型元素,在建筑立面造型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本课教学旨在让学生欣赏窗户和窗外的美景,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感受不同的窗户带给人们不同的看景心情和生活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同时学会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并运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创作描绘窗外风景。
[教学目标]
1.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
2.欣赏不同形状的窗口美景,强调取景的重要性。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景物取舍的方法。
3.体会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和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不同的造型特点并表现窗外的风景。
[教学难点]
观察取景时,画面的主次关系及一定的概括表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油画棒或水彩笔或水粉颜料等工具。
教师:课件、油画棒或水彩笔或水彩颜料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出示课题,齐读。
是的,窗外的风景,顾名思义就是窗加外面的风景,光听名字就给人无限的遐想。首先我们来关注窗(出示各种形状窗的简笔画),你们看,它有各种不同的形状。让我们试着来画一画,当然,你也可以画你曾见过的或想象中的不同形状的窗。
2.真棒!刚才同学们摇身一变成了建筑设计师,画的窗户又多样又好看,想看看这些窗户建造好的样子吗?(出示窗户实景图)
是的,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画也是窗,是窗也是画。景因窗变得更深邃,窗因景而更动人,窗和景相映成趣。可以说,窗口就是一幅幅美丽风景的取景框。今天,我们要把这么美的画面画下来。为了画好这幅画,我们得先来了解一下取景框取景的有关知识以及窗和景的搭配。
二、新授
1.微课教学:
(1)认识取景框,了解用法。
(2)展示用取景框取景构图的过程,展现不同的构图,并分析比较同一景致的不同取景方式。
(3)介绍怎样对景物进行取舍,怎样处理近景、中景、远景的关系,并表现一定的层次感。
(4)感受一个简单的景物加上窗框后的美感。
2.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指出画面中构图和取景的巧妙之处。
三、示范绘画
2.课件展示苏州网师园殿春簃内的窗景,师生一起对画面取舍构图进行分析。教师示范,边讲解绘画步骤边指出构图要点选取景物主体突出有层次——勾出大致的轮廓——铺上大的色块——刻画细节——添加上喜欢的窗框。
四、学生创作
1.画一画窗外的风景,(也可以自己收集的资料,或教师提供的图片为原型)进行取舍构图,要求突出主体,有层次。
2.教师巡视指导
五、作品展评。
在教室旁边墙上布置一堵墙,悬挂学生作品,便于学生品评欣赏。
[教学反思]
《窗外的风景》一课的难点在于强调取景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景物取舍的方法。所以,我在课堂上插入了一个微课,着重展示用取景框取景构图的过程,并分析比较同一景致的不同.取景方式,展现不同的构图,以及怎样对景物进行取舍,怎么处理近景、中景、远景的关系,表现一定的层次感。实践证明,这一微课的使用令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直观鲜明的方式理解了用取景框取景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以致用,还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一个简单的景物加上窗框后的美感。美中不足的是,学生习作时思路不够打开,看来在微课和课件中还要在增加示范的内容,开拓视野,增加灵感。
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利用彩笔或线性工具,表现自己窗口。
2.懂得用基本的画法,通过窗口景物表现美的窗口。
3.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与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去认识与表现窗口。
教学难点:
发现窗口的美,从申提炼组织画面,使画面层次清楚。
学生用具:
线性表现工具、水彩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教师带学生游览我市美丽的风光。(播放课件)我们来学习《窗外的景色》。
二、新授
1.看窗
老师:通过窗口可以看到景色,给人们美的享受,那么生活中窗户:
a.有哪些形状?
b.有哪些部分组成?(投影展示2至3幅图片)。
学生:讨论回答。
a.方形、方圆结合等。
b.窗框、窗页、窗帘等。(教师同时板书)。
2.忆窗
老师:请同学想想,刚才通过窗口
a.看到了什么季节、时间的景物?
b.还有描述哪些季节、时间的窗口?
c.哪些物体上还有窗口?
学生:讨论回答:
a.白天、春天。
b.夏、秋、冬、夜晚、雨雪
c.汽车、飞机、轮船等。
3.品窗
老师:
a.展示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各种造型窗口图片。
b.展示欧式建筑申窗户图片二、三幅。
c.展示我国雅罗申标《到处是生活》、美国罗志威尔《出游》的美术作品。
学生讨论回答:
a.这几幅画表现什么内容,有什么特点?
b.您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画窗
老师:通过欣赏,我们可以发现:
a.有直接表现以窗户造型为主的。
b.有表现有人物、景物的窗口。(插播两类较为典型的作品各一幅,并同时板书)学生讨论回答:
a.自己想表现的窗口。
b.如有近、中、远景应怎样表现?(学生回答时,教师示范)
三、作业要求
1.以线为主,创作一幅构思,构图妙巧且有新意的"窗□》作品。
2.画面饱满,注意近、中、远景的表现。
四、教师指导
1.教师巡回辅导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耐心帮助,特别是在近、中、远景有层次画面的处理上。
2.鼓励学生依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间接体验,有目的,创造的想象。
教学设计:教师依据学生不同的作业特点,提出好的建议,不仅使作业更加完善,而且有助于美术技能的提高。
五、欣赏讲评作业
请学生自己选择本组二、三幅作业展示,共同赏评。
a.先请作者说说自己的想法。
b.再请学生评优劣或提修改建议(一句话)。
教学设计:以8人小组为单位,创作时能促进学生交流和推选作业的方便。让学生一句话的点评,是学生再次接受欣赏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锻炼。
六、观察与思考
a.窗口有什么功能?
b.选择一幅打开窗户是一完整景物,关上窗户,窗档又把景物变成***几幅小景的作品一幅。这幅作品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你看后有什么的感受。
七、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播放录像中的窗外景色,引导学生初步欣赏,导入本课题。
二、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1.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2.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往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三、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四、组织学生观察窗外的景色并指导写生要素:
1.观察取景:进行取舍,避免面面俱到。
2.示范写生要点,强调构图的安排。
3.深入刻画,进行画面的处理。(简单说明)
五、学习要求:
1.写生窗外的景色。
2.也可以根据想象,画窗外的各种景色。
六、分组写生,师作实际指导。
七、展示作业,引导观摩互相交流评价。
八、拓展:课余有时间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