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衡勤学而无烛原文翻译

匡衡勤学翻译及原文

匡衡勤学,选自《西京杂记》《西京杂记》是古代汉族历史笔记小说集,其中的“西京”指的是西汉的首都长安。原二卷,今本作六卷。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匡衡勤学翻译及原文,欢迎阅读。

一、匡衡勤学原文: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译文:

匡衡,字稚圭,他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注释】

[1]逮:及。

[2]穿壁:在墙上找洞。

[3]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4]资:借。

[5]大学:大学问家。

二、匡衡勤学的故事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

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匡衡是一个爱学习,勤奋的孩子。长大以后,他成了中国古代有名的大学问家。

注译

1.逮:到,及。

2.穿壁:在墙上打洞。

3.以:用。

4.邑人:同县的人。

5.大姓:大户人家。致:给。

6.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7.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8.偿:报酬。

9.怪:以……为怪;对……感到奇怪。

10.愿:希望。

11.得:得到。

12.资给:资助给。

13.偿:报酬。

14.书:读书。

15.遂:于是就。

16.大学:大学问家。

17.如是:如此。

18. 匡衡:西汉经学家。

19.文不识:人名。

20.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21.乃:于是。

22.穿:凿。

23.与:给。

24.愿:希望。

25.得:允许。

26.遍:尽

27.资:借。

28.以:把。

29.映:映照。

成语

凿壁偷光

结论

从凿壁借光的事例可看出:外因(环境和条件)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匡衡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坚强毅力,终于一举成名。这就说明内因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只是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它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后人即用“凿壁、空壁、偷光、偷光凿壁、凿壁借辉、借光”等指勤学苦读,有时也引申为求取他人教益。

人物简介

匡衡(生卒年不详),字稚圭,东海承(今枣庄市峄城区王庄乡匡谈村,另一说为:山东省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匡王村)人。西汉经学家,以说《诗》著称。元帝时位至丞相。

匡家世代务农,但匡衡却十分好学,勤奋努力,由于家境贫寒,他不得不靠替人帮工以获取读书资用。他曾拜当时的博士学习《诗经》。由于勤奋学习,他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当时儒学之士曾传有“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之语,是说听匡衡解说《诗经》,能使人眉头舒展,心情舒畅,可见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却并不平坦。根据汉朝规定,博士弟子掌握“六经”中的一经,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考试得甲科者,可为郎中,得乙科者为太子舍人,得丙科者只能补文学掌故。匡衡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补为太原郡的文学卒史。但匡衡对《诗经》理解之深,已为当时经学家们所推重,当时身为太子的'元帝也对其深有好感。

元帝即位后,任用匡衡为郎中,迁为博士,给事中。这时,京城长安一带发生日蚀、地震等灾变,匡衡乘机上书,引用《诗经》表明上行而下效的道理,劝元帝“减宫室之度,省靡丽之饰,考制度,修内外,近忠正,远巧佞,”“任温良之人,退刻薄之吏,显洁白之士,昭无欲之路”(《汉书·匡衡传》,下引同),然后再在百姓中推广道德教化,弘扬礼让仁和之风。匡衡的奏书得到元帝的赞赏,匡衡因此迁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

在后几年里汉元帝十分喜好儒术文辞,尤喜爱《诗经》,曾多次亲自听匡衡讲《诗》,对匡衡的才学十分赞赏,因此任匡衡为御史大夫。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丞相韦玄成病逝,匡衡又代为丞相,封乐安侯,辅佐皇帝,***全国政务。匡衡可算是因明经而位极人臣的典型了。

匡衡任职期间,多次上疏陈述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意见,陈述治国之道并经常参与研究讨论国家大事,按照经典予以答对,言合法义,博得元帝信任。每当朝廷大臣讨论政务时,匡衡总是引《诗经》为据,认为“六经者,圣人所以统天地之心,著善恶之归,明吉凶之分,通人道之意,使不悖于其本性者也。故审六经之指,则人天之望可得而和,草木昆虫可得而育,此永永不易之道也。”匡衡的主张得到元帝及成帝的支持,这与从汉朝中期就开始兴起的独尊儒术,推重经学,微言大义的社会风尚是分不开的,实际是汉朝统治者用以统治人民的一种手段。

元帝后期时,宦官石显为中书令,他结*营私,把持朝政,怂恿元帝加重赋役,剥削人民,但因有皇帝的宠幸,没人敢触犯他。成帝即位后,匡衡便上疏弹劾石显,列举其以前所犯罪恶,并纠举他的*羽,这是匡衡所做的最后一件铲除奸佞,为汉朝廷尽忠的事情。不久,匡衡与同僚间渐有离隙,被人弹劾,贬为庶民,返回故里,不几年,病死于家乡。

元帝封其为安乐侯,其侯国食封土地本为三十一万亩,匡衡利用郡*之误,非法扩大食封土地四万多亩。成帝时,司隶校尉骏等告其“专地盗土”(指扩大国界),被免为庶人。

匡衡勤学而无烛原文翻译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匡衡勤学而无烛原文翻译

学习

和尚有关的故事作文

阅读(121)

本文为您介绍和尚有关的故事作文,内容包括和尚作文(通用),和尚为题的文章,三个和尚小作文。和尚作文(通用12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

学习

诗经衡门的赏析

阅读(109)

本文为您介绍诗经衡门的赏析,内容包括衡门原文及赏析,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原文,衡门原文及译文。衡门原文及赏析赏析意思是欣赏并分析,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

学习

三个和尚的故事完整版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三个和尚的故事完整版,内容包括三个和尚的故事,三个和尚的故事全集,三个和尚的故事原文。三个和尚的故事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一种记忆行为,通过多种故事形式,记忆和传播着一定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

学习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内容包括匡衡是哪个朝代的,匡衡是哪个朝代人物,匡衡是哪个朝代呢。匡衡是哪个朝代的汉朝时,少年时的匡衡,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之

学习

有关和尚的歇后语50句

阅读(161)

本文为您介绍有关和尚的歇后语50句,内容包括有关和尚的歇后语,有关和尚的谚语,和尚训道士歇后语。有关和尚的歇后语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根据结构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究竟什么样的句子才是

学习

和尚训道士歇后语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和尚训道士歇后语,内容包括和尚的经典歇后语,和尚打禅的歇后语,多一个和尚歇后语。和尚的经典歇后语导语:“和尚”原来是从梵文这个字出来的,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够称和尚,不是任

学习

呼啸山庄好词好句摘抄

阅读(175)

本文为您介绍呼啸山庄好词好句摘抄,内容包括呼啸山庄好词好句,呼啸山庄好词好句感悟,呼啸山庄好词好句感悟摘抄。呼啸山庄好词好句《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是19世纪英国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下面是为

学习

一个人的空间说说心情短语

阅读(120)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人的空间说说心情短语,内容包括一个人也很好空间说说50条,喜欢一个人适合发空间的说说,一个人失落时候发的说说。一个人也很好空间说说50条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越来越多人喜欢发表说说,用以宣泄自己的小情绪,分享自

学习

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阅读(205)

本文为您介绍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物,内容包括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匡衡是哪个朝代呢,匡衡什么朝代。匡衡是哪个朝代的人匡衡勤奋无比、通古博今,经学绝伦,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是汉代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下面是整理的匡衡是哪个朝代

学习

初秋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

阅读(179)

本文为您介绍初秋适合发朋友圈的句子,内容包括初秋发朋友圈的句子,初秋发朋友圈的好句子,初秋发朋友圈的心情短语。初秋发朋友圈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在不同类型的文章里,不同位置的

学习

隋朝诗人薛道衡被杀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隋朝诗人薛道衡被杀,内容包括隋朝诗人薛道衡,隋朝薛道衡的出塞中的典故,薛道衡是隋代的诗人吗。隋朝诗人薛道衡薛道衡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六岁的时候,他父母双亡,从此成为孤儿。少年时候的薛道衡精于学习,有很高的文学才华,仅仅

学习

描写青山的优美句子由远至近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描写青山的优美句子由远至近,内容包括描写青山的优美句子,描写青山的优美句子郁郁葱葱,形容青山风景优美的句子。描写青山的优美句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有哪些优美的句子可以用来描写青山绿水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描写青山的

学习

历史人物薛道衡

阅读(126)

本文为您介绍历史人物薛道衡,内容包括关于薛道衡的故事,薛道衡最后的下场,薛道衡有几篇作品。关于薛道衡的故事薛道衡既是大文豪,著作中有不少成语;也有后世记录他言行故事的文章,这些文章中也不少关于他的成语。薛道衡是隋朝与卢思道齐

学习

国风·陈风·衡门朗诵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国风·陈风·衡门朗诵,内容包括诗经·国风·陈风·衡门。诗经·国风·陈风·衡门《诗经·国风·陈风·衡门》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在章法上较独特,先是叙事,由叙事引发议论。“兴”没有放在诗首,而

学习

狐狸和猴子伊索寓言故事原文

阅读(164)

本文为您介绍狐狸和猴子伊索寓言故事原文,内容包括猴子小姐和她的眼镜寓言故事,猴子小姐与眼镜选自哪个寓言故事,狐狸和猴子的寓言故事。猴子小姐和她的眼镜寓言故事对于寓言故事,相信大家对《农夫和蛇》和《盲人摸象》再熟悉不过了,今天

学习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原文

阅读(164)

本文为您介绍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原文,内容包括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散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散文,花有再开时人无再少年文章。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散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

学习

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原文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原文,内容包括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内容,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苏教版,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朗读。我不是最弱小的课文内容《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书第七课,课文文字虽简,但情味十足。以下是为

学习

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七下

阅读(185)

本文为您介绍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七下,内容包括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晚春原文翻译,晚春唐韩愈翻译赏析。晚春原文、翻译及赏析古籍,是指未采用现代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图书在古代称作典籍,也叫文献,兼有文书、档案、书籍三重意义。以下是

学习

晚春韩愈原文译文

阅读(170)

本文为您介绍晚春韩愈原文译文,内容包括《晚春》韩愈诗词赏析,韩愈晚春诗句赏析,晚春韩愈翻译及赏析。《晚春》韩愈诗词赏析《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写郊游即目所见之暮春景物,全诗语言生动,亦庄亦谐,富含哲理。以下是搜集整

学习

晚春古诗韩愈翻译完整版

阅读(179)

本文为您介绍晚春古诗韩愈翻译完整版,内容包括晚春古诗韩愈翻译,晚春翻译韩愈,晚春韩愈古诗翻译赏析。晚春古诗韩愈翻译《晚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这是一首写暮春景物的七绝。此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

学习

韩愈晚春原文及翻译注释

阅读(193)

本文为您介绍韩愈晚春原文及翻译注释,内容包括韩愈《晚春》原文及翻译,韩愈晚春原文及翻译赏析,韩愈晚春原文。韩愈《晚春》原文及翻译《晚春》是韩诗颇富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诸说不一。下面是整理的

学习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版

阅读(172)

本文为您介绍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版,内容包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龙标遥有此寄原文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翻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通过丰富的想象,用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