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应该怎么煎

中药应该如何煎

中药养生法一直是大家所喜欢的中医疗法,对于治病来说,中药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人们解除疾病困扰.很多人熬中药都用中药煎药机,其实中药怎么熬,大家真的都知道吗?熬制中药也是要讲究科学的方法的。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中药应该如何煎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药应该如何煎1

中医教你如何熬中药

1. 煮药需用白开水

现代社会的人们熬制中药,都是打开自来水直接使用,而自来水大多都是经过氯消毒的,里面或多或少会有残留,同时里面还会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容易和中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

2. 先煎后煎分药性

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应先煎。贝壳类有牡蛎粉、蛤粉等;矿物类有石膏粉、龙骨等;骨甲类有鳖甲、龟板等。此类药应先煎十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有些药方要求煎药时必须后煎的中药,“后煎”就是将药煎十分钟后再放入药罐,因为有些中药久煎无效,像钩藤等。有些芳香带味药,久煎减低药效,如金银花、连翘、薄荷等。还有些药久煎可以减轻药的毒性,如马钱子等。煎前最好先把药材用温水泡四十分钟,好让中药泡透以便将药的有效成分更多地煎出。

3. 开盖关盖要注意

一些挥发性药材,如果敞开熬,有效成分会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药效将大打折扣。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药物,如薄荷、苏叶、藿香等,且煎煮时间不宜过久。又如一些补益类药物如人参、鹿茸、西洋参等,需要在容器内用小火慢煎久熬,才能使其有效成分充分煎煮出来,也应该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失去了。

一些重量轻、体积大的药材,如金钱草、番泻叶等,如果熬药容器不够大,盖上盖子易使药液溢出。另外,有些不易溶解的药材,煎熬时需经常搅拌,这样的药物最好不要盖着盖子煮。

在搅拌的时候也是很有讲究的,最好顺着一个方向搅拌,这样能够使药材充分溶解在里面,这样熬出来的中药效果更好,大约每10分钟翻动一次。

4.用火用锅有讲究

有的药要久煎微火,有的药要猛火时间短。久煎微火是指滋补药,猛火时间短是指通便药、伤风感冒药。煎药最好用砂锅,砂锅受热均匀,药煮开时它的滚动就像浪头,有撞击力,再用筷子不断地搅拌,像洗衣机将衣服的脏物洗掉一样,这样才能把药里的有效成分全部煎煮出来。用高压锅煎药就没有这些撞击力和搅拌作用,药的成分会受影响。

5.药汁最好煎180毫升

煎药的时候,药汁多少是非常关键的,前3次,每次煎180毫升左右就可以了,既要做到药效的充分保留,也不能形成浪费。普通的药方这么煎就可以了。

服药方法也是中医中重要的内容

清代徐灵胎曾指出:“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非特乏功,反而有害。”说明了服药方法的重要性。在临床实践中也确有因服药方法不符合要求而影响治疗效果的。因此,在护理上必须正确执行各种服药方法。

①汤剂的服法大致分为4种:分服:即是将每天1剂中药,分2-3次等量分服。对老人小儿服药有困难的也可采用少量多数或浓煎后服用。顿服:将1剂汤药1次服下,以取其量大力峻、快速起效之作用。连服:是指在短时间内连续给予大剂量药物的服用方法。意在短时间内,使体内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②中成药服服法一般分送服、冲服、调服、含化及喂服等。送服:是将药放入口内,用温开水或药引、汤剂送服。冲服:即将药物放入杯内,用温开水、药引等冲成悬混液后服用。调服:是将一些散剂用温开水或白酒、醋等液体调成糊状后口服。如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均用此法给药。含化:是将丸、丹剂含在口中,让药慢慢溶化,缓缓咽下。如六神丸、喉症丸、救心丹等。喂服:本法主要用于婴幼儿、年老体弱或急危重症病人。是指将中成药溶成液状,逐口喂给病人的一种方法。

除了注意煎药和服药方式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内容:

①服药温度:服药温度一般是指服用中药汤剂的药液温度或用于送服的、酒等温度而言。常有热服、温服和冷服之分。热服:是将刚煎好的药液趁热服下。常用于寒证。温服:是将煎好的汤剂或送药的水等放温后再服用。一般汤剂均采用温服。冷服:将煎好的汤剂放冷后服下。常用于热证。

②服药剂量:用药的剂量一般应该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决定。

③服药后应注意休息,观察药物效果,观察有不良反应。尤其是服用峻烈或有毒性的药物,更须严密观察和记录。

④空腹服中药易胃肠反应,如腹鸣、便前腹痛、大便稀烂,故适于大便硬结或便秘患者。如有胃病,宜进食后一小时后服用。

⑤对中西药合用的病人,应告诉中西药服用的方法的间隔时间。

⑥体虚、年老、胃寒易呕吐或儿童,药物可分两次服用(相距时间可酌情)。

⑦注意食物对药效的影响,中医历来有“药食同源”之说。这是因为药性和食性都有“四气”(寒、热、温、凉)和“五味”(辛、甘、酸、苦、咸)相同内容和区别。同时某些食物本是药物,既可食用,又当药用。如大枣、莲子、桂圆、百合、山药、赤小豆、海带、甲鱼、桑葚、黑芝麻、峰蜜等。

既然食性和药性有共同的性味,凡是食性与药性相顺应,食物能增强药物的作用;食性与药性相反,食物便会降低药物的作用。

中药应该如何煎2

煎中药前为何要放几片姜

中医开汤药时,有时会嘱咐患者煎药时放几片生姜进去。这能起到调节药味和解毒的作用。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和药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逆等证,有“呕家圣药”之称。临床上在使用麻黄、桂枝、羌活等治疗风寒感冒时,或用半夏、竹茹等降逆止呕时可加生姜。又因生姜具有一股特殊的芳香,可以调节药味,且具有解毒的作用,所以在使用生半夏、天南星等有较强毒性的药物时加姜可以缓解其毒烈之性;乳香、没药等药味浓烈,还有的中药特别苦或口感差,难以服用,甚至病人服用时出现拒药呕吐现象,加适量生姜可预防缓解。

使用生姜一般是在煎煮其他饮片前,切3~5片(约6~9克)放入药锅一同煎煮即可。但平时易兴奋、脸色红或高血压的患者,以及患有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及失眠者应慎用。

除了放姜,煎中药前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中药煎煮之前可别洗

中药煎煮前不要清洗。这是因为:

1、 水洗可使药材的水溶性成分丢失:由于不少药材中含有糖和甙类,可溶解于水中,经水洗后,将丢失一部分的有效成分,导致药效降低。

2、 水洗可使粉末类药材丢失:中药中又不少药材是粉末类的,也有的在配药时需研碎,如桃仁、龙骨、滑石粉等,如果用水洗,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药材辅料丢失:由于有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加入蜜、酒、胆汁等辅料,而这些辅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冲洗,可导致部分辅料丢失。如常用药材中的胆南星、酒制大黄等。

因此,在煎煮中药之前,不宜用水冲洗药材,以免造成药材成分的丢失,影响药物的疗效。

煎中药前还要注意哪些事项

1、用锅

在熬中药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方面,比如像火、锅,专家提醒大部分中药都必须要用文火熬,但有的药则要猛火时间短。一般情况下需要久熬的多半是滋补药,而猛火时间短药多半是通便药以及伤风感冒药,不同的中药必须要用不同的方式去煎熬。同时在熬中药的时候对锅还有特别的讲究,最好是用砂锅。

这是因为砂锅受热均匀,在煮药过程中它的滚动就像浪头,不但有撞击力而且还受力均匀。在熬药的时候还可以用筷子不断地搅拌,这样才能够将其中有效的成分全部煎煮出来。

2、白开水

在熬中药的时候对水也有一定的讲究,专家提醒,最好是用白开水熬中药。现如今很多人在熬中药的时候都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直接接了自来水熬药,这是非常错误的方法。其实熬药的水最好是要把烧开的水晾凉后再使用,这是由于现如今大部分自来水都用氯消毒,虽然已经严格过滤但其中仍然有或多或少的残留物,这些成分会严重影响药效。

而且在自来水中多半都含有大量的钙、镁离子,这些成分很容易与药材中化合物发生反应,从而严重的影响到药材本身的药性。

3、开盖关盖

在熬中药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开盖以及关盖的过程,尤其是一些容易挥发的药材,如果在熬药期间敞开盖子的话就会导致其中的有效成分随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个时候就会导致药效大打折扣了。还有就是一些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湿类的药物,比如像如薄荷、苏叶、藿香等,这类药物在熬的时候时间千万不能过长,否则的话同样会失去药性。

而对于一些补益类药物,比如像人参、鹿茸、西洋参等,则最好是放在容器中用小火慢煎久熬,这样才能够让药效充分的析出。同时最好是盖上盖子,以防止药物成分在慢煎久熬中随水蒸气失去了。

4、分药性

在熬中药的时候还要特别注意区分药性,像贝壳类、矿物类、骨甲类等最好是先煎,然后再慢慢熬。专家提醒,这类药物最好是先煎十分钟后再放入其它药物,中医指出有些药方要求煎药时必须后煎的中药,只有这样才能将来其中的药效完全逼出。

中药应该如何煎3

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熬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熬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

一般的中药通常加水量为浸泡后用手指轻按时,水面高出一横指左右,当然,加水量与熬煮时间长短成正比,如熬煮时间要求长的多加一点,熬煮时间要求短的少放一点。

治虚弱病证的补养药,水量可多些。头熬加水应漫过药面约1寸左右,二熬和三熬则应根据熬煮时间而定,一般漫过药面即可,如果熬中药时间超过25分钟,则可适当增加水量。

熬治感冒的解表药或通利大便的攻下药,水量不宜过多,头熬只要水漫过药面就可以,第二熬加水只需与药面相平即可。

为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缩短煎煮时间,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损、破坏过多。煎煮之前多数药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药物可浸泡20~30分钟,以种子、果实为主的药可浸泡1小时。夏天气温高,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腐败变质。

中药应该如何煎4

熬中药的头煎与二煎分别要加多少水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煎中药的几个基本常识。一剂中药是由多味药物配起来的,每味药的性能各不相同,凡注明:

1、“先煎”者要先煎15分钟,再加入其他药。

2、“后下”者要在药煎好以前5~10分钟放入。

3、“包煎”者要用布袋包好再放入锅内同煎。

4、“溶化”者则置于煎好的药液中稍加文火使其溶解。

5、“冲服”的药是用煎好的药液送服。

煎头煎药时,加冷水超过药面1~2横指,浸泡半小时,其有效成分易于煎出。用大火煎沸后,再用小火煎20~30分钟,滤渣备用。煎二煎药时水量要少些,沸后再煎15~20分钟。

不同的药材煎煮的时间也有差别。药品质地坚实者要多煎5~10分钟;滋补药可煎煮40~60分钟;清热解表药应少煎5~10分钟。头煎和二煎的药液量,以共计一茶杯左右为宜,混合后分两次服用。

熬中药需要盖盖子吗

要使中药切片煎透,让药中的有效成分充分煎出,应以加盖煎为好。尤其是煎煮的药中含有可随水蒸气挥发的成分时,如薄荷、藿香、砂仁等,最好加盖煎煮。这样可使含药物挥发成分的水蒸气在盖内凝集,变成水珠滴回药罐内,由此减少药物有效成分的丢失。

对于多数质地坚实的根、种子或动物药物,如人参、黄芪、黄精、麦冬、五味子、蛤蚧、龙骨、牡蛎等,亦应加盖煎煮,可使药物有效成分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地被煎出,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对于那些质地松散、体积较大的中药,如丝瓜络、通草、菌陈、菊花、桑叶等,煎煮时由于药液易外溢,就不应加盖煎煮,并要随时搅拌,使其均匀被煎透。

中药应该如何煎5

煎中药感冒药的最佳时间

1、用于治疗急性热病、四季外感风寒、风热类疾病的清热发散性药物。头煎从沸后用中火偏大煎煮15到2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0到15分钟左右。

2、用于治疗一般常见的慢性病,如:脾胃病、脏腑功能失调、高血压病、心血管类疾病的调理性药物。头煎从沸后中火煎煮20到30分钟,第二煎沸后再煎15~20分钟左右。

3、用于治疗虚损性疾病的补益药,如:气虚、血虚、肾虚等各类虚损病症的药物。头煎从沸后小火(文火)煎煮30~40分钟左右,第二煎药沸后再煎20到30分钟。

煎中药的三种特殊煎法:

1、先煎。先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疗效。

(1)矿石类:贝壳类、角甲类药物,因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必须先煎。如生石膏、寒水石、赤石脂、灵磁石、、鳖甲、水牛角等等,可打碎先煎30分钟。

(2)有毒的药物:如乌头、商陆等等,要先煎1~2小时,先煎、久煎能达到减毒或去毒的目的。

(3)某些植物药:如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只有先煎、久煎才有效。

⒉后下。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挥发油的损耗,有效成分免于分解破坏。

(1)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药物,如薄荷、豆蔻、砂仁等均应后下,一般在中药汤剂煎好前5~10分钟入药即可。

(2)不宜久煎的药物,如钩藤、番泻叶等应后下。

⒊包煎。

(1)花粉类药物,如蒲黄;细小种籽类药物,如葶苈子、菟丝子;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均应包煎。这些药物容易浮于水面,故须用纱布包好与其它药物入砂锅中同煎。

(2)对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的药物如秫米、浮小麦、车前子在煎煮过程中易粘锅糊化、焦化,故需包煎。

(3)对附绒毛药物,如旋覆花等,采取包煎,可避免由绒毛脱落混入汤液中刺激咽喉,引起咳嗽。

⒋烊化冲入。对于一些胶类或糖类,粘性大,如阿胶、龟板胶、鹿角胶、饴糖等,宜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入汤液中烊化服用。

⒌煎汤代水。一般体积庞大吸水量较大的药物如丝瓜络、灶心土、金钱草、糯稻根等先宜与水煎煮,将所得的药汁去滓后再煎他药。

⒍溶化。如芒硝、玄明粉等亦可溶化冲入汤剂中应用。

⒎另煎后兑入。一些贵重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鹿茸等均可以另煎,其汁液兑入煎好的汤剂中服用。

⒏生汁兑入。如鲜生地汁、梨汁、姜汁、竹沥等,不宜入煎,可兑入煮好的汤剂中服用。

⒐合药冲服。某些贵重的药物有效成分不在水中溶解的或加热后某些有效成分易分解的药物,如人参粉、牛黄粉、羚羊粉、三七粉、麝香粉、甘遂粉等,将药末合于已煎好的煎剂中搅拌后服。

⒑去滓加蜜煎。为便于病人服用,监制药物的毒性,延长药物的疗效常用去滓加蜜煎。

中药应该如何煎6

中医师开中药方子时,通常一次会开4~7天的药量,若是慢性病患者可能一次开出两周的量,很多患者会选择将所有的中药一次在医院或药店代煎,然后将煎好的药汤保存在冰箱里。那么,代煎中药在冰箱里到底能保存多久?

首先,我们要了解代煎中药汤剂的包装形式。目前代煎的中药汤剂最常见的包装是真空密封包装,其次也可用患者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

我们发现,各家医院和药店在密封真空包装袋上提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尽相同。曾经有这样的研究,将不同方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存放,通过观察药汁的变质程度,分别记录臭气、混浊、生霉及酸度等测定项目。结果发现,温度越高药液变质越快,在气温较高的季节里,室温在25℃以上,一般汤剂保存不超过2天,如果冷藏,则一般保存7天不会有变质现象。另外,不同方剂即使在同一条件下,变质程度差异也较大,若药液内淀粉、蛋白质、糖类等成分含量较多,则变质更快。

为了保证药品使用安全,密封真空包装的中药汤剂保存的最佳温度为0~5℃,保存时间为7~14天,但最好不要超过7天。一方面是因为汤药煮好后,在拿回家冷藏前常有半天到一天的室温保存,这会“加速”药汤变质;另一方面,煎煮的药汤里若含有全蝎、蜈蚣等动物类中药或熟地、黄芪等糖分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影响保存时间。若发现药液袋鼓起或药液变味,有气泡等异常现象则属变质,不可服用。

如果是用自己提供的器皿来盛放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即使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也不应超过3天,以免药液变质影响健康。

中药应该如何煎7

文火加热时应避免药物溢出及过快熬干,其热度以药液似沸非沸为佳。

煎药时不可频频打开锅盖,煎好后也不可迅速将药液倒出,以免药气走失,减少挥发成分的耗散。

每次服药应将药液加温,切不可服用冷药,除特殊情况外。

附子等药物需要先煎至少一小时,除去毒性。

煎煮中药的误区

煎煮中药并非越久越浓。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以为中药煎煮越浓效果越好,煎煮时间越长,有效成分越多,其实不然。煎中药是将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溶解,反而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由此可见,中药并非煎得越久越好,不同的处方,煎开后的时间要求也不同,应遵医嘱。

煎煳的中药请丢弃。中药能治疗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碱、皂素、鞣质等有效成分。中药所以要煎熬,目的在于要把药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来,以利于治疗疾病。煎药的方法是否适当,对其疗效有很大关系。煎熬时间短了,药物的有效成分煎熬不出来,影响治病效果;煎熬时间过长,会使有效成分(例如挥发性成分)遭到破坏或丢失,并且还会把药煎煳。中药一旦煎煳,其性质就会发生改变。例如,滋补性中药煎煳后,其性味会由甘甜变成苦涩,不可能再起到滋补作用;活血化瘀药物煎煳后,会变成具有止血作用的药物。大部分中药煎煳后,有效成分都会遭到破坏,甚至效果相反,该清热的不能清热,该滋补的不能滋补。因此,中药煎煳后应丢弃。

中药应该如何煎8

为了确定对中药煎得的汤液在碗底所出现的泥糊样沉淀物是服是弃,现将黄连与甘草共煎所能出现的情况,作个大体介绍,则可能做出正确选择,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黄连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黄连素等生物碱,甘草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甘草酸,甘草次酸等酸性成分。这两类成分的水中溶解度较大,故在用水煎煮时能够由中药饮片中溶出,两种药共煎时,各自进入水中的黄连素和甘草酸,有可能在水液中相遇,形成水中溶解度较小的盐或复合物,以微细颖粒状固体悬浮于煎液中,使煎液变混浊,如果将此煎液放置,则可能沉淀到碗底,形成泥糊状物。

有人做过实验,黄连与甘草用水共同煎煮,如果甘草用量较大,所得汤液,放置澄清,则上清液可以达到不苦,但抑菌效果大大降低。这就表明,具有抑菌作用且味又极苦的黄连素,被沉淀到碗底,即在泥糊样物中了。可见,如果将含有黄连和甘草的处方共煎时,所得汤液在碗中放置后,碗底所得的泥糊状物,若弃之不用,显然会影响药效。

因此,正确的作法是再往泥糊状沉淀物中加点水,并搅混,将此混浊液再服完,是合适的。中医药学有很多同时含甘草和黄连的著名方剂,如《伤寒论》中黄连汤(方为黄连、干姜、桂枝、半夏、*参、甘草、大枣),葛根黄芬黄连汤(方为葛根、黄芩、黄连、甘草),《保命集》中的芍药汤(方为芍药、黄芩、当归、槟榔、黄连、大黄、木香、甘草、肉桂)等方,煎得的汤液,放置后碗底出现的泥糊状物,可以加水搅混再服,或者干脆将整碗汤液搅拌后再服,不弃为宜,其它含此二药共煎所得汤液,均按此.

中药应该如何煎9

汤剂,是中医治病常用的药物,然而当病人拿到中药时,要么一筹莫展,要么就是随便煎制,其效果不佳。煎药指南,教大家一些煎中药的知识,让中药发挥最大的功效。下面一起来学习下中药煎制的常用知识吧。

一、煎药器具的选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现在仍是以砂锅为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铁锅,铜锅,主要是因为铁锅或铜锅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在煎煮药时能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如与鞣质类的成分可生成鞣酸铁,使药液的颜色加深。与黄酮类成分可生成难容性聚合物。与有机酸类成分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二、煎药的加水量

煎药的加水量也很重要,加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汤剂的质量。加水少了,会造成药物煎煮不透,有效成分浸出的不完全。加水多了,煎煮出的药液多,病人服药时很不方便。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它的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一般加水量控制在5-10倍。重量相同的药物,质地疏松其体积就大,吸水量自然就多。质地坚实其体积就小,吸水量就少。因此,煎煮花,叶,全草类药物,加水量就要多一些。煎煮矿物类,贝壳类药物,加水量就少一些。按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将药物放入锅内,第一次煎煮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这种加水方法,简便易行,又很容易掌握。

三、煎药中注意的问题

1、煎药前的浸泡:药物在煎煮前一定要浸泡,这是因为来源于植物类的中药多是干燥品,通过加水浸泡可使药材变软,组织细胞膨胀后恢复其天然状态,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一般以花,叶,茎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1-1.5小时。以根,种子,根茎,果实类为主的药物浸泡时间为2-3小时。

2、煎煮次数:以多次煎煮比一次长时间煎煮的效果好。实践证明,汤剂煎煮两次能够煎出所含成分的80%左右,所以煎药的次数以两次或三次为宜。

3、煎药的温度:煎药温度的高低,中医称之为“火候”一般习惯上称为“文火”或“武火”。所谓文火,就是弱火,温度上升缓慢,水份蒸发较慢。所谓武火,就是强火,温度上升快,水份蒸发的也快。如煎药时火候过强,水份蒸发快,会影响有效成分的浸出,也容易糊锅。反之,火候弱,煎煮的药效果就差。一般是在未沸腾前用武火,至煮沸后再改用文火,保持在微沸状态,可减慢水份的蒸发,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

4、煎煮时间:主要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以及药物的情况而定。一般对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治疗感冒类药物,第一煎10-15分钟,第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第一煎30-40分钟,第二煎40-50分钟。

5、留取药液量:一般指一剂药经两次煎煮合并后的药液量。成人取400-600毫升,每日分两次服用。儿童取200-300毫升,每日分两到三次服用。

6、服药的方法:一般一剂药煎煮两次后合并药液,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治疗感冒,发热,肠炎,腹泻的药,也可采用频服的方法,即每4小时服一次,每次服用30-40毫升,病愈即止,再改为每日服2-3次,小儿以少量多次为好。

中药应该如何煎10

选什么器皿煎中药最好

煎中药首选砂锅,砂锅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与药物起化学反应,另外,它传热慢、受热均匀,煎药时水分不容易蒸发,而且价格便宜,所以选用陶瓷制的砂锅、瓦罐是最方便实用的。

如何选择一个优质砂锅

要看颜色:优质的砂锅颜色大多是白色的,因为白色的陶器中富含氧化铁成分比较多,人工添加的色素含量比较少,相对来说杂质就比较少。这样的砂锅加热以后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比较适合用来烹调食物。

要看陶质:优质的砂锅表面光亮均匀,没有突出的砂粒,摸着比较光滑、细腻,不粗糙。因其在制作的过程当中搅拌的比较均匀,所以不易开裂。如果砂锅表面不够光滑,触摸时有粗糙感,说明陶土搅拌得不均匀。或者摸着光滑,但是能看到有小孔,这就说明在烧制的过程中,陶土内气泡较多。这两种砂锅使用时都容易开裂,所以大家选购时一定要小心。

要看形体:优质的砂锅结构合理,锅体很匀称,放在平面上很平稳,不会晃动。然后看锅盖,我们可以稍微多转几下。如果转动时锅盖很平滑与锅口紧实地贴合在一起,说明这个砂锅的结构没有问题。

要听声音:这点非常重要。正确的方法是用手托起砂锅,用锅盖轻敲砂锅的侧面,如果听到的回声响亮清脆,说明砂锅的密度高,烧制程度好,没有和不易产生裂纹;如果敲击后回声比较沉闷,说明砂锅的密度低,烧制的程度不好,或者已有裂纹,使用时使用时一定要多加注意。

砂锅的保养

沙锅骤然受热或受冷会形成裂纹。因此,刚煎过药的砂锅不要立即用凉水清洗,可在干木片或架子上放凉后再把药垢清洗干净。砂锅上的油污不能用洗洁精浸泡,以防污水渗入细孔中,可用喝剩的茶叶渣擦拭,也可用淘米水浸泡烘热,再用刷子刷洗。

中药应该如何煎11

中药洗洗更健康,对吗?

一些人在煎煮中药之前,总是先用清水将中药饮片洗一遍,认为这样做能保证卫生,其实这是不对的。中药材在制成饮片前经过了一系列炮制,包括去杂质、晒干等一系列程序,卫生条件已经达标了,不必再用水洗。

1、不少药材中含有水溶性的糖和甙类成分,水洗后,这些有效成分必将有一部分溶于水而流失,导致药效降低,影响治疗效果。

2、中药方剂中有不少药材是粉末状的,有的在配药时还要研碎,如龙骨、牡蛎、滑石粉、桃仁等,如果先用水洗一遍,必然会造成这些药物的损失,影响疗效。

3、有的药材如醋制元胡、蜜炙麻黄、酒制大黄、胆南星等,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蜜、醋、酒、胆汁等辅料,若用水洗,会导致部分辅料流失。

提示:如果非要清洗中药材,那么一些花、叶、根块状的药物,可以进行清洗。清洗的时候,用流水冲洗一下即可。

如何正确熬制中药?

去医院里开了中药,一般有医院代煎和自己回家熬制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医生建议,最好是能够自己拿回家熬制,不同的药物熬制的时间、火候都是不一样,自己煎可以很好地掌控,最好程度地发挥药效。

1使用冷水(高出药面少许)充分浸泡20-30分钟,目的是使药物完全渗透(并适当加以搅拌),煎煮时便于药物有效成份溶解。

2煎药前,水不足时需要加水,以水高出药面3-4厘米为宜。

3大火煮开后,再慢火(小火)使药液保持较小沸腾即可,从煮开后算起,时间约为20分钟,(药汤多可继续熬)。

4以上为头煎,倒出煎好的药液,再加冷水(等砂锅稍冷却后再加水,这样砂锅不易破裂)量比头煎时稍少,大火煮开,再小火煮约15分钟即可,此为二煎(熬第二遍时,可以加温水,加的水量为第一次的一半)。

5头煎、二煎药液合起来(约300-500毫升),分数次温服。

注意:

1、盛中药的器具最好为陶瓷或不锈钢。

2、中药在熬的过程中如果熬干了,一定不要加水,必须倒掉,因为熬干的中药毒性相当大。

3、中药可喝完后再吃冰糖,但熬制过程中不能加糖。

4、一般熬一副中药分两次喝,早晚各一次。

5、忌辛辣、生冷、油腻,多食蔬菜水果。

6、服法:一般感冒药,空腹温服;补药,餐前半小时温服或睡前服;消炎解毒及治风湿的药,一般饭后半小时冷服。

中药应该如何煎12

女子熬药不足2小时中毒

东阳市一马姓女子喝了碗治面瘫的中药后,突然恶心、呕吐,送到医院一查,居然是急性中毒了。原来,这中药里含有“白附子”,必须煎两个小时以上。可她煎的时间太短了,结果治病的药变成了毒药。

医生要来药方,确定药方无误,只是其中有一味中药是白附子,这是有毒药物,有毒成分主要是乌头碱类生物碱。

白附子必须煎够时间,可患者才煎了1个小时就服用。

白附子是一剂好中药,但是用得不好也是毒药,比如炮制、配伍不当,或煎煮时间不够,都会引起中毒,出现嘴唇、手脚发麻、胸闷、胃部烧灼、恶心、呕吐、腹泻、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症状,严重的会昏迷,呼吸暂停,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白附子这味中药适用于阳虚体质,而阴虚体质就不适用,所以是哪种体虚还得请医生看过。患者在就诊时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必须到正规医院进行,医生开出处方后,一定要谨遵医嘱服药。

不同的药煎法大不同

要的煎法这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对于治疗外感病的发汗解表药,多系花、叶、全草等,这类药物性轻扬发散,气味芳香,含挥发油较多,长时间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挥发殆尽。所以煎药时间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对于滋补调理药,烹煎时间则需延长,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头煎从汤沸后再熬30-60分钟,滤出药汤;二煎则在沸后再煮20-30分钟。文火慢熬,能使药物成分充分溶解于汤汁之中,可使药效达到最佳。

实际上,煎中药是中药里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当中药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后,这一过程就停止了。再连续不断地煎,不仅不会使药物内的有效成分继续析出溶解,反而会令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因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使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其次,过分浓缩的药汁又会加重苦味,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有些药物需要特殊的煎煮方法,在药方中医生都会注明,如先煎、包煎、后下药、溶化(烊化),其它还有另煎、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的用法,在服药前一定要问清医生或药师,相信如果能够正确煎煮及服用方法,就能真正发挥药物的作用,达到治病的目的。

像上述新闻里提到患者中药中毒事件,就是熬煮时间把握不好而惹来的问题。

中药应该如何煎13

代煎药,能保住挥发药之效。医院代煎使用的是自动煎药机,煎煮过程在密闭、高压环境下进行,设定好时间、压力等参数,煎好后经人工或自动挤压,将药液输送到自动包装机包装。我们常用的一些中药,如薄荷、姜黄、石菖蒲等,都含有挥发油成分,它们是药材的有效成分,煎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散失,才能保证药效。而全密封的操作自动煎药机,能最大限度的防治挥发油成分的逸出。

相反,自己煎药,药液沸腾时,有效成分暴露在空气中,加之高温煎煮,一些成分被氧化所致,并不是更浓。

传统自煎,下药灵活。历代传统医家为了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煎煮方式。煎煮的特殊要求:有些方剂会要求,有些药要先煎(如龟板、代赭石),有些药要后下(如大黄、砂仁),有些还要另煎(如人参)。这样自煎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下药时间,医院代煎则无法实现。

那么,下面来看看自煎中药应该注意哪些吧。

自煎中药的须知

锅盖:通常刚开始煎药时须盖紧锅盖,待水沸时可用两根筷子撑起锅盖,留些缝隙让蒸气排出。有些中药含有挥发成分,如薄荷、藿香等解表类药物以及西洋参等贵重药材,煎煮过程中其有效成分易发散到空气中,则须盖着盖子熬。

浸泡:如同打豆浆前需要浸泡黄豆一样,煎煮中药前,应先用冷水将中药浸泡1—2小时(除用醋、酒泡的药),要20分钟。用水煎药用自来水即可,水量要浸过药材表面1—3厘米。药材过多或易吸水的可适当增加。

火候:煎煮时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药液后,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操作:煎药时要注意搅拌药料,让药液充分煎透。每剂中药一般煎两次,第二次时间可略短。有些药物需要区别对待,如先煎、后下、冲服等,中药师都会在抓药时讲明。

自煎中药忌用电磁炉

如今,很多人用电磁炉等现代化的电器来熬中药,但专家指出,在家自行煎制中药时,最好选择柴火、炭火或煤气灶点燃的明火或专业煮药器具熬中药。用电磁炉熬中药会影响药效。为什么用电磁炉熬中药会影响药效呢?

中药讲究“水火共制法”,虽然电磁炉、微波炉等现代化的家用电器完全可以达到上述明火的热量,但它们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现代家庭大多使用铁锅、不粘锅、不锈钢锅,但煎制中药最好不要选择这些器皿,一些污染严重地区制造出来的砂锅也不宜用来煎制中药,因为在煎制过程中,这些器皿内的重金属会被药物中的生物碱或其他化学成分置换出来,被患者服入体内,影响健康。

中药应该如何煎14

给婴幼儿煎煮汤药,最好用沙锅,不要用铁铝铜等锅,防止中药和这些金属锅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疗效。

煎药时不可频频打开锅盖,以防气味走散,减少挥发成分外溢。煎煮要有耐心,但一旦煎糊变焦,就不要再给孩子服用了。

煎煮时间,要根据小儿疾病的性质来决定,一般在煮沸后10~15分钟即可停火、过滤,倒出药物,这是头煎。为使药物充分发挥疗效,加水再煎一次,然后把两次煎好的药物混在一起分次服用。

调理、滋补身体的药剂则需再煮30分钟,切不可煎煮时间过长,过于浓缩的药汁有时也会影响疗效。

不宜久煎的药物,应在其它药物将要煎好时再放入(即后下后煎);而某些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药物,如含有矿物质的药物龙骨、生牡蛎等,较难溶于水,必须先煎一会再加入其它药物。

补气、补血等滋补性药物,应用小火慢慢地煎熬。

煎出的剂量要根据小儿年龄大小来决定,以下剂量可供参考:

婴儿(1岁以下)60-100cc

幼儿(1~3岁)100-150cc

学龄前儿童(3-6岁)150-200cc

学龄期儿童(7-12岁)200-250cc

喂服中药

给婴幼儿喂中药要讲究方法。中药汤剂在多数情况下应当温服,一般宜在饭后2-3小时服用。

服用大碗汤药,婴幼儿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为避免恶心、呕吐、可适量加点糖。

对拒服汤药的小儿,家长可固定其头部与手,用小匙将药液送到小儿舌根部,使之自然吞下,切忌捏鼻硬灌,以免呛入气管造成急性气管阻塞而危及生命。

中药丸及片剂,必须捣碎研成细末,调成糊状后再让小儿吞服,药剂也可加入米汤、豆浆内服。

专家表示,婴幼儿年龄小,胃容量也小,而且大多数中药味道苦,孩子不喜欢吃,因此在为孩子煎制中药时需要把握的原则是煎的量少而浓,每副汤药可以煎30~40毫升。一般分3次口服。

从喂药的时间来看,给宝宝喂药最好选择在两次饭中间喂药,因为饭前服药刺激胃黏膜,饭后喂药容易引起孩子呕吐,可以用喂药器或者用小勺顺着嘴角灌入。每次喂完药后可以给孩子一小块糖,以纠正孩子嘴里的苦味。

特别提醒,不少家长怕孩子吐药,会捏着孩子的鼻子灌药,这样的做法绝不可取,因为很容易呛到气管中,引起危险。

中医向来有小儿是“稚阳之体”的说法,阳气偏盛,孩子易受外感、易积滞,所以以热症、阳症多见。一些家长认为中药安全,喜欢给孩子吃一些“下火”的偏方或者滋补的中药,尹志超表示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婴幼儿脏腑娇嫩,用药不当也容易受到损害,因此要慎重用药。使用中草药或中成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应用,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中药应该如何煎15

小儿中药煎煮方法

煎煮中药是中医的一种特色,中药煎煮方法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中药的疗效,因此,正确掌握煎药方法十分重要。小儿的中药量通常为成人的1/3-1/2,煎药时,先洗一洗中药,以除去药中泥沙,再放入砂锅内加水煎煮。

1、一周岁内小儿的中药加水量为两碗(200ml/碗),煎至小半碗;

2、一周岁至7岁小儿的中药用三碗水煎至大半碗;

3、7岁以上患儿的中药用三碗水煎至一碗。

解表清热药宜猛火急煎,滋补药宜慢火熬煎,煎药过程中应搅拌2-3次,使药物受热均匀,提高煎药的质量。滋补中药可煎两次,清热解表药只煎一次即可。

怎么让孩子喝中药

在临床上,很多家长都反映,中药的味道浓烈且量较大,小儿很难接受,所以家长更加需要耐心来喂服,切忌捏着小儿的鼻子强行灌服,以免将药液吸入气管和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对年龄稍大的小儿,应该鼓励其自己喝药。较苦的中药可加少许蜜枣或红糖调味,并可少量多次服用。为防止小儿呕吐,喂药前不宜吃得太饱。

当遇到不能自己喝药的患儿,正确的喂药方法是:将小儿斜抱,用一手捏着小儿的两腮,使其口张开,然后把药匙放入口中,稍压舌头和下牙床,再慢慢倒入药液,待药液全部咽下后才放开捏着腮部的手,取出药匙,以此方法间歇喂服,直至喂完药汁。

中药不能喝牛奶、果汁混服

值得提醒的是,中药宜温服,不可过冷过热。此外,许多家长还喜欢把中药混入牛奶或果汁中服用,这是不正确的做法,因中药的成分复杂,遇到酸性物质、蛋白质、脂肪等,易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药物的吸收,所以应尽量避免中药与牛奶、果汁等混服这一做法。

禁用铁、铜等金属容器

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一般认为砂锅是最好的选择,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其传热均匀缓和。此外也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等,但绝对不能使用铁锅、铜锅和铝锅,主要是因为铁、铜、铝易氧化,在煎煮药时与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

另外,药罐应及时清洗干净。因为药罐要经常用来煎煮不同的药物,如不及时将原来残存的药垢擦去,药垢就可能会溶解而干扰新药药性,甚至还可能引起中毒。

不能直接用自来水煎药

现在大部分人在煎制中药的时候,都用的是家里的自来水,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自来水是经过一定化学处理的,其中一般都含有余氯,而余氯又是强氧化剂,可与多个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这就很可能破坏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而用开水直接煎煮药材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一些药材表层的淀粉、蛋白质等成分会突然受热而糊化或凝固,妨碍淀粉、蛋白质本身浸出,同时也阻碍中药材内部其他有效成分浸出。只有凉开水才是最佳选择。

至于每剂药需要加多少水才合适,西安藻露堂中医院院长宋毅指出,这需要根据医生规定的用药量来决定,如果医生没有特殊说明,应保证每剂药每次煎成的药液在150毫升左右。宋毅说,中药材因其质地不同,其吸水量差别也较大,传统的加水方法是:第一次煎煮时的加水量以水超过药物表面3-5厘米为准,第二次煎煮的加水量以超过药物表面3厘米为准。

在煎煮前应先把药物用凉开水浸泡30分钟到1个小时,使药材变软,煎药时易于有效成分浸出。

中药应该怎么煎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中药应该怎么煎

学习

我学会煎鸡蛋作文400字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我学会煎鸡蛋作文400字,内容包括煎鸡蛋作文(精选),煎鸡蛋作文100字,煎鸡蛋作文字四年级。煎鸡蛋作文(精选12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

学习

家常煎茄子的做法大全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家常煎茄子的做法大全,内容包括家常煎茄子的做法,家常煎茄子的家常做法,煎茄子家常做法电饼铛。家常煎茄子的做法茄,别称矮瓜、白茄等,茄科茄属植物,产于亚洲热带,中国各省均有栽培。茄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

学习

给女生的昵称

阅读(79)

本文为您介绍给女生的昵称,内容包括有关昵称女生,有关你的昵称女生,女生昵称网名。有关昵称女生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一定都或多或少地用过昵称吧,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昵称女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昵称女生11、十里

学习

开学新计划日记怎么写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新计划日记怎么写,内容包括开学新计划日记(精选),开学新计划日记300字,开学新计划日记五年级。开学新计划日记新学期开学制定学习计划的那些好处学习计划把学习中的茫然、盲目现象压制到最低限度,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攻于一

学习

开学描写新同学的作文

阅读(82)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描写新同学的作文,内容包括开学新同学作文,开学认识新同学新老师作文,开学第一天来了新同学作文。开学新同学作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

学习

开学迎接新生的句子

阅读(108)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迎接新生的句子,内容包括新的学期开学新的学生迎接的句子(精选),新学期寄语精选50句,迎接开学的句子大全。新的学期开学新的学生迎接的句子(精选80句)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句子吧,不

学习

霸气昵称男

阅读(96)

本文为您介绍霸气昵称男,内容包括霸气昵称(精选500个),霸气昵称高级感,霸气昵称两个字。霸气昵称相信大家都知道取一个网名的重要性,网名不仅是别人对我们第一印象评价的重要标志,也能表现我们的网络态度。取一个网名的出处有很多,像古诗词、

学习

煎牛排的家常做法

阅读(119)

本文为您介绍煎牛排的家常做法,内容包括煎牛排的4种做法,煎牛排的正确做法大全,用什么肉煎牛排的家常做法。煎牛排的4种做法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偶尔也会去过一下小资生活,但是经常去西餐店又太奢侈,想吃牛排怎么办呢?以下是为大家精

学习

小学生作文煎牛排

阅读(9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作文煎牛排,内容包括煎牛排作文(精选),煎牛排的作文300字,我学会了煎牛排作文400字。煎牛排作文(精选10篇)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

学习

难得糊涂的经典句子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难得糊涂的经典句子,内容包括难得糊涂的经典句子,难得糊涂的经典语录,难得糊涂的经典语录句子。难得糊涂的经典句子145句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句子吧,不同类型的句子具有不同的作用。那么你有

学习

形容人活得糊涂点的句子40句

阅读(115)

本文为您介绍形容人活得糊涂点的句子40句,内容包括形容人活得糊涂点的句子,形容自己糊涂的句子,形容自己活得一塌糊涂的句子。形容人活得糊涂点的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句子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

学习

人生难得糊涂的句子

阅读(90)

本文为您介绍人生难得糊涂的句子,内容包括人生难得糊涂感慨句子,人生难得糊涂感慨,人生感悟难得糊涂精辟句子。人生难得糊涂感慨句子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句子吧,句子可分为单句和复句,单句又可分为主谓句和非

学习

揣着明白装糊涂类似的句子

阅读(107)

本文为您介绍揣着明白装糊涂类似的句子,内容包括明白装糊涂的好句子(精选),心里明白却装糊涂的句子,最高境界装糊涂的句子。明白装糊涂的好句子(精选120句)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句子,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从表达的角度说,句子是最基本的表

学习

糊涂的妈妈作文500字

阅读(114)

本文为您介绍糊涂的妈妈作文500字,内容包括糊涂的妈妈作文(精选),糊涂的妈妈450字五年级作文,糊涂的妈妈作文300字左右。糊涂的妈妈作文(精选3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

学习

挑选虾的方法是什么

阅读(98)

本文为您介绍挑选虾的方法是什么,内容包括挑选虾的方法,冰冻虾怎么挑选,怎么挑选虾。挑选虾的方法很多人都喜欢吃虾,想要吃到美味的虾,就要懂得挑选虾,下面为大家介绍挑选虾的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挑选虾的方法:1、新鲜的虾新鲜生虾,体形完整,外

学习

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初中

阅读(95)

本文为您介绍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初中,内容包括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化学仪器使用方法和技巧,高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和技巧。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学化学的方法和技巧。升人初三的同学将接触一门崭新的学科——化学。化学这门课,概念多,符号

学习

成人怎样学英语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阅读(128)

本文为您介绍成人怎样学英语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内容包括成人怎样学英语,成人怎样学英语最快,成人怎样学英语买什么书。成人怎样学英语英语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支,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以

学习

快速学英语的方法与技巧

阅读(99)

本文为您介绍快速学英语的方法与技巧,内容包括快速学英语的方法,快速学英语的方法免费,快速学英语的方法去哪里学。快速学英语的方法英语是一种西日耳曼语,最早被中世纪的英国使用,并因其广阔的殖民地而成为世界使用面积最广的语言。下面

学习

吊单杠的好处及正确练法

阅读(112)

本文为您介绍吊单杠的好处及正确练法,内容包括吊单杠的好处,吊单杠的好处有哪些,吊单杠的好处能长高吗。吊单杠的好处吊单杠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在吊单杠的同时有好多好处。那么吊单杠的好处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来告诉大家吧,欢迎阅读。

学习

吊单杠对颈椎的好处及正确练法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吊单杠对颈椎的好处及正确练法,内容包括吊单杠对颈椎的好处,吊单杠对颈椎的危害,吊单杠对颈椎有没有好处。吊单杠对颈椎的好处相信小时候大家应该都玩过单杠,其实吊单杠能给我们身体带来健康。那么吊单杠对颈椎的好处是什么

学习

对孩子最好的识字方法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对孩子最好的识字方法,内容包括少儿识字的方法,怎样快速提升孩子的识字量,儿童识字1-3岁。少儿识字的方法教学龄前儿童识字的方法恰恰是“不教”。即识字活动不是作为一种独立事件存在,不采用读、写、背的方式让孩子有意识地

学习

如何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好方法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让宝宝养成早睡早起好方法,内容包括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方法,如何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培养宝宝早睡早起。培养宝宝早睡早起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育儿知识,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培养宝宝早睡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