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精选11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大家对论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整理的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1
1 历史知识概念
知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石,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基础也就是说,二者是一个统一体。不过,出于表述或操作方面的考虑,我们习惯上把知识和能力分开,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关系是对应或对称的,用哲学的语言来说它们是二元关系。从过去的“三项任务”到现在的“三维目标”,这一点变化不大。于是,在理论上,我们或把历史知识分为事实性的知识、概念性的知识和框架性的知识(理论性的知识)等类型,相应的掌握要求包括记忆、理解和运用三个层次;或混合历史知识的表象和特性,以对应记忆、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能力和思维品质、创造性思维等;或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方面解说,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的关系。在操作或教学意识上,知识和能力依然是两条平行线。
究其原因:第一种看法,对知识的区分采用的是“普遍的原理”,而对应的“特殊的事实”则过于狭窄。第二种看法,把“普遍的原理”和“特殊的事实”都打乱了,所以连盖房子的概念也乱了。本来是想从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方面来确定知识的概念,但是因为把历史知识等同于教科书内容,所以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是历史知识,历史*表、历史结论、历史观点是历史知识,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基本线索、历史发展过程也是历史知识。当然,记忆、分析综合、评价是能力,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也是能力。在这种琐碎的分法背后,不仅没有梳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就连对知识和能力基本概念的界定也成了问题。第三种看法,借用了当代心理学研究成果,从“是什么”、“为什么”到“怎样做”,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做了必要的说明。
2 历史知识视野
理由一,从知识论的角度看,一切知识皆源于事实、方法和理论;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看,一切知识皆源于实验、观察和理论;从社会生活的角度看,一切知识皆源于经验、习惯和认识。所以,书本知识只是狭义的,仅了解书本知识的人,或许有做学问的可能,但不可能学做生活。历史这门人文学科,自然不看重这样的知识。理由二,历史知识是为提升生存与生活能力乃至体认人生意义的学问,即便有充裕的闲暇时间,也无须只有过去的故事可做消遣,更何况基础教育关乎国民的生计和国民的生活的能力发展、关乎国民的精神健康。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因为它有谋取、发展这些功能的知性、技艺、智慧和价值观。理由三,广义的历史知识理应包括史实(事实)、史法(技能)和史论(认识)。否则,就真的应了那句话:历史除了时间、地点、人物,其故事是假的;小说除了时间、地点、人物是假的,其故事则是真的。简单地说,叙述性亦即陈述性知识,反映历史事实本身或等于事实本体,它由多种实在的现象展开事实的情节,其中既存在客观的事实,也体现主观对客观事实的复制。所谓历史,无外“事实上的历史”和“写出来的历史”。而具有故事性的历史,更不是只“知道是什么”就可以总结的。即叙述或陈述本身,不仅包含了“是什么”,也包含了“为什么。
3 历史知识的目标
规范性亦即规则性知识是非常有用的知识,它不仅由个体的经验积累获得,而且必须符合群体约定俗成的标准。通俗地解释这类知识,有同干我们对习惯的理解。习惯有两方面:行为与思想。其主要成分有四:重复、照旧、符号和类型。在我们处理历史观点、历史阶段特征时,常常运用这部分知识。即使在拟定教学目标时,也会用专业的眼光使用规范性知识的重复和照旧成分。比如,这位教师为“秦王扫六合”一课拟定的教学目标:了解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建立的过程,记住中央和地方统治机构的名称、主要职能;从秦朝的政治和经济以及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方面认识到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作用。符号和类型是更为高级的成分,它们多运用于对学习内容的处理,比如英国“新历史”教学改革中有关“学习类型”的研究。其实,无论是作为学问中的规范性知识,如自然科学中的公式,还是作为生活中的规范性知识,如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守公共规则,所谓“了解”和“知道”的意义,就是对法则的认知,或可认为是对人的行为和思想的合理约束。历史知识的专业性乃至教育性,自然包含这部分知识。诸如我们强调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所表述的内容就是学习者理应懂得的行为标准和学业发展轨迹。但是,考虑到历史学科具有社会人文科学两方面的属性,这类知识不可能套用自然科学的规矩。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偶然性、随机性以及难以模拟、难以控制、难以量化等特性,特别不能过于纯化或理想化。至于方法和价值观则是我们特别强调的。不过,我们把它们分述在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之中。“方法”近乎“学习能力”,“价值观”无疑等于“思想教育”。于是就有一个怪现象,一方面特别强调历史知识的基础性、科学性、教育性和发展性;另一方面又排斥知识与生俱来的方法性和价值性。如此这样,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发展性就难以支撑,因为抽去方法性和价值性的知识,其衍生能力就会天生不足。还有,我们比较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在历史教学界又把这个观点微缩在了教科书上,历史知识即教科书知识。如今尽管我们同意建构主义的主张,可是要么把知识看作是“客体的副本”,如同事实的翻版;要么把知识看作是“一成不变”的经验,如同字典里的词条。“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能力改变知识。”这话没错,不过我们要问:知识的力量又蕴藏在哪里呢?“知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知识发展人文精神。”这话也没错,我们一样要问:人文精神是什么,不是对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自觉吗?如果是这样的话,体现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实体不是知识吗?事实上,我们所强调的“解构知识”,无论言及智能还是方法,都是在重组和解析知识内在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穿透知识背后的价值,才能使知识显现它的有用性。当然,理解这样的知识需要有整体认识的观点和方法。"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2
一、在地理教学中引用历史文化知识的原因
历史与地理历来就密不可分,学习地理必须了解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横跨自然和人文两大领域,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渗透性。其视角之一是“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因此,地理学本身就包含对人类活动与地表环境的关系的研究。而且,在地理教学中恰当引入历史学上的名人典故、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内容能增强趣味性和提高实效性。
首先,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均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二者内容互有交叉渗透、互为影响因素,这成为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论依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球表面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因素。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它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教学中通过融入历史时期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地理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对地理环境施加程度不同的影响。特别是当今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反常等更是与我们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地理教学中历史知识的融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重要和环境保护的必要与急迫。
其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强调基础教育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兼顾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增进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思维意识;同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爱国情感。地理教学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地理知识和现象,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而如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如在讲到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到历史上我国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恒星的名字,还记录了行星的运动情况;讲到哈雷慧星时,就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哈雷慧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慧星的最早记录。这不仅会让学生感到趣味盅然,激发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还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二、在地理教学中如何融入历史文华知识
1、运用历史方法,从时间动态角度理解地理知识。地理教学从其教学内容来看不仅包含有地理知识,还体现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从历史的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会使内容更加全面和立体。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环境的科学,而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所以,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球表层现在是什么样子,还要让他们知道地球环境的历史演变,从历史地理解来地理事物和现象。如讲述我国的黄土高原的历史资料,从划分历史阶段来看,可以了解到黄土高原的巨变是自然与人为两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从时间的演变角度看,自然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正是全新世中期,全球进入“气候最适宜时期”。当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0℃~30℃,年平均降水量也比现在要高。当时这一地区河流径流量比今天丰沛,泥沙含量微少,湖泊也较多,所以总的看来生态环境还颇优越。到了距今3000年前后,即我国历史上商末与西周初之际,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冷,出现了一次新的小冰期,地质史上由全新中期进入晚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带与植被带相应南移,其新出现的格局大体上一直保持至今,可见自然原因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如今面貌的主要原因。人为方面,主要是因为自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地区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牧业由萌生到逐步发展。自隋唐时期起,晋陕宁明长城一线以南滥垦滥伐之风始未曾止息。该线以北部分,经理了唐与北宋时期第二次垦伐高潮后,曾一度缓和下来。但清中后出现的第三次放垦浪潮,却一直延续到近代。这直接导致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地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的日渐加剧。通过这样对黄土高原历史的纵向分析,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破坏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为正确认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作铺垫。
2、结合历史文化知识,来加深印象
众多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能更确切生动地表述地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印象。例如“洋流”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较小,他们缺乏感官上的体验,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我们可以结合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了依靠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对人类的影响,这样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三.结语
作为一门兼有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学科,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世界,培养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地理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本学科,同时结合历史知识,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不过,也需把握适度,防止喧宾夺主。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3
一、整合旅游地理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动力
在日常旅游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入了解地理教学、历史知识的联系,明确章节课题中和历史知识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学生为导向,将教材章节课题之外的历史知识点巧妙融入其中,有效整合课题教学内容,促使作用到课堂中的旅游地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对旅游地理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旅游资源”为例,其可以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后者可以进一步细分,历史遗迹旅游资源、古陵墓旅游资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科技文教旅游资源等。在“旅游资源”章节下“历史遗迹”教学中,教师需要全方位深层次解读“历史遗迹”课题内容,科学安排课题内容。在讲解“历史遗迹”知识中,教师要引导班级学生有效思考,回顾学习历史知识中所掌握的历史事件、召开的会议、重要人物等,比如,延安会议、遵义会议,促使学生在学习“历史遗迹”课题知识中,将旅游地理学科和历史学科紧密相连,顺利实现跨学科学习。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回顾情况,高效整合旅游地理教学内容,促使旅游地理知识有着较高的层次。教师可以将和“历史遗迹”密切相关的历史知识桥面渗透到具体化教学中,增加旅游地理教学趣味性,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动力,主动参与“历史遗迹”课题教学中,有效掌握并巩固历史遗迹课题知识,为更好地讲解旅游景点***遗迹等做好铺垫[1]。
二、深化地理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思维
在联系历史知识过程中,中职教师要根据历史、旅游地理二者结合点,根据班级学生已有的能力素养,深化地理教学方法,促使历史知识更好地渗透导到地理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探讨、分析旅游地理以及历史学科紧密相连的课题问题,在解决过程中不断发散地理思维[2]。以“古陵墓旅游资源”为例,在联系历史知识中,教师要明确“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重点与难点,将学生了解的古帝王知识融入到课堂中,科学整合的基础上,巧设课堂问题情境,将课题旅游地理知识、相关历史知识有机联系。随后,教师要深化地理教学方法,将合作探究方法作用其中,让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探讨、交流过程中从历史角度出发,不断发散自身地理思维,分析并解决“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问题,深层次把握抽象化、复杂化的课题知识。在“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采用任务教学法,结合课题教学重点与难点,向各小组学生安排不同的实践任务,要求小组学生联系相关历史知识,查询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相关实践,完成“古陵墓旅游资源”课题实践作业,积累丰富旅游地理知识中,培养地理思维。
三、注重教学实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在联系历史知识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融合旅游地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引领专业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深化理解旅游地理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在整合学科知识过程中,有效提高地理旅游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历史遗迹”课题知识后,教师可以有效联系历史知识,科学整合的过程中,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比如,知识大盘点、历史遗迹讲解,促使专业学生在多样化实践中将掌握的“历史遗迹”理论知识内化为重要的能力,包括相关历史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践情况,练习历史知识,进行“历史遗迹”专题教学,让学生在查漏补缺中进行针对性旅游地理实践,更好地展现旅游地理教学中联系历史知识的重要意义[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旅游专业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地理教学、历史知识二者间的联系,深化旅游地理教学各环节,将历史知识巧妙融入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中,促使班级学生深层次理解并掌握旅游地理知识,实时完善构建的旅游知识结构体系,提升旅游综合实践能力,成为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以此,最大化提高中职旅游教学水平与专业人才培养水平,有效推动我国旅游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卞洁.分析中职学校旅游地理教学方法的实现途径[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8:254-254.
[2]李建华.“互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5,05:108-108.
[3]王静文.开展多种学习活动,促进中职旅游地理有效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07:47-48.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4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知识的必要性
(一)扩充历史教材知识。我们知道,初中历史教材所包含的内容是十分的有限的,它更重视的是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所以一般情况下历史教材一经编制完成,就会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固定性,即使修订也只是增加一些*片或案例,空间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将大段的史料知识编入教材。但是,在考试的时候,历史的考题所呈现的背景材料基本上很多的史料知识,这些材料学生在课本上基本不会见到,如果教师不在平常进行必要的补充,学生在考试时可能会不懂得用什么知识答题。另外,由于历史距离我们太过遥远,好多学生对于历史上一些政策或者习俗可能在理解上有很大的难度,如果教师能将补充必要的史料知识,就可以促进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会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教会学生掌握一些历史事实,它的更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利用知识来明白一些道理,进而能够分析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史料知识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见解,促进批判思维能力的发展。但是,一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基本上把重点历史知识的传授上,基本的方法就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对于史料知识则涉及较少。这样的方式只会增加学生学习的枯燥性,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史料知识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促使学生主动的进行探索和思考,进而增强他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三)转变教师角色。新课改的理念认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基本上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而将史料知识引入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走出这个怪圈,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解放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促进师生角色的共同转变。
(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学生大都习惯了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则不太擅长,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而史料知识的引用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加深对历史的了解,还可以了解一些多元化的学术观点,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的开发,进而进一步形成学生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知识的应用对策
(一)增加对史料知识的关注。史料知识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丰富性,教师应该增加对史料知识的关注。将史料知识融入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可以借助一些新的网络工具,如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实时的了解一些史料知识,将每天进行史料知识的积累成为一种习惯。历史是我们了解自己的重要工具而且它是一个既定的事物,基本上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学生养成每天阅读和积累的习惯,才会不断的升华历史中蕴含的价值,从而为教师在课堂进行讲解时奠定一定的基础,并进一步带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举例来说,在讲解“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骨复原像、山顶洞人头骨复原像和现代人头像,然后对其外秒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的了解北京人、山顶洞人和现代人的区别与联系。
(二)增加对史料知识的讨论。由于初中的学习较为紧张,因而一些教师不愿意花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一些探究式的讨论,更愿意把时间花费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其实,如果让学生进行一些史料知识的讨论,对于学生的学习的提高更有效果。另外,史料知识是活生生的社会实例,如果仅仅像记忆知识点一样的死记硬背地进行积累,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效果不大。史料知识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历史敏锐性进行培养,学生只有通过激烈的讨论和交流,才能将史料知识中内含的知识进行内化。举例来说,在讲解有关“代议制”的知识时,为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英国议会、内阁首相以及英国女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分组扮演内阁首相、英国女王以及众议员等角色,让他们根据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的决定的合法性等进行探讨,在扮演中体会各人物的权利以及权力界限,讲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应用。
(三)增加对史料知识的课堂应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是,可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读一些史料知识进行引用,作为案例进行相关的分析,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以及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讲解秦代的焚书坑儒事件时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必要的了解,并且了解相关的实例,同时可以与我国当代的“科教兴国”战略进行对比,教师可以通过正反的对比是学更加深刻的理解教育和知识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意义。
(四)突出对史料知识学习主体的认识。教师应该改变应试教育下的教师观,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将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进行史料知识的教学中,要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例如,在讲解有关科举取士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对一些科举取士的案例进行举例和讲解,一来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积极性,二来还可以最大程度的共享资源。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学习中引入史料知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的高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显然完全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虽然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对于时事政治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随着成功经验的不断积累和失败经验的不断总结,它必然会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5
一、初中历史学习的特点
初中历史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历史的方法跟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历史的时候,要根据历史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1.缺少逻辑思考
历史一直被归为文科,其教学方法也跟文科差不多,很少需要逻辑思考。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测试以回忆课本知识为主有关,历史并不像物理那样需要分析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思考,再回忆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侧重基础知识记忆
历史学习特别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对基础知识进行明确记忆,学生就很难得出试题答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以使学生在考试紧张的时候,也能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记忆,以达到熟能生巧。
3.知识内容多
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学生经常在记住新的知识的同时又忘记旧的知识。所以,学生要合理分配好复习历史知识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忆众多的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要把历史知识串联成一个网络,要确保所有的内容都出现在这个网络上,并且网络的任何一点都能通到另一点。
二、初中历史学习中的困难
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遇到的困难,学生哪里觉得难,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而初中生学习历史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难题。
1.容易忘记
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历史时还觉得轻松,到了初三进行全面复习历史知识时,学生就开始出现遗忘前面知识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来过目不忘的人就极其稀有,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较久的知识都会忘记。学生在增强记忆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复习才是巩固记忆的王道。可言说,让学生轻松复习所学的知识是解决学生遗忘的有效方法。
2.不同知识难以串联
学生在学习当中,没能站在高的角度纵览整个系统的知识,因此看不到不同章节知识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很难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就造成了各个知识点孤立存在的现象,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思维也就比较局限,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困难困扰着不少渴望学好初中历史的学生,而知识网络的构建的教学方法恰好能解决这些难题,能给初中生学习历史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既方便了学生记忆,又方便了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
三、知识网络的优点
1.包含初中历史所有知识
知识网络不是只包含一部分知识,而是能够把整个初中的历史知识都包含进去,做到不重不漏,既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压力,又保证了知识的全面复习。整个初中历史的知识网络不需要一下子就构建成,这样会很辛苦,教师可以教学一节内容便构建一节内容,并且与前一节内容进行联系,相对来说,这会让教师觉得其工作量减少了很多。
2.不同知识之间的串联
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是把前后两部分知识串联在一起,就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家建立》为例,该单元包括从“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诸暴君”到“大一统的汉朝”。其实要把这三课的内容串联起来非常简单,这三课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首先秦国统一了中国,接下来秦国君王暴政,引起百姓起义,然后秦国被推翻,建立起汉朝。学生复习完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便可以联想到秦国暴政,接下来可以联想到秦国被推翻。这样,不同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串联,便能构建起知识网络。同样的道理,针对不同的书本,我们也可以找到他们相关的联系,把知识串联起来。知识的串联是从一个知识回忆起全部知识的关键,如果知识网络某一个环节串联得不好,学生便难以回忆相关的知识。
3.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回忆
知识网络的构建是为了方便学生在空闲时间,并且手上没有任何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复习。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浪费了很多的空闲时间,例如,在饭堂排队时,在来回学校的路上等。如果历史教师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那么,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复习,并能反复多次地复习历史知识,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四、总结
知识网络的构建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和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其他人浪费的时间一遍遍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此外,该方法的先进性还表现在能够找到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把所有的知识都串联成一张网络。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6
1 当前高校历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般而言,历史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课程实习、课程论文、社会调查、田野考察、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课外科研活动、竞赛活动等。在教学中,实践教学应该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紧紧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展开,既注重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影响,实践教学在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体表现如下。
1.1 教育理念落后,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脱节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践教学应该保持其连续性,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与理论教学教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传统的历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此重视不够,教学中往往是“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技能”,实践教学被看做是一种辅助性工作,没有置于应有的位置,缺乏对实践教学内容的总体设计。这种缺失所带来的后果,就是课程设置孤立,缺乏体系。虽然不少专家对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很多推进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但是这种改革与探索,往往是对实践类课程的局部改进,缺乏整体性思考。当前高校历史学的专业课设置,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课。其中,实践课课时比重在全部课程学时中占的比例非常低。这种课程设置,往往又给人带来一种错觉,就是实践教学应该属于实践类课程的范围,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则应该是侧重于理论教学。这样一来,人为割裂了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无法对实践教学做出准确定位。
1.2 理论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存在局限性
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在理论教学中反映最为明显。桑兵教授曾谈到:“大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已经相当程度地高中化,不仅以课堂听授为主,而且从形式到内容都是高中阶段的延续翻版,学生学习的时间被大量规范化的课堂讲授填满,以至于很少有时间进*书馆系统读书。”这段话,可谓一语中的,目前高校历史专业的理论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中学教学方式的延续。这种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状态,把教师视为知识的传递者,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讲义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在考核方式上,长期以来都是通过闭卷考试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这种教学流程,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分析能力不但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还会形成一种思维惰性。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形成的只是一种模糊的知识记忆,缺乏真正的理解与认识,学习兴趣也无法提高。在教学考核中,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是死记硬背,照搬教材,甚至还出现连教材都不愿意去翻,直接百度答案的情况。这种应试教育,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对知识本身的理解与掌握,也会形成很大误区。
1.3 对实践类课程理解片面,认识不足
目前学界对于实践教学的研究,一般都是聚焦于实践类课程的探索与改革,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与形式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拼凑敷衍,毕业实习、专业考察流于形式,实习基地建设落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等。以毕业论文为例,从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的不断训练,到毕业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层层把关,这些制度性的规定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但是,实际的结果却不免让人有些沮丧,很多学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在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学生搜集、检索史料、解读史料的功夫都有很大不足。写作中,思路框架、行文逻辑、语言表达往往也晦涩难懂,更有甚者,干脆直接复制粘贴,拼凑了事。问题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对实践教学认识上存在误区,理解片面。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提高学生学术素养、科研创新能力,这也是对大学期间学生知识水平的一次全面考察。要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毕业论文,需要一个不断积累、训练的过程。有学者指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教会学生读书,使其学会学习,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作,理论教学要与实践课程教学相结合,强化能力训练,有效的使“知识”转化为“能力”,才有可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水平。
2 优化高校历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
如上所述,专业基础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两大目标,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依存,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对于高校历史专业来说,只有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误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做到理论教学中贯穿实践训练,实践教学中体现理论指导,才能真正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2.1 转变观念,构建开放性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是围绕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提升。要达到这个目标,就不能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要尝试建立一种开放性、多元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对于如何构建这种教学体系,武汉大学曾经进行过很好的探索,提出“一体三翼”的教学模式,以创新性人才培养为中心,从课程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三个方面展开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实践环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科研实践环节重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社会实践环节则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不过,目前系统探讨实践教学经验的并不多,教育管理者也未充分认识到这种实践教学体系在高校历史专业中的重要性与适用性。因此,转变观念,制定新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通,使两者共同服务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成为推动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2.2 理论教学方法多样化,形成实践压力机制
近年来,为了改善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弊端,着眼于社会实际需要,研究者提出不少解决方案,主要是集中在教学方法的改进、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利用上,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在教学方法改革上,一般所提倡的“研讨式”、“研究性”教学,并不是说给学生指定一些书籍论文阅读,然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发言,最后教师再总结一下这么简单。实际上,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大量准备工作。既要对自己专业领域有充分了解,能够把一些新知识、新观点引入课堂,也要对课程细致规划,对指定学生阅读的资料认真选择。在课程讨论中,教师应该起一个向导作用,一方面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另一方面又不能包办代替,对于学生不同的观点,允许存疑、存异,以便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
此外,由于这种“研讨式”教学侧重于学术性,那么对于学生阅读与思考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在教学中曾对闭卷考试内容进行调整,把平时指定学生阅读的资料纳入考核范围,形成一种实践压力机制。这样,学生即便是为了考试取得高分,也会认真阅读,这既有利于摆脱考试过程中死记硬背书本知识,也促使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论著,激发实践热情,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
2.3 提高实践教学认识水平,培养实践教学队伍
过去对于实践类课程问题的分析,往往关注于一些客观原因,如实践类课程课时比重较小、师资力量不足、经费不足、实习基地建设滞后等问题,对于教师自身的实践教学水平则重视不够。事实上,教师作为实践类课程的引导者、实施者,其教育理念的新旧、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开拓意识,对实践教学的成效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只有对实践教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强化实践教学的基本技能与业务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实践教学队伍,才能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总之,高校历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能否转换思维,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训练,有效的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具有开拓意识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历史学这类传统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7
1、历史课堂多媒体教学的特色
历史所学所教的内容都是过去了的事物,不可能再重复经历,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媒介,相关的电子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作为主要手段,把历史事件转化成文字、*表、声音、动画等,再通过PowerPoint、Flash等形式呈现出来。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色。丰富的课程资源,包含积极信息和消极信息通过多媒体,可以演示过去的录像,还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模拟历史事件的过程。对于讲解的历史人物生平事迹,战争发生的状态等抽象知识,以及国家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大的跨度,都能够通过多媒体展示在课堂教学中。
当然也会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成分在里面,需要教师严把信息入口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生呈现积极向上的信息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积极性历史毕竟是过去的事情,只靠教师单一的课堂讲授,有时候会让人捉摸不定,生涩难懂。相反,利用多媒体形象直观的内容呈现,比较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学习心理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我想学”发生转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另一方面讲,多媒体教学是新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亮点。多媒体教学的教学成果具有易保存性和再利用性教师在组织多媒体教学时,多采用课件的形式,课件是教师教学的结晶,是教师把教学内容同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有机结合而产生的,能够被以电子版的形式保存下来。不像是教案那样,不容易长期存储和修改,课件可以多次被使用,根据时事变化做出适当的调节。
2、新课标下历史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
误区一:过分强调多媒体,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在新课标下,多媒体教学作为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教师不得不按照学校的要求,增加多媒体教学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比例,几乎形成一种没有多媒体参与就不能代表一节课的成功的误解。就连最基本的板书,都被省略掉了。多媒体教学采用的PowerPoint、Flash等都是教师自主设计、自己制作的,无一不包含了教师的心血和智慧。过多地依赖多媒体,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
误区二:教学方法上过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新课改要求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因此,一些历史教师就不能很好地把握这个度量,不敢放开手脚,在课堂上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采取放任的态度,生怕因为自己的参与而造成喧宾夺主的情况。
误区三:过分注重学生的创造性,不能够对学生做出有效的价值引导鼓励学生提出新颖的观点固然是好的,但是学生由于青春年少,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都比较少,对社会对历史都不能有全面的客观的理解,常常会因为自己的主观冲动做出错误的价值评判,对某历史现象或结果做出绝对的非好即坏的评价。而历史教师虽然有着丰厚的阅历,却不敢在课堂上对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做引导,对学生的任何观点都表扬和肯定,生怕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探索的动力。教师的这种做法,不仅没有遵从历史新课标的要求,反而是与新课标背道而驰的。
误区四:教学内容仍以课本知识为主,对非考试内容不重视虽然新课标中多次强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加强学生的“经历”“体验”“感受”“愿望”“***”“兴趣”等主观经历,但是迫于升学压力、家长期望、社会舆论等多重压力的束缚,历史课堂教学内容还是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要内容,对于“非考点”的内容,在课堂上一带而过甚至绝口不提。有兴趣的学生还去看一下,没兴趣的学生根本不予以理会。
误区五:历史课堂评价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参考标准在历史课堂上经常出现“旧瓶装新酒”的矛盾现象,采用多媒体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却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新课标多次强调要对学生实行多种评价方式,不能只注重考试成绩。传统上只以成绩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标准早就为人们所诟病,因此必须采取多元的评价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时,既要注重学生在历史课上的学习结果,又要注重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之处。在教学目标评价上,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情况,表现为考试成绩形式,又要关注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情况。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在肯定他们优秀成绩的同时,劝告他们还得谦虚谨慎,不能因此沾沾自喜、骄傲不前;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要表扬他们正面的进步的地方,发现闪光点,使他们重新拾回学习历史的信心。
3、新课标下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对策
鼓励学生的合作探究创造条件,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在一些探索性或条理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把一些由教师讲解演示的内容分配承包给合作的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的合作意识。有时候学生合作探究会浪费一些课堂教学时间,但是这种形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探索能力,在合作研究中体验教学内容的快乐,增进对学科内容的理解。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全班学生都积极参加,把成绩落后的学生也按兴趣分配在内,而不是少数优秀生的表演。探究不仅要真的利用时间去搜集资料,去归纳整理,去反复验证,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探究成果,教师做适当的补充和矫正,而且要认真做好,不能流于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历史学科是一个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学科,因此应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固然是好的,但是也有其不足,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历史基础、学科兴趣不同,自主学习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青春期的学生,心智发展欠缺成熟,虽然有着***思考的愿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碍于青春期强烈自尊心的特点,有时候遇到难题时不愿主动向老师请教,学习气氛比较沉闷。因此,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反馈信息,在教学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教师要选择积极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这句话表明一堂成功的历史课,通常是教师慎重地选用几种教学方法,遵循科学性、创造性、灵活性原则有机地组合起来,而不是随机地把几种教学方法进行简单拼凑,随意搭配。因此,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出发,精心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而不是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滥用多媒体教学。
4、总结
在新课标要求下,历史教师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合理选用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上发挥优秀的作用。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8
一、历史小论文的基本特点
历史小论文是集述、评、析于一体的小型政论文,具体地说有以下特点:
1.议论的方式有立论与驳论两种,论文题目形式有史料型和史论型两种。
①立论:就是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某一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如近代中国的屈辱史让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你怎么看这个观点?
②驳论:就是对错误的观点或立论进行反驳,否定对方的错误之处,以辨正是非,形成正确认识。如太平天国运动只是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这一观点对不对?请围绕阶级斗争的进步作用,结合太平天国***史实作一小论文。
历史小论文题,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史论题,让学生用史料证明某一历史观点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如:“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种说法是否有理?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这就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史论题。二是史料题,要求学生从给出的史料中提炼出文章主题,然后自拟标题,谋篇布局,撰写论文。如:2003年,上海历史高考卷中的“中国近代化”题,就是典型的史料题
2.历史小论文具有开放性。在布置历史小论文时,我们一定要精心设计题目,不要让小论文变成答案固定的简答题,让作答方向具有开放性,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论从史出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核心,而不是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通过小论文的写作,培养学生逻辑能力,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二、目前学生在写小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写小论文时,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写小论文的时候,往往选的主题比较平常,立论局限于教材,内容平淡,缺乏个性和创造性。导致文章毫无新意,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偏离主题,言过其实。很多学生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一些言过其实的大话套话。其实是对主题没有理解领悟好,就匆匆写了一些毫无营养的东西。
3.缺乏逻辑论证,没有史论结合,或议论太多,结合史实较少,空发议论。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历史小论文写作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学生惯于从教师那里得到现成的结论,而不习惯于自己思考,导致学生不会史论结合。
三、写好历史小论文的策略。
历史小论文的写作,既要符合一般论文特征即论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充分,又要具备历史特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篇好论文,必须做到:
①论点明确新颖,富有创意。
②论据充分真实又恰到好处。
③论证有力。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论证过程科学准确,逻辑严密。
④结论正确。能由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本质,给人深刻启示,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或者是说结尾要再次点题,并升华。
⑤正文写作前应拟写提纲,搞好谋篇布局。以材料为基础、观点为轴心,科学地安排文章层次和布局,内容详尽、构思严密。
1.写好历史小论文,首先要先理解要求,审题要切中主题。写好历史小论文审题很重要,由于历史小论文的材料呈现形式和题目的要求多样。首先,要会阅读各种文字、历史*片、数据表等历史材料。其次,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材料提炼观点,归纳史实,判定是立论题还是驳论题。最后,考虑如何史论结合展开评论。
立论性论文,往往是要寻找史实论据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一定要做到论据充实,做到史论结合就可以了。
驳论性论文,先要认真思考对方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弄清其错误的实质。然后展开批驳,一要批驳对方的论点,揭示其错误的性质;二要批驳对方的论据,证明其虚假或证据的不足;三要批驳对方的论证,揭露对方议论中所运用的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逻辑错误。这样,才能驳倒错误观点,阐明正确的思想与结论。
2.题目要亮出观点。观点是历史小论文的灵魂,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里的观点不仅要正确,符合材料的要求,而且要新颖独特、简洁有文采、高屋建瓴、能统帅全文。在拟定题目的时候要反复揣摩。
3.行文要层次鲜明,逻辑严密,还要做到论点新、角度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好小论文首先要搜集整理组织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围绕主题选择典型性材料,材料的选择不要局限于教材,可以源于报纸、网络、电影等渠道。选完材料后就是组织这些材料,开头要开门见山点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层层论述,一定要层次分明,逻辑严密,递进论证,让文章的结构显得比较严谨,一定做到史论结合。最后要首尾呼应,以新颖独特的方式结尾,如谈谈自己的启示。写完以后,一定要反复推敲修改。
总之,要想让学生写好小论文,首先,平时要着眼重点训练学生阅读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其次,在平常授课中,在学生掌握教材重点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指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教材,升华认识,并注意搜集整理有关史料。最后,教师对历史小论文的选题一定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让学生多加练习。长期坚持下去,将十分有助于学生写好历史小论文。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9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目的
1.提高历史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的榜样,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本身要不断丰富自己,提升个人魅力,促进师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在潜意识中引导学生,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目的,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不断创新新的教学方法,以便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奠定基础。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而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这两者缺一不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单单注重一方面的教学,而是要将两方面都传授给学生,才能够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方法
1.转变历史教学方法。
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行培养,转变历史教学方法是关键的一点。传统的历史教学方法太过死板,学生大部分都是死记硬背,而很少真正深入地了解这些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所以,在当今的历史教学中,创新历史教学方法已是当务之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历史知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教学环境中体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船体的情感,冲击学生内心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例如,教师在讲解商鞅变法这个历史典故时,可以通过网络电脑等一些方法播放关于商鞅的一些音频解说或者电视内容,然后结合教师自己的讲解方式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充分感受当时商鞅激昂无奈的心情,以此来冲击学生的心灵,感受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思想观。
2.注重教材内容的人文内涵。
历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其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其独特的人文内涵,教师在教授历史过程中,不能只教授学生表面的东西,而是要深层次地挖掘教材内容中隐藏的内涵,以此来熏陶学生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师首先要对历史教材中的人文典故、文化背景及历史事件了如指掌,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强烈情感。高中历史从秦皇汉武至今,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是帮助学生培养人文精神最好的养料,例如秦始皇时期建造长城,长城至今还存在,其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言壮语足可以激发学生心中的自豪感,但同时,秦始皇的苛政虐民同样能够激起学生心中的气愤。到近代的抗日战争,八年的抗日战争离我们仅相隔不到一个世纪,其情其景犹如历历在目,惨烈的景象和胜利的喜悦就像打翻了的调味罐,使得学生心中五味杂陈。这些历史都是教师应该抓住的重点,把其中隐藏的人文内涵充分挖掘出来,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建立强烈的责任感。
3.历史与实际的结合。
历史是过去的记忆,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这些记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重现当年的情景,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还能够让学生充分明白人文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不能局限于书本的内容和课堂的范围之中,而是要跳出这个范围,走进历史中,去感受和体会当年的情景。
(1)走进历史博物馆,借物意境。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去历史博物馆,去接触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借助这些物品,教师可以边讲解边引导学生去想象当年的情景,把自己加入到那个场景中,感受那段曾经发生过的历史。
(2)课堂演绎,情景再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书本中描述的情景再现出来。例如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人物,将当时的情景和对话在现实中表现出来,还原历史,让学生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历史。通过历史与实际的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高中历史教学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力量是无法想象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这门课程的教学,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其中的力量,将历史的知识和蕴含的人文精神传授给学生,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与自我的发展,保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综合性人才,为社会持续性发展作出重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大凤.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5,16(11):71-72.
[2]王能文.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新课程导学:七年级上旬,2016,30(69):21-22.
[3]杨扬.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几种基本人文精神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2014,28(31):67-768.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10
一、重新定义教与学的意义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与学要有一致性,这是历史教学中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要求学生要与教师的思维要有一致性。但是,在教学中不仅要有思维的一致性,还要有思维的不同性,特别是逆向思维教学,一定要增加它的份量。教与学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在中学历史具体教学中虽然有这样的逆向思维,但是还远远不够。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单一性的教或学有悖于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这里我们只是强调,只有明确地认识到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才有可能有的放矢。教师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主体,起主导作用;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是客体,具有能动协调的特性。二者相互联系,互为制约,构成完整的回流思维体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重此轻彼,顾此失彼,则相互干扰,一损俱损。
教师逆向性创造思维诸要素与学生的逆向创造性思维因素成正比例,潜移默化,互为反馈。教师只有大胆地追求并能动地运用逆向思维教学,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逆向创造思维起主导作用,只有正确处理好教学双边逆向性创造思维的辨证关系,才能卓有成效地实施并发展教育教学思维的不同性。
值得肯定的是,历史教学有自己的特异之处,它的内涵广博精深,有多层次、多功能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思维不同性的外部环境,即它的语言美感情境。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和信息反馈。历史教学思维不同性的语言应该是刺激和促使信息接受者思考的语言,应该是使信息接受者同时参与信息创造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中既要使用求异思维与要使用求同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思维的不同性与同一性不能仅单独使用,两种思维必须要结合起来使用,这样才能把课堂组织好。首先是思维的不同性必须与思维的同一性同步共振。两种思维经过交融可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复杂、深奥的问题,采用先因后果或先果后因的方法,逆推反正,同中求异便能找得最佳答案。其次是要求更新历史教学的观念,促使历史教学信息的思维辐射与学生接受信息的思维聚合同步共振。
历史这门人文学科的可知性、过去性强,且层次交迭,范围广,意象远,而且只有当教、学过程中思维的辐射与聚合协同共振时才能奏出一曲和谐悦耳的新乐章。最后是必须透彻全面理解同步共振的内涵。不能望文生义,将同步共振错误地理解为“同行”、“滞前”或“超前”。其本意是指教师使用思维的不同性教学与学生自我思维的不同性相互感应、积极配合、相互制约、互补反馈,得出与众不同的新思维成果。只有这样,学生在接受思维的不同性训练后才能准确地去把握新材料并进行思维加工,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去探索新知识,解决复杂的问题。为什么高考文科考生有人面对历史材料分析题、问答题总感到棘手,以至很被动?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中缺乏大胆的创造性、求异性,总把自己的思维局限于常规性的思维框架里。
虽然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大胆地运用思维的不同性教学,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只抓住了一个方面而忽视了思维不同性,即聚合思维的返流作用。思维的不同性并不排斥聚合思维,只有当它们协同共振才能出现正常现象。所以,教师在增强自身的思维不同性功能的同时,要对学生加强相同、不同两方面思维的训练。聚合思维在于求同,发散思维在于求异。运用求同思维,分析便能透彻全面,还便于寻找规律;运用思维的不同性,分析便会精辟新颖,从而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所以说:“人的任何创造性活动都是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不同水平或多层次综合的产物,只有发散度愈高,聚合性好,创造水平才会高。”[1]
三、教学过程中要有积极的创新性和大胆的开拓性
教学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思维的不同性,这种思维的不同性要表现为积极的创新性与和大胆的开拓性。
原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式之一,从广义上说,因果联系仅仅“只是世界性联系的一个极小部分”,而“相互作用才是事物真正的终极原因”。[2]学生只有掌握了事物的现象、本质和某些结论的来龙去脉,大胆地运用求异思维,于“异”中把握其个性特征,才能认识历史发展的特殊规律。如讲英国工业***,如果教师一反传统型的先因后果、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罗列法,而采用以*表、文字数据展示英国工业***的新成果,让学生在惊讶中追寻其历史根源的方法教学,那么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才是一个真正的发现者、探索求新的人。
所以,我们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还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变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跟我无关为跟我有关,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传统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模式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处于抑制的“休眠”状态,大大妨碍了创造思维的发展。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人的脑力劳动中最深奥的是创造,而现在因为我们不了解创造性的过程,只能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也许摸会了,也许摸不会。如果我们发展思维科学,那有朝一日我们就能懂得创造规律,能叫学生搞思想上的飞跃,那该多好呵。”[3]
时至今日,教学已经不是仅向学生传授死板的知识了,而应尽可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后者微不足道,甚至认为只要把知识灌入学生的大脑就行了。其弱点是片面地把知识当成目的,讲求“积累”知识,使之变成“不能活动”和“不能进入周转”的积压物质“贮藏在学生的记忆里”。在知识急剧增长的今天,这样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了。传统的教学必须改革,强调有效地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追求思维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创新型思维、求异型思维、逆反型思维。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日昌.创造力的测验.心理发展与教育,1985年第1期.
[2]马恩选集.人民出版社,第3卷第552页,2006年.
[3]钱学森.思维科学探索.山西人民出版社,第221页,1985年.
浅谈历史教学复述课文知识论文 篇11
一、教学实践前的反思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第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前提。教师备课时,应对即将实施的教学目标、过程设计、采取措施、使用方法、时间安排等的合理性进行思考、预期和修正。例如:我在备《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Ⅱ)第4课]一课时,对课程标准进行了反思。课标的内容是“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按课标要求“资本主义萌芽”必须讲授,而人民版教材却没有相关内容,这是教材编者的疏漏,还是课标制定者的失误?究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才更合理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结果发现大多数学者都否认中国存在所谓“资本主义萌芽”。著名历史学家萧功秦说:“实际上这种所谓萌芽的东西可能根本就长不大!在封建制度主张定于一尊,在这种‘求定息争、防争氓乱’为基本文化精神的社会里,哪怕长出来也是没有意义的。它总是会被扼杀掉,根本用不着西方势力动手。比如雇工制度,在宋朝就有了,可它永远是这个东西,几百年的时间里也没有长成资本主义的大树。因此,我认为称所谓‘资本主义萌芽’是一个误导的概念,改称为永远长不大的‘资本主义死胎’,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另一位学者任爽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似乎已经可以依稀找到‘资本主义萌芽’,而在明清时期,似乎还可以发现大量的‘奴隶制’的残余。这些现象给我的感觉是,在中国,社会形态的演进似乎不可能被严格而明确地或者说是硬性地加以区分。因为人们可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现同样的因素,或者说相同的因素往往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长期延续”。从上述学者的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目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已遭到了学术界普遍质疑。虽然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一字不提,况且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学中不讲不行,关键是如何讲的问题。如果讲得太深学生难以理解,若是给学生一个定论更有悖于科学性原则。鉴于上述情况,我在备课时一方面补充了有关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知识,同时也简单介绍了学术界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这样一来,既贯彻了课标要求,也弥补人民版教材的不足。
二、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对教学情境、进程、态度、内容、方法及时反思,以便验证教学设计是否合理,同时还要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调控。例如:我在讲授《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高中人民版《历史》(必修Ⅰ)专题二第1课《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主要介绍了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华史实,第2课《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讲述的是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而其他版本的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都是将列强侵华史与中国军民抗争史同时介绍的。人民版之所以另辟蹊径,把中国人民的斗争史单独拉出来,专门设置一课,主要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突出课程标准关于“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主题。我在备课时基本沿袭了教材的这一思路,而没有把两课内容按时间顺序进行整合。在讲授第一课时,学生都能按时间顺序掌握列强侵华的重大事件。而在上第二课时,我却惊奇地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中法战争”(第1课中的内容)发生在“左宗棠收复***”(第2课中的内容)之前。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初中阶段历史教学没有到位,学生连最起码的时间概念都没有。怎么办?如果仍然按原来的教学设计授课,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当时我立即调整了教学进度,先给学生补习初中历史,等他们形成必要的时间概念后,再按原来的设计进行教学。虽然这一节课没有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但由于及时调控却使得课堂教学更趋合理。
三、教学实践后的反思
课后反思也是反思性历史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对实践结果的归因、总结评价、寻找差距,以便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指导现今、未来的教学活动。承前所述,上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课后,我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效果进行了反思:
1.如何解决教学进度与课时不足的矛盾。高中历史课每周只有两节,如果在讲授新课过程中,还要补习初中的教学内容,肯定无法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增加课时显然不可能,怎么办?能不能挖掘隐性课时呢?如果能设计一份预习提纲,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事先解决上课时的“拦路虎”,到授课时的进度自然就加快了;同时,预习题能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而且这也是反思性教学目的——两个“学会”的具体体现。这样看来,设计一份既科学又经济的预习提纲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经过一番思考,我设计了如下提纲:
(1)按时间顺序列举列强侵华的事件及其后果?
(2)针对列强入侵,中国军民进行了怎样的抗争?结果如何?
(3)将列强侵华事件与中国军民的反抗斗争一一对应起来。
(4)在课本中找出中国军民反抗斗争的典型事件。这份预习提纲能否奏效,还有待于下一节课的验证。
2.如何完成情感教育目标。我在授课过程中侧重史实讲解,忽视了情感渗透,这堂课本应该上得生动感人,结果却变成了简单史实的罗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查阅了有关情感教育的文章,其次还虚心向老教师请教,最后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拟定了如下措施:
(1)采取情景式教学。激活学生情感世界,不是靠教师简单的灌输,而是要学生亲身体验。上课时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再现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感人场面,让学生从中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教材选取的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事例都是具有其特有含义的。“三元里抗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左宗棠收复***”,颂扬了政府官兵为收复国家失地而作的积极努力;“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表现了政府官兵、人民群众为维护国家主权,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义和团反帝运动”,则谱写了广大农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壮丽诗篇。上课应选择典型事件,从“中华民族”的视野来讲授。面对着列强的入侵,无论政府官兵,还是民众百姓,尽管他们形式不同,手段不一,或自发,或有组织,但他们都是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而英勇抵抗外来侵略。
(3)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情感教育自然离不开学生的全程参与,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直接影响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讲授中国军民抗争时,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谈谈各自的感想,让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体验中国人民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从而把本节课的情感教育推向高潮。我将教学反思后形成的改进方案用于另一个班级的教学。相比之下,这节课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又涌现出一些新的问题。由于部分学生预习不充分,再加上学生讨论持续时间过长,教学进度再次被延误。这些问题又将成为反思性教学新的起点,反思性教学就是在这种不断循环中推动教学日趋合理的。
历史学科就是让人通过认识过去来认识自己、反思自己、矫正自己、超越自己。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都是现代的人,我们所教所学的历史,实际是今人对前人的理解学、解释学,由于社会的进步,时代的不同,人们对历史的解释与认识也就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历史教师应当自觉树立反思意识,与时俱进,引领学生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培养学生富有时代意义的历史思维。综上所述,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反思性教学必将成为中国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