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与判断》读后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帮大家整理的《决策与判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1
决策,是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一个对的决策,能改变一个人人生轨迹,与此相反,一个不恰当的决策也许能毁掉一个人的前途。经过对“理性的边界——行为决策与生涯发展”这门课的学习,心里对决策的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决策也有了自己的见解,相信以后一定能减少错误决策。同时,利用课余时间,读了《决策与判断》这本书,对决策的认识更加深刻。
这本书从决策的依据(知觉、记忆与情境),决策问题(框架),决策判断(直觉与偏差),决策目标模型,群体决策到最后的常见陷阱,分析了其中各个阶段可能的错误。但这本书侧重于理论方面,里面的试验结果无法直接应用,写作风格类似论文,看起来有些费力,是决策理论很好的一本书。
对于书的封面,相信大多数人都没有留意,我也是读到读者写封面的时候才回头去看封面的,是在作者的提示下才看出其中蹊跷的,3那张牌根本不是黑桃。其实我们的知觉已经被大脑形成的印象所掩盖,大脑已经认为那是个黑桃三,那么具体黑桃的形状便被“视而不见”了。在布鲁纳和波斯特曼的实验中,28个被试中有27个人(即96%的人)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支配反应。这种现象在科学上称之为选择性知觉,用沃尔特李普曼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是先看见再定义,而是先定义再看见。”我们老是会看见自己预期会出现的事物,并且认为那个理所当然,但是往往事实并非如此。再举个例子,世界杯上两个国家队比赛,可能互有小动作和犯规。但是当你赛后让两方的球迷写下对方的犯规次数时候,结果肯定大相径庭。知觉本质就具有选择性,即便是一张扑克牌。
决策与判断是人的思维活动,它不是建立在数学和逻辑基础之上的,而是建立在人的感情、理念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我们做出决策和判断的标准并不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最佳选择,而是建立在人类心理上的第一满意选择。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问题的好坏,目的在于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决策过程是如何操作的,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让我们的决策质量得到提高。
决策与判断的失败通常比成功更有启发性,即使成功是普通的原则。它经常能揭示决策的过程。一旦你能发现引起某种偏差和误差的环境,就可以避而远之或者提前预备对策。
有时看待事物的确会受到动机以及自身预期的影响引起。看一个人,一件事情心里原有的想法或目的会影响对此时间的看法。举例来说,评价一个熟悉的.人则会处处想到的是这个人的好处,若与之不善则会想到的是不好的地方。
书中很多生动的例子都让我们认识到不同事物对于我们决策总会产生很多影响,我们要认真读这本书,从而避免生活中的不理性决策。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2
进入UX行业以来,对于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对于设计和用研的影响一度比较感兴趣,也买过不少书自学相关理论和知识。随着近几年UX在国内的蓬勃发展,每年都有各种层出不穷的设计书籍。有一些读了以后让人受益匪浅,而有一些则是水分多多。有的书可以身经百战,而有的则时代性很强,过了一两年就成了废书了。
今天想要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年代久远,在设计界应该并不知名,然而它真真切切却是一本好书,百读不厌,每次读都能带来对工作的一些思考。下面就来隆重推出这本书咯,请见下*:
这本书好在哪里呢?我们大家都喜欢能够快速获得干货而不是看似厚厚一本却通篇都在翻来覆去讲一个道理的书吧。这本书的好处就是,它由社会心理学的各种实验案例组成,通过几个案例说明不同的理论。勤劳的读者如果结合这些理论和自己所做的工作做一些思考,便会瞬间感觉自己的功力有所提升:)举几个例子吧。
例1、选择性知觉。
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是先定义再看见,而不是先看见再定义”。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们看见的东西是受到自身的预期,期望,动机等因素的结果而影响的。眼睛看到的未必被正确认知。
书中提到由杰米奥。布鲁纳和利奥。波斯特曼于1949年所做的关于选择性知觉实验。这个实验中,研究员利用视觉记忆测试镜向被试出示5张牌,每展示完5张牌为一个系列。视觉记忆测试镜向被试出示这5张牌时,会有很短的间隔时间,不同系列的间隔时间从十毫秒到一秒钟不等。他们向被试展示的牌与上*书封面上的牌类似。如果我们快速瞄一眼,我们不会发现这些牌有什么问题,然而如果仔细看,会发现第一张牌上显示的是3个黑心,而不是黑桃或红心。那么实验结果是什么呢?96%的被试认为他们看到的是正常的黑桃或红心。也就是说,“知觉性否认”引起了支配反应。人们的预期影响了他们所“看到”的事物。
如果我们深入想一想,选择性知觉对于设计的影响在哪里呢?
简单举个例子,假设要对我们的Anywhere产品界面做更新,我们做了一些改动。我们将overview界面右上角的那些notes等辅助功能的按钮改成了其他性质的功能入口,但是*标样式保留而*标*形稍作改变。如果询问我们的熟手用户notes入口在哪里,相信他们的第一反应仍然会去右上角点那些*标,即使那些*标和原来的notes长得不一样,用户也很有可能在刚开始使用的时候视而不见。这就是选择性知觉起了作用。在一些时候,如果设计师能足够敏感考虑到这些细节,那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规避一些可用性问题。同时,如果有一些问题我们意识到是由选择性知觉引起的,设计师也三思再判断是否有必要改设计,用户是否会随着使用的增加自行纠正行为。
例2、答案的可塑性。
用户研究员现在已是很多UED团队都具有的角色,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问卷调查等等用研方法也被很多组织在使用。现在业界的用研人员有的来自设计背景,有的是心理学背景,无论是什么背景,我认为用户研究员经过针对性的用研基础培训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基础技能带给研究员的是仔细的问卷设计,谨慎的主持语言的组织,对受访者反馈的敏感地接收和探询等。然而,如果没有接受过培训,阅读一些社会心理学的书籍,也能带来很大的帮助。
我再来举一个书中提到的实验。
有两位研究人员曾经做过这样的研究,他们随机选取了一组美国成年人作为实验样本,向他们询问了以下两个问题:
你认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比如前苏联,是否应该允许美国的新闻记者进入其境内采访,并将他们所得到的新闻发回美国?
你认为美国是否应该允许其他共产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入境采访,并将他们所得到的新闻发回他们所载的报社?
一半的被试会按照上面的顺序来回答问题,而另一半则以相反的顺序来回答。
实验结果非常有意思,按照上面顺序回答问题的被试中82%的人认为美国记者应该被允许自由进入共产主义国家,75%认为美国应该允许共产主义国家的记者自由进入美国采访。而按照相反顺序回答的被试中,只有55%的人认为美国应该让共产主义国家的新闻记者自由进入美国采访,同样只有64%的人认为应该允许美国记者自由进入共产主义国家。
这样的差别说明选项的顺序不同能够影响到人们回答问题的答案。人们为了保持和前一个问题答案的态度一致,避免让自己看起来有双重标准,会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有所调整。
顺序效应通常在人们要回答两个关于同一主题的问题时影响比较大,如果是回答二选一或者很多选项的问题,顺序效应基本是不存在的。
类似可以影响问题答案的情况还有很多,譬如问题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是否对问题选项给出“不知道“的过滤选项,问题使用的措辞是否避免感情色彩等等都会对人们给出的反馈和答案有影响。
因此用户研究员在设计问题和进行访谈时需要非常谨慎,各方面都要准备充足,现场把握各种细节,才能尽量确保获取的反馈是可信有效的。同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由一名研究员主持同样脚本的所有访谈场次。因为一般访谈脚本都是半结构化的,同一名主持人可以在跨场次的一致性上控制得更好,避免带入不同主持人引起的研究发现的不同。
以上提到的两个实验只是本书中内容的极小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购买这本书回去慢慢研读噢!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决策与判断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