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宝宝合作行为的五个方法是什么
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而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包括言语和行为)而实现共同目标(共同利益),最终个人利益也获得满足的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下面介绍几个促进宝宝合作行为的方法。
促进宝宝合作行为的五个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民主宽松平等的家庭氛围,是培养孩子合作精神的首要条件。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愿意、乐于合作。因此,父母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和人格,全方位地接纳自己的孩子,不失时机地以赞美、鼓励的语言同孩子说话。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理解与尊重孩子,用委婉的语调与孩子交谈,就比较容易赢得孩子的合作。如孩子有了差错,家长可借故暗示孩子的缺点,而不当面数落,给孩子一个自我省查的机会。家长有了差错,也要向孩子认错道歉,请求谅解,这样做让孩子信服的同时,也无形中为孩子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一方面可以使孩子明白父母已经考虑到了他的观点和利益,同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另一方面,委婉的口气可以增加协调的气氛,减低反抗心理并赢得合作。如对孩子说:“很抱歉打扰你”“如果你乐意帮忙,我会很高兴”,“谢谢”“对不起”等等。
二、为孩子树立合作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学习生活的第二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爱模仿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他们往往会依照父母的做法和小伙伴交往合作。因此父母要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爸爸妈妈之间,爷爷奶奶之间、婆婆媳妇之间是否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孩子产生直接的影响。如,妈妈烧饭做菜,爸爸在旁帮着洗菜、拣菜;家里搞卫生妈妈拖地,爸爸在旁帮着整理;奶奶买衣服,妈妈则帮着出主意,这在无形中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另外,父母与邻里之间、与同事之间、与亲戚之间的合作也是孩子观察、学习的榜样。
三、为孩子创造合作的机会
父母应多为孩子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合作。父母应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闲暇时多带孩子到公园、小区的绿地等热闹的公共场合,或亲戚朋友家去玩,鼓励孩子多与他人交往,多为孩子创设结交小伙伴的机会。也可邀请孩子的小伙伴到家里来玩。如,孩子玩娃娃家角色游戏时,孩子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相互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如“拍打气球”的游戏,孩子必须轮流拍打气球,相互配合,气球才不会掉下来,此外,共搬玩具筐、共整理玩具、帮助邻居看小弟弟、小妹妹等大带小交往活动都可以为孩子提供大量的学习和实践合作的机会。
四、教给孩子合作的技能
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交往经验,孩子往往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家长教给孩子合作的技能,指导孩子怎样去合作。家长可通过*书、画册、电视,或孩子发生矛盾时通过具体事件,生动形象地向他们讲明什么是分享合作,还可针对孩子在交往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如“两个小朋友,只有一个玩具怎么办”?引导孩子归纳总结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如“两个人轮流玩”,或者“两个人一起玩”,等等。
如孩子在下棋时,往往都想赢,所以争吵、耍赖的情况时有发生,父母就可让孩子知道如何谦让,如何遵守规则,碰到问题怎样去商量等;如几个孩子在一起搭积木,就应该让孩子学会一起商量,分配工作;遇到矛盾时,就应尊重孩子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孩子比较“看法”,最后共同确定一个大家都比较满意的方法,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通过一次次的交往,孩子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懂得玩游戏前,要一起商量,分工合作;遇到矛盾时,要协商解决问题;当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时可互相谦让、轮流;当同伴遇到困难时,要主动用动作、言语去帮助他,当自己遇到困难、一人无法解决时,可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这样,孩子到了集体中便会主动与人合作,易于与其他孩子相处。通过这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尝到合作的甜头而渴望合作。
五、让孩子感受合作的快乐
孩子做出合作行为,但孩子自己常常不能明显感觉到,因此,当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完事情。
如何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发生与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由于孩子不会交往,不善于合作,常会因争抢玩具而争得面红耳赤,然后就生气独自一个人游戏了,不愿再与同伴交流、合作。《3—6岁幼儿教育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及教育建议指出:喜欢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适应集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有初步的归属感。这就要求我们幼教工作者要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宽松的交往环境和条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游戏等活动,培养幼儿对人亲近、有爱,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分享、合作。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幼儿合作的重要意义,但他们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幼儿的指导也很欠缺,停留在表面的说教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幼儿缺乏合作意识,又缺乏合作能力,并没有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此外,很多家长还存在严重的重知识轻能力的错误思想,父母不当的教养态度与方法,极易使幼儿形成自卑、胆怯、孤僻和畏缩等不良心理品质,很大程度的影响了幼儿今后与人交往合作,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所以,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而提出比较系统的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及策略,以促进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促进其健康的人格的形成。
二、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合作
1.为幼儿创设丰富、优美的物质环境
丰富、优美的环境不仅能美化、装饰幼儿的生活空间,还能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它更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内部的墙面、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让每一面墙饰都能与幼儿产生积极的互动,促进幼儿礼貌习惯的培养。如:在楼道内悬挂卡通人物宣传画,上面画有快乐游戏的小朋友,使孩子们一进入幼儿园,就感受到亲切。楼梯上写有“请”、“欢迎您”、“谢谢”等交往礼貌用语,起到了很好的提示作用,楼道墙面上张贴团结友爱的*画并配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内容,孩子们在上下楼时,教师有意引导幼儿朗诵其中内容,起到了强化作用。活动室内的墙面上,绘画出小朋友之间互相谦让、一起合作等友好交往的亲切画面,隐性的指导幼儿如何与小伙伴进行交往合作。此外,我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围绕着不同的主题更换活动室内的`一些布置,如:把墙面布置成“海洋”,每个孩子都是其中的一条小鱼,幼儿通过画画、贴贴、剪剪,共同创作来完成,这样由幼儿同老师合作布置、美化,共同创造生活环境,不仅让孩子们知道劳动能创造美,更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活动区中的背景墙,如:建筑区中幼儿间合作搭建的照片,使幼儿感受到合作的快乐。真正体现了墙壁会“说话”。此外,不同内容的区角,如:娃娃家、理发店、医院、商场、表演区、益智区等,能让幼儿模仿各种角色进行交往与合作。
2.为幼儿创设和谐、友爱的人际环境
(1)教师的示范榜样作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时,教师之间要主动合作,互相帮助,为幼儿做合作的良好示范。如:我与搭班老师之间相互配合进行教学活动,一人讲课,其他人帮忙准备教具,配合表演等。记得有一次,我引导幼儿用皱纹纸学习“百褶裙”的制作方法,当讲到要将裙布粘在拉直的松紧带上时,我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表情很发愁的样子,“一个人怎么粘呢?”正当我和孩子们想办法时,王老师走上前来,“我来帮忙,咱俩合作,我拉着松紧带你来粘!”我们相互协作很快完成了作品。我们的合作精神深深地影响了孩子们,他们也相互合作起来。有两人一组的,有三人一组的。有的绘画,有的装饰。大家一起合作,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教师之间的语言示范也很重要,如“请你帮我一下,好吗?”“这件事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吧?”“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件事做成功!”孩子们无意识中就会模仿运用老师的言行,久而久之,教师的合作行为就会变成他们的合作行为。幼儿从这样的活动中,会充分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成功和快乐。
(2)同伴的交往氛围影响
为幼儿营造自由、宽松的交往环境。同伴之间和睦相处的关系及团结协作的交往氛围能进一步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比如:在表演区中,创设“小舞台”,让孩子们在这里尽情的演奏表演,有的上台歌唱、有的上台舞蹈、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帮助小演员精心打扮、有的当观众为他们喝彩。这些小乐手、小演员、小师们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了一台热闹而出色的节目,真是快乐极了!这样和谐、轻松、愉快的环境使幼儿受到了耳濡目染的影响,增强了相互合作的意识,也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此外,与教师的示范作用相比,幼儿身边小伙伴的榜样力量或许更大。我每天都很细心地发现幼儿中间优良的合作行为,进行积极的评价、表扬、鼓励,如“某某小朋友和某某小朋友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任务,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喝彩!他们被评为‘合作小标兵’、‘互助小标兵’。”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热情,学会赏识别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让宝宝合作的十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