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学叫》的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小狗学叫》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狗学叫》的教学反思 篇1
《小狗学叫》,有几点思考需要记录下来。
一、预测单元,课文究竟让不让孩子们的预习和通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的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有了前两篇课文的指导学习。本篇课文其实不用在课堂上让孩子通读或默读。通读和默读一来比较占用课堂时间,而且有部分孩子并没有真的去默读,他们在“随大流”中,其实是白白的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二来,本单元就是学习预测这一阅读策略,提前让孩子们预习或者读了故事,孩子们的预测几乎全部都是被课文内容带着走,其实就失去了预测的意义。提前预习,就好像让孩子们“揣着明白装糊涂”,着实不合适。
二、如何在这篇文章中训练孩子们的预测能力?
训练孩子们的预测能力是本单元、本课的落脚点。如果孩子对这个故事完全没有概念,课文梳理也不能很好的进行,和张老师讨论中发现,我们可以让孩子们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浏览第1至第9自然段,让孩子们知道故事的开端:小狗因为不会叫遭到别人的批评。进而在利用课文插*,让孩子们进行预测。(从54页的插*,可以预测出小狗在跟小公鸡学叫,从小狗的表情上可以看到,它很投入,很认真。从55页的插*上,可以预测出小狗心情不好,受到了打击。)依据两幅课文插*,孩子们的预测一定有跟原文的故事发展的一样的,也会有或多或少的跟原文中故事的发展不一样的,这可以让孩子们体会预测的多样性,感受一边阅读一边预测的乐趣。
三、三种结局应该如何处理?
课文里给了三种结局,分别是遇到了小狗遇到了小母牛、碰上了农民、听见了奇怪的声音“汪汪”。
我认为这三种结局除了引导孩子多方面、多角度的预测,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写作训练点。例如,第一种结局,可以引导孩子们利用童话反复的特点,以课文为范式进行写作。第二种结局,可以提示孩子们加入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第三种结局,孩子们很容易发现小狗找到了同类,找到了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写结局时候,可以用上细节描写,来突出温暖、团圆的感觉。只是,我还有一个思考,这样的写作引导,是不是又给孩子们设了一个框框?
教书跟学习一样,没事多琢磨琢磨,就会发现其中的趣味,有了趣味就能教得舒心,读得通透。
《小狗学叫》的教学反思 篇2
《小狗学叫》是一篇童话故事,叙述的是一只不会叫的狗学习叫的故事。文章构思新颖,想象丰富,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
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故事暗示“小狗终于成为真正的狗,找回迷失的自我”的主题。童话以现实为基础,幽默地展示现实中某些现象,使人们在笑声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本课教学“课堂小结”这一环节中,我考虑到思维的发散性,于是要求学生说说“读了这则童话后的收获和感受”,要求从“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学生说出很多令我始料不及的答案,真正做到了发散思维的目的。
回顾本课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作者虽然为这则童话主人公就设计了三种结局,并且让学生说说:你认为哪种结局更好一些,为什么?但是学生的答案相对来说比较统一,都认为第三种结局更好一些,对于其他的结局,即使有的同学能想出,篇幅也是很短,或者照搬课本中的情节,没有创新。
《小狗学叫》的教学反思 篇3
本文作者以新奇的想象,讲述了一只不会叫的狗学叫的经历。文章以对话的形式刻画了人在成长过程中的一段心路历程,不同形象暗示了形形色色的人所构成的复杂的社会环境,而三种结局则提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之路。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能给学生的人生成长做出不同的启示。可以说是一篇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佳文。
一.教学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帮助学生把长长的故事讲简洁,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学习步骤与要求清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二.成功之处:
1.课堂教学扎扎实实,注重朗读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公鸡关心小狗,诚心诚意地教;狐狸对狗的嘲笑、看不起;杜鹃对狗的怜悯、关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狗的内心世界。
2.巧借课文空白,延伸文本,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是发明的雏形。”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唤起学生脑中储备的有关知觉表象,加以加工、组合;再引导学生或延伸故事情节,或补充课文内容,或创造新的自然、社会环境,从而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的转化。有不少课文的结尾没有把事情的结果明确写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这就是课文结尾的空白。例如,教学本文的三种结局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三种结局续编完整,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情感,使学生展开畅想的翅膀,翱翔在创新的天空中。
三.不足之处:
由于课前已经安排过预习,课上本可以直奔主题,检查即可。但在检测学生预习情况时,我又反复强调了学习略读课文的方法,担心课文太长,学生朗读上难以检测,就出示了一些课文中难读的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导致浪费了很长的时间,整个感觉是前松后紧。本来这节课安排的有一个续写结局,因为时间安排得不够合理,没有让学生写完后展示,没有让学生及时反馈。如果时间安排能更紧凑,环节更合理,这节课效率会更高。
四.改进措施:
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作铺垫。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小狗学叫的教学反思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