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哪个时代的著名人物

庄子简介,庄子是哪里人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文学家,“庄生晓梦迷蝴蝶”是庄子的经典语句,当然人们都叫他为庄子,却不知道庄子原名叫什么,以下是整理的庄子简介,庄子是哪里人,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庄子

姓名:庄氏,名周,字子休或字沐

生卒:约前369年—前286年

朝代:战国中期哲学家

籍贯: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

简评:道家代表人物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生平简介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山东东明县人,另说今安徽蒙城人)地人,曾任漆园吏。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馀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庄子是蒙人。蒙又称萧蒙或小蒙,据考证在宋国国都商丘附近,所以庄子是宋国人。对于庄子作蒙漆园吏,一般认为是管理蒙地的漆园,也有认为漆园是邑名。庄子的生活年代,一般认为是前369年—前286年。庄子逝世的那年,宋国灭亡。也有认为庄子活得更长的,《庄子》中有“旧国旧都,望之畅然”,显然宋亡以后才称呼“旧国旧都”。

庄子属道家,从《庄子》很容易得出这个结论。司马迁说庄子著书十万余言,而今本《庄子》仅33篇6万5千多字,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五十二篇”,可能是在晋代郭象注《庄子》删去了。以前一般认为《庄子》全部为庄子所著。从宋代起,竟成问题,认为内篇为庄子本人所著,而外篇和杂篇是后人托名。总的来说,《庄子》一书除了《杂篇·说剑》类似纵横家所著以外,其思想还是统一的。

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追求精神逍遥无待。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和惠施交好。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在乱世保持***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

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以此称之。庄子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著书于越国杭州。《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思想渊源

世以“老庄”并称,庄子和老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当然庄子的思想是承继老子的。相同点主要在“道法自然”的观点中,庄子说“天有大美而不言……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还有就是无为、反对战争等观点。在养生观点上,虽然老庄都谈养生,但庄子更为重视,《让王》中有“两臂重于天下”。

但老庄之间还是有区别的。老子的学说,除了强调自然的一面以外,还有讲权术的一面。老子说“柔弱胜刚强”,《老子》中也处处强调这一点。所以后来法家的韩非也援引《老子》。而庄子抛弃了老子思想中讲权术的一面。章太炎的《论诸子学》中有“其术似与老子相同,其心乃于老子绝异。故《天下篇》历叙诸家,己与关尹、老聃裂分为二。其褒之以‘至极’,尊之以‘博大真人’者,以其自然之说,为己所取法也。其裂分为二者,不欲以老子之权术自污也。”

政治主张

庄子和儒墨有一点很大的不同,儒家墨家推崇圣人,而道家则反对推崇圣贤。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庄子说“圣人生而大盗起”。庄子认为圣人的主义学说不过是“窃国大盗”的工具罢了。其中的典型例子就是田成子,篡夺了齐国的政权。“田成子一旦杀其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一守其盗贼之身。”对于圣人,庄子借用盗跖之口批评“黄帝尚不能全德……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汤放其主,武王伐纣。”,说孔子是“鲁之巧伪人”。庄子还说“凶德有五,中德为首”,所谓“中德”就是有心为德,有心为德就要虚伪,“日出多伪,士民安取不伪。”,会导致天下大乱。庄子还对圣人学说的积极性产生了怀疑,认为圣人可以使一人变好,也可使三人变坏。另外,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

对治国,庄子反对儒家的以礼法治国和法家的以法律治国。庄子认为儒家的仁义礼法违背人性,使百姓“失其朴”。对于刑罚治国,“昔者尧治天下,不赏而民劝,不罚而民畏。今子赏罚而民且不仁德自此衰,刑自此立,后世之乱自此始矣。”。庄子反对儒家和法家的治国方法的核心,是以知治国。庄子认为知是“争之器”,而且知往往会被大盗所利用,所谓“盗亦有道”便是如此。对于以知治国,庄子说“大乱之本,必生于尧舜之间,其末存乎千世之后。千世之后,其必有人与人相食者也。”

所以,庄子与老子一样,主张无为治国,任其自然,认为“绝圣弃知而天下大治”,君主要“无容私”,“汝游心于淡,合气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庄子在《庄子》中描写过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

处世哲学

庄子认为人活在世上,如“游于羿之彀中”,处处充满危险。羿指君主,彀指君主的刑罚和统治手段。对于君主的残暴,庄子是一再强调的,“回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民其无如矣。”。所以庄子不愿去做官,因为他认为伴君如伴虎,只能“顺”。“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还要防止马屁拍到马脚上,“夫爱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适有蚊虻仆缘,而拊之不时,则缺衔毁首碎胸。”伴君之难,可见一斑。庄子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由。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也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的追求欲望,“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一般人很虚伪,“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他批评儒家“以仁义撄人之心”,这样会导致“天下脊脊大乱”。而君主的专制统治和对知识的爱好,只会使人心更加败坏,“民之于利甚勤,子有杀父,臣有杀君,正昼为盗,日中穴阫。”

庄子的为人主要有四点,“一曰立场,站在环中。二曰方法,信奉无为。三曰理想,追慕泽稚。四曰修养,紧守心斋。”所谓环中,就是不持有任何立场。《内篇·齐物论》中有“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杂篇·则阳》中有“得其环中以随成”。无为在《庄子》中经常出现,庄子认为无论治国还是做人,都要无为。但无为颇难解释,流沙河认为是“伪”或是“人为”的意思。“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是追求自由。“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所谓心斋就是要排除心中的种种杂念。

哲学思想

庄子的哲学思想大体可归纳为以道为实体的本体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并由此引发出其独有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和相对主义诡辩倾向。这种本于自然的人性论与伦理观,为后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可能性。庄子的哲学提倡破除“肉身我”与“认知我”,追求超然物外的审美态度,于事于物不着痕迹。

在庄子哲学中,“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一个无限的概念。由“道”而产生了天地万物,“道”本身是万物之源。“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人如果得“道”,即获得了无限和自由。

庄子“道通为一”的思想和近代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的哲学思想把宇宙看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一点上是相同的。这种看法比起牛顿把宇宙看成像弹球撞击那样的机械论思想,显然是更近于二十世纪的科学。

庄子的精神

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庄子曾做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在乱世保持***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为开宗祖师,视其为太乙救苦天尊的化身。《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深远影响。

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此外,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文章随意流出,***恣肆,奇趣横生。总体来说,庄子散文极具浪漫主义风格,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赢得无数文人学士的仰慕。

庄子对道家的贡献

后世道教继承道家学说,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老庄学说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庄子其人并被神化,奉为神灵。唐玄宗天宝元年(七百二十四年)二月封“南华真人”。所著书《庄子》,诏称《南华真经》。宋徽宗时封“微妙元通真君”。

庄子对文学的贡献

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常玄远、高深的水平,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中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庄子名言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蝴蝶,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德充符》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拓展:庄子名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

5、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6、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

7、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

8、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9、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

10、不以物挫志。——《庄子·天地》

11、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12、子之盛也。——《庄子·天地》

13、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庄子·天运》

14、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17、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1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

1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庄子·让王》

2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庄子·齐物论》

21、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

22、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

2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24、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

25、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26、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人间世》

27、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人间世》

28、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29、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30、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让王》

32、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刻意》

33、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34、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35、扁子曰:“……今汝饰知以惊愚,修身以明污,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民。……”《达生》

36、昔吾闻之大成之人曰:“自伐者无功,功成者堕,名成者亏。“《山木》

37、黄帝曰:“……道不可致,德不可至。仁可为也,义可亏也,礼相伪也。”《知北游》

38、士有道德不能行,惫也;衣弊履穿,贫也,非惫也,此所谓非遭时也。

39、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40、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

41、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42、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4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46、形固可使如槁木,心固可使如死灰。

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8、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4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50、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庄子是哪个时代的著名人物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庄子是哪个时代的著名人物

学习

朴树平凡之路歌词完整版

阅读(140)

本文为您介绍朴树平凡之路歌词完整版,内容包括朴树《平凡之路》歌词,朴树平凡之路歌词含义是什么,朴树平凡之路歌词大全。朴树《平凡之路》歌词《平凡之路》从创作上来讲,并不是一首消费型的歌曲。只要你熟悉朴树,就可以发现该曲其实和他

学习

舞者之路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舞者之路,内容包括舞者之路作文,舞者之路的目标与规划,舞者作文800字。舞者之路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

学习

我未来的教师之路作文

阅读(220)

本文为您介绍我未来的教师之路作文,内容包括我的教师之路作文,教师成长之路,专业教师的成长之路作文。我的教师之路作文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所见过

学习

一个人朝圣的经典语录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人朝圣的经典语录,内容包括一个人的朝圣语录,一个人的朝圣暖心的句子,一个人的朝圣深度感悟。一个人的朝圣语录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名人语录吧,语录一般具有语句简短流畅、通俗明了、诙谐机智的特

学习

关于通天之路的作文

阅读(113)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通天之路的作文,内容包括通天之路作文,通天路作文,通天之路简介。通天之路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

学习

寒衣节纪念亲人的句子

阅读(191)

本文为您介绍寒衣节纪念亲人的句子,内容包括寒衣节悼念亲人的句子,寒衣节句子,寒衣节祭奠亲人句子。寒衣节悼念亲人的句子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句子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语气的不同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

学习

幼儿中班亮亮的大超市教案

阅读(202)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中班亮亮的大超市教案,内容包括到超市去购物中班社会教案(精选),中班角色游戏超市教案,超市购物中班教案。到超市去购物中班社会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

学习

对庄子的认识作文

阅读(118)

本文为您介绍对庄子的认识作文,内容包括说庄子作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文,我心中的庄子作文字。说庄子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

学习

庄子名言名句及解释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内容包括庄子名言名句,庄子名言名句虚室生白,庄子名言名句关于人生。庄子名言名句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你

学习

庄子名言大全人生感悟

阅读(137)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名言大全人生感悟,内容包括庄子名言大全,庄子名言大全100个,庄子名言大全及译文。庄子名言大全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庄子名言大全,喜欢的过来

学习

出自庄子的成语

阅读(136)

本文为您介绍出自庄子的成语,内容包括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成语捉襟见肘出自庄子哪篇文章,成语庖丁解牛出自庄子的哪篇文章。出自《庄子》的成语大全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

学习

庄子送葬原文及翻译带拼音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送葬原文及翻译带拼音,内容包括庄子送葬原文及翻译,庄子送葬原文及翻译第二则,庄子送葬原文。庄子送葬原文及翻译《庄子送葬》选自《庄子·徐无鬼》。庄子以石匠的故事描述了知音难求以及多老友怀念的心情;慨叹自惠子死

学习

庄子语录翻译

阅读(117)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语录翻译,内容包括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庄子秋水节选原文翻译和赏析,庄子语录摘抄及赏析。庄子语录翻译及赏析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说到语录,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语录具有引起共鸣的、发人深省的教育意义。语录的类型多样,你

学习

分手后高情商祝福对方的短句子

阅读(417)

本文为您介绍分手后高情商祝福对方的短句子,内容包括分手后真心祝福对方的句子,分手后祝福女生的句子,分手后祝福彼此的句子。分手后真心祝福对方的句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很是熟悉吧,不同的句子类型

学习

简介今日雨水的优美文案大全

阅读(151)

本文为您介绍简介今日雨水的优美文案大全,内容包括最新今日雨水文案,免费的今日雨水文案,今日雨水文案。最新今日雨水文案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越来越多人热衷于在线上发表文案,文案用以分享生活日常和自己的感悟。你所见过的文案

学习

沈从文边城内容简介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沈从文边城内容简介,内容包括沈从文《边城》赏析例文,沈从文边城经典语录,沈从文边城赏析300字。沈从文《边城》赏析例文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

学习

沈从文边城的简介是什么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沈从文边城的简介是什么,内容包括沈从文《边城》的简介,沈从文边城电视剧,沈从文边城作品简介。沈从文《边城》的简介《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排名第二位,仅次于鲁迅的《呐喊》。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

学习

组织部的人事档案都会做吗

阅读(187)

本文为您介绍组织部的人事档案都会做吗,内容包括人事档案为什么会在县组织部,浙江组织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组织部人事档案科建议去吗。人事档案为什么会在县组织部知情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公民诸多权利的基础和核心。现实呼唤

学习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的作文

阅读(123)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的作文,内容包括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文750字,时代在发展作文700字,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作文素材。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作文750字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

学习

表示刚和喜欢的人表白的句子

阅读(160)

本文为您介绍表示刚和喜欢的人表白的句子,内容包括新年向喜欢的人表白的句子,新年对女生表白的句子,发给喜欢的人表白的句子。新年向喜欢的人表白的句子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句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学习

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最有效

阅读(142)

本文为您介绍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最有效,内容包括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贫血要吃药的吗,贫血的人可以多吃甜食吗。贫血的人吃什么补血最快贫血是日常生活中人们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贫血的症状一般为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等。那

学习

对付强势的人的十大最好办法

阅读(124)

本文为您介绍对付强势的人的十大最好办法,内容包括怎么对付职场强势的人,对付强势霸道的人的最佳方法,怎么对付强势的人。怎么对付职场强势的人职场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强势的同事,你是对付不了,别担心!下面是爱汇给大家整理的怎么对付职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