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整理的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形的开始。由研究平面*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二、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立体*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建立“立体*形”的概念,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实物,会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直观*,会用直尺测量长方体的长、宽、高。
3、情感目标:通过操作、观察、想象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学习目的性教育。
五、教学用具
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框架、火柴盒、电脑课件。
六、教学流程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学中我从复习的平面*形入手,然后认识立体*形,进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这样有利于学生分清长方形和长方体的概念,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有关立体*形的空间概念。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画一画来具体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并抽象概括出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最后,让学生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用集合*形表示它们的关系。
在创新应用上,我让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实际进行测量。通过做一做,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等方式,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又教给了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数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形的开始。
几何知识具有很高的抽象性,而这节课又是学生初次较深入研究立体几何*形,因此,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以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薄弱的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看立体*形的能力。并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的特征,认识其长、宽、高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在于形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教学方法
针对几何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打算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本节课的内容属于几何知识中的概念教学,立体*形的教学必须在利用实物模型的直观活动中,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初步概括形体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抽象出*形,所以,我确定本次课的教学过程为:
五、教学过程
(一)从分类中引入
1、请看大屏幕,以4人组为单位,把大屏幕上的*片进行分类。
小组汇报。要求:你们是怎样分类的?标准是什么?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这要让学生从生活中接触过的物体*片,体验到数学于生活。学生在分类时,有的按制作材料不同分类;有的按形状不同分类;有的按大小分类;有的按颜色分类……课中让学生知道数学课研究的是形状,大小,颜色和材料不是数学课研究的对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验我们的数学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
2、仿照以长方体与非长方体为标准的组分类法,请大家把所有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挑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出示课题)。把另一堆放在一边。
(二)在观察讨论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面的特点
1、拿一个长方体,让学生观察后,问:它是什么*形?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后讨论特点,并说明你怎么证明?
汇报:长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大小相等。
例如证明相对的面大小相等:(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可以通过度量长和宽算出面积。
(2)可以把一个面用剪刀剪下来与相对的面去比。
(3)也可以把一个面描在纸上,再用相对的面去比。
……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让学生观察长方体面的特点后,验证自己的观察。验证的方法是开放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验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2、在你们分出的长方体中,有没有特殊的类型。学生汇报:
(1)有一个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4个面是长方形,而且2个正方形大小相等,4个长方形大小也相等。
(2)有一个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这一类(我们把它们叫做正方体或立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情况。(并让学生画集合*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再让学生猜想一下,有没有一个长方体有4个面都是正方形,2个面是长方形的呢?[从一般的长方体到特殊的长方体,理解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通过猜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制作中了解长方体、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1、自学课本1-2页了解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宽、高。
2、用小圆球(顶点)和4种不同长度(分别以A,B,C,D表示)的小棒(棱),制作长方体、正方体模型(如下*)。
3、出示小组合作制作要求:
(1)每组制作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制作前先小组讨论填好材料单;
材料单
模型顶点棱
(小圆球)(小棒)
ABCD
长方体个条
正方体个条
(3)按材料单准备好材料;
(4)制作完成后,讨论棱和顶点有什么特点。如果材料不够或有多余,请说明为什么?
4、小组活动。
5、汇报:长方体是怎么准备材料的?顶点有什么特点?棱有什么特点?正方体怎么准备材料?顶点和棱各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讨论—准备材料—制作—汇报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理解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点。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在设计填写学生报告单中巩固
请大家按小组设计一张学习的报告单来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堂小结用实验报告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设计学习的报告单,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填写,在填写报告中理解知识和反省自已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五)课外延伸中深化
1、找一个火柴盒和魔方,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宽、高。
2、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外实践操作,把数学学习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进一步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紧密相关。]
本课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活动,创设引导学生探索、操作和思考的情景。整节课大部分时间学生都在动手实践,有***探究,有合作交流;有猜想,有验证;有观察,有分析,有想象,有解决问题的策略。力求让学生在尽可能大的活动空间中切实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数学对解决实际问题是有用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