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原文翻译完整版

《为学》原文与翻译

《为学》 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下面给大家带来的《为学》原文与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为学》原文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努力去做这件事,那么困难的事也变得容易了。不做这件事,那么容易的事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与容易的(区别)吗?(只要)去学,那么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不停地学习,长时间不懈怠,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是真的愚笨还是真的平庸了。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我才思敏捷,超过别人。如果摒弃而不用,那跟愚笨和平庸的人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既然这样,那么愚笨平庸,聪明敏捷的功用,难道是永远不变的吗?

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要去南海,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穷和尚说:“我只要带一个瓶子和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几年来(一直)想要雇船南下,还没能够去成呢,你凭借什么前往(南海)?”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这件事告诉了富和尚。富和尚脸上露出了惭愧的表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的路,富和尚不能到南海,而穷和尚到了。人们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 与有才学,可以依赖而又不可以依赖;(那些)自以为聪明,有才学但并不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昏庸与愚钝,可以限制而又不可以限制;(那些)自己不受昏庸限制而用心学习、不倦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扩展:

创作背景

清代乾嘉时期,学者们潜心问学,不务声名,治学严谨朴实,形成一代学风。于是作者便为他子侄们写下这篇文章,希望他们能继续发扬这种风气,同时劝勉子侄读书求学不要受资昏材庸、资聪材敏的限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作品赏析

文章一开头便从难易问题下手,作者认为天下之事的难易是相对的,“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习也是如此,只要脚踏实地去学,没有掌握不了的学问;反之,不通过学习,就是极容易的事也会被视作十分困难。在说明了难易的辩证关系之后,作者便引出了智愚的问题。天资不高,才能平庸的人,只要勤于学习,久而久之,也能有所成就,摆脱昏与庸的境地;而天资聪敏,才能出众的人,如果自暴自弃,不学无术,也将与昏庸者为伍。相传孔子的`学说由智能鲁钝的曾参传给了子思,再由子思之徒传给了孟子。所以作者说:“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因而作者认为昏庸与聪敏是相对的,关键是取决于个人的努力。这第一段完全以论述的笔墨出之,明白地摆出了自己对学问之道的看法。

文章的第二段则通过一个故事,也可以说是一则寓言,进一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有志者事竟成,只要能坚定地朝既定的目标走去,必定是可以达到终点的。四川的贫僧和富僧都想去普陀山朝圣,贫者凭着一瓶一钵和坚定的意志,实现了自己的心愿;富者虽有足够的钱可雇船前往,但由于自己的犹豫畏缩,终未能达到目的。作者由此说明了“立志”的重要。所谓“立志”,不仅是要树立奋斗的目标,而且要有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的精神,这正是学习中第一可贵的。这一段通过具体生动的记叙,设想出人物的语言神态,形象地揭示出立志的重要,犹如一则寓言故事,虽然平易简单,却寓有深刻的道理。

最后一段结论,还是归结到聪敏与昏庸的问题:聪敏不可恃,昏庸也不可限,关键在于能否力学不倦。作者强调了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摆脱了天赋决定论的成见,劝人以学,对于不同天资的人都有勉励的作用。他对聪敏“可恃而不可恃”,对昏庸“可限而不可限”的辩证认识无疑都是很有见地的。

全文始终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一开始便从天下事“难”与“易”的不同落笔,指出在学习中“难”与“易”是相对的,可变的。接下来又从昏庸和聪敏及其与成败的关系立论,反复辨难,说理明白,使读者信服。蜀僧的一贫一富,贫者仅恃一瓶一钵,富者可以买船而下,结果贫者至南海而富者不能至,始终在强烈的对比中展开说理,增添了文章的生动性。文中多用偶句,如:“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以及“吾资之昏”与“吾资之聪”两段,“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与“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两段等在句法上都两两相对,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文中并没有艰深的文词,只是娓娓道来,如一篇师长对晚辈的劝勉之词,语重心长,切合题旨。

为学原文翻译完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为学原文翻译完整版

学习

学习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心得体会

阅读(158)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救护队自身伤亡事故心得体会,内容包括伤亡事故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伤亡事故心得体会范文,近期消防员伤亡事故心得体会。伤亡事故心得体会范文(精选26篇)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

学习

薛之谦的暧昧歌词什么意思

阅读(141)

本文为您介绍薛之谦的暧昧歌词什么意思,内容包括薛之谦的《暧昧》歌词,薛之谦暧昧歌词,暧昧薛之谦完整版。薛之谦的《暧昧》歌词《暧昧》是中国内地男歌手薛之谦的一首歌曲,由薛之谦作词、作曲并演唱,下面给大家整理了薛之谦的《暧昧》歌

学习

事故心得体会万能模板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事故心得体会万能模板,内容包括伤亡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精选),事故伤亡心得体会500字,事故感想心得体会范文400字。伤亡事故案例心得体会(精选11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就可以通

学习

桐树什么时候开花最好

阅读(186)

本文为您介绍桐树什么时候开花最好,内容包括桐树什么时候开花,桐树什么时候开花了,桐树开花一般是什么时候。桐树什么时候开花桐树种类繁多,它们什么时候开花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桐树什么时候开花,欢迎大家分享。油桐又名三年桐、五年桐,花

学习

关于桐花的花语

阅读(18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桐花的花语,内容包括最新桐花的花语是什么,桐子花的花语和寓意,桐花花语是什么意思。最新桐花的花语是什么桐花是清明“节气”之花,是自然时序的物候标记;三春之景到清明绚烂至极致,但同时盈虚有数、由盛转衰。桐花因此而

学习

如何科学防范踩踏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科学防范踩踏,内容包括防范踩踏伤亡方法,防范踩踏工作方案,如何防范踩踏事故。防范踩踏伤亡方法掌握防范踩踏伤亡方法时很多的自救本领,同学们,在拥挤人群中,不小心摔倒,一定要懂得自救方法!以下是防范踩踏伤亡方法,以下是精

学习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后反思

阅读(102)

本文为您介绍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后反思,内容包括《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反思,正方体和长方体教学反思与评价。《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的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

学习

触电伤亡应急演练预案

阅读(159)

本文为您介绍触电伤亡应急演练预案,内容包括施工现场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精选),厂内交通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学校师生伤亡应急处置预案。施工现场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精选10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有时会有一些突发事件出现,为

学习

为学原文及译文

阅读(171)

本文为您介绍为学原文及译文,内容包括《为学》原文以及翻译,为学原文及讲解,为学的翻译和原文。《为学》原文以及翻译《为学》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主观努力是成败的关键。人贵立志,事在人为。人要

学习

等车作文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等车作文,内容包括候车作文(精选),候车的作文,在候车的作文怎么写。候车作文(精选11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知道作文怎

学习

为学课文

阅读(145)

本文为您介绍为学课文,内容包括为学课文原文及翻译,为学原文翻译完整版,为学原文。为学课文原文及翻译《为学》告诉我们只有立下了目标,努力去实现,才会获得成功。下面是整理的为学课文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为学原文作者:彭端淑天下

学习

桐叶封弟的故事发生在哪朝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桐叶封弟的故事发生在哪朝,内容包括桐叶封弟的故事,桐叶封弟的故事告诉我们,桐叶封弟的故事简介。桐叶封弟的故事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会有它蕴含的故事,相信广大读者对桐叶封弟和空空如也这两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

学习

为学原文译文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为学原文译文,内容包括《为学》原文加翻译,为学原文朗诵,为学的翻译和原文。《为学》原文加翻译导语:《为学》本文选自《白鹤堂集》,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下面是收集的为学原文加翻译,欢迎大家参考。《为学》原文加翻译

学习

桐花如常的阅读答案

阅读(167)

本文为您介绍桐花如常的阅读答案,内容包括桐花如常阅读答案,桐花如常阅读理解答案,桐花如常许冬林阅读理解答案。桐花如常阅读答案书,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了青绿。在清闲午后,子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书,用心读书。读不尽精彩丰富的

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注释

阅读(138)

本文为您介绍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和注释,内容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鉴赏,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全诗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朗读。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鉴赏《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是表现孟子“仁

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阅读(166)

本文为您介绍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内容包括《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翻译,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课文翻译寡人之于国也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下面,为大家分享《寡人之于国也》

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手写

阅读(135)

本文为您介绍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手写,内容包括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寡人之于国也原文朗读。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课文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或地理中出现。英语,有对话和短文。以下是

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及赏析

阅读(147)

本文为您介绍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及赏析,内容包括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全文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一字一句赏析。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赏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

学习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

阅读(143)

本文为您介绍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翻译,内容包括《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翻译,寡人之于国也的前4段的翻译。《寡人之于国也》的翻译及原文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学习

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翻译

阅读(152)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翻译,内容包括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高考英语阅读理解真题,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及答案。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训练题及答案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境内(香港、澳门除外)高等学校入学最重要的考试

学习

中文简历翻译成为英文简历

阅读(148)

本文为您介绍中文简历翻译成为英文简历,内容包括英文简历的基本组成部分,猎聘网简历如何切换英文,英文简历怎么写有亮点。英文简历的基本组成部分1,个人资料(PERSONALDETAILS)包括姓名(建议用英文名字加上自己的姓以便联系和称呼),电话号码,电

学习

贾平凹写给母亲原文

阅读(144)

本文为您介绍贾平凹写给母亲原文,内容包括贾平凹,贾平凹写给母亲的一封信,贾平凹写给母亲大概内容。贾平凹-《写给母亲》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获得施耐庵文学奖。写给母亲贾平凹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