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课文赏析
《藤野先生》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6年在厦门大学时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下面,为大家分享藤野先生课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藤野先生课文赏析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的为一个清国留学生改作业,连一根画错位置的血管也要当面替学生改过来;他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他尊重学生,尽管替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临别还赠与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这些对一个受尽了歧视和污辱的清国留学生是多么大的鞭策和鼓舞啊。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因此,作为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上的师生互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精神的底子在学校人际关系中,居首位的是师生关系。美国罗杰斯的'人际关系'理论、前苏联的'合作教育学',都把师生关系提到办学水平的高度来认识。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深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和爱戴,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蔡云芝先生与学生的关系就十分和谐,他爱学生,教学生唱歌跳舞,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爱护弱势学生,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学生'打抱不平',难怪学生做梦都想到他,几十年以后仍然惦念着他。
在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下,和谐的师生一旦建立,很容易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亲其师然后乐其教。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绪感染了小佛朗士,他听得特别认真,感觉'真奇怪,今天听讲我会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在莎利文的爱心感召下,失聪又失明的海伦终于理解了抽象的'爱',突破了认识上由具体到抽象的瓶颈。
对学生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是建立在教师身份所赋予的权力基础之上的,那是不稳固的。而如果这种影响力是靠教师的人格魅力赢得的,那就相当持久而且强大了,这种影响甚至强大到足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高尚的德行和追求,深入学生心田,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鲁迅就是时时受着藤野先生的鞭策,几十年过去了,仍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坚韧的斗争着,为民族的觉醒和解放而奋斗。在鲁迅的`精神家园里,有藤野播下的种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材中出现的教师形象以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们的学生,也启发着我们当代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增强人格魅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给学生以影响一生的精神食粮。
藤野先生的创作背景
1902年4月,鲁迅22岁,他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学,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文。1904年9月,转赴仙台,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藤野先生这时正在该校任解剖学教授。鲁迅在此认识了这位日本学者,并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师生友谊。在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民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但藤野先生并不如此,他对来自弱国的鲁迅毫不歧视,倍加爱护,并以自己的高尚品质给鲁迅以极大的影响。
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拓展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的解析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本回忆文集。这里的十篇文章最初在《莽原》半月刊陆续发表的时候,总题目是“旧事重提”。出书的时候用《朝花夕拾》做书名,华瞻一些也含蓄一些了,意思还是一样的。
这一组回忆文章,从幼小的童年写起,一直写到中华民国成立之后他到***任职为止。大体上同现在保存下来的日记(1912年5月5日开始)相衔接。现在人们要看鲁迅本人对自己一生经历的直接记述,后面这二十多年可以看日记,前面这三十来年主要就得看这本《朝花夕拾》了。
《藤野先生》是《朝花夕拾》的第九篇。写的是从1904年到1906年他在仙台学医的这一段。就是在这里,鲁迅定下了以文学为终身事业的决心。这两年在他一生中可说是一个关键。
1904年4月30日,鲁迅在东北弘文学院结业,5月,他就打点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入学的事了。仙台,现在是人口超过百万的日本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了。可是那时,还不到十万人口,还是一个颇为偏僻的小城镇。鲁迅为什么要到远离东京的小城镇去呢?本篇一开头,作者说了,这是因为他对东京留学生界的一些现象很有一点反感。他在这些人中间生活了两年,看到好些事情他都很不以为然,像这篇里说的咚咚咚的学跳舞,还有在另一篇文章里说的关起门来炖牛肉吃(见《华盖集续编·杂论管闲事·做学问·灰色等》),就都是。“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于是,他就到仙台来了。至于为什么选择了医学呢?这篇文章里没有作出说明。在这以前写的《呐喊·自序》里,却是说明白了的: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这些是在三年前出版的《呐喊》中已经发表过的了,现在没有必要“重提”。再说,在这一系列回忆文中间,前面已经有了一篇《父亲的病》,详细记述了他父亲被庸医所误的情形,本篇就更不必说这些了。
本篇记下了作者初到仙台入学时候受到优待的情形:“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事,他在当时写给好朋友蒋抑卮的信中也说到了:
同校相处尚善,校中待遇不劣不优。惟往纳学费,则拒不受,彼既不收,我亦不逊。至晚即化为金时计,入我怀中,计亦良得也。(1904年10月8日,这是现在保存下来了的鲁迅最早的书信。)
他告诉蒋抑卮,他把学校不收的这笔钱当天就去买了一只怀表。
比起不收学费、关心食宿这些重要得多的,使他终身难忘的,是教授解剖学的藤野先生对他的态度。文章里写了一些具体的事例,都很感人。在鲁迅去世之后,藤野先生发表了一篇《谨忆周树人君》,说了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我担任的是人体解剖学,他在教室里十分认真地记着笔记,总之在入学时好像不大能充分的说日本话,听讲也不大理解,好像用功得非常吃力。
于是我授课完了就留着给周君看笔记,改正添补他听错了的错处。在异国的天空,东京那里也有很多的同胞留学生,但在仙台,前面已说过只是周君一人,所以想来谅很寂寞,但也并没有怎么寂寞的样子,在听讲义的时候是非常努力的。
对一个有语言障碍的外国留学生作一点个别的帮助,在藤野先生看来,是老师的职责。在鲁迅,却是深受感动了。他对老师的作为,作了这样的“总评”: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可是,就是藤野先生给鲁迅改正笔记中的错处这事,竟引起一些日本同学的猜忌了。他们毫无根据地怀疑,说上年解剖学考试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鲁迅的讲义上做了记号,他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这些人借故检查了鲁迅的讲义,还写匿名信攻击他,第一句就是“你改悔罢!”这事给了他很大的刺激。
现在人们可以看到鲁迅1905年春季升学考试的分数单:
解剖 59.3
组织 72.7
生理 63.3
伦理 83
德文 60
物理 60
化学 60
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是“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藤野先生在前边所引的文章里,说他对这个学生成绩的印象,“记得是不大好的一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科的考试成绩中,唯一没有及格(达到60分)的,正是藤野先生担任的解剖学!可见这些人的攻击完全与事实不符。鲁迅恨恨地说:“中国是弱国,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
鲁迅在仙台求学两年之后,终于决心放弃医学改为从事文艺运动了。这不可能是顷刻之间作出的决定。几年之间,他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文学史、作家传,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这几年间他又在思考中国的国民性问题,他感觉到了文学在改造国民性即启蒙方面的作用,也感觉到了自己的气质和才智更适宜于文学一些。这种种考虑都归结到他对今后人生道路的选择。一些趾高气扬的日本同学对他的态度,可能也是不愿再留在这里的一个因素。在这反复不断的比较、考虑、犹豫之中,一件偶然的事情促使他下了最后的决心。这就是他看到了一张日俄战争中的幻灯片:日军处死一名给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这事,在《呐喊·自序》中也说到了:
我已不知道教授微生物学的方法,现在又有了怎样的进步了,总之那时是用了电影,来显示微生物的形状的,因此有时讲义的一段落已完,而时间还没有到,教师便映些风景或时事的画片给学生看,以用去这多余的光阴。其时正当日俄战争的时候,关于战事的画片,自然也就比较的多了,我在这一个讲堂中,便须常常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采。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赏鉴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作者这两回说的有一点微小的不同,就是在说到日军处死这个中国人的时候,一篇说的是“要*毙了”,而另一篇说的却是“砍下头颅来示众”。在《鲁迅与仙台》一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的第27页上有这张*片。画片上正是刽子手挥刀向跪着的死囚砍去。可见《呐喊·自序》中说的是对的。
在文章里,学生向老师告别,老师赠送“惜别”的照片,以及别后学生长时间里的深深的怀念,都写得极其动人,不必细说。
在《鲁迅与仙台》这本书里,收了日本著名学者丸山升教授著《鲁迅与那个时代》一文。其中有些与这一篇有关的材料,下面且摘引两处:
他(鲁迅)的作品的译文被送到岩波文库时,关于作品的选定,鲁迅对来跟他商量的译者增田涉说,一切都委托你,但只有《藤野先生》这一篇,希望能收进去。
大约他是希望藤野先生能看到这篇。可惜的是藤野是在鲁迅去世之后才看到它。
另一处是讲藤野先生的晚景:
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于1912年成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专业,1915年成为东北帝国大学医学系。藤野先生因学历是爱知医学校毕业,当医学系教授的资格不够而辞职,于1916年离开仙台。这应该说是在日本医学以及医疗制度近代化的夹缝中产生的牺牲者。藤野先生在东京的一家医院工作了一年多,之后于1917年秋季,回到了故乡福井县本庄村下番。1917年里香夫人去世,1918年与文夫人再婚,搬到文夫人娘家所在的三国町并开业。晚年在三国町安家,在本庄村中番开设诊疗所,一直从事诊疗工作。(第26页)
尽管他因为学历不够,没有能在医专改为大学的时候留任,但他教出了鲁迅这个学生,也就不愧为一代名师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藤野先生课文赏析手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