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
仲裁协议是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他们之间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可仲裁事项提交仲裁裁决的书面协议。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仲裁协议的无效
(一)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
一项仲裁协议签订后,只有为有效仲裁协议时,才能产生应有的法律效力,作为一项仲裁协议,除需要具备法定内容,并符合《仲裁法》对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的要求以外,还不得具有《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协议无效的法定情形之一。根据《仲裁法》第17条的有关规定,在下列情形下,仲裁协议无效:
(1)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例如,张某与王某就离婚问题达成仲裁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仲裁解决,那么,这项仲裁协议肯定是无效的,因为该仲裁协议违反了法定仲裁范围。
(2)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从事有效民事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人,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属于民法上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其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3)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共同的真实、自愿的意思表示的书面形式,如果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则该仲裁协议必然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因此,该仲裁协议无效。
(4)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二)实践中常见的无效仲裁协议
以上关于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形是从仲裁法法律规定与仲裁法理论的角度作出的分析与探讨,在仲裁实践中,有时经常出现以下无效仲裁协议:
(1)无法实现的仲裁协议。即当事人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仲裁机构,如“××县仲裁委员会”、“××市工商局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等,这就必然导致仲裁协议的无效。这类仲裁协议都属于无法实现的仲裁协议,因为根据我国现行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委员会一律设在城市,而且是***于行政机关设立的。
(2)选择性仲裁协议。通常表现为双方当事人约定将争议提交甲仲裁委员会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
(3)仲裁终局性不确定的仲裁协议。通常包括两种情形:第一,约定将争议提交甲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起诉。第二,约定将争议提交甲仲裁委员会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上诉。这类仲裁协议因违反了一裁终局的原则,因此,仲裁协议无效。
2、仲裁协议的失效
仲裁协议的失效,是指一项有效仲裁协议因特定事由的发生而丧失其原有的法律效力。仲裁协议的无效是自始无效,而仲裁协议的失效则不同,它是原本有效的仲裁协议在特定条件下丧失其效力。
仲裁协议在下列情形下失效:
(1)基于仲裁协议,仲裁庭已对仲裁协议所约定的全部争议事项作出仲裁裁决。此时,当事人订立仲裁协议的目的已经完全实现,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2)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具体包括三种形式:
(1)当事人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表示放弃仲裁协议;
(2)当事人通过书面形式,变更了争议解决方式;
(3)双方当事人通过起诉、应诉行为放弃仲裁协议。
(3)附期限的仲裁协议因期限的届满而失效。
仲裁协议无效的认定是怎样的?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事项和选定的仲裁委员会三个基本内容。仲裁三要素是仲裁协议是否有效的基本判定要素。其次,仲裁协议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包括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也包括其他书面方式,如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口头仲裁协议形式与《仲裁法》“仲裁协议须以书面形式方为有效”的规定不符,故双方若有仲裁合意,应予以书面确认。
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应视为与合同其他条款分离地、***地存在的条款,附属于合同的仲裁协议也应视为与合同其他条款分离地、***地存在的一个部分。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转让、失效、未生效、被撤销以及成立与否,均不影响仲裁条款或仲裁协议的效力。
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协议在下列情形下无效:
一、以口头方式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二、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仲裁协议无效。
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仲裁协议无效。
四、一方采取胁迫手段,迫使对方订立仲裁协议的,该仲裁协议无效。
五、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当事人对此又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尽管有明确的仲裁意思表示,若当事人选择“或裁或诉”,即当事人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该类仲裁协议亦无效。
转载请注明出处记得学习 » 仲裁协议的无效与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