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方言吧,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①声母:各地闽方言的声母比较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声母保留了上古汉语的特点:
a.没有唇齿声母f,古非敷奉声母字口语中一部分读为p-、读书音则为h-(或x-),即所谓轻唇归重唇。
b.古知彻澄声母字,多读t-、即所谓舌上归舌头。
c.古全浊声母并奉定从澄群字多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少数读为送气的也很一致。
d.古匣母部分字闽方言口语读为k-或零声母。
e.古照组声母字与古精组字混读。
②韵母:闽方言各地在韵母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主要表现为:
a.闽方言的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其中闽南方言保留较为完整,闽东方言、莆仙方言保留较少,闽北方言和闽中方言则几乎已无塞声尾韵而只有鼻音尾韵了。
b.闽方言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文、白异读现象,闽南方言特别突出,几乎文、白两读各成系统。
c.闽方言不少地区(尤其是闽南方言)有丰富的鼻化韵。
d.闽方言不少地区没有撮口呼韵母。如闽南方言中的厦门、潮州、台北等地都没有y-韵。
e.闽方言中部分地区存在着双韵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闽东、闽北、闽中三个方言区。
③声调:闽方言各地都有入声调,声调数目6~8个,以7个为多见。闽南方言的潮州话有八声:平、上、去、入各分阴、阳;闽北建瓯话、闽中永安话都只有六声:闽北是平、上不分阴阳,而去、入分阴阳;闽中是平、上分阴阳而去、入不分阴阳。七个声调的地方遍布闽南方言的厦门、台北、海南、浙南等地和莆仙方言的莆田、仙游,以及闽东方言的福州、福安等地。闽方言中还普遍存在着复杂的音变现象,其中闽南方言、闽中方言有相当整齐的连读变调规律,闽东方言、莆仙方言在连读时音变涉及声母、韵母的变化。表以潮州话两字组的连 读变调为例。 闽方言有一大批属于本方言区常见而其他方言少见的方言词。这些方言词有两个特点:一是继承古代的语词多,二是单音节词多。例如 卵(蛋)。目(眼睛)、涂(泥土)、曝(晒)、拍(打)等等,都可以从古籍中找到出处,也都是单音节词。此外,也有一部分闽方言词借自外语。这些外来词大都借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语,形成了闽方言词汇中的独特色彩,例如厦门话雪文(肥皂)来自sabon,道郎(帮助)来自tolong,洞葛(手杖)来自tongkat,斟(接吻)来自chium。也有一些来历不易判明的方言词,例如扬(抽打)等。
在闽方言的五个片中,有许多方言词是各片共有的,但也有不少方言词只存在于某一些地方。大致说来,在五个闽方言片中,闽东、闽南两个沿海片词汇上比较一致,而闽北、闽中两个片,则有不少和闽东、闽南不一样的`语词。 ①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
②人称代词单复数的运用。
③数词一和指示词这、那的省略。量词前面的数词一或指示代词这、(那)在闽方言中往往可以省略,量词直接与名词组合。例如潮州话:张画雅绝 (这张画很漂亮),只鸡肥死(这只鸡很肥)。与此相关,指示代词这、那不能直接修饰名词,如普通话这人很好在闽方言说成只个人很好,不能说只人很好;同样,这书也只能说只本书,不能说只书。
④形容词-量词-名词的结构形式在闽方言各地普遍存在,但能和量词直接组合的形容词不多,最常用的是大和细(小)。例如厦门话大只牛、细泡灯等。
⑤动词有 的特殊用法。闽方言动词有 的用法很多,其中之一是放在动词的前面,表示完成时态。例如:福州话我有收着汝个批(我收到了你的信),厦门话伊有食我无食(他吃了我没吃),台北话:我有买(我买了),潮州话你有睇电影阿无?(你看了电影没有)。
⑥宾语提前的现象比较常见。如苹果买两斤(买两斤苹果)的说法就很普遍。普通话 主语-动词-宾语的句式在闽方言中常加上一个介词共(或甲),并把宾语提到动词前面,例如我共汝讲(我告诉你)。
⑦动词去常用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已成为结果,相当于已经的意思,例如飞去了(已经飞了),死去了(已经死了),碗破去了(碗已经破了)。
⑧特殊的比较方式。闽方言的比较句有特别的结构,福建、台湾的闽方言多用甲-较-形容词-乙表示,如厦门话伊较悬(高)我,台北话高雄较大新竹。也有简单一点的表达方式:甲-形容词-乙,如福州话伊悬(高)我。广东省内的闽方言(潮州话、海南话)比较的方式略有不同:甲-形容词-过-乙如潮州话:牛大过猪。闽方言的等式比较,常用形容词平的重叠来表示一样,如我共伊平平悬(我跟他一样高)。
⑨把字句的表达方式。闽方言把字句的表达方式是把宾语提到最前面,后面跟一个甲伊(把它)即:宾语-甲伊-动词,闽南方言片各地普遍通行这种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