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是哪五毒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五毒是哪五毒,欢迎大家分享。
五毒是哪五毒 篇1
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国民俗认为每年夏历五月端午日午时,五毒开始孽生。于此日午前在屋角及各阴暗处洒石灰、喷雄黄酒、燃药烟,以灭五毒,驱秽气。与此同时,将灰尘垃圾扫于室外,以净其室。
以严谨的态度来说,蜘蛛不可能替代壁虎成为五毒。因为五毒有个基本标准,就是为中国民间所用的可入药的剧毒生物。蜘蛛不论在古代还是今日,都不可入药。因此将其列入五毒是十分不严谨不科学的做法。
简介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应该分别是蛇、蜈蚣(也叫雷公虫)、蝎子、壁虎和蟾蜍。谷雨节流行禁杀五毒的习俗。谷雨以后气温升高,病虫害进入高繁衍期,为了减轻虫害对作物及人的伤害,农家一边进田灭虫,一边张贴谷雨贴,进行驱凶纳吉的祈祷。这一习俗在山东、山西、陕西一带十分流行。
中国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出没之时,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每到端午节,中国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中国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案,均含驱除之意。有的地方的人们用彩色纸把五毒剪成*像(即剪纸),或贴在门、窗、墙、炕上,或系在儿童的手臂上,以避诸毒。
毒性
由于有分很多类,所以大致比较。(不要在意细节)【以此往下越来越弱】
蛇毒(蛇类不同而毒性不同但被毒蛇咬伤死亡例子较多)
蟾蜍(它分泌的蟾酥才是致盲和致命,毒性大于普通的蛇,但蟾蜍不像蛇有攻击性,所以案例较少)
蝎子(和蛇一样,除了个别,毒性都较小,因为除了饲养一般很少见到,毒作用大多数是抽搐引起中风)
蜈蚣(毒作用和蝎子差不多,但量不足蝎子,只有肿痛)
壁虎(无毒,但是古人认为他逃到耳朵里,尾巴脱落会致聋,但实际上不会)
蜘蛛(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蜘蛛体积都不大,毒性较小,丛林中常见的也不具威胁,只有南方热带有一些体积较大的,但毒也不大,毒性大的狼蛛,黑寡妇都在南美地区
五毒是哪五毒 篇2
端午节要驱五毒,五毒是什么?
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毒月”、“恶月”。因为这时候天气越来越热,雨水渐渐增多,人们很容易生病,自然界的许多昆虫也都出来活动。人们把五月初五定为驱赶瘟*毒虫的日子。
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五种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蜈蚣、壁虎、蟾蜍。其实,把这五种动物合称为“五毒”,是古人的一种误解,因为壁虎无毒,却被认为是剧毒物。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五月初五端午节这一天被人们认为是“九毒”之首,所以民间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的特殊习俗。端午节驱“五毒”,就是要提醒人们注意防病。
避“五毒”是过端午节的初衷,端午前后正值初夏季节,天气炎热,多雨潮湿,蚊虫滋生,是传染病的高发时节。为了避免疾病的`发生,人们将艾叶编成老虎形状,据说老虎能够威慑百虫驱邪辟瘟。
为了防五毒,在端午节,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子额头上画“王”字,取避邪之意;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也有人在孩子脖颈、手腕、足颈上缠绕五色丝线,以求长命百岁;大人们还给孩子穿上老虎鞋,围上老虎兜,据说可以避“五毒”之害,等等。
端午节驱五毒的方法
为了驱五毒,老百姓用各种方法来预防家里人生病。这里就给大家介绍几种:
1、五毒*:在屋中贴五毒*,用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在“五毒”的上面,就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
2、五毒兜:端午这一天,小孩子要带“五毒兜”,上面有绣织的五毒*,寓意是以毒攻毒,确保健康。妈妈或奶奶会在兜里放一个温热的鸡蛋,或者用温热的鸡蛋在小孩子的肚子上滚几遍,边做边说“一年不会肚子痛”一类的话。
3、戴香包:“香包襟上戴,娃娃逗人爱。”给孩子戴香包,这是普遍流行的习俗。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绣成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
4、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五毒”形象的剪纸做成门符,贴在门上,这样做可以驱“五毒”,防瘟*。
5、五毒鞋:五毒鞋因其鞋身上缝制了五毒虫而得名,五毒鞋是在端午节那天一早穿起,一直到次年,再换新鞋,直到小孩三周岁。端午节穿五毒鞋的习俗,就是通过以毒攻毒,赶走五毒。
6、五毒饼:端午应节食品中的“五毒饼”,是一种用刻有蝎子、蛤蟆、蜘蛛、蜈蚣、蛇,这“五毒”形象的印子盖在酥皮儿上的玫瑰饼。五毒饼馅料多是玫瑰馅,既做贡品,最后也落的家人分食,慢慢细嚼,且有对那五毒之物“咬牙切齿”的趣味呢,也有着以毒攻毒,无灾无病的寓意。
7、炒五毒:把银鱼、韭菜、虾米、茭菜、黑豆腐干等一起炒成一盘“黑菜”。这是出于驱毒等需要。农历五月初五,是蛇、蝎子、蜈蚣等毒虫出动的时节,而古代的消毒技术不像现在这么发达,吃了这些菜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消毒作用,如“五黄”中一定要有雄黄酒。
此外,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还要赐扇,捕蛤蟆,沐浴兰汤,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等等。在端午节,有的人还用绑有红线的笤帚扫除垃圾,清洁卫生。
五毒是哪五毒 篇3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包括以服药和宗教手段来避五毒之害。为了对付五毒,在端午节要赐扇,小孩穿五毒裹肚,佩香囊,捕蛤蟆,贴端午符,沐浴兰汤等等。天津已婚妇女要带领小孩到河边“躲午”,并把身上佩戴的避邪物如布人、布狗等物丢入水中,取小布人代替受灾,俗称狗咬灾星。
首先,佩戴避邪植物。起初是插菖蒲、艾虎。民间多自采自用,城里则有人沿街叫卖菖蒲、艾草。后来增加了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合称天中五端,可与五毒相克。
其次,端午节卖五虎花,佩挂护身灵物。这些饰物,又称香包,有些地区用雄黄酒在小孩额上画王字,取避邪之意。有些地方还专门缝制五毒衣、五毒背心,让小孩子穿上护身。此外,还有贴永安符,举行钟馗赛会。有关民间防五毒剪纸也有不少,如倒灾葫芦、艾虎菖蒲剑葫芦、老虎镇五毒等。
第三,游天坛风俗。这主要流行于旧北京地区。此外还举行石榴花会。